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斯曼帝国时期

奥斯曼帝国时期

首页休闲益智欢迎来到猫勒比更新时间:2024-04-29

奥斯曼帝国时期:伊兹尼克瓷壶

照片中的这个瓷壶被用作礼拜器皿,根据壶底座上的亚美尼亚铭文,确定其属于一位基督教信徒,名字为“库塔希亚的亚伯拉罕”。

奥斯曼帝国时期带有铭文或日期的伊兹尼克陶器很少见,因此学者们往往通过瓷器的风格和所使用的材料来确定器皿制作的年代。

但这种方式往往会产生错误,例如,由这个器皿上的铭文和日期,“库塔希亚的亚伯拉罕”成为整个早期伊兹尼克青花瓷器的通用名称。

而实际上,这个瓷器并不代表早期伊兹尼克瓷器的所有风格,而库塔希亚也并不是这种瓷器的唯一生产中心。

这个瓷器有着长长的壶嘴和棱角分明的形状,这表明该其是仿金属制品制成的,而它的颜色则是受到了从中国进口的青花瓷的影响。

瓷壶弯曲的把柄有着鳞片状的装饰图案,其象征着龙颈,在与壶颈接触的位置是龙头的形状,龙嘴咬着壶颈,且另一头是蛇尾形状。

壶身上的装饰完全采用钴蓝色釉下彩,并衬以白色滑土制作的泥浆(一种液体粘土),经过烧制后成型。

壶身造型为球形,颈部采用精雕细琢的片模,并饰有圆环造型和喇叭形的边缘,底部为轮廓线条。

该器皿被涂成钴蓝色调,在钴蓝色底部上保留了一条分裂的棕榈蔓藤花纹饰带,底色上装饰有较窄的叶状卷轴纹饰。

壶肩上有带托板的叶片,叶片边缘是飞镖状的叶子图案,并有一圈圆环造型的链带装饰。

壶颈比较细,并装饰有垂直的斑点花瓣图案,并由叶子隔开,在其边缘下方则是一个起伏的波浪形鲁米卷轴纹饰。

壶嘴有蝌蚪状图案,图案之间有垂直的饰带,底座在釉下有亚美尼亚语铭文:“此器皿是为了纪念库塔希亚神的仆人亚伯拉罕,959年(今天为公元1510年),3月11日”

时期:奥斯曼帝国

产地:土耳其西部库塔希亚(也称屈塔希亚)

文化:伊兹尼克风格

时间:公元1510年3月11日

尺寸:高度为17.1厘米,底座直径为7厘米,壶身直径为7.3厘米。

材料:釉面青花瓷器

收藏博物馆:大英博物馆

藏品注册号:G.1

展览位置:中东古物部,34号展厅

这件瓷壶最初是由弗雷德里克·杜坎·戈德曼获得,他是一位英国鳞翅目昆虫学家、鸟类学家,是英国鸟类学家联盟的二十位创始成员之一。

戈德曼对收藏有兴趣,他的藏品主要是伊兹尼克、西班牙-摩尔式和早期伊朗陶器,1982年,他的小女儿凯瑟琳·戈德曼去世后,约有600多件戈德曼的藏品被作为遗赠交予大英博物馆收藏。

奥斯曼帝国时期出现了独特的宫廷风格的陶器,这在当时各个地区制造的物品都有体现,其中最著名的艺术成就之一便是伊兹尼克风格的陶器。

伊兹尼克陶器于1480年左右开始以产地安纳托利亚的伊兹尼克古城命名,是土耳其风格的中国瓷器的重要体现,并一直流行到17世纪末期。

这种瓷器的流行在16世纪50年代达到顶峰,开始出现明亮的红色风格,并装饰有一系列花卉图案,尤其是郁金香花卉图案风格的伊兹尼克瓷器在欧洲引发了“郁金香狂热”。

不仅欧洲贵族和富裕阶层非常热衷于这种瓷器,其在奥斯曼帝国的精英阶层中也非常受追捧,包括穆斯林、基督徒和犹太人。

·以史为鉴,读史有感,欢迎交流!

参考资料:

阿卡尔·阿扎德于1988年著作,“土耳其设计宝库:伊兹尼克陶器的680种图案”。

P·戈隆班、V·米兰德、L·勒比汉于2004年发表,“伊兹尼克陶器釉料和颜料的拉曼分析”,摘自“拉曼光谱分析”杂志。

维罗尼克·弗朗索瓦于1997年编著,“尼西亚/伊兹尼克的拜占庭陶瓷作坊以及其生产,10世纪至14世纪初”。

W·托马斯·泰勒、迈克尔·L·泰勒于2011年编撰,“弗雷德里克·杜坎·戈德曼”。

约翰·卡斯韦尔于2006年所著,“伊兹尼克陶器”。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