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值缩水超千亿,泡泡玛特的“泡泡”吹不下去了?

市值缩水超千亿,泡泡玛特的“泡泡”吹不下去了?

首页休闲益智浣熊进化闲置城市更新时间:2024-08-03

泡泡玛特从诞生之日起就充满了争议,有人说盲盒纯纯是智商税,但有人却爱的死去活来。

狐妹身边就有好几个盲盒狂热爱好者。

泡泡玛特在质疑声中平地起高楼,仅用 3 年时间就成功逆袭成为港股上市公司,巅峰时期市值接近 1500 亿港元,被称为“年轻人的茅台”。

不过,被捧得越高,摔得越惨。近几日泡泡玛特股价持续下跌,创历史新低,市值缩水已超千亿港元。

资本翻脸比翻书还快,难道泡泡玛特的“泡泡”真的吹不下去了吗?

靠一个盲盒成为资本“欧皇”

2010 年,王宁创办了泡泡玛特,最初这只是一家普通的玩具公司,发展并不顺利,甚至员工集体辞职。

2016 年 1 月 9 日这一天,对泡泡玛特来说注定是个不平凡的日子。

创始人王宁发了一条价值千亿的微博,大概就是提问网友,除了喜欢收集日本超人气玩偶 Sonny Angel,还喜欢收集其他什么呢?

这个玩偶正是以盲盒形式发售,这时候的王宁已经注意到了盲盒玩偶的吸金潜力,想着也能不能复制一款类似的。

当时,许多网友的都回复了一个来自香港设计师的 IP:Molly。

于是,王宁亲自去香港拜访 Molly 的创造者,将一个湖蓝色眼睛和金色卷发的小女孩装进了盲盒。

之后,她似乎被赋予了某种魔力,2016 年 7 月,Molly 星座系列在天猫开卖,预售的 200 套产品在 4 秒内就卖完了。

这一年,泡泡玛特凭借盲盒强势崛起,成为潮玩界最响亮的招牌,更因其强大的盈利能力,被外界比喻为“印钞机”,业绩如火箭般蹿升,到了 2019 年盈利高达 4 亿。

2020 年 12 月泡泡玛特成功上市,成为万众瞩目的“盲盒第一股”,市值最高点一度突破千亿港元,堪称潮玩界的茅台。

泡泡玛特的成功上市,让创始人王宁身价突破 500 亿港元,投资人对他的“双面”评价一度成为行业佳话。

泡泡玛特什么突然火了?

很多人不理解几十块一个的盲盒怎么能撑起一家市值千亿的公司?

因为盲盒抓住和满足了当下年轻人的精神需求。

它的玩法就像潘多拉魔盒,先让用户产生好奇,然后带来惊喜感,因此深受收集癖们的依赖与迷恋。

这就像 20 世纪 90 年代,让青少年“为之疯狂”的小浣熊干脆面赠送的水浒卡一样。

只不过到了 21 世纪,换成了“丑娃娃” Molly。

“有钱难买开心,重金难换惊喜”,大概就是 Molly 风靡的原因。

在二手交易平台上,很多年轻人不惜以高价收购泡泡玛特 Dimoo 和 Labubu 等系列的隐藏款。

同时,泡泡玛特的爆发还因为正好踩在了时代的风口浪尖上。

时势造英雄同样适用于泡泡玛特,它做的是潮流玩具,而不是普通玩具,卖的是设计,归根结底,泡泡玛特是一个潮牌。

随着《中国有嘻哈》和《这就是街舞》等一系列潮流综艺的火爆出圈,比如李宁等很多国潮品牌顺势崛起。

在年轻人中,街头潮流成为了最流行的文化形态之一。

不管怎么样,潮就对了。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潮牌成为资本追逐的对象,疯狂收割年轻人的钱包,所以泡泡玛的成功也是时代的产物。

盲盒,不香了?

但潮流本来就是一阵风,来无影去无踪。所以,泡泡玛特公司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盲盒,存在着不确定性。

年轻人这种生物变化快,说不定哪天就玩腻了。

小红书上“泡泡玛特退坑”的笔记比比皆是;发售时被炒过万元的可口可乐联名款 SPACE MOLLY,如今 5000 元左右就能到手;

普通产品在闲鱼,更是半价就能包邮带走,甚至有的出闲置都卖不出去。

众所周知,潮玩的竞争力就在于设计,不完全统计显示,泡泡玛特旗下运营着 93 个潮玩 IP。

看起来还挺多的,但最能替公司赚钱的只有 4 个头部 IP ,占了营收的 45% ,其他赚钱能力都不咋滴。

而且,更致命的是目前的 8 个系列中,仅小甜豆、小野两个 IP 出自内部设计,收入只占比整体的 4%。

其他赚钱的大头 IP 都是与口碑艺术家的合作的,这就代表了主导权并不在企业手上啊。

那万一人家不合作了,或者有啥突如其来的变化,岂不是有很大风险?

可能是当初泡泡玛特的成功被过度神话了,整个潮玩行业疯了一样疾速扩张,各路玩家竞相登场。

除了乐高、万代、迪士尼等外国巨头的加入,还有 52TOYS、奥飞娱乐等国内品牌蓄势待发,包括盲盒在内的潮玩市场被迅速瓜分殆尽。

而与此同时,泡泡玛特却因为盲盒掉进了争议的漩涡。

在黑猫投诉平台上,泡泡玛特有超 4500 起投诉,可以说各种问题层出不穷。

在小红书上,有关“泡泡玛特 瑕疵”的笔记也已经多达上万条。

今年 1 月,泡泡玛特和肯德基联名推出的盲盒被中消协点名批评。

该套餐盲盒稀有款的出现概率本来就低,再加上品牌过度营销炒作,为了抽到稀有款,有不理智的消费者竟然花 10494 元购买了 106 份套餐。

这样浪费食物,中消协都看不下去了。

迫于舆论压力,泡泡玛特只能回应称:暂停定制盲盒,杜绝食品浪费。

根据泡泡玛特发布的中报预告显示,2022 年上半年,净利润同比负增长接近 35%,竟然出现了负增长。

面对这样惨淡的营收,泡泡玛特方面给出的解释是:疫情,都是疫情的锅。

因为疫情影响,线下门店关停、线下物流受限。

4 到 5 月疫情严重,卖的差可以理解。但到 6 月的时候,疫情已全面解封,怎么销量还是持续负增长?

看来,疫情就像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

狐妹觉得,疫情更像是一阵风,逐渐吹破了泡泡玛特的“泡泡”。

当盲盒逐渐变得不再新奇,不再有趣,不再小众的时候,年轻人还会为此买单吗?

参考资料:

表里表外玩转港股IC实验室老板联播

编辑:茶茶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