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喝岩茶,请问有什么需要注意的?我帮你总结了10点干货

第一次喝岩茶,请问有什么需要注意的?我帮你总结了10点干货

首页休闲益智放开茶叶蛋更新时间:2024-04-27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武夷山是旅游城市,网上经常能看到旅游攻略分享。

下午刚看到一张有意思的图文。

一张图里,浓缩了外地人去武夷山旅游一定要打卡的10件事。

看印象大红袍演出;体验采茶乐趣;看母树大红袍;去白云禅寺看日出;登天游峰看美景;打卡武夷宫;去岩骨花香漫游道拍照;去下梅古民居;体验九曲溪漂流;吃大红袍茶叶蛋与岚谷熏鹅;看青龙大瀑布……

一眼看去,大致上,常规游客打卡点都没错。

不过,眼下不是采茶季,进入盛夏,茶树们都在休养生息,即便走漫游道看到两旁都是茶,也千万别摘。

不然损伤了茶树,折断了枝桠,可不是文明游览之举。

站在普通游客的立场,如果从纯粹是过来玩,比起苦兮兮的的采茶,倒不如在武夷山当地找几处装修布置得很有氛围的茶空间,约上朋友们一起喝茶消遣。

吃的方面,夏天去武夷山,饮食口味偏清淡的人,估计吃不惯熏鹅,更有时令特色的是苦菜小肠汤、五夫莲子甜汤、还有就是各式山蘑菇特产。

考虑到现在是三伏天,天气巨热。

计划去天游峰、白云寺、以及各式户外出行的话一定要“悠着来”,谨防中暑。

不过,比起武夷山旅游,武夷岩茶的魅力同样不俗。

依葫芦画瓢来看,新手入门喝岩茶本着“必经打卡”的思路看,别漏了这10件事。

一、喝一遍主流品种。

不到长城非好汉,这句名言,人人耳熟能详。

换到岩茶圈,不喝一喝水仙、肉桂、大红袍等当家主流产品,约等于没有喝过岩茶。

因为,这三大当家的产量合计起来,占了超过岩茶份额的十之八九。

武夷岩茶品种虽多,但主流品种是最值得新手茶客尝试的。

和冷门品种相比,热门品种的产量更高,可选项更丰富。

随便找一家卖岩茶的店铺,都能找到货源。

香不过水仙,醇不过肉桂。

论风味多变性,非拼配大红袍莫属。

将这三类茶的大致特征喝明白,喝岩茶才算正式入了门。

二、备一个基础款盖碗。

新手入门学岩茶,除了要挑入门品种茶之外,还要学着如何泡岩茶。

论冲泡百搭、基础实用,泡岩茶,非白瓷盖碗莫属。

零基础的新茶友入圈喝岩茶,别忘了准备一个盖碗。

买茶具时,暂时用不上太浮夸华丽的,简单纯白瓷足矣。

只要大小适中、110毫升标准容量,碗沿拿着足够宽,泡茶时能利落地倒出茶汤,足够满足岩茶冲泡所需。

这样的基础款盖碗,可以留出几十块预算去入手。

也可以选择在买岩茶时,多买几款茶,凑够满赠之后,换一个百搭通用的白瓷盖碗。

三、练习啜茶。

很多外地朋友去武夷山旅游,看当地人喝茶时,都会暗暗纳闷。

“哎呀,喝茶不是最讲究文雅吗?为什么那些老茶客喝茶时,要发出这么大动静?”

别奇怪,这是在啜茶罢了。

喝武夷岩茶,为了更好地感受茶汤的落水香、茶汤清晰度、汤感醇厚度,啜着喝很有帮助。

啜茶时,快速往口腔内吸入一小口茶水。

受到吸力影响,茶水快速与唇齿发生碰撞,均匀散布在口腔四周,更利于全方位调动味蕾感知细胞,感受茶汤滋味。

为了帮助喝茶,啜茶这门功夫,建议茶友们平时在独自喝茶时,先放开来尽情练习。

泡茶待客、参加茶会,或者其它多人喝茶场合,如果觉得不好意思,放不开姿态大声啜茶。

那么,也要选择小口细品的方式,切忌囫囵牛饮。

四、体验留还魂汤的乐趣。

盖碗泡岩茶,建议你提前准备两个公道杯。

将头道茶泡出来后,好茶不用洗茶,当然,也别着急立马就分茶喝。

可以尝试武夷山当地的特色喝法,将头道茶专门留下来。

换一个公道杯,继续冲泡。

等到这泡岩茶喝到最后,茶味被彻底泡淡。

再回过头,喝一喝桌面上专门留下来的第一道茶汤。

经过一冷一热,以及茶味浓淡度的鲜明对比后,能看出不少有意思的细节。

这种留还魂汤的喝岩茶方式,值得一试。

五、喝不同火功的岩茶。

乌龙茶的圈子里,武夷岩茶的焙法技巧是最出名的。

武夷焙法,实甲天下。

当你在尝试喝岩茶时,一般情况下,白纸型新人建议从焙火偏轻的岩茶开始喝,更好入口。

等喝上一段时间的轻火茶后,再慢慢对比中火、足火的岩茶。

焙火足一些的茶,是很多老茶客的心头好。

那股醇、柔、浆感美妙的风采,是高香清新的轻火岩茶难以超越的。

新手喝岩茶,建议广泛涉猎。

多喝,多对比。

将不同焙火程度的岩茶轮流打卡一遍,更能找出适合自己的选项。

六、学会揭盖闻香。

新手喝岩茶,不止是简单喝茶那么简单。

还可以顺道多闻几次茶香,享受极致的品茶乐趣。

盖碗泡岩茶,揭盖闻香的操作不难。

当你在倒出茶汤后,放下盖碗,第一时间内立马趁热揭盖去闻。

闻盖香时,盖子中心要对准自己的鼻端下方。

然后,深嗅两下。

盖上热乎乎的缕缕馨香,包括焦糖香、木质香、奶香、蜜桃香、桂皮香、药香等各式香型,闻起来特别有特色!

七、练习盖碗出汤速度。

新手喝岩茶,不建议听信盲目焖茶的做法。

盖碗泡岩茶,每一冲的浸泡规律,理应是先快后慢。

前5冲、6冲左右,尽量快出汤。

注水、合盖、倾倒茶汤的动作要一气呵成。

尽快实现茶水分离,才能避免茶味物质提前过量消耗,导致茶味闷浓、不好喝。

连续多次冲泡后,进入尾水阶段。

为了避免后几冲泡出来的茶汤滋味不足,适当坐杯,更能调节茶味浓淡。

八、琢磨如何沥干。

盖碗泡岩茶,除了动作要快,还要沥干。

泡出一道茶汤后,盖碗的碗底别留下残茶。

不然,当你在揭盖闻香、分茶品尝、记录感受时,持续待在碗底的少量茶水,会持续浸出茶味,闷得极浓。

下一道再次往盖碗内注入沸水泡茶时,这部分苦茶浓汤掺入其中。

会造成好好的一泡茶,越泡越苦涩,滋味不佳。

所以,盖碗泡茶出汤时,别忘了追加检查。

确保一滴不剩,很关键。

九、茶桌上别“默默止语”。

新手喝岩茶,拥有一层“初学者”身份。

有很多事,平时在自己默默一人喝茶时,是很难琢磨明白的。

这时,等到和那些老茶客、懂行的人、身边喝很多年的朋友一块坐下来喝茶时,就别默默止语,全程安静不说话了。

多交流分享,真实发表自己的喝茶感受。

多对比、多沟通、多交流,才能快速摆脱新手身份,早日将岩茶喝明白。

十、用嘴巴喝茶,别用耳朵学茶。

新手学岩茶,参考前人经验,很有必要。

但不能盲目听信那些谣传与谎言。

比如,所谓的9道火肉桂。

比如,认为岩茶焙火次数越多越好。

比如,别人随便拿出一泡印着“牛肉”与“古井老丛”字眼的茶,就信以为真。

当你在经验不足,难辨真假时,有一个最简单的方法。

那就是,暂时抛开外在噱头。

哪怕对方夸得天花乱坠,将一款茶的地位捧得特别高,也别急着跟风认同。

等真正喝过,用啜茶的方法慢慢去啜。

在茶桌上,好喝才是硬实力,光靠“听”,不可能学会喝茶。

更多关于岩茶的知识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