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登陆一台 Linux 服务器之后,因为一个问题要做性能分析时:你会在第 1 分钟内做哪些检测呢?
在 Netflix,我们有很多 EC2 的 Linux 机器,并且也需要很多性能分析工具来监控和检查它们的性能。包括有针对云上的监控工具 Atlas,和按需要进行实例分析的 Vector。虽然这些工具能帮助我们解决大多数问题,但是我们有时候还需要登陆机器实例去运行一些标准的 Linux 性能分析工具。
在这篇文章中,Netflix 的性能分析工程师团队会给你展示在最开始的 60 秒内,如何在命令行模式下使用已有的 Linux 标准工具进行性能优化检测。在 60 秒内只需要通过运行下面的 10 个命令就可以对系统资源使用和运行进程有一个很高程度的了解。寻找错误信息和饱和度指标,并且可以显示为请求队列的长度,或者等待时长。因为它们都很容易理解,然后就是资源利用率。饱和度是指一个资源已经超过了它自己的负荷能力。
uptime
dmesg|tail
vmstat1
mpstat-PALL1
pidstat1
iostat-xz1
free-m
sar-nDEV1
sar-nTCP,ETCP1
top
有些命令需要安装 sysstat 工具包。这些命令展示的指标会帮助你完成一些 USE(Utilization,Saturation,Errors) 方法:定位性能瓶颈的方法论。包括了检查使用率(Utilization),饱和度(Saturation),所有资源(比如 CPU,内存,磁盘等)的错误指标(Errors)。同样也要关注你什么时候检查和排除一个资源问题,因为通过排除可以缩小分析范围,同时也指导了任何后续的检查。
下面的章节将会通过一个生产系统中的例子来介绍这些命令。要了解更多这些工具的信息,也可以查看它们的帮助手册。
$uptime
23:51:26up21:31,1user,loadaverage:30.02,26.43,19.02
这是一个快速展示系统平均负载的方法,这也指出了等待运行进程的数量。在 Linux 系统中,这些数字包括等待 CPU 运行的进程数,也包括了被不可中断 I/O(通常是磁盘 I/O)阻塞的进程。这给出了资源负载的很直接的展示,可以在没有其它工具的帮助下更好的理解这些数据。它是唯一快捷的查看系统负载的方式。
这三个数字是以递减的方式统计了过去 1 分钟,5 分钟和 15 分钟常数的平均数。这三个数字给我们直观展示了随着时间的变化系统负载如何变化。例如,如果你被叫去查看一个有问题的服务器,并且 1 分钟的所代表的值比 15 分钟的值低很多,那么你可能由于太迟登陆机器而错过了问题发生的时间点。
在上面的例子中,平均负载显示是在不断增加的,1 分钟的值是 30,相比 15 分钟的值 19 来说是增加了。这个数字这么大就意味着有事情发生了:可能是 CPU 需求;vmstat 或者 mpstat 会帮助确认到底是什么,这些命令会在本系列的第 3 和第 4 个命令中介绍。
$dmesg|tail
[1880957.563150]perlinvokedoom-killer:gfp_mask=0x280da,order=0,oom_score_adj=0
[...]
[1880957.563400]Outofmemory:Killprocess18694(perl)score246orsacrificechild
[1880957.563408]Killedprocess18694(perl)total-vm:1972392kB,anon-rss:1953348kB,file-rss:0kB
[2320864.954447]TCP:PossibleSYNfloodingonport7001.Droppingrequest.CheckSNMPcounters.
这里展示的是最近 10 条系统消息日志,如果系统消息没有就不会展示。主要是看由于性能问题导致的错误。上面这个例子中包含了*死 OOM 问题的进程,丢弃 TCP 请求的问题。
所以要记得使用这个命令, dmesg 命令值得一用。
$vmstat1
procs---------memory-------------swap-------io-----system--------cpu-----
rbswpdfreebuffcachesisobiboincsussyidwast
3400200889792737085918280005610961300
320020088992073708591860000592132844282981100
320020089011273708591860000095012154991000
32002008895687371259185600048119002459990000
3200200890208737125918600000158984840981100
^C
对虚拟内存统计的简短展示,vmstat 是一个常用工具(最早是几十年前为 BSD 创建的)。它每一行打印关键的服务信息统计摘要。
vmstat 使用参数 1 来运行的时候,是每 1 秒打印一条统计信息。在这个版本的 vmstat 中,输出的第一行展示的是自从启动后的平均值,而不是前一秒的统计。所以现在,可以跳过第一行,除非你要看一下抬头的字段含义。
每列含义说明:
CPU 时间的分解可以帮助确定 CPU 是不是非常忙(通过用户时间和系统时间累加判断)。持续的 I/O 等待则表明磁盘是瓶颈。这种情况下 CPU 是比较空闲的,因为任务都由于等待磁盘 I/O 而被阻塞。你可以把等待 I/O 看作是另外一种形式的 CPU 空闲,而这个命令给了为什么它们空闲的线索。
系统时间对于 I/O 处理来说是必须的。比较高的平均系统时间消耗,比如超过了 20%,就有必要进一步探索分析了:也有可能是内核处理 I/O 效率不够高导致。
在上面的例子中,CPU 时间几乎都是用户级别的,说明这是一个应用级别的使用情况。如果 CPU 的使用率平均都超过了 90%。这不一定问题;可以使用 “r” 列来检查使用饱和度。
$mpstat-PALL1
Linux3.13.0-49-generic(titanclusters-xxxxx)07/14/2015_x86_64_(32CPU)
07:38:49PMCPU%usr%nice%sys%iowait%irq%soft%steal%guest%gnice%idle
07:38:50PMall98.470.000.750.000.000.000.000.000.000.78
07:38:50PM096.040.002.970.000.000.000.000.000.000.99
07:38:50PM197.000.001.000.000.000.000.000.000.002.00
07:38:50PM298.000.001.000.000.000.000.000.000.001.00
07:38:50PM396.970.000.000.000.000.000.000.000.003.03
[...]
这个命令分打印各个 CPU 的时间统计,可以看出整体 CPU 的使用是不是均衡的。有一个使用率明显较高的 CPU 就可以明显看出来这是一个单线程应用。
$pidstat1
Linux3.13.0-49-generic(titanclusters-xxxxx)07/14/2015_x86_64_(32CPU)
07:41:02PMUIDPID%usr%system%guest%CPUCPUCommand
07:41:03PM090.000.940.000.941rcuos/0
07:41:03PM042145.665.660.0011.3215mesos-slave
07:41:03PM043540.940.940.001.898java
07:41:03PM065211596.231.890.001598.1127java
07:41:03PM065641571.707.550.001579.2528java
07:41:03PM60004601540.944.720.005.669pidstat
07:41:03PMUIDPID%usr%system%guest%CPUCPUCommand
07:41:04PM042146.002.000.008.0015mesos-slave
07:41:04PM065211590.001.000.001591.0027java
07:41:04PM065641573.0010.000.001583.0028java
07:41:04PM10867181.000.000.001.000snmp-pass
07:41:04PM60004601541.004.000.005.009pidstat
^C
pidstat 命令有点像 top 命令中的为每个 CPU 统计信息功能,但是它是以不断滚动更新的方式打印信息,而不是每次清屏打印。这个对于观察随时间变化的模式很有用,同时把你看到的信息(复制粘贴)记到你的调查记录中。
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是 2 个 java 进程在消耗 CPU。%CPU 列是所有 CPU 的使用率;1591% 是说明这个 java 进程消耗了几乎 16 个 CPU 核。
$iostat-xz1
Linux3.13.0-49-generic(titanclusters-xxxxx)07/14/2015_x86_64_(32CPU)
avg-cpu:%user%nice%system%iowait%steal%idle
73.960.003.730.030.0622.21
Device:rrqm/swrqm/sr/sw/srkB/swkB/savgrq-szavgqu-szawaitr_awaitw_awaitsvctm%util
xvda0.000.230.210.184.522.0834.370.009.9813.805.422.440.09
xvdb0.010.001.028.94127.97598.53145.790.000.431.780.280.250.25
xvdc0.010.001.028.86127.79595.94146.500.000.451.820.300.270.26
dm-00.000.000.692.3210.4731.6928.010.013.230.713.980.130.04
dm-10.000.000.000.940.013.788.000.33345.840.04346.810.010.00
dm-20.000.000.090.071.350.3622.500.002.550.235.621.780.03
[...]
^C
这个工具对于理解块设备(比如磁盘)很有用,展示了请求负载和性能数据。具体的数据看下面字段的解释:
如果存储设备是一个逻辑磁盘设备,后面挂载了多个磁盘,那么 100% 的利用率则只是表示有些 I/O 是在 100% 处理,然而后端的磁盘或许远远没有饱和,还可以处理更多的请求。
请记住,磁盘 I/O 性能低不一定是应用程序的问题。许多技术通常都被用来实现异步执行 I/O,所以应用程序不会直接阻塞和承受延时(比如:预读取和写缓冲技术)。
$free-m
totalusedfreesharedbufferscached
Mem:245998245452214538359541
-/ buffers/cache:23944222053
Swap:000
右面两列展示的是:
我们只想检测这些缓存的数值是否接近 0 。不为 0 的可能导致较高的磁盘 I/O(通过 iostat 命令来确认)和较差的性能问题。上面的例子看起来没问题,都还有很多 M 字节。
“-/ buffers/cache” 这一行提供了对已使用和空闲内存明确的统计。Linux 用空闲内存作为缓存,如果应用程序需要,可以快速拿回去。所以应该包含空闲内存那一列,这里就是这么统计的。甚至有一个网站专门来介绍 Linux 内存消耗的问题:linuxatemyram。
如果在 Linux 上使用了 ZFS 文件系统,则可能会更乱,因为当我们在开发一些服务的时候,ZFS 有它自己的文件系统缓存,而这部分内存的消耗是不会在 free -m 这个命令中合理的反映的。显示了系统内存不足,但是 ZFS 的这部分缓存是可以被应用程序使用的。
$sar-nDEV1
Linux3.13.0-49-generic(titanclusters-xxxxx)07/14/2015_x86_64_(32CPU)
12:16:48AMIFACErxpck/stxpck/srxkB/stxkB/srxcmp/stxcmp/srxmcst/s%ifutil
12:16:49AMeth018763.005032.0020686.42478.300.000.000.000.00
12:16:49AMlo14.0014.001.361.360.000.000.000.00
12:16:49AMdocker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12:16:49AMIFACErxpck/stxpck/srxkB/stxkB/srxcmp/stxcmp/srxmcst/s%ifutil
12:16:50AMeth019763.005101.0021999.10482.560.000.000.000.00
12:16:50AMlo20.0020.003.253.250.000.000.000.00
12:16:50AMdocker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C
使用这个工具是可以检测网络接口的吞吐:rxkB/s 和 txkB/s,作为收发数据负载的度量,也是检测是否达到收发极限。在上面这个例子中,eth0 接收数据达到 22 M 字节/秒,也就是 176 Mbit/秒(网卡的上限是 1 Gbit/秒)。
这个版本的工具还有一个统计字段: %ifutil,用于统计设备利用率(全双工双向最大值),这个利用率也可以使用 Brendan 的 nicstat 工具来测量统计。在这个例子中 0.00 这种情况就似乎就是没有统计,这个和 nicstat 一样,这个值是比较难统计正确的。
$sar-nTCP,ETCP1
Linux3.13.0-49-generic(titanclusters-xxxxx)07/14/2015_x86_64_(32CPU)
12:17:19AMactive/spassive/siseg/soseg/s
12:17:20AM1.000.0010233.0018846.00
12:17:19AMatmptf/sestres/sretrans/sisegerr/sorsts/s
12:17:20AM0.000.000.000.000.00
12:17:20AMactive/spassive/siseg/soseg/s
12:17:21AM1.000.008359.006039.00
12:17:20AMatmptf/sestres/sretrans/sisegerr/sorsts/s
12:17:21AM0.000.000.000.000.00
^C
这是对 TCP 关键指标的统计,它包含了以下内容:
这种主动和被动统计数通常用作对系统负载的粗略估计:新接受连接数(被动),下游连接数(主动)。可以把主动看作是外部的,被动的是内部,但是这个通常也不是非常准确(例如:当有本地到本地的连接时)。
重传是网络或者服务器有问题的一个信号;可能是一个不可靠的网络(例如:公网),或者可能是因为服务器过载了开始丢包。上面这个例子可以看出是每秒新建一个 TCP 连接。
$top
top-00:15:40up21:56,1user,loadaverage:31.09,29.87,29.92
Tasks:871total,1running,868sleeping,0stopped,2zombie
%Cpu(s):96.8us,0.4sy,0.0ni,2.7id,0.1wa,0.0hi,0.0si,0.0st
KiBMem:25190241 total,24921688used,22698073 free,60448buffers
KiBSwap:0total,0used,0free.554208cachedMem
PIDUSERPRNIVIRTRESSHRS%CPU%MEMTIME COMMAND
20248root2000.227t0.012t18748S30905.229812:58java
4213root20027225446464044232S23.50.0233:35.37mesos-slave
66128titancl 2002434423321172R1.00.00:00.07top
5235root20038.227g54700449996S0.70.22:02.74java
4299root20020.015g2.682g16836S0.31.133:14.42java
1root2003362029201496S0.00.00:03.82init
2root200000S0.00.00:00.02kthreadd
3root200000S0.00.00:05.35ksoftirqd/0
5root0-20000S0.00.00:00.00kworker/0:0H
6root200000S0.00.00:06.94kworker/u256:0
8root200000S0.00.02:38.05rcu_sched
top 命令包含了很多我们前面提到的指标。这个命令可以很容易看出指标的变化表示负载的变化,这个看起来和前面的命令有很大不同。
top 的一个缺陷也比较明显,很难看出变化趋势,其它像 vmstat 和 pidstat 这样的工具就会很清晰,它们是以滚动的方式输出统计信息。所以如果你在看到有问题的信息时没有及时的暂停下来(Ctrl-S 是暂停, Ctrl-Q 是继续),那么这些有用的信息就会被清屏。
还有很多可以使用来深挖系统问题的命令和技术,可以看看 Brendan 在 2015 年讲的 Linux 性能工具介绍 ,这里面讲述了 40 多个命令,涵盖了可观测性,基准测试,调优,静态性能调优,分析和跟踪等多个方面。
原文链接:https://netflixtechblog.com/linux-performance-analysis-in-60-000-milliseconds-accc10403c55
作者:helightxu,腾讯 IEG 开发工程师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