长江在这里拐了一个近90度的弯
堤岸迎流顶冲,水流十分湍急
武汉市江夏区和咸宁市嘉鱼县交界处
是长江流域的著名险段——
四邑公堤居字号险段
今年汛期,三轮洪水俯首东去
四邑公堤江夏段
堤外江水奔流拍岸
堤内百姓生活如常
没有出现一起大的险情
江夏区长江干堤居字号险段,急转90度的江水紧贴大堤高速奔流。记者李永刚摄
//
8月2日,武汉市气象台发布高温橙色预警信号,预计武汉大部最高气温将达37℃以上。
当日中午时分,长江干堤四邑公堤居字号险段,火辣辣的阳光直射下来,包裹严实、脚踩厚重套鞋的4名巡堤人员,手持铁钩、竹竿,不时往草丛里戳一戳。一轮巡堤出发不到100米,4人的后背就已湿透,脖子和脸上渗出豆大的汗珠。
江夏区长江干堤居字号险段,值守人员顶着烈日在堤内护坡上巡查。记者李永刚摄
堤外
迎流顶冲,就像开车拐弯时猛打方向盘
7月11日,来自武汉市水务科学研究院的孟仲华作为技术支撑,进驻江夏区河道堤防管理总段。在他看来,17.5公里长的四邑公堤江夏段集中了致富险段、谭家窑险段、红灯险段、中湾险段、居字号险段、双窑险段等六大险段,是长江干堤武汉段最险的一段,险段比例高达70%。
孟仲华说:“六大险段中,居字号险段最险。居字号险段是迎流顶冲的地方,就像开车一样,拐弯时猛打方向盘,那个力气是很大的。”
史料记载,四邑公堤始筑于北宋政和年间。当时,嘉鱼知县唐均见长江“南岸渐淤高厚”,即向朝廷请款并召集嘉鱼、江夏、咸宁、蒲圻四县民众,在马鞍山南麓修筑江堤。后来,江堤不断延伸,保护四县利益,被称为“四邑公堤”。
江夏区长江干堤居字号险段,江水紧贴大堤高速奔流。记者李永刚摄
7月31日下午5时,四邑公堤居字号险段水位28.92米。江夏区河道堤防管理总段综合业务科负责人吕强胜的声音几乎淹没在江流与堤岸的撞击声中:“这里是仅凭耳朵听就知道是险段的地方。”
站在四邑公堤居字号险段,江水拍岸如战鼓擂动清晰可闻。“那里就是1998年溃堤的簰洲湾。”吕强胜指向上游方向的洲滩,长江日报记者透过护浪林看去,距离有两三公里。
吕强胜曾参与1998年抗洪。他说,22年前的四邑公堤只有6至8米宽,堤外的护坡都是草,浪打上来带着泥。
1998年以后,四邑公堤得到全面整治。吕强胜见证了堤防的加高培厚、堤基防渗、护坡护岸、植树种草。“如今,四邑公堤防洪能力得到极大提升。”
江夏区长江干堤居字号险段。记者李永刚摄
今年7月12日晚11时,长江武汉关迎来历史第四高的洪峰水位28.77米。此时,居字号险段水位29.41米。“当时,我就在堤上,水位很高,水流很急。”吕强胜指着六棱块石铺就的护坡说,“现在,四邑公堤最窄的地方也有12米至13米,最宽的地方在居字号险段,有41米。堤防不仅‘长胖’了,而且经过水下抛石护岸,变得更加坚固,堤顶高度也升至32.5米至32.8米。再度抵御洪水,我们有信心、有能力。”
堤上
闻汛而动,值守一线筑牢“红色堡垒”
8月2日下午1时55分,值守队员徐鹏走出居字号险段3号哨棚。穿上套鞋、戴上草帽、拿起钩子,他再猛灌了两口水朝堤脚走去,开始新一轮巡防。“雨天不破晴天破,涨水不破退水破,大意不得。”徐鹏告诉记者,“现在,江水每天都以十几厘米的幅度下降,更易产生脱坡、崩岸等险情。我们巡堤更要小心、仔细。”
江夏区长江干堤居字号险段,装满河道的长江水在此急转90度。记者李永刚摄
“这群年轻人来自江夏区城管局,平均年龄26岁。”吕强胜说,“值守险段,区里派出了精兵强将。”
7月10日,江夏区长江干堤防汛指挥部把区城管局防汛人员从金口护镇堤选派至四邑公堤,驻守居字号险段。这支由92人组成、平均年龄26岁的队伍被寄予厚望,最险的堤段配备最年轻的力量。
“我们把防汛战场当成检验党性的考场,领导干部靠前指挥,迅速进入战时状态。我们一来就组建了临时党支部,并开展支部主题党日活动。”临时党支部副*王波告诉记者,临时党支部设置在居字号险段3号哨棚,现有22名党员,20多天值守期间组织召开了3次支委会,传达防汛指挥部精神,压紧压实防汛责任。
“越是困难的时候,越需要党员带头。”王波说,“2.8公里长的居字号险段共有4处值守点。值守人员每8个小时换一班,每班8人值守。每班都有一名党员干部带队巡查,发现险情及时上报。”
值守人员顶着烈日在堤内平台上巡查。记者李永刚摄
今年梅雨季来得早、去得晚,雨水频频光临,位于堤脚的平台干了湿、湿了干,可有一处总不见干。2号值守点带班党员张振涛巡堤时发现这一现象,“既然来到堤上,就要对大堤负责,不能放过任何一个可疑点”。他赤脚试了试,平台松软松软的。担心出现险情,他和同事坚持在这里守了一晚。直到第二天按照技术人员的建议现场开凿出Y形引水沟,水流汩汩而出,张振涛才松了一口气。
“汛情就是‘集结号’,险情就是‘冲锋号’,我是党员我带头。”王波告诉记者,“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引领下,所有值守队员形成了共识——要打赢这场防汛大战,必须拥有高度责任感,严上加严、细上加细、慎之又慎。”
堤内
唱歌跳舞,村民安居乐业生活如常
傍晚,在江面高度悬于头顶约2米的江夏区金口街长江村,村民们像往常一样在广场上唱歌跳舞。村支书陈定发从村头走到村尾,叮嘱大伙儿不要上堤。
江夏区长江干堤居字号险段,大堤上旌旗猎猎。记者李永刚摄
因江得名的长江村位于四邑公堤致富险段附近,陈定发的祖祖辈辈都生活在这儿。1998年,陈定发参加了抗洪,负责开船运送抢险物资、查险和救援。
对比1998年,人防、物防的能力今非昔比。今年58岁的陈定发告诉记者,以前巡堤,就是人加电棒;现在巡堤,除了雨衣、套鞋、反光背心外,还有铁铲、铁钩等工具。“晚上就更不一样了。以前,只在险工涵闸的地方设置马灯,守堤的人坐在堤脚,每隔10米一个,谁都看不清谁;现在,灯火通明,老远就能看到哨棚亮起的光。”
“1998年以后,我看着四邑公堤一步步从弱小到壮实。”陈定发说,以前每年汛期,只要洪水稍微大一点,当地老百姓就开始拾掇包袱,准备随时撤离。现在眼见着堤防变得坚固,防汛人员一批一批地上堤,老百姓安心了许多。
“以前,抗洪全靠堵;现在,有计划、有准备地提前给洪水让路,将损失减至最小。”陈定发说,今年洪水来得大,村里位于沿江垸行洪区的3户人家共15人全部被转移了出来。
袁山一家六口住进了村里安置点。“我们搬过来20多天,村里送来了米、油、风油精等物资。”袁山说,“我家房子位于村子边缘最靠近江边的区域。现在的安置条件比过去好很多,年轻人继续忙碌,老人和小孩在家中消暑,全村一派和谐。”
长江日报出品记者:吴冬三黄师师胡维琼通讯员:廖宇智吴光文 制图:文字|李玉莹 制作|赵健 校对|熊琳琳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