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1月14日电 越动越受伤?——一张运动处方避免健康之“伤”
新华社记者
国家体育总局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口近4亿人,到2020年这一数字有望达到4.35亿人。
参加锻炼是为了身体健康,但近年来随着健身人群的猛增,遭遇运动损伤的人群也在不断扩大。为了健康而健身,却因为不科学的健身遭遇伤病,正日渐成为全民健身通向全民健康的阿喀琉斯之踵。
“科学健身”说来容易,但真正落实到每个健身人头上却并非易事。从健身到健康,绝大多数人目前还缺少一张专属于自己的“运动处方”。
运动损伤不再是运动员“专利”
跑友王老师为了提高成绩开始疯狂上量,每天15公里、一周5次,跑完发个朋友圈,一群朋友纷纷点赞,后来继续加量,每周跑4个半马,很快发现右膝盖外侧疼痛难忍,结果绑绷带休息了4个月。
某银行职员为了减肥开始跑步,每天在公园里慢跑12公里,每周4次,跑了半马跑全马,慢慢发现左脚脚后跟下面开始疼,这样跑了两年,把跟腱跑断了。
……
这些都是记者在采访中听到的真实案例。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运动医学科副主任医师杨渝平告诉记者,他们2017年做了7228例运动损伤手术,今年到目前已经将近8000例,这其中绝大多数是普通的体育爱好者。以去年为例,运动员手术量415例,只占全年手术量的5.7%。普通体育爱好者受伤的项目中,篮球最多,其次是足球、羽毛球,多为韧带损伤。
而且,这还只是手术统计,很多轻微的运动损伤并不在统计之列。“我们通常统计的都是手术损伤,对非手术患者的观察比较少,这是中国的缺陷。”杨渝平说,需要手术的包括半月板损伤、前交叉韧带损伤等,但绝大多数人的损伤是不需要手术的。以跑步为例,接触的病例中,有32.03%受过两处与跑步明确有关的伤害,包括膝关节疼痛、踝关节疼痛、前脚掌疼痛等。
复旦大学运动医学中心主任、附属华山医院运动医学研究室主任陈世益也说,以华山医院为例,现在所做的每100个病例中真正属于运动员的估计不到10人,运动爱好者占了60%-70%左右。
某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专家直言,现在很多人有了健身意识,但其中大多数仍然处于盲目健身阶段,恐怕未来若干年运动损伤人群还将进一步增大。
什么是运动处方?
对于缺乏专业指导的普通健身者来说,科学锻炼显然不是件容易的事。专家们则坦言,运动就有可能出现损伤,但因噎废食却也绝对要不得。既要健身,又要避免运动伤害,“鱼与熊掌”如何得兼?
陈世益说,目前还有一些病例是不爱运动的,但出现了退化性的改变与疼痛,需要运动医学治疗康复,这类人群也在增多。面对如何尽量避免运动损伤的话题,运动处方成了专家们提到最多的解决方案之一。
什么是运动处方?
马拉松急救保障机构“第一反应”赛事保障总监廖育鲲认为,运动处方概念的核心是“处方”,而不是训练计划或方案,虽然目的是指导训练者针对性地按计划进行科学锻炼,但本质上并不是为了服务全民健身,而是用处方的形式对康复期的患者和长期从事某项运动的专业、业余运动员及爱好者,根据身体情况(经过定量化的检查),对适合其状况的运动项目、强度、时间、频率提供量化的方案。
简单说,运动处方并不是一个单纯的训练计划,而是要根据个人情况对其运动选择提供的一个量化方案。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体医融合促进与创新研究中心主任郭建军说,运动处方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要因人而异、要保证有效性、安全性和全面性。
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医学研究所原所长李国平进一步解释说,全民运动应当是科学运动方案,全民健康中的运动处方是治疗慢病的科学处方。运动造成伤害开的处方也叫运动处方,但更叫康复处方;针对关节肌肉的也可以叫运动处方,如果介入了其他药品理疗,就叫康复处方。
为什么我们需要运动处方?
杨渝平指出,造成运动损伤主要包括四个原因:第一是先天因素,不适合某项运动但本人并不知道;第二是存在训练误区,比如缺乏肌肉力量训练;第三争强好胜,过度运动;第四是治疗方法不当。
专家们都认为运动处方最重要的作用就是做评估,而且是一种动态评估。评估你是否适合某一项目,评估这个项目你需要多大的强度、频次等等。但现实中,很多健身爱好者往往是有了双跑鞋就开始跑步,买了双球鞋就上场踢球、打球,等到遭遇运动损伤了却悔之晚矣。
杨渝平说,人类都有解剖缺陷,比如韧带损伤和基因是有关系的,韧带软的人韧带就容易断,“我们会做个分数评估,如果分高的就不建议足球\篮球,适合柔软性的运动,所以建议大家先做个评估,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
郭建军表示,任何人都需要有最佳强度的运动,强度过大,有风险,强度过小,没有效果。这个最合适的强度,医学上称之为靶强度。强度的大小都是相对的、个体化的,而且是动态的,因此,临床上非常重视体质评测,必须给出个体化的运动强度处方。
廖育鲲举例说,有位跑龄两年的马拉松爱好者,两年间追求不断突破个人最佳成绩,结果在某次比赛的参赛周期中大量训练,但缺乏科学的恢复手段和监测,在比赛前仍通过“努力训练”备战,结果在比赛中心率一直居高不下,最后心脏骤停,幸好被急救人员救回。
他认为,近年来路跑运动大热,但一些跑步爱好者错误的将训练评测、训练计划和方案等同于运动处方,会去找专业教练根据自己的体重、身高、肌肉水平等制定训练方案和计划,却不会去医院做运动平板测试,了解自己的心肺功能指标和心血管健康状况,了解自己的运动极限,并根据检查指标和医嘱去设置和管理自己的心率区间和极限进行科学、安全训练。
李国平认为,健身是为了健康,是一种自我锻炼,现在有个误区把健身变成了一种竞技行为,追求成绩,忽视了个人的承受能力,现在这方面的知识和宣教还是太少。“全民健身要讲科学,要有一套科学健身的方法和原则,有一种对各种因素危害的排查,比如心脏能力只能跳100次,就不能做极限运动150次、200次。所以要做筛查,要做负荷试验,科学运动里,要有防范意识和安全意识,专业人士要有评估,不仅是血液指标,还有身体素质数据,基本运动能力,心肺能力,平板试验等。”(执笔记者王恒志,参与记者:林德韧、王浩宇、朱翃、马锴)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