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蒙文韵 | 苗族芦笙舞“滚山珠”:跳动的历史画卷

乌蒙文韵 | 苗族芦笙舞“滚山珠”:跳动的历史画卷

首页休闲益智滚出一条路更新时间:2024-05-11

新年伊始,位于纳雍县城的排练室,苗族芦笙舞“滚山珠”的演员们正挥汗如雨。新一年的演出已排上日程,尽管在一起排练和演出过多次,演员们依然不断地在排练中增加彼此的默契度。

苗族芦笙舞“滚山珠”原名“地龙滚荆”,苗语音译叫“子落夺”,是苗族人民世代相传的芦笙舞蹈之一,集芦笙吹奏、舞蹈表演、杂技艺术为一体的民族舞蹈。

苗族芦笙舞“滚山珠”的表演者手执六管芦笙,头戴箐鸡翎帽(现因舞蹈动作需要,演出时可不戴),身着绣花白褂,吹奏着世代传承的芦笙舞曲,围绕梭镖或盛满水的碗进行舞蹈表演,表现苗族同胞在迁徙途中不畏艰险、勇往直前、排除万难的惊险场面。

2006年5月,苗族芦笙舞“滚山珠”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在纳雍县猪场乡,56岁的苗族芦笙舞“滚山珠”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王景才介绍,苗族人民的祖先在远古时期大迁徙途中来到黑洋大箐,由于道路坎坷,荆棘遍野,英勇的苗族青年们为了给父老们开辟一条通道,用自己的身躯从荆棘林中滚出一条路,让父老们顺利通过,到达黑洋大箐安家落户。苗族同胞为了纪念这些青年,模仿他们滚过荆棘的动作,编成芦笙舞,取名“地龙滚荆”,再现当年这披荆斩棘、克服种种艰难的场景。

李 践 摄

传统的苗族芦笙舞“滚山珠”主要流行于纳雍县猪场苗族彝族乡苗族村寨,一般在年节、喜庆或农闲之余表演。目前,为了传承苗族芦笙舞“滚山珠”,在纳雍县的一些中小学校的大课间、体育课或者舞蹈课皆有传承和学习。

王景才介绍,苗族芦笙舞“滚山珠”早年动作比较机械单纯,古朴稚拙,以再现年轻人征服大自然的艰难过程为主,一人或数人均可表演,表演时用6支长约30厘米的木制梭镖柄尖头插入地下,围成一个直径一米左右的圆圈,或用6摞对顶的饭碗摆成圆圈代替梭镖柄亦可。

“舞蹈进入高潮时,表演者头在圈内,脚在圈外,腰部和腹部悬空于梭镖柄或饭碗的上空呈弓形旋转扭动,两手持芦笙随身体边吹奏边翻滚旋转。”而其最具特色之处,在于舞蹈者在表演的同时,还必须吹奏芦笙,始终保持笙不离口、曲音不断,让笙、舞、曲在整个演出过程中始终协调相伴。

在长期的民间流传过程中,人们将生产和生活中的一些动作技巧提炼、融会到舞蹈中来,不断地充实、改进、完善,使其更趋于生动形象,丰富多彩。后来又引进和融汇现代舞蹈和古典京剧艺术等动作造型技巧,形成了现在享誉海内外的苗族芦笙舞蹈奇葩。

通过加工提炼之后的苗族芦笙舞“滚山珠”,已从重在再现的艺术形式升华为重在表现的艺术形式,除保留原舞蹈中已有的内容如“骏马奔驰”“打场”“滚地龙”“双飞燕”等动作造型之外,又借鉴京剧的表演艺术加进了侧身翻、前后空翻等高难技巧,还创编了后仰空腰腹支撑二人立、三人立等高难造型,完成了苗族芦笙舞“滚山珠”的艺术升华历程。

王景才说,苗族芦笙舞“滚山珠”中,许多高难度的动作技巧有时一分钟之内就有两三个,其节奏非常紧张,动作造型编排难度很大。另外,这个节目自吹自演,需要极好的体力、耐力和平衡协调能力,表演难度大,没有长期的技巧配合经验的积累,难以完成极为高难的表演。

多年前,苗族芦笙舞“滚山珠”没有专职的专业艺术演员,也不固定在歌舞剧院演出,而是生于民间,长于民间,传承于民间,为民间服务的一种舞蹈形式,走上舞台,只是偶作代表苗族文化的芦笙舞参加演出。

过去,在猪场乡,苗族芦笙舞“滚山珠”的演艺人员中,除王景全考取艺校分配后领取财政工资外,其余均非专业演员,平时劳作,需演出时才聚集,这些演艺人员都非专职演员,他们学习演艺基本上是师徒传授,在农闲空暇时互相学习,年龄最小者可以仅仅是七八岁的孩子,年龄最大者可以是三四十岁的青壮年,也没什么严格规定,演艺纯熟便可参加表演。

张晓勇 摄

通过多年的演练,苗族芦笙舞“滚山珠”逐步形成了刚柔相济、动静结合、惊险奇绝的艺术特色,既是艺术表演,也充满体育竞技的特质,充溢着饱满的艺术情趣和不断发展完善的内驱力,成为了高品位的艺术作品。

目前,苗族芦笙舞“滚山珠”代表性传承人有王景才和祝英两人。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纳雍县猪场乡民间老艺人黄顺强将“地龙滚荆”传授给王景才。1982年,王景才在家开展芦笙舞传习活动,将“地龙滚荆”教给了弟弟王景全、妹妹王景香和王景群。

张晓勇 摄

1983年,王景才带着王景全来到了猪场乡苗族跳花坡上表演芦笙舞,纳雍县文化馆工作人员在下乡搜集整理民族民间文化集成时,在跳花坡上发现了他们表演的芦笙舞“地龙滚荆”,随后将他们带到纳雍县参加文艺演出,同年参加“毕节地区少数民族文艺汇演”。

1984年,王景全夺得“全国少儿歌舞录像评比”金奖后,很多人慕名前来拜师学艺,同村的祝明贵、祝发光、王学贵等人相继来找王景才学习芦笙舞,王景才的芦笙舞“滚山珠”队伍逐渐壮大。

张晓勇 摄

1985年,王景才进入纳雍县民族杂技艺术团,之后王景才随杂技团赴国内外演出。

1987年,王景才将自己在杂技团学到的杂技动作融入苗族芦笙舞“地龙滚荆”中,形成了集芦笙吹奏,舞蹈表演,技巧艺术为一体的完整舞蹈。经他创编后的“地龙滚荆”,在保留其苗族传统的芦笙技巧表演基础上,增加了更高的难度动作,这些高难度技巧是王景才借鉴杂技艺术,将杂技动作融入芦笙舞的一次大胆创新,使“地龙滚荆”的表演更具观赏性和艺术性。

生于1978年的祝英也是苗族、纳雍县猪场乡人,她是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苗族芦笙舞“滚山珠”代表性传承人,担任苗族芦笙舞“滚山珠”艺术团负责人,2004年,在纳雍县猪场乡新寨小学正式成立滚山珠艺术培训班,在纳雍县城组建培训基地,培养了多名苗族芦笙舞“滚山珠”后备人才。

张晓勇 摄

诞生于黔西北的茫茫群山之中的“滚山珠”,犹如跳动的历史画卷,它根植于古老的历史沉积和苗族群众现实生活的丰厚土壤,为这里的人民所喜爱,因此历经千年岁月,而传承至今,并不断地释放出其璀璨的民族文化艺术之光。

来源:天眼新闻客户端

作者:王纯亮

编辑:胡秀娥 编 审:王 韵

监制:孟性荣 总监制:史 锋

毕节发布投稿邮箱:bjrbxbj@bjrb.cn

看完点亮下方

“赞”和

分享给更多人知道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