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孔子上课」十三、孔门成语竞赛(下)

「听孔子上课」十三、孔门成语竞赛(下)

首页休闲益智夫子教成语更新时间:2024-05-13

第二天,腾小追继续主持成语竞赛。

“今天的第一个成语是:不亦乐乎。”

子路毫不犹豫抢到答题机会。“夫子常说一句话: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不亦乐乎’就来自这里,一个字都没改。意思是:不也是很快乐吗?”

“回答基本正确。”

“正确就是正确,不正确就是不正确,怎么到我这里还来个‘基本正确’?”子路有点不满。

“大部分对了,只是‘不亦乐乎’的含义不准确。”腾小追解释说,“当然这不能怪你,是在后来的流传过程中含义才发生了变化。这个成语的意思已经变成了‘极度’‘非常’的意思,常常用来形容达到了一个非常极端的状态。”

“小追,你给我们举个例子吧。”夫子建议道。

“好的。”小追想了一下,说,“以我为例,可以说:我一边找成语,一边出题,还要听大家的解答,作出点评,忙得我是不亦乐乎。在这里,‘不亦乐乎’就有‘非常’‘极端’的意思。”

“变化也太大了!原本是‘喜悦’‘快乐’的意思,竟然变成了‘极度’‘非常’,这我怎么能知道?”子路好像在给自己找理由。

颜回分析说:“从小追这两天讲的内容来看,成语的流传和定型,有的保持原样没有变化,有的外形变了,有的含义变了,好像挺复杂……”

“这应该是正常现象,改变才有活力嘛。我们看夏、殷以来的语言流传、沿革,大致也是这样的。”夫子说道。

“是的,”小追说,“不过我发现,来自我们这里的成语大部分还是稳定的,有变化的只是一小部分。”

他接着出题:“下一个成语是:文质彬彬。”

“唰”,大家齐刷刷地举起了手,几乎是在同时;这让腾小追很为难,让谁答呢?

“解释‘文质彬彬’,就找一个文质彬彬的人吧。”他扫视一圈,“颜回,你来答吧。”

子路好像有意见:“小追,你的意思颜回就是君子呗?”

“我没说呀!”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夫子的原话可是这样的!”

“噢,我忘了。不过‘文质彬彬’的意思已经发生了变化。”小追说,“我们先让颜回答题,然后再讨论它的意思,好不好?”

颜回答道:“子路说得对,文质彬彬我确实不敢当,我离君子的要求还差得很远。夫子说过一段非常精彩的话,大家可能都记得: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文质彬彬’就来自这里。这段话的意思是说:质朴超过文采就显得粗野,文采超过质朴就显得虚浮,文采和质朴恰当地结合在一起,才能成为君子。这是我理解的意思,至于后来流传过程中意思的改变,就得你来告诉我们了,小追。”

“好。”小追接着说,“夫子的这段话大家都很熟悉,是说做一个君子应该具备的条件,文采和质朴要配合恰当。可是后来‘文质彬彬’的意思变了,变成‘文雅有礼’的意思了。”

“这等于意思偏向一个方面了。”子贡说,“原来的‘文质彬彬’是强调两个方面,既有文采,又有质朴,文采和质朴恰当地结合在一起;后面小追说的意思,只强调外表的文雅有礼,好像只有文采没有质朴了。”

“是的,‘文质彬彬’的意思‘跑偏’了,”小追说,“所以说颜回文质彬彬,并不代表我认为他是君子啊。”

子路恍然大悟:“这么个‘文质彬彬’啊!”

“如果我说‘子路文质彬彬’,你认为合适吗?”

“不合适,我恐怕永远也做不到文质彬彬。”子路爽快地说,“你可以说:颜回文质彬彬,一看就是个书生。”

“看来你已经领会了‘文质彬彬’这个成语的意思了。”小追赞同地说。

“下面一个成语是——”子路模仿着小追出题的样子。

小追笑着接下去:“下面一个成语是:愚不可及。谁来解答?”

子贡举手答题。“‘愚不可及’说的是卫国大夫宁武子。夫子给我们讲过他的故事。说他在国家有道时就聪明,在国家无道时就装糊涂。他的聪明是别人可以做到的,他的装糊涂是别人做不到的。夫子原话是这样说的:宁武子,邦有道则知(智),邦无道则愚。其知(智)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愚不可及’这个成语应该就来自这里。夫子希望后人应该借鉴宁武子的‘知(智)’和‘愚’,尤其是他的‘愚’,一般人是不容易做到的。”

小追转向夫子:“先生,难道‘愚’我们也要学吗?”

“这个‘愚’可不是愚蠢,实际上是知进退、懂取舍,是身处乱世的处世智慧。”

“也就是说,在这里,‘愚不可及’是夸人,是一个褒义词?”

“是的。”

“可是后来它的意思变了,变成损人了,是贬义词。”

“哦,是吗?”

“我们说一个人愚不可及,意思就是他蠢得别人都赶不上,简直愚蠢无比。”

“啊,完全反了。我本来是夸人智慧,到你那里竟变成了骂人愚蠢,变化太大了!”开明的夫子也有点意外。

子路还是有点不能接受:“我就不明白,他们为什么要变来变去,就照原样流传下去不挺好嘛。我总有点被冒犯和不被尊重的感觉……”

“逝者如斯夫!”夫子对子路说,“我们看到的河水,既是上游之水,又不是上游之水,它看上去没有变化,其实一直都在变。语言文字也是这样,既是古人的,又不是古人的;在流传、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地调整、变化,才能保持长久的生命力。”

“好有哲理!”小追说,“我只是觉得神奇。这些成语流传几百年、几千年,没有人下命令,没有人去管理,它们会自动适应:这些要原封不动地使用,那些要调整和改变。这不是很神奇吗?”

“是啊……”大家也有同感。

“更神奇的是,”小追接着说,“这些成语好像得到了永生,每朝每代、每时每刻都有人在说、在用,在座各位的思想、情感也在成语里得到了永生。你们已经永远活在人们嘴上!”

“应该是‘永远活在人们心中’!”颜回纠正小追。

“我觉得,‘活在嘴上’是比‘活在心中’更高的奖赏!”小追强调说。

“吾与追也!”夫子突然冒出这么一句,“我同意小追的说法,他说得太好了!‘活在人们嘴上’确实是一种更高的荣誉。”

“这种说法挺新鲜,常常被人念叨也是一种荣誉!”子路一直对歇后语感兴趣,就对小追说,“小追,我们在歇后语上是不是也享受到了这样的荣誉?”

小追正要讲歇后语。“当然。你们在歇后语里也经常被提到!”

“那你快给我们讲讲!”

小追想了想说:“讲歇后语,我打算继续采用竞赛的方式,不过这里我们要比的是猜谜。”

“猜谜?”大家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一个歇后语就相当于一条谜语,”小追解释说,“它的前半截是谜面,后半截是谜底。比如‘孔夫子门前讲《论语》’就相当于谜面,‘不自量力’就是谜底。”

“你说歇后语的前半截,我们猜后半截,是这样吗,小追?”子路问道。

“对,就是这样猜。”

“这个有点意思,小追,你快出题吧!”

“好,那我就‘马儿伸腿——’”小追上来就抛出一个歇后语,同时做出一个伸腿的动作。

大家正等着听他的下文,却突然没了动静;小追又伸了伸腿,微笑地看着大家,还是不作声。

“噢,我明白了,小追,你这就是一个歇后语,是不是?”子贡反应过来。

“对。你们猜猜是什么意思。”

子路比较夸张,他甚至站了起来,模仿着马伸腿的动作。

宰我看到这个动作,一下子恍然大悟:“‘马儿伸腿’就是‘出蹄’呀!这是谐音啊。这个歇后语应该是:马儿伸腿——出题!”

“嘿!这个巧妙,风趣……”颜回回味着歇后语的意思。

夫子笑着说:“我看由也有一半功劳,没有他的演示,予也答不上来。”

“你看,夫子是最公平的!”子路有几分得意,他接着催促小追说,“那你就继续‘伸腿’吧,小追。”

大家都笑了。

“好。请听好了:孔夫子的嘴巴。猜猜它的下半句应该是什么。”

众人猜了半天也不得要领,忍不住把目光投向夫子,仔细去看他的嘴巴。

“嘿,我的嘴巴有什么好看的!”

小追只好公布答案:“孔夫子的嘴巴——出口成章。是说夫子文思敏捷,口才好,说出话来就成文章。请大家接着猜下一个:孔夫子念书。”

还是没有人猜对。

小追公布答案:“孔夫子念书——咬文嚼字。大家可能对歇后语还不熟悉,仔细体会,慢慢琢磨,逐渐就能猜出答案了。听好了,下一个是:孔夫子讲学。”

颜回举起了手。“孔夫子讲学——之乎者也。”

“答对啦!”小追喊道,“就这样,接着来:孔夫子背书箱。”

冉有举手了。“孔夫子背书箱——里面大有文章。”

“对啦!下一个:孔夫子拿笤帚。”

子贡举手答题。“孔夫子拿笤帚――斯文扫地。”

“正确!下一个:孔夫子搬家。”

子路举起手来。他佯装不满地说:“小追,你要把夫子累死啊!一会儿让他讲学念书,一会儿让他扫地搬家,还脑力体力全有了!”

小追也忍不住笑了:“刚才不是说了嘛,这是一种荣誉啊!谁让夫子那么有名、那么厉害呢!一般人没有权威、没有说服力呀,所以只能麻烦夫子了。”他接着说:“实际上,和夫子有关的俗语、成语多了去了,我们今天只介绍了一小部分。对了,这个歇后语你猜出来了吗?”

“孔夫子搬家——净是输(书)。对不对?”

“对了。下面我们让夫子歇一歇,请在座的各位出场。这个歇后语是:孔夫子的弟子。在座各位可都有了。”

“弟子不就是我们这些人嘛,有什么好说的?”

“你们这些弟子可不简单哪,你们可都是圣人的弟子啊!是圣贤之辈!”

“是‘剩’下来的‘闲’人!”子路调侃说。

“你这个意思就比较接近了,这个歇后语是:孔夫子的弟子——闲(贤)人。”

“啊?真说我们是闲人哪!”

“说你们是‘圣贤’的‘贤’,然后才转为‘闲人’的‘闲’,还是利用了谐音,这么说是为了好玩。歇后语就是这样的。”

“你看看,为了你们好玩,我们做了多少牺牲,都把自己变成闲人了!”子路故意夸张,“小追,我真羡慕你们,有那么多成语和俗语可以用;我们现在能用的就非常少,和我们比起来,你们真是太幸福了!”

“你这么说,让我又想起一个俗语:前人栽树,后人乘凉。这些都是你们打下的基础,我们应该感谢你们的付出!”小追动情地说。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