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期,青铜艺术的风格从严峻狞厉的风格逐渐转向了写实。此时期的器物逐渐抛弃了早期青铜艺术对异兽的“迷恋”,出现了大量写实风格的动物形的器物及纹饰。
尤值一提的是,春秋时期的青铜器上出现了一类特殊的写实纹饰——“水陆攻战纹”。此类纹饰集中出现在铜壶之上,除装饰作用外更记录下了当时的宴乐、狩猎、战争、农耕等等活动细节。为历史研究留下了大量物证。
典型的“水陆攻战纹”,图片来源于网络
郭沫若曾评价春秋时期的青铜器“已脱去神话传统之束缚, 而有自由奔放之精神。”
巧的是,西方自由奔放精神的源头——古希腊,恰也在差不多的时期出现了一大批“瓶画”。这些“瓶瓶罐罐”上内容恰大量记载了战争、宴乐等等活动,一些陶罐的绘画风格也与“水陆攻战纹”颇为相似。
赫希菲尔德双耳喷口瓶,出土于雅典凯拉米克斯遗址公墓。就纹饰风格而言,此类纹饰与“水陆攻战纹”颇有几分相似。图片来源于网络。
同一时期的中、西的“罐罐”们相映成趣。
1中国铜壶上的“水陆攻战纹”
水陆攻战纹,顾名思义是一些记载了战争场面的纹饰。有趣的是此类纹饰往往同时记载了“陆战”和“水战”两种战争方式,有的还记载了宴乐、狩猎等活动。
纹饰中大多数人物形象均类似简笔画,或我们熟知的“火柴人”形象,勾画简洁;但是对人物所配饰物、发型及所用工具的细节却刻画饱满,信息丰富。不仅刻画细节详尽,就实际在器物上的表现而言,这类纹饰也时常将器物表面塞的“满满当当”。
在研究者眼中,此类纹饰简直堪称“漫画版”史料大礼包。
目前载有此类纹饰的器物出土不多,集中出现在铜壶一类器物上。例如:
宴乐渔猎攻占纹铜壶
图片来源自 故宫博物院官网
高31.6厘米,口径10.9厘米,腹颈21.5厘米,重3.54kg。
侈口,斜肩,鼓腹,矮圈足,肩上有二兽首衔环耳。花纹从口至圈足分段分区布置。以双铺首环耳为中心,前后中线为界,分为两部分,形成完全对称的相同画面。
壶肩两侧各一兽首衔环耳。图片源自 故宫博物院官网
自口下至圈足,壶身被五条斜角云纹带划分为四区:
壶颈部为第一区,上下两层,左右分为两组,主要表现采桑、射礼活动。
图片源自 故宫博物院官网
第二区位于壶的上腹部,分为两组画面。
左面一组为宴享乐舞的场面,右面为射猎的场景。
图片源自 故宫博物院官网
第三区为水陆攻战的场面。
一组为陆上攻守城之战,另一组为二战船水战。在水中甚至描绘了交战双方的水下“蛙人”活动。
第四区采用了垂叶纹装饰,作为整个纹饰组合的结束。
图片源自 故宫博物院官网
宴乐渔猎攻占纹铜壶纹饰全拓。图片源自 故宫博物院官网
目前此壶藏于故宫博物院。
战国水陆攻战纹铜壶
图片源自 四川博物院官网
壶口口径13.2厘米,高40.3厘米。
侈口,溜肩,鼓腹、圈足。肩部有对称兽面衔环双耳。
图片来源于网络
通体用金银嵌错出丰富多彩的图像,画面分四层:
第一层,习射和采桑。第二层,宴乐、战舞和习射。
图片来源于网络
第三层,水陆攻战,左为步战仰攻,右为水陆战争。第四层为狩猎和双兽桃形图案。
战国水陆攻战纹铜壶纹饰全拓。图片源自 @四川博物院
此物为四川博物馆一大镇馆之宝。
2古希腊瓶画
古希腊瓶画,顾名思义是画在瓶、罐等陶具上的绘画。
古希腊盛产粘土,陶具也向来都是当地主要的实用器物。到公元前六至五世纪,希腊陶瓷绘画达到了其顶峰,今日世界各大博物馆的瓶画艺术品大多出自此时期。
最初的陶瓶绘画内容更偏向装饰性,主要以几何图案及抽象的动、植物形象为主,其形式和功能类似我国早期器物上的“纹饰”。
公元前六世纪初,古希腊瓶画艺术开始步入巅峰,发展出了后世广为人知的绘画样式——黑绘,而到公元前五世纪起,红绘风格取而代之成为了瓶画最为主要的风格。黑绘瓶画上的图像是黑色的,红绘瓶画上的图像则是赤褐色的。
图片来源于网络
例如,上图就是一个典型黑绘风格的梨形瓶。此瓶画内容则兼有复杂精细的装饰纹路,又描绘了作战、狩猎及赛马的场景,和我们的“海陆攻战纹”可谓是遥相呼应。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件产于雅典的单饰带杯,其绘画风格与“水陆攻战纹”也颇为相似。此瓶画所表现的内容是神话故事中猎捕卡莱敦野猪的场面。
在杯把手边的是神话中著名的斯芬克斯,饰带正面绘有勇士手持武器、牵着猎狗与卡莱敦野猪进行战斗。图中所描绘的战士呈现出“剪影”式的风格,与水陆攻战纹中的描绘方式当真有几分神似。
典型的“水陆攻战纹”,图片来源于网络
3水陆攻战纹与瓶画的比较
两种艺术风格乍一看似乎十分相似,但是细细比较却又差别巨大。
首先,就其制作而言,我国的水陆攻战纹属青铜器上的嵌错工艺制作而成。
所谓嵌错,就是将器物的表面刻出凹槽,将金银丝嵌入凹槽,并将它们捶打压牢,再用磨石将它们磨平。
而瓶画,则是一种“绘画”艺术。“黑绘”先在陶瓶赫红色的本色上用黑色漆性颜料画出主题轮廓,然后用锋利的锐器划出人物形象和景物的细节;而“红绘”则是用釉彩绘在瓶壁的红色底子上,不使用刀刻。
就技术而言,青铜嵌错技术大大难于瓶画。可能也正是这个原因,目前发现载有“水陆攻战纹”的器物十分稀少,而古希腊瓶画则存世量较大。同时,技艺的不同可能导致了瓶绘在内容刻画也要比青铜器上的图案更繁复和细致一些。
藏于南京博物院的“错银牛灯”表现出了嵌错技艺的大美
瓶画中人物刻画写实,人体比例、肌肉结构展现清晰。图片来源于网络。
比较两种艺术,很明显的能看出中西艺术风格的不同:中国更重“传神”,而西方更重“写实”。
而两种艺术更大的风格则在于其内容的差异。
水陆攻战纹处于“记录”与“装饰”之间,而更偏重于装饰的属性。虽然刻画了其时代下的一些活动场景,但是这些内容并不能准确的反映到“某一次狩猎”或“某一场战争”,与青铜器上“铭文”的精确记录是不同的。
而瓶画则不同,其所绘内容并非是一种“记录”而更多的是对其文化传说图像式的再现。
大部分瓶画的内容是有明确的前文本作为参照的,其所绘的往往是“荷马史诗”或其他传说故事的内容。
当然,浪漫而自由的古希腊艺术家也不甘于单纯的绘画。创作中,艺术家往往还会二次创作,对史诗中的人物进行某种讽刺和戏仿,展现一些小幽默。
图片来源于网络。
例如这件瓶画大师艾克塞吉亚斯的作品“狄奥尼索斯航海”,反映的是酒神悠然驾驶帆船出海的场景。作品绘于酒杯底部,酒喝完时此图就会出现,足见古希腊人的生活情趣和幽默。
古希腊瓶所表现场景和人物大多为传说中的英雄和神,所指明确。从这个角度而言,瓶画的在内容上与文艺复兴中的“宗教画”实际是一类东西,都是对其文化经典的图像化再现。
相较之下,水陆攻战纹中的人物却是模糊的,只是对“战士”、“农民”、“宴乐者”的象征。铜壶上的纹饰更重对“战争”、“宴乐”意境的再现,而具体是谁人持枪,谁人划船并不关键。
两种不同艺术风格的背后,可见的是两种文明不同的文化风格与意趣。
参考文献
1. 四川博物院文物简介:http://www.scmuseum.cn/thread-362-117.html
2. 故宫博物院文物简介:https://www.dpm.org.cn/collection/bronze/234670.html?hl=水陆攻战
本文转载于“青铜艺术”公众号
编辑︱张珂
视觉 | 欧阳言多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