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和复习:图形与几何——测量》教学设计

《整理和复习:图形与几何——测量》教学设计

首页休闲益智画图攀岩更新时间:2024-07-03

《整理和复习:图形与几何——测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通过知识的梳理,使学生体会到测量的本质——测量单位的累加。

2. 在打通各种测量知识之间的壁垒过程中,培养学生推理能力,发展量感。

3.通过练习题体会测量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4.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通过知识的梳理,使学生体会到测量的本质——测量单位的累加;通过练习题体会测量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通过知识的梳理,使学生体会到测量的本质——测量单位的累加。

【教学准备】课件、梳理有关图形测量的知识、前测题、数学文化长作业

【教学过程】

一、创境启思,珠峰激趣。

师:上课之前,我们先来看一段视频(播放中国登山队测量珠穆朗玛峰的视频)。珠穆朗玛峰是世界海拔最高峰,2020年随着中国测量登山队成功登顶,珠峰的身高迎来了历史性的更新,8848.86米,同学们你知道这个高度是怎样测量出来的吗?

生:不知道师:看来我们有必要回顾一下学过的测量的知识,看看能不能找到思路。

二、问题导思,探求本质

师:课前,大家以小组为单位,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对小学阶段有关测量的知识进行了整理。这是每个小组的作品,哪个小组想和大家一起分享?

师:请 1组(点开 1组的作品)

组 1:我们是从长度、面积、体积三个方面进行整理的,包括它们的定义、单位、公式等。这是我们组的想法,请大家和我们交流。

组 2:除了这些,我们还学过时间、质量、角度的测量(师点开 2组的作品,邀请 2组上台圈画补充的部分)这是我们组的想法,请大家和我们交流。生认为没有需要补充的。

师:整理的非常全,把掌声送给他们师:同学们不仅从长度、面积、体积,而且从质量、时间、角度等多个维度进行了整理。今天我们就再次走进测量的世界,看看大家又有怎样的感悟和收获。师:下面就从大家最熟悉的长度、面积、体积开始。

师:(出示长度测量的图)这幅图勾起了你的回忆了吗?

生 1:我们经历了统一单位、创造单位、长度的测量的过程。(动态图)(出示面积图)

生 2:这时候我们就已经能够调取已有的经验,经历了选择合适的图形作为标准、创造单位、面积的测量。(动态图)(出示体积图)

生 3:从创造单位开始,再到体积的测量。(动态图)

师:请同学们再一次仔细观察,看到长度、面积、体积的测量过程,想一想这些测量有什么共同点?

生 1:都得有一个标准生 2:都是一个一个的测量单位加起来的。

师:同学们都能清楚地认识到测量的本质,并能用准确的语言来概括,原来测量是计量单位的累加呀!(板书:计量单位累加)师:谁能请结合生活中的实例来说一说测量是单位的累加吗?

生:测量身高,是一厘米一厘米的累加。

生:测量黑板的面积。测量长和宽,用长×宽。

师:哪里有累加?师:有难度,老师给你点提示(出示图),有感觉了吗?

生:长方体的面积=长×宽,长代表一行里有几个小正方形,宽代表一共有几行,长×宽就是一共有面积单位的个数。所以,求面积就是面积单位的累加。(如果生说不出来,就给予提示性的问题:长和宽分别代表什么?)

师:想法很深刻!他给我们解释了长和宽所代表的意思,以及面积公式中的累加。谁听明白的他的想法了?

生:(再解释一遍)

师:思路更清晰了,面积的计算公式,就是在计算面积单位的个数。看,我们轻松的就把知识都联系起来了(手势指着黑板上的各种累加),把掌声送给刚才这两位同学!

师:可是单位的个数就等于面积吗?生疑惑师:其实面积公式是 1×长×宽,这里的 1是什么?生:1是单位。师:对,只不过在计算时,把 1省略了。

师:在刚才的启发下,你还能想到其他的公式吗?

生:体积的计算公式=长×宽×高师:具体的解释一下。

生:长代表......宽代表......高代表......长×宽×高就是计算的体积单位的个数。所以体积就是体积单位的累加。

师:咱们班的同学就是会想、会表达。每一个公式,都是单位累加的结果。

三、建构反思,经验积累

同学们你们不仅善于观察还善于思考,在大家的举例中我们再一次感受到了测量是一个一个单位的累加。接下来就让我们用它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习题一:老师家里正在装修,在卧室的墙上用边长为 1分米的小正方形的瓷砖贴了如下图所示的图案,现在要在爱心的四周围一圈灯带,至少需要多长的灯带?能直接说你的想法吗?

生:求灯带的长度,就是求这些一段一段线段的长度的累加。可以用平移的方法......,(邀请学生上台边画边说)师:你的眼力真厉害,这样想的举手!哇,真厉害,用平移的方法把复杂的累加问题简单化了(动画演示),这样我们就可以快速解答了。(如果不说累加,

师:这里面有累加吗?生:有,灯带的长度,就是求这些一段一段线段的长度的累加)

师:(展示答案)按照同学们的想法,咱们这样计算......生:老师答案有问题?忘记加这两条边了。

师:请你在上面改正。生改正。师:你的提醒很有价值,想的真周到!师:线段的累加得到灯带的长度,平移是解决累加常用的方法。师:课前,同学们也帮老师解决了两个装修方面的问题。(展示问题)

习题二:在小院的一角,工人师傅用棱长为 20厘米的正方体搭成了花台,要把所有表面涂成绿色,每平方米需要 0.3kg油漆,一共需要多少千克油漆?还需要多少个小正方体可以拼成一个大正方体?

习题三:把四个底面半径为 10厘米的圆柱用丝带捆在一起,变成美丽的置物台,丝带的接头处系一个蝴蝶结,需要 23厘米,捆一圈至少需要多长的丝带?

师:给花台刷油漆、给置物台系丝带。你是怎样解决的?通过解决问题有怎样的收获和感悟?请同学们在小组内进行讨论,选出你们小组最想讲的一个和大家分享。

生:我们讲第一题。我们用数一数的方式,确定了一共 43个面,然后再......这是我们的想法,请大家与我交流生:不用数,可以用平移的方法,(在台上边演示边说)......

师:方法很灵活,思维真严谨!师:直接去数,属于直接测量,而用平移法再去计算,属于间接测量。但不管是数还是算,都是求的正方形面的个数。花台的表面积就是一个一个小正方形累加起来的。我们之前解决周长的题目用到过平移,现在调取以前的经验

(板书:调取经验),把这种方法迁移到求面积上来(板书:迁移,并课件动态演示平移过程),快速方便的解决了问题。(板书:解决问题)

师:现在老师变个魔术,让花台变身,现在这些花台哪些变了,哪些没变?生:形状变了,数量没变师:数量没变就是什么不变?

生:体积不变。

师:对呀,体积就是这些小正方体累加起来的!又回到了测量的本质。师:咱们继续分享第二题。

生:我们讲解第二题,这一题通过画图我们可以看出,这四条线段平移后可以成为正方形,边长就是直径的长度 X。四段弧平移成一个圆,半径是 ,这样求出正方形的周长和圆的周长,再加上接头处的长度,就是丝带长。......这是我们的想法,请同学们与我们交流。

师:谁听清楚了,能不能用更简洁的语言来表述他的方法。师:分析的更透彻了。画图是解决几何问题常用的方式,通过图示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量和量之间的关系。这个题目同学们仍然用平移的方法,把丝带的长度转化为正方形和圆的周长(板书:转化),从而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大家体会到累加了吗?

生:丝带的长度是......累加。师:通过刚才一系列的举例、应用,现在你又有什么想说的?

生:到处都是累加。生:只要是测量,就是单位的累加。师:奥?真的是这样吗?同学们复习的其他的测量过程呢?也是单位的累加吗?能举例说一说吗?生举例(师点“质量”触发器看动画)

生 1:质量的测量也是单位的累加。比如 30克,是一克一克累加起来的。师:就像这样。你感受到了吗?从哪里感受到的?

生:从电子秤数值的增加,感受到了质量单位的累加。师:继续。

生 2:时间的测量也是单位的累加。比如 10分钟,是一分钟一分钟累加起来的。(师点击“钟表”触发器看动画。)

生 3:角度的测量也是单位的累加。比如 20度,是一度一度累加起来的。(师点击“角度”触发器看动画。)

四、经验拓展,结构重建(师:除了这些计量单位可以累加,数学中哪里还有累加?)

生:我觉得计数单位也能累加(我觉得数数其实就是累加)。师:能具体的说一说吗?(能带着大家数一数感受一下吗?)

生:一个十是十个一的累加,一个百是十个十的累加。(一个一,两个一......十个一就是一个十)师:看来不光计量单位可以累加,计数单位也可以累加。师:除了以上提到的,数学中哪里还有累加?师:给你点提示。(出示线段图)(出示小组讨论要求)

师:哪个小组来分享你们的智慧?

1组:我们想到的是一个物品的单价是 60元,求四个多少元?用到的数量关系是“单价×数量=总价”,总价是单价的累加。我们还想到了工作时间×工作效率=工作总量。(展示写的)这是我们组的想法请大家与我们交流。

2组:我们和他们不一样,我们想到的是速度是 60千米/小时,4小时行多少千米?用到的数量关系是“速度×时间=路程”路程是速度的累加。我们想到的数量关系还有......这是我们组的想法,请大家与我们交流。

3组:我们想到的是......(多让几组孩子说一说)1.看到这幅图你能想到什么数学问题?说一说。

2.你提出的数学问题可以用什么数量关系解决?这些数量关系中有没有累加?想一想、说一说。

师:同学们真会联想!看来数量关系也是累加的结果。

师:俗话说书越学越薄,这些知识(指着板书)都是相通的,当我们把它们串在一起时,发现道理都是一样的。

五、迁移拓思,经验提升

1.测量的发展史师:生活中处处有累加,万物都可测量,我们的生活是离不开计量的。上周,同学们穿越千年,搜集到了很多有关测量的知识,老师把它们汇总在一起,制作成了一个视频,请大家认真观看。计量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社会工作,在以后的生活中我们班的同学有的可能也会走向计量的岗位,这就需要有严谨的态度、精准的操作等,从现在就要养成这种习惯!

2.揭秘珠峰高度的测量师:学习了这节课的知识,看似复杂高端的测量,在这节课上忽然变得简单了,其实就是单位的累加。现在再来思考上课之前的那个问题,珠穆朗玛峰的海拔是如何测量出来的?你能不能大胆的猜一猜?生:是单位累加得到的。

生:用高科技的工具测量得到的。

生:用卫星测量。......

师:哇,思维的种子正在同学们的大脑中萌发。

师:基本思路是正确的,在海拔 5600米之前的确是累加得到的,请你认真看。(播放视频)

师:这一测量,不只是珠峰的高度,更代表着中国的高度,“测量”让地球之巅,有了更精确的“中国答案”。万物皆有量,万物皆可量,测量正从各个维度定义着我们的生活!这节课就到这里,下课!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