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圭,名丹,战国时期洛阳人。其师傅为鬼谷子,相传鬼谷子得一“金书”,鬼谷子将里面的致富之计传于白圭:“将欲取之必先与之”,“世无可抵则深隐以待时”。
白圭
魏王听说了白圭的才能后,就邀请他担任魏国的相国,请他帮助治理国家。白圭出任魏相后,不事空谈,重视发展经济。他静观时变,根据粮食收成的周期循环,把握市场的变化,把魏国的经济搞得十分活跃,人民富裕,国库充盈。他还大兴水利,把都城大梁北边的黄河与河南南部的淮河水系连接起来,这样既解除了大梁的水患又可以航运灌溉,促进了两岸经济的繁荣。
战国局势
后来因魏国政治腐败,游历了中山国和齐国,两个国家的国君都想重用他,白圭都谢绝了。离开齐国之后,白圭曾游历到秦国,当时正值商鞅变法之际,白圭对商鞅重农抑商的政策很是反对,于是没有在秦国做官。白圭经过一番游历之后,对各诸侯国的政治局势看得更是透彻,也对政治产生了很深的厌恶,于是他放弃从政,转而走上经商之路。
农业生产
白圭的出生地洛阳,作为东周的都城,手工业、商业十分发达,当时有名的富商巨贾如弦高、白圭、吕不韦都曾往来于洛阳从事商业活动。不同于于吕不韦专注珠宝、玉石等利润巨大的生意,白圭更倾向于从事农业相关的行业。他认为,粮食等生活必需品,虽然利润较低,但是消费弹性小,成交量大,以多取胜,一样可以获取巨大的利润。于是他毅然选择了农产品、手工业原料等的大宗贸易为主要经营方向。像当代的浙江商人钟睒睒,正是从事快消品行业,连续多年蝉联全国首富。
洛阳古都
白圭的经商之道归纳起来主要是三大秘诀:第一,农业循环周期理论;第二,逆向操作,人弃我取,人取我与;第三:商业带动农业发展。
农业循环周期理论,建立在天文观测和阴阳五行理论基础之上。白圭以太岁在黄道十二宫的确切位置来测算农时,发现每12年是一个循环周期。这样,他在收成好的年份收进粮食,囤积的粮食比常年要增加一倍,而在收成不好和收成差的年份里,把囤积的粮食全部抛出来,这一进一出,商业利润非常巨大。
白圭的第二条秘诀就是逆向操作,这是一种高超的经商眼光和经验。白圭时刻观察着市 场行情和年景丰歉的变化,当货物过剩低价抛售时,他就收购;当货物不足,高价索求时,他就出售。谷物成熟时,他买进粮食,出售丝、漆;蚕茧结成时,他买进绢帛绵絮,同时出售粮食。这种商业的逆向操作,白圭屡屡运用的得心应手。白圭的这种逆向操作能力,假如应用在现今A股市场,想必也能成为一代股神。
道路选择
最后,白圭还很注重扶植农业生产,以保证和扩大自己的商品来源。他曾经向农民供应优良的谷物种子,既为自己获取了利润,又帮助农民增加了产量,使自己掌握了更充足的货源。白圭把自己的商业经营建立在发展农业生产的基础之上,通过商业来促进农业生产,通过农业生产的发展来推东商业经营。这种经营理念显然非常超前,比商鞅变法时重农抑商的政策无疑高明了很多。
司马迁
白圭曾经自比伊尹、姜尚等人,认为从经商的角度来讲,他堪比运筹帷幄治理国家的伊尹、姜尚;用兵如神的孙子、吴起;推行法治的商鞅等。著名的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里就高度评价白圭,称他为“天下治生之祖”。中国古代商人把他奉为祖师爷,宋真宗封其为“商圣”。白圭“人弃我取”和“知进知守”的理财思想对现代人理财也有指导意义。以至于在现代,“白圭”仍然是财富的代名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