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金昊
这是新华社解放军分社2007年对志愿军老战士的抢救性采访之一,《世界军事》陈虎总编辑负责视频采访,我来形成文字。这篇是对当年的汽车兵陈序老人的采访,太长,但故事精彩,我分段发出来。
朝鲜战争中,后勤输送问题始终困扰着中朝军队。为了抑制中朝军队的攻势,美军对志愿军运输线进行极其严酷的绞*作战。本文采访的主人公,是一位充满传奇色彩的志愿军汽车老兵,当年就战斗在志愿军的铁血大动脉上。
陈序与嘎斯51
嘎斯51是个好武器
1951年正月。一列军列在中国东北的冰原上飞驰。闷罐子车厢里,是刚编入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原解放军华东汽车1团。正月十五那天,汽车兵陈序和战友们接到开拔的命令。与以往的调动不同,上级命令:车辆就地封存,部队轻装行进。之前,部队一直有口风,可能要进朝鲜。这一回,动真格的了。
当闷罐子车的大门再次拉开时,已经是边城安东(今丹东)了,战场的气氛扑面撞来。跳出车厢,陈序一眼就看到了夜空中的飞机,那是美国人的,飞得肆无忌惮。地上看不到一点灯光。所有房子的窗户都被“十”字或“米”字的木架子固定住了,屋内的灯都被罩上了布。车站上,军人、职工都紧张地忙碌着。这种气氛强烈地感染了每一个投身其中的人。最初是紧张,渐渐的,怒火开始在每个士兵的心中蔓延。
在安东,陈序看到了自己的新汽车——苏联援助的嘎斯51。说嘎斯51,今天的人们没有印象,但要说“大解放”卡车,三十岁以上的中国人几乎无人不知。嘎斯51样子和“大解放”非常相近,只是个头稍小一些。中国人自古便根深蒂固地认为,马是军人的半条命。对于即将暴露在敌火下跑战区的汽车兵来说,汽车不仅是驾驶员的命,还是前方部队的命。战争对汽车的要求是实打实的。车孬,关键时刻闯不过去,那就意味着失败和死亡。陈序对嘎斯51的第一印象不错,至少样子比自己以前开的老“道奇”要漂亮。武器的样子好看,是建立士兵初步信心的关键,至于性能,还得战场上见。
入朝了。前方,我们的几个军已经和美国人绞*在一起,打得很艰苦,比在国内打日本鬼子和国民党要惨烈,空中牢牢地掌握在美国人手里,部队只能在夜间行军,并且改车队行进为单车行进,每五分钟发一辆车,每辆车一名司机,外加一名补充的新兵作副司机。这样,即便遭遇敌机轰炸,一次只损失一辆车。
真正上了战场,陈序越来越感到嘎斯51真是辆好车、是个好武器!今天的兵器爱好者们喜欢在技术手册上对比标称数据,来判断每种武器的性能,甚至据此来个武器排行榜。然而,战场上评判武器的标准简单、实在:武器性能好,士兵用着踏实,出任务时有信心;武器性能差,就会多死人。当时的战场环境,对于车辆的大小有着严格的要求。运输部队当然希望车子能大一些,能多拉物资,但以朝鲜的路况,很多地方大车跑起来很吃力。另外,由于美军疯狂的空袭,运输车白天需要就地伪装。大车伪装起来很难,一旦伪装慢了或是伪装不逼真,就意味着车辆和物资将化为一堆废铁。当然,车小了也不行。车太小,一来运的货物少,朝鲜战场上志愿军的每一车物资都是靠人命送上去的,要尽可能地多装一些;二来开起来受气,几个部队争抢通过道路时,别人的大车一挤就过不去了。
为什么说嘎斯51的大小正合适呢?首先,嘎斯51伪装起来又快又方便。车厢左侧绑着圆木,如果在城市的残垣断壁环境,用断墙和木头支起一层铁皮,飞机根本分辨不出。如果在山林中,就砍些树枝盖在车上,现在还能看到一些纪录片中,车顶覆盖着树叶伪装的嘎斯51。下雪的时候最方便,用随车的白布一盖就解决问题。嘎斯51还非常灵敏,道路通过性很强。尽管朝鲜的路况极差,但只要牛车能走的道,嘎斯51就能走。这一点非常难得,要知道,满载的嘎斯51毕竟有5吨多重!动力方面,嘎斯51的马力很足,标称两吨半的车,装上三吨的货物也拉起就走。另外,真实地战场可不像电影,在战区道路,当几支火急火燎的部队叉在一起的时候,嘎斯51和别的车辆抢行一点不吃亏。正因为这些原因,嘎斯51成了当时志愿军汽车兵最为青睐的车辆。不过嘎斯51让陈序最震撼的,还是第一次行车的经历。
每一车物资都是人命换的
在朝鲜战场,死亡就像影子,触手可及。入朝的第二天晚上,陈序趁着夜色向南开进。当时为了防备美军空袭,汽车的大灯都拆了,司机要摸着黑向前行进。当时是二月份,河水结了冰。在夜色下,反光的冰面看上去和公路非常相似。陈序一没留神轧到了冰面上,车子打了两个滚倒扣在了冰面上。
翻车后,陈序和副司机试着从车里钻出来。但在冰冷的河水中,没过多一会儿,两个人就都失去了知觉。幸运的是,一名巡逻的朝鲜老大爷发现了发现了倒扣的汽车和两名冻僵的中国士兵。第二天白天,冰面化开,水面上就能看见嘎斯51的六个轮子。几个五六十岁的朝鲜老人从附近的村庄凑了四头大牛,把车拖了上来。陈序放掉车厢里的水,收拾一下汽油,上车一打火,“咔咔咔”!发动机立即清脆的地响了起来,在冰水里泡了十几个小时的嘎斯51像什么都没发生一样,正常发动了。
收拾好翻进冰河的车子后,陈序抵达平壤。在那里,陈序接受了向前方送黄油的任务。当时,志愿军对付美军飞机唯一的武器就是高射炮,而高射炮离不开黄油。陈序装了11桶黄油,在加上随车带的一箱汽油,足足三吨多,开着嘎斯51继续向南行进。
过了平壤还是爬山。为了尽快抵达,陈序趁傍晚日落前就出发了。天色尚亮,陈序的车速也很快,大约有70多公里/小时。这时,一辆志愿军运输大米的卡车从后面超车。那天山路左侧是沟,右侧是山,后车从右侧超过陈序后,由于车速过快,回轮的时候后车轮刮到了陈序车的前保险杠,两辆车顿时失控。陈序的车冲到了沟下,撞到了一棵树上,副司机重伤,车子损毁。那辆车的副司机从车门飞了出去,当场牺牲,车上的45袋大米全都甩到了山沟里,空车在路上来了个180º大转弯。
经过紧急商量,陈序决定把黄油转到空车上,留下那名司机在这里照顾自己受伤的副司机,并看护车辆物资和烈士遗体,自己驾车继续向前送油。后来,通过其他路过的志愿军司机,陈序得知,当天夜里美军发现了这辆车,把车子炸成了一团灰。这样一来,这辆原本用来送米的嘎斯51成了陈序的车子,陈序驾驶这台嘎斯51,在朝鲜连续跑了5年17万公里,从没出过故障。这在朝鲜战场志愿军运输线上,绝对是个奇迹。当时的标准是,驾驶一台车安全行驶5000公里,记大功一次,但除了陈序没有人能够立上这个功。在朝鲜跑上两三年的志愿军汽车兵们,几乎没有不换上十台八台车的。
今天,从文字中感受战争的人,也许可以能理解骑兵和战马的感情,却想象不到汽车兵和汽车的感情。在陈序看来,他的这辆嘎斯51是有生命的。陈序在朝鲜的五年多,从没让别人碰过他的车。一次,陈序的眼睛上火,一只眼睛睁不开,部队准备换人开车。陈序舍不得自己的车,硬是用一只眼睛把车开上了前线。这辆嘎斯51开了10万公里才大修,在当时绝对算是个成绩。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