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晚上的亲子共读时间,汤圆妈拿出了一书,在小汤圆面前缓缓展开,一旁的汤圆爸见之好奇、阅之欣喜,决定给大家推荐一下~
令汤圆爸好奇的书,其实不是一“本”书,而是一组画:7张大号的彩色图画,折叠在一个方形纸盒子里面。打开盒子里面翻出一张张的图画,读者仿佛能跟随作者站在图画发生地不远处的一个山坡上,拖着时间轴走过了视角下的春夏秋冬与年月变化~作者约克•米勒以三年为一个时间段,从同一个视角,记录了一个乡村二十年的变迁。一个曾经宁静的小村落,变得一天比一天喧闹,而在城市化的进程中,改变的不只是环境,还有人们的生活方式。
让我们从图画背后的时间地点出发~
第一张 1953年5月6日 星期三
第二张 1956年8月16日 星期四
第三张 1959年11月20日 星期五
第四张 1963年1月19日 星期六
第五张 1966年4月17日 星期日
第六张 1969年7月14日 星期一
第七张 1972年10月3日 星期二
Ps:细心的读者可能马上会发现,图画向前推移的周期大概是三年三个月,同时又有春夏秋冬四季轮回,最后暗合了完整的一周。
在春夏秋冬的轮回中,小镇(从图画背后信息显示应该是位于德国的杜塞尔多夫)从田园风光转变到了高楼大厦。由于是固定视角,作者必须通过每一张图的细节刻画来推动时间线的发展和整体环境的变化,大体都可以分成五大细节区域:(1)最左面的小树林——化工厂——商业中心;(2)左上方的火车站及山坡;(3)正中的小房子、梨树——道路;(4)下部中间到右面的沟渠与池塘;(5)右上方的作坊、工厂。
接着可以从下面的实拍图去感受下作者优秀的细节描绘手法,也细细品味下约20年光景的时光变化~
图1:这是一个静谧的村庄。人们在这里劳作、生活,几乎没有任何喧嚣。
图2:这是第一个三年之后的村庄。向远处看,村庄有了一条铁路,还有小车也出现了。田野里的动物却不见了。
图3:天气灰蒙蒙的,远处隐隐约约多了一些烟囱。
图4:第三个三年。工厂占领了更多的土地,耕田和草地减少了更多。清理积雪开始使用铲雪机。
可是,孩子们似乎没有注意到变化,仍然在大树旁的池塘滑冰玩耍……
图5:房子外墙爬满的藤蔓展示着一些生机,房前的树还顽强地撑起树干和树枝,自然景观相比之前少了许多。
图6:画面中最引人注目的小房子终于在推土机的轰鸣中倒下了,房前的那棵大树也被砍成了两截。
图7:小村子彻底消失了,一座干净整洁的现代化城市进入了我们的视野……
老实说,图6带给汤圆爸的视觉冲击是最强烈的,图中挖掘机把大房子夷为平地的静态呈现仿佛宣告着一个时代的结束和心中故乡的告别,要知道图1-5这个房子可是该书的地标性建筑,其背后象征意义来自于“家”、“家园”。我们公众号很多读者都是80后90后的宝爸宝妈,经历的年代也正是中国社会大变革和大发展时期,这种乡村建筑和自然景观的改造贯穿于很多人的成长过程,也因此更容易引起我们的共鸣。这本书成书于1973年,着眼于二战后的德国经济崛起,相信作者当年也一定经历过类似的心路历程吧。
柳暗花明,到了图7,反倒是看不出丝毫的违和感,也看出了很多生机和活力,新型建筑、大型商场、宽阔道路、车水马龙~一切都似乎都充满着希望和阳光,一个崭新的时代呈现在读者面前。
推土机年年都在响,从乡村变成了城市,有人认为,这本书归属于“环保”题材,是作者对人类破坏大自然的控诉和愤怒。但事实上,在2007年的再版序言中,作者约克•米勒说:“在三十多年前创作这些图画时,我的本意并不是让孩子们的心灵受到创伤。我考虑得更多的是,用快进方式向他们的父母展现,我们这一代人在坚定不移地信仰进步的时代里经历了什么,但我并不想对这一切作出评判。”
的确,伴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城市化是一个必经的过程。作者在这一组图片中刻意地去表现什么,而只是用白描的方式记录了一个欧洲乡村的变迁史。在这二十年中,人们有得也有失,至于这些变化是好是坏,是进步还是退步,似乎不在我们的评判范围,作为大变革时代亲历者的我们每个人都被裹挟其中,纯自然的家园已经回不去了,我们应该珍惜跟土地和自然亲近的时光,在心里保有一份美好的心灵家园,在时代的长河中继续满怀憧憬奔涌向前~
Ps:本书还有一个有意思的细节和一条暗线索值得读者可以去回味与观察。有意思的细节来自每张图出现的白猫,它似乎象征着田园时代与自然环境倔强的守护者。而暗线索是“推土机”,该书名字为《推土机年年作响》,可是寻遍了7张图都没有看到任何一台推土机,也许这个“推土机”就是作为人类改造乡村、改造自然的隐喻吧。这样通篇解读下来,时代的推动就变成了白猫和“推土机”的角力,看起来目前是推土机占了上风的~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