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说“教师是个让人羡慕的职业,每年有两个假期。”
不过要当个老师可不是那么容易的,特别是教师资格考试升级为国考之后,当老师也要“过五关,斩六将”,要想终身做老师,更得是终身学习。
想当老师吗?一定要看今天这篇文章。教师资格考试升级,严格规定了报考门槛,又大幅提升了考试难度。不少考生开始感叹:“当老师越来越难了!”话不絮烦,想当个老师究竟要过哪几关?
第一关学历关
某君,中等师范学校毕业生,报考初中教师,遇学历关,被阻之门外。又某君,大学专科学历,欲考高中教师,又被阻之门外。如此之例,不可计数。
守关大将不胜其烦,为免世人做无用功,遂书过关条例于墙上曰:“为师必经关,学历提一番。欲从此关过,先报学历来。”
这当然是趣语。不过,教师资格考试改革后,在不少省份,对获得教师资格的学历要求的确有所提高。以前,幼儿师范毕业、中师毕业便可以当老师,如今,在很多省份,报考幼儿园和小学教师资格,应当具备大学专科毕业及以上学历。报考初中教师资格,应当具备大学本科毕业及以上学历。报考高级中学和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应当具备大学本科毕业及以上学历。由此可见,教师队伍的高学历化是必然的发展趋势。
还要指出的是,师范生的“入关金牌”没了,以前师范生不用考试便可获得教师资格,教育部已经取消了对师范生的单独“优待”。和非师范生一样,师范生也要经过重重考试选拔的“洗礼”,参加教师资格考试。选修几门相关课程,就拿到教师资格证,这种日子已然一去不复返了。
总而言之,要是想当老师,您得先考个大学——当然也不局限于师范类大学。千万别拿改革前的学历要求当回事儿,否则,您就只能被拒于关外了。
第二关笔试关
改革前也得笔试,但您若以为现在还和以前一样考,那就too young too simple(太傻太天真)了。
第一,考试科目和内容大幅增加,知识点考察范围更广。教育部颁布的《教师资格考试暂行办法》规定,笔试主要考查申请人从事教师职业所应具备的教育理念、职业道德、法律法规知识、科学文化素养、阅读理解、语言表达、逻辑推理和信息处理等基本能力;教育教学、学生指导和班级管理的基本知识;拟任教学科领域的基本知识,教学设计实施评价的知识和方法,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现在不再指定教材,只有考试大纲。世界上最可怕的事是什么?考试的范围是没有范围。相信考生们在准备考试的时候一定会感觉萌萌哒。
第二,全国统考,教育部统一命题、组织考试、划线。这意味着考试更难,也更严格了。以前是各省自主命题,安排考试,或多或少有一些组织或制度上的空子。但统一的国考本着筛选优秀教师的原则,会严格把关考试各过程。所以,小心思什么的,尽早退散为好。
但是,不管怎么说,只要学习好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及知识,基础够扎实,就不惧任何改革,不怕任何考试。打个比方,笔试关关险将强,但只要您有关云长的武力值,又何惧哪怕五关六将。
第三关面试关
所谓面试,主要考查申请人的职业认知、心理素质、仪表仪态、言语表达、思维品质等教师基本素养和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等教学基本技能。面试采取结构化面试、情境模拟等方式,通过抽题、备课(活动设计)、回答规定问题、试讲(演示)、答辩(陈述)、评分等环节进行。
现在,教师资格面试俨然成为一大关,比起激烈角逐的求职面试并不遑多让。
这种面试其实并不可怕,等到成为一名教师后,教学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出乎意料的状况,才有可能让你真正手足无措。面试还是可以有所准备的,就算这一次失败了还可以再来。
第四关考核关
顺利通过前面三关,恭喜您,您已经拿到教师资格证,可以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了。不过,别高兴太早,通过教师资格考试只是免了您的“一时之虞”,而这之后,教师资格定期注册制度将成为您的“终生之忧”。
继教师资格证考试改革之后,相应的定期注册制度也应运而生。根据规定,教师资格打破“终生制”,所有在岗教师必须接受五年一次的定期注册考核。考核内容包括师德考核、业务考核及教学工作量考核等。其中,师德考核为重中之重,实行一票否决制。自然,如果无法通过定期的考核,相关教师便不再继续获得教师资格。
定期注册制度的诞生无疑是打破教师固有体制“围墙”的一记重锤。为人师者,不能以为考取了教师资格便一劳永逸,在教书育人时,更当“居安思危”,努力做到“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图片来源:腾讯教育
总结
任职教师四大关,关关难,没那么简单。当然,改革并不是为难教师,为难考生。教育是国家大计,关乎民族未来,而教育的关键在于教师,教育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便取决于选拔出来的教师的质量。因此,为国家计,为民族计,改革势在必行。我们的教师,以及所有有志于献身教育的人也都应该严格要求自己,与时俱进,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
有句话说“机会只留给有准备的人。”您做好准备了吗?
教师资格考点之阅读理解能力分析
在教师资格证的考试中,阅读理解能力这一章是考试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章节,下面就阅读理解能力这一章节,从考试目标,考情分析,
一、考试目标:
主要考查申请教师资格人员的下列知识、能力和素养:
1.筛选、归纳文中主要信息,重要细节。
2.理解文中重要概念,句子含义。
3.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4.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二、考情分析:
2017年下半年全国教师资格统考将在11月日举行。分析历年考试考题可知,综合素质考试题型和形式基本保持不变,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150分钟。其中材料分析题3题,阅读理解能力部分是材料分析题中的第3题,分值14分。
通过总结分析历年考题,分析其命题规律。阅读理解能力部分材料大部分以社会科学类为主,字数一般在600——800字左右,一般有2道题目,一般提问材料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理解材料中重要句子的含义;概述作者的主要观点等。通过分析历年阅读理解能力考题,预计2017年下半年考察内容不会有太大变化。
三、备考建议:
1.带入问题,整体浏览。
在做题中把握顺序性,先看提问的问题,在整体浏览文章,包括:文章题目,文章作者,文章段落,整体泛读文章。
2.重点区域,符号标记。
对于问题所在的段落需要我们仔细认真阅读,对于一些重点的句子需要标记划出,然后逐句理解分析,便于理清思路,整理答案。
3.尊重原文,获取信息。
根据作者文章中表达的思想,尊重作者的原意,运用做标记的重点句子,整理出题目答案,书写出来。
4.理清思路,书写规范。
在书写答案之前,先理清答题的思路以及要点,字迹工整,书写规范。
教师资格备考之阅读理解能力
阅读理解能力是教师必备的基本能力之一,也是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下考查的一个重要部分。以材料分析题的第三道题呈现,主要考查考生筛选、归纳文本主要信息,理解重要概念、句子,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等能力。一般是给定一篇材料,后附2道小题(均为主观题,分别为4分、10分)。在本文中,带领大家对这部分的内容的作答方法进行系统的梳理,希望对大家的备考有一定的帮助。
要掌握这一部分内容的作答方法,我们应该了解一下相应材料的性质,除2015年上半年幼小卷为科普题材外,其他均为社会科学类题材(包括文学、美学、哲学、文艺理论等)。以文学和文艺理论为主,材料多出自教育类期刊、文学批评期刊或是当代作家作品。因此大家可以利用闲余时间多阅读一些相关期刊,一方面扩大阅读面,另一方面可以掌握基本的科学知识。例如现在报刊上经常出现“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专业名词,不掌握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会给阅读带来很多不便。
一、理解阅读材料中重要概念或句子的含义
词语和句子是构成文章的基本单位,正确理解文中词语、句子的含义,尤其是重要词语、句子的含义,是把握文章旨意的前提。
材料中的重要概念或句子一般包括:
1.表现文章中心思想的语句。
2.体现作者立场、观点的语句。
3.在文中起重要作用的中心句、总结句、过渡句或对文脉的推进与转接有关键性作用的语句。
4.反映深层次含义的语句。
5.运用了某种修辞的语句。
理解文中重要句子含义的实质:一是将使用修辞手法形象化了的语句转化为概括性的直白语言;二是将抽象含蓄的概念或句子转化为具体化的阐释。
二、解答技巧
1.锁定关键语句位置,提炼相关信息
一般要理解的概念在材料中会用一定的篇幅进行说明或阐释,一些材料对关键语句的阐述有时分散在文章的各个段落里面,有时集中在一起。因此对关键语句的理解就需要仔细阅读材料,从而筛选有关重要信息。
2.结合上下文语境,全面理解关键语句
阅读时不管要关注语言环境,还要关注文段内容叙述的背景、语句所在位置较具体的语境。通常作为概念的语句在文章中不是孤立存在的,材料的上下文或多或少包含其意思;有时为了表达需要,语句在文中被赋予特殊含义。所以阅读时要有整体观念,联系上下文语境去推敲其指代的含义。
3.分析关键语句的结构,摸清关系
摸清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这里所说的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具体是指开头和结尾的关系,它们与主体部分的关系,以及前后照应的关系。摸清这种关系,既是分析结构的需要,也是弄清作者写作思路的需要。
三、做题步骤
1.审题,确定题干要求。
2.通读,整体感知材料。
3.借助关键信息
(1)文章概括、归纳性语句,包括首尾段中心语句和每一段的首尾句。
(2)作者抒发情感或表达议论的地方。
(3)从关键词出发,重点关注“但是”、“所以说”、“不过”…后面多是表达作者观点;“例如”、“打个比方说”…前面多是作者有关叙述;“换句话说”表示前后同义,后面相对容易理解;“反过来说”前后不同义,可针对反面意思推敲其本意等等。
(4)划分层次,概括内容。可关注“首先……其次……”、“一方面……,另一方面……”等标志词语。
此外,对于阅读理解这一题的作答大家需要注意的几点:作答时应分条列点;看分值对应作答要点;概括具体,呈现全面。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