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编自40年前的真实悬案,凶手7分钟落网,却无法定罪

改编自40年前的真实悬案,凶手7分钟落网,却无法定罪

首页休闲益智光头探长狙击射击更新时间:2024-06-21

“他说城市太大了,找不到方向。”

你对这句台词有印象吗?

不是卖文艺腔。

它是《无名之辈》的台词,有点飘渺,却接地气,戳中过太多漂泊的年轻人。

而近期有部新剧,也在说“无名之辈”。

因为没人宣传,卖相有点冷。

除了一个关键词,它和《无名之辈》也毫无相似性——题材不同,国家地域不同,故事与主角也不同……

这个故事中,无名之辈们的遭遇,更暗黑、更残忍、更无可救赎。

他们可不止被踩在脚下。

甚至被踩进土里,埋了——

丹斯

四个字,高分英剧。

细数一下亮点呢,随便都有好几项——

重口。

一个*人狂魔和他的连环变态*人故事;

悬念。

一个凶手第一集就曝光的剧,却始终悬念一环扣一环;

现实性。

改编自英国真实案件,也同时在讥讽时势。

主角也很牛,海报上这位,是“神秘博士”、《好兆头》里的风*恶魔“大提提”,大卫·田纳特

所以,看就对了。

故事呢,改自一桩悬案,发生在遥远的1983年。

但很奇怪的是,明明将近40年的老案子,却拍出了现在的味道。

Sir看的时候就感觉:

为什么啊?

怎么一堆细节,好像都戳在了英国政府、警察、媒体,甚至老百姓的鼻子上?

一位高调的*人犯

这案子真的真的真的。

太简单了。

不是案情简单,是破案简单

某公寓下水道,有人发现碎尸。

是有人丢尸体,结果卡在水管里……罪犯太蠢?

再往上一看,哦。

这不才几层小楼么,也太好锁定了吧……罪犯果然蠢?

警察敲门,第一个问题就是:

剩余的尸体在哪?

罪犯头一歪 :

在柜子里

我天,愚蠢三连?

Sir一直以为观众急。

没想到这剧抓起坏人来,比观众还急。

7分钟,凶手落网。

公寓最上层租客,丹斯。

看到他的一瞬间,大部分人是不信的……

戴条纹围巾,打绅士领带,一看就是好好上班纳税的守法公民。

你说,肯定是电视剧又开始“强化反派”,为了吸引观众。

那你就错了。

真实案件里的反派,好像比演员还帅。

△ 现实中的罪犯丹斯·尼尔森(左)

人抓到了,不代表案子结了。

一些小的人体残骸,居然扯出了一个大黑洞。

车上,又是警察随意一问:

所以是一具尸体还是两具?

十五六具吧......

我估计

警察吓得不轻,但人家罪犯自曝得还嫌不够:

卧室的茶叶箱里还有更多

还有浴室的收纳抽屉

七七八八,有三个人的残骸

这姿态,简直高冷得像重塑的华东。

反差,还远不止这些。

再往后问,丹斯直接进入“遗言”环节:

警官啊,你猜我是怎么*了十五六个人的?

这些人啊,都是无家可归的,酒吧烂醉的,吸毒成瘾的……

一句话,都是无名之辈!

我*死他们还没完。

还会和他们(尸体)待一起,一起洗洗澡啊,看看电视啊,搂着睡睡觉啊。

实在相处够了,再拆开来,烧掉……

不知听到这里,你是什么表情。

反正一路审讯中,警官多次出现了这种懵逼脸。

这剧情,是不是有点爆炸?

不用调查,不用推理,甚至律师都被罪犯遣返。

警察也各种没事干,全程就干一件事……乖乖写笔录。

14分钟半,罪犯全交代

The end?

不。下面,故事才真正开始。

在丹斯的叙述中,很多死去的人,开始展现了他们当时的“活面目”

“第3个,是我在车站载的年轻人。”

“在某地,我跟一个苏格兰小伙聊得可好了。”

“第11个,是个光头还有纹身,*完我就去睡了。”

“第14个,我给他做了蛋卷……”

但听着听着,警察觉得怪了,给点关键信息啊喂!

当警察问他,受害者都叫什么名字,他表示……

哎哟糟糕,我一个都不记得。

可能有同学要问:

他已经承认*人,还*了那么多,尸体残骸都有,就不能定罪吗。

怎么定?

万一是个精神病在撒谎呢,警方不也闹了笑话?

更关键的是,不知道姓名,案子就不完整。

无法确定受害者,也就无法以*害某人的罪名定罪。

即使凶手口头承认,但在当时司法系统下,无证据支持,就属于“口嗨”。

在DNA鉴定技术还未普及的年代,很难通过残骸证明受害者是谁。

而要从失踪人口里找出这许多位“无名受害者”?

更。渺。茫。

还有个更重要的问题。

他们,真的无名吗?

一个*人冷血、处理冷静,将每个受害者特征当做口头勋章的人,真的没问过受害者名字?

真的不记得?

这个“最坦诚”的犯罪嫌疑人,看似把一切都交代了。

但发现没,他模糊了几样重要信息——

名字、*人动机,以及——他还曾当过警察!

他巧妙地避开了几个定罪的关键。

且如果他真心赎罪,又怎么会在法庭上这么说……

看到这。

这部戏的爽点你发现了一个。

就是。

什么“自白”?

什么“坦率”?

其实都是挑衅。

猫鼠游戏,现在开始。

一些低调的“好人”

发现了?

身为警察的“猫”,才不是主角。

坐在审讯室里大大咧咧,赶走律师,带动节奏,抽个烟也凹造型的丹斯。

控场力简直MAX。

即使视角处在同一平面。

丹斯也总是扬起下巴,回答问题。

带着飘飘若仙的Style,他居高临下审视着警察,仿佛掌握了审讯的主导权。

而警察呢,跟着他一步步吐露的作案细节亦步亦趋,就和迷宫里的小白鼠似的……

猫和鼠,位置调换了。

但,变成猫,丹斯就满意了?

不对。

他给自己的设定,不是猫,也不是人,而是:

神。

他希望警察听他的故事。

他还找来一位作家写他的传记。

丹斯当然不是傻瓜。

某种程度上,他甚至觉得自己是个好人。

毕竟,这些饱受生活折磨的流民们。

本来也没人管他们呀!

不是我,给他们吃饭,陪他们喝酒,带他们回家,给他们温暖,还有谁做这些?

不是我,陪他们聊天,担忧他们的未来,同情他们的痛苦,还有谁做这些?

他甚至觉得。

是自己让他们有了“名字”。

行了,你开始讨厌这个人了。

那Sir就说说其他吧。

因为比起他,说不定还有更讨厌的——

比如媒体。

媒体的报道,从开始就在猎奇。

媒体发表的头条……看看这是什么标题?

*手的诗篇

这哪里是媒体该有的良知?

Sir怎么感觉是在写侠客的传奇小说……都写出诗意了。

政府和警察就不说了,全程被动、无能。

难怪丹斯可以尽情戏耍他们,内心一点不虚:

被捕当晚我随便给了个数字

15或16?

有3个是我编的

只为了补充警察的证据

让他们开心

事实上,这数字也不重要。

因为政府在警方只找到6个受害者时,便施压草草结了案。

导致已确定的第7名受害者的名字,连起诉书都没写进去……

丹斯,最终只因*害6人、2条*人未遂罪名,定了罪。

是的,这只猫,这位神。

完成了对这个无能社会,最强的挑衅。

一些“哭不出来”的现实

其实。

英国离我们很远,说人家的现实显得很不腰疼,没那个必要。

那还是说剧吧。

这个剧的核心亮点,不是什么重口和猎奇,或者悬念和意外,而是。

一个老案子,为什么居然编出了新意,还讽刺了当代?

究竟英国有什么现实,值得如此操作。

现实中的丹斯,五年间,*了15名年轻男子。

碎尸,啖尸,是不折不扣的恶魔。

剧中有一句台词说:

“这个看似正常、毫不起眼的公务员,和他犯下罪行之间的巨大反差,让人难以捉摸。”

是他生来邪恶?

但细究他的童年,我们也看到了一个无名之辈的成长历程。

他还是6岁小屁孩的时候,妈妈就让他看到了尸体,此后,尸体就和他产生了某种孽缘。

他常自己扮作尸体;

他被人猥亵时,也演尸体;

甚至当警察后,他还会跑去停尸间看尸体……

尸体,尸体,尸体。

他描述起流浪汉的尸体,说得和一位“活着的老朋友”似的。

那之后(死亡之后)

我注意到他的牛仔裤被尿湿了

他很明显几天没吃一顿饱的

两个手腕有很深的口子

别觉得尸体两个字看着恶心。

尸体,其实是无名之辈某种生不如死的象征。

丹斯选的受害者,那些无家可归的社会边缘人士。

身处社会底层,死或活没人关心,失踪之后也没人注意。

为什么他们能聊天,聊得那么开心?

因为他们其实和丹斯一样,对社会迷茫,对生活失望,只有抱团取暖。

二十世纪80年代,英国经济萧条,失业率逐年上升。

“伦漂”们找不到工作,没收入,而就业中心只会为“有固定住所的人”提供就业服务。

一个死循环。

这些不能谋生的人,怎么“谋生”呢?

犯罪啊。

政府的无能与冷漠,让这个死循环更死。

探长带领组员,想调查连环*人案的每一位受害者。

却被高官施压喊停。

因为受害者越多,就越体现出警察无用嘛。

这,估计是这剧讽刺的高潮——

还记得前面说,丹斯给自己找了个传记作家,写这部犯罪纪实小说么。

他郑重地要求作家:

请你写上受害者的名字。

这可能是一部离我们很远的剧。

但它很好地为“无名之辈”这个词,做了“有趣”的注解。

能让我们仔细思索,地球上的其他地方,那些我们看不到的苦难。

他们可以是数字。

12,15,16……

他们可以是一类身份,一类符号。

失业者、流民、尸体……

但他们不是人。

因为他们没有名字。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助理:超有钱婆婆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