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朱棣生的三个儿子都是人中龙凤之才,随便拉出一个都是当皇帝的好料子。
长子朱高炽,虽然老好人一个而且有些软弱,身体不好,也不受父亲朱棣喜爱。但是他的能力非常强,朱棣出征期间他都是稳坐大后方,在燕王世子期间以极少数的兵力击退了李景隆的50万大军。
次子朱高煦和三子朱高燧都是骑马打仗勇猛无比,朱高煦最像朱棣,而朱高燧更有谋略。
因此,朱棣的这三个儿子都可以当皇帝,但偏偏生在了同一个年代,只能有一个人胜出。
朱棣的三个儿子,个个都有当皇上的潜质,可惜三龙生到一块了,朱棣的三个儿子,个个都有当皇上的潜质,可惜三龙生到一块了。
朱高炽,明成祖朱棣长子,洪武十一年(1378年)出生于凤阳府,洪武二十八年被立为燕王世子,为人儒雅、仁爱,深得朱元璋的喜爱,但却不为朱棣所喜,朱棣起兵靖难时,以朱高炽镇守大本营北平府,仅以万人之军成功抵挡住了建文帝大将李景隆的五十万大军,这一战对靖难之役有着重要的意义。
朱高煦,明成祖朱棣次子,明仁宗朱高炽同母弟,自幼生性凶残,洪武年间曾被朱元璋召往京师学习,但他不肯向学且举止轻佻,因此并不为皇祖所喜。靖难之役爆发后朱棣以世子朱高炽镇守北平,朱高煦则随军出征,常为先锋曾多次救朱棣于危难之中,再加上他与朱棣颇有几分相像,且作战勇猛,因此在武将中威信颇高。
朱高燧,明成祖朱棣第三子,明仁宗朱高炽同母弟,洪武十六年出生,靖难之役时也是经常随着朱棣四处征战,永乐二年(1404年)被封为赵王,镇守当初的大本营北平,朱高燧因此不仅获得了独断专行的权力,还建立起一支强大的护卫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