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网上有则热帖,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
发帖人说,她最好的朋友哭着跟她打电话,仅仅因为一块虎皮蛋糕。
朋友很想吃超市里卖的虎皮蛋糕,16块钱一斤,但她妈妈不允许。
她的家境不是很差,买一斤蛋糕完成可以承担,但她妈妈就是觉得不值。
她请求买半斤,但依旧被拒绝了,软磨硬泡了很久,她妈妈都没同意。
在这种家庭氛围的影响下,她也是习惯性地苛待自己。
19岁以后她就没再过过生日,因为觉得特地过生日太浪费了,就连买蛋糕都是买植物奶油的水果蛋糕,因为觉得动物奶油的太贵了,不值得。
发帖人对此也深有感触,因为她从小受到的也是这种苦难教育,遇事第一要义就是省钱。
仿佛总有个声音告诉她:
“你不值得太好的东西,不可以大手大脚,你只配选择最便宜的。”
很多家长在物资匮乏的年代里长大,觉得是苦难造就了他们勤俭、节约、能吃苦的好品质。
但正如王小波所说:“人是一种会骗自己的动物,我们吃了很多无益的苦,虚掷了不少年华,所以有人就想说,这种经历是崇高的。”
总有些家长喜欢鼓吹“苦难教育”,但其实,很多痛苦根本没有意义,还会给孩子留下深重的阴影。
在这种教育观念下长大的孩子,总会对“享乐”抱有一种负罪感,以及深到骨子里的自卑。
知乎上有位家长提出了一个问题。
他说:“儿子每天坐两个多小时公交车上下学,我想让他吃点苦作为宝贵的锻炼。怎么样才能让他理解我的良苦用心呢?”
他的儿子才刚上初中,学校离家的距离,坐公交车单程需要1个多小时。
每天要花3个小时在上学和放学的路上,儿子会抱怨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了。
而这在家长的眼里,只是“不算远”“想锻炼他吃苦耐劳的精神”。
家长还说:“当年我在农村,每天步行上下学走很久我也没说过什么。”
我想说的,正如这位网友的留言:
“这种根本没有意义的‘苦’,究竟能锻炼出孩子什么样的品质?
“每天牺牲的这3个小时,拿来补觉、学习、运动不是更好吗?”
来源:全景视觉
评论区里点赞最高的回答,一针见血地说出了这位家长的问题: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但问题是,什么叫苦?
坐几小时公交车、忍饥挨饿、人后算计、人前白眼,这些其实不叫苦,叫穷。
很多人以为自己在受苦,其实只是在受穷。就算你让孩子坚持坐十年公交车,也不过增加了不到一万小时的乘车经验。
这种经验要是有用,那些售票员下岗之后就不会找不到工作了!
那什么叫苦呢?认准一个目标,不管别人如何怀疑、否定、讥讽,自己从不放弃,从不动摇,咬牙坚持,这种叫苦。
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放弃娱乐,不刷剧、不玩游戏,不参加没有意义的社交活动,不做没有价值的消费,坚持自律,坚持向前,这种叫苦。
这种苦,会让人变得越来越强大,吃这种苦,才有意义。
可太多人,宁可受穷,也不愿吃这些苦。
很多家长的问题,就在于错误地定义了苦难。
真正有价值的“苦”,是一个人为了达成目标,不惜排除万难、熬住寂寞,甘愿忍受的“苦”。
而毫无意义的苦,对一个人的成长并没有太大的积极作用,苦难就是苦难,不会变成人生的“资本”。
家长盲目给孩子制造“苦难”的另一个副作用,就是会让很多孩子在长大后,“报复性补偿”自己童年缺失的快乐。
前几天,就有这样一个话题上了热搜:
“大家都有过哪些童年报复性补偿行为?”
评论区里,2万多条评论,看得人唏嘘不已:
“小时候逼我把心爱的小熊从窗户扔出去,每次想起它都会偷偷掉眼泪。现在我买了一屋子像它的小熊,个个像它,个个不是它。”
“小学时候,冬天只有一件秋衣和一件毛衣可以穿,上课坐在窗边冷得发抖,现在疯狂爱买厚厚的衣服。”
“小时候爸妈奉行穷养观念,导致我开始有自己可支配的钱以后就疯狂消费,完全存不下来,物欲非常强烈。”
“今天拿到了自己赚钱买的平板,等快递的时候真的高兴死了。
“拿到之后拍了好几张照片,但开机之后却不知道该用它干什么,贴好膜就静静地放在那里。
“大家都说我浪费钱,只有我自己知道,我在弥补我的遗憾。人终会因为年少不得之物困其一生。”
而童年时期没有接受过“苦难教育”的小孩,长大后则很少会出现这样的“报复性补偿行为”:
“小时候不缺物质,外公极其爱护我,我妈也提醒我买东西就挑好的贵的买,不要瞎买。长大后就越来越朴素,不爱花钱,只买真正需要的东西。”
强行让孩子为了吃苦而吃苦,不仅不能锻炼出孩子美好的品质,反而容易在他们心中种下“匮乏”的种子,使得他们长大后疯狂地给自己补偿。
贬低甚至排斥孩子追求快乐的天性,将忍受苦痛本身作为教育的目的,可以说是很多父母犯过最难察觉的错。
希望这个时代,仍然盲目追求“苦难教育”的家长,能够明白统计学和心理学上的两个概念。
1. 幸存者偏差。
二战期间,英国部队提出了这样一个课题:
“在轰炸机哪个部位装上装甲,能够提高飞机的防御能力?”
来源:全景视觉
很多研究人员提议,在弹孔最密集的机翼部分加上装甲,能够提高飞机的防御能力。
但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统计学教授沃德,却在仔细分析后,得出了不同的结论:
“要在弹痕较少的机尾和座舱加强防护。”
为什么?
因为那些平安返回的轰炸机,机尾和座舱受到的攻击少,恰恰是因为,凡是在这两个部位遭受到严重攻击的飞机,都没能成功返回。
这就是统计学上的“幸存者偏差”。
仅仅依靠幸存者做出的判断是不科学的,那些被忽视了的非幸存者才是关键。
追求打击教育、苦难教育的家长,常常会拿社会名流举例子。
但他们只看到那些成功人士侃侃而谈,却没看到千千万万个没能成功的“普通人”,因为家长的“剥夺”,在童年时期就被毁掉了。
2. 内在动机。
所谓的内在动机,指的就是:你做这件事的驱动力来自你的内心,而不是外部的奖励或要求。
“自我决定论”提出,如果人做某件事能同时满足自主的需要、胜任的需要以及归属的需要,那么他就比较容易孕育出做这件事的内在动机。
比起让孩子体验苦难,不如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孩子发掘自己内心真正的兴趣所在。
来源:全景视觉
当孩子为了自己的目标,不管多难都咬着牙坚持,主动吃学习的苦、自律的苦、成长的苦,这才是真正有价值的“吃苦”。
很喜欢《活着》中的一段话:
“永远不要相信苦难是值得的。苦难就是苦难,苦难不会带来成功。”
苦难不值得追求,磨炼意志是因为苦难无法躲避开。
希望被盲目的“苦难教育”所影响的孩子,少一点,再少一点。
共勉。
作者:小椰子,陪你每天一起认知升级。公众号:小椰子专栏(ID:xiaoyezizhuanlan),欢迎关注。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