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大春:八个汉字里的新年

张大春:八个汉字里的新年

首页休闲益智汉字派对更新时间:2024-09-22

按:继《认得几个字》之后,台湾作家张大春在2019年推出了新书《见字如来》,续写字词起源的故事。这本书缘起于六年前他接下《读者文摘》的专栏邀请,延续前辈梁实秋当年在该刊主持的专栏“字词辨正”。张大春希望借着重新辨识文字,为我们这个时代的汉字文化尽一份力。

“一个字长途跋涉来到我们面前,早已经不是它出发时的模样。”在张大春看来,“每一个字与词,在时间的淬炼之下,都结构了一代人鲜活的生命经验。所以见字,如见故人来。对任何人来说,生命只走过一回;但是字却将之带回来无数次——只要你愿意读。”

每一个人对于汉字都会有不同的经验和感受,因为名字当中带着“春”字,张大春本人也对其怀有特别的关注,他在文章里面回忆起自己年幼的时候,父亲每逢新年写春联,尤其喜欢“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联语,因为“里头藏着我儿的名字!”

值此新春之际,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经出版社授权,特别从书中选取了年味十足的八个字,与读者分享,它们是“春”“食”“醉”“肥”“礼”“瘦”“爱”“赞”……里头会不会有你特别在意的字呢?

《八个汉字里的新年》

文 | 张大春

1、春

每年的第一个季节都充满了祝福、期待和生机,令人兴奋的开始,有时也令人迷惑。年幼时我所居住的眷村,家家户户都是竹篱泥壁,只在农历新正之前髹漆了门窗,贴上春联,显得有些亮眼——那是我识字的开蒙之处。父亲喜爱的联语也就那么几对,其中有“一元复始,大地回春”。旁人家也贴写,但常见的总是“一元复始,万象更新”,对仗比较工整。父亲说万象更新不如大地回春好,因为:“里头藏着我儿的名字!”

《说文》之中,许慎训春字为“推也”,以时序而言,冬天的寒冷之气,到了立春之后转温,草木到此时也竞相生长,这是大自然给造字者的启迪。而《易经》的“屯卦”也有万物充盈其生机而始生的意思,人与事,无不在此时萌发。

萌发是多方面的,君不闻广东乡亲称禽鱼之卵为“春”,连江浙方言里也有一样的字汇。至于酒,出于冬酿而春饮者亦名春,今之“剑南春”就已经相当知名了。

唐代李肇的《国史补》记载过更多,包括郢地的“富水春”、乌程的“若下春”、荥阳的“上窟春”、富平的“石冻春”等皆是,看名称就消得一醉。

很多植物于花名而外还叫做某春、某某春。像是罂粟,别呼“丽春”;芍药,复名“婪尾春”;牡丹,又叫“寿春”“绍兴春”“政和春”“玉楼春”“汉宫春”;至于“独步春”,这是荼蘼,“开到荼蘼春事了”,二十四番花信风的休止符。

名字里有春字偶尔也会成为话柄,我三十岁不到就被人呼为“春公”,这绝不是尊称,而是以谐音为不雅的联想,我也只能阿Q地把“春宫”设想成太子之所居。不过,命名曰春毕竟占有便宜之处,我每年帮好几百位朋友写“春帖子”,几乎都少不了“向阳门第春先到”“春风大雅能容物”“繁春到此是文章”之类的句子,感觉自己果然身在每户人家,真是福泽广被。

2、食

——我们的文字里有那么多和吃喝有关的字,充满感情。

“食”,这个字,既是粮食,也是吃;既是居官所得的俸禄,也指生计;春秋四时的祭祀,可以谓之“时食”;周公营东都时,占卜所得地为吉兆,又名之为“洛食”,所以“食”竟然也有吉兆的意思。

今天常用字里,看似与“食”无关,可是也离不开这意思的,还有一个“乡(鄉)”。

古代“卿”“乡(鄉)”“飨(饗)”所用的都是这一个字形,取宾主相对就食之景。可见大至庙堂政务,中曰乡党聚会,小则家人生活,都离不开吃,一起吃。有趣的是,乡字不只是人所从来之地,与人共食的气氛,竟然让这个字成为国人自营的乐土胜境;梦乡、醉乡、温柔乡、黑甜乡、安乐乡,皆是乡。就食之地,居然即归宿也。

吃之成为一桩天大之事,单就所调度的动词就可以知道:啖、啗、噉、哺、餔、茹、餐、饲、饴、饷、馂、餟……就连喝,也用食部造字。

中国人始终认为,食这件事,除了与公共事务相结合,与天地、祖先、神鬼也脱不了干系,所以很多食部的字,或多或少与崇祀、祭礼相关,宴会中的酒总是为看不见的灵物所设,饮食者怀着虔敬之心,体会生之为德,是一个漫长、繁复的生产与享受过程,是之谓“人神共荐”。

我逐行逐句将食字部的字一一看来,忽然发现:老古人重视吃这件事,远甚于其他。为了以文字指认吃或食物的不同状态,尽量使用不同的字,原来饘、糊(餬)、糜都是稠粥,原来馈(餽)、饩、馌都有赠送或贡献食物的意思,原来……吃不是张嘴、咀嚼、吞咽之后,说一声“不错吃”就完事了的。有很多我们遗漏的字,不应该处于残羹剩饭的地位。

3、醉

酒是迷人之物,除了松弛心情取乐,还有很多文化内容,读字可知。

“醉里乾坤大”说得多好?饮的境界宽广,正应了孔夫子那句:“唯酒无量,不及乱。”受酒之量,人各不同,所以孔子没说喝多少算是上限。我听过不少大醉之态,都不如郑安石说他老舅的一段令人惊心动魄。

有一次邻村办喜事,老舅去了。一连喝了三天三夜,神态如常,不及于乱。北地俗语有云:“酒不够,烟来凑。”根据在场的人事后描述,老舅随手抓过一杆三尺长的大烟枪来,才一打火,但听得“砰”的一声,炸了。

谁也说不上来炸的是什么,只见老舅一歪身,人就再也没有醒过来。当席同饮的伴当们抢忙拆了门板,飞奔了几里地,把老舅抬回家。人早就没了气息,倒是一路之上,直到进家门,七窍里还冒着湛蓝色的火苗子。

这就堪称饮之烈士了。整整千年以来,怕只有北宋时代的一群酒豪——钱明逸、苏舜钦、石曼卿、刘潜——与老舅差堪比拟。

这些人喝时摸黑,不点灯烛,叫做“鬼饮”。喝了高声唱挽歌,叫做“了(终了之义)饮”。还有披头散发、光着脚丫,甚至戴上枷镣,围坐成一圈,叫做“囚饮”。至于用茅席裹身,伸头喝罢、复缩身入席,叫做“鳖饮”。甚且喝完一杯便去爬树,之后下来了再喝一杯,叫做“鹤饮”。

酒字字根是酉,十二地支之一,序列第十,合生肖为鸡;配合方位而言,酉是指西方;配合季节而言,是指秋季;配合时辰而言,是指下午五到七点。以天地四时晨昏的运行看来,都在过半之处,有些成熟的况味。

回归字形之本,酉字就是一个盛酒的缸。汉儒附会的说法,以为“万物成象而就”,也和谷物秋熟、酿酒贮封,好像自然界的精华都装在这发酵的瓮里了。以酉为基础的酒字,便有了收成、完足、丰盛的潜在意涵。

有的从酉之字,表现饮酒生活中的活动。比方说,在西汉时就出现了“酤”这个字,这个字恐怕也是举世唯一替买酒、卖酒之事独造一字的语文。再例如:酬、醋,原本是饮酒的一连串仪式─主人初次酌酒与宾客,叫做“献”。宾客饮过了“献”酒,还敬主人,叫做“醋”(也叫“酢”)。主人再将“醋”饮过,还要自饮一回,第二度酌与宾客,这就叫“酬”。此后双方便不再劝饮了。这就是饮酒之礼,讲究的终究是节度。

4、肥

我在开始出现老花征兆的那两年里,同时体会到加西亚·马尔克斯对于年老的警醒之语:“年老,就是感觉到器官的存在。”如果不太计较器官二字的医学定义,我觉得腰围也算数。

那两年,我还有一点维持外观的心思,积极运动,每周四五天,都在健身房里骑一个小时单车、在跑步机上快走十多公里、游泳两千米,有时还做一点重量训练。有如上瘾一般,让腰围向二十八吋收缩,便成了我人生极大的目标。我的朋友谢材俊不止一次警告过我:“运动量不要太大,不然撑不久。”

我已经习惯了健身机具上所显示的数字,只觉得维持那数字(甚至经常刻意增加一些)并不艰苦,自然没有把过来人的忠告当一回事。直到有一天,巨大的倦怠感就像天顶打下来的一个霹雳,摧毁了两年来积淀的一切努力。我忽然口占了一首诗:“原地圈圈奔似飞,平生何啻减腰围。楚姬纤细邀谁看?人若宽心不怕肥。”

时人重养生美容,医学专家也屡屡呼吁人们控制体重。这使“肉”部的许多字看来可厌,非仅不悦目,更隐隐带来健康的威胁;

毫无疑问地,“肥”即多肉。有的文字学者把这个字的右边解作“卩”(节字的省写,就是骨节),骨节本无肉;一旦有肉,肯定是肥。

杜甫诗里不止一次出现“轻肥”的用语,无论“同学少年多不贱,五陵裘马自轻肥”或“掌握有权柄,衣马自肥轻”所形容者,皆是非比寻常的富贵。这个字,早在《易经》的卦传里就和“遁(遯)”字连用,不只是形容多肉而已。由于肥有“饶裕”的意思,“遁”卦上就有一种“只缘身在最高层”的况味,处境如此,持盈保泰之道,唯有隐退,所以“肥遁”连用,还有提点那些掌握极高权柄的人“见好就收”的教诲。

不过,最新的医学研究指出:只要不过胖,身体脂肪较多的人比瘠瘦的人长命。请低头看看“腴”处─那儿是小腹;你有长寿的本钱吗?我可是积累了不少。

5、礼

各人以本分相待,这在我的原生家庭三人组合里,就是关于礼貌的简单注脚。是以我年幼时关于“礼貌”这件事的认知,几乎就是“本分”二字。

正由于家中人口简单,上一代七兄弟、二姊妹,一堂数十口成员的光景倏忽零丁,父亲内心是相当焦虑的,总会对我说:“打小没有那些七大姑、八大姨的,你很难学做人。”

这话,我是在长大之后许多年、自己都成了家、开始养儿育女之后,才逐渐体会到的。其中最简单的一个道理就是:我的孩子没有叔、伯、姑姑,无论我如何解释:山东祖家那边有多少多少亲戚,他们的反应都是一副事不关己的模样。看在我的眼里,直觉自己没有尽到什么该尽的本分,换言之:没有礼貌的是我。

父亲当年关于礼貌的教训自有章法脉络。他总会在最欢乐的场合,注意我是否忘形失态,随即耳提面命。所以,我受训斥的记忆常与愉悦厮闹经验的记忆绑在一起。

比方说:有一年,我已经大学毕业,进入研究所攻读,无论从年纪、经历种种方面来说,都是个大人了,居然还在应对进退上给“人后训子”了一番。大年初一大清早,住在同栋三楼的汪伯伯叩门拜年,我开门迎客,拱手为礼,还道了几声恭喜。

不过就是这么几秒钟的交接,待汪伯伯离去之后,我关门转身,看见父亲又是一扶眼镜框,叹了一口气,道:“多大的人了,你连个年都不会好好拜吗?怪我没教好罢!”原来父亲在意的是我那开门一拱手。在老人家看来,拱手相贺,是同辈人之间相施之礼;晚辈见长辈,是不能拱拱手就算数的。要拜年贺节,就得深深一鞠躬。

他这几句话一吩咐,我的眼泪都掉下来了。一方面觉得自己没出息,一方面也懊恼父亲不留情面。这,不是大过年的吗?开春头一天,就给我来这套干吗呢?

日后逢年过节,无论是在自家之中、抑或是在江湖之上,但凡与长辈贺节,我都谨守鞠躬之礼,有人受了这一礼,表情并不自然,似乎还觉得我礼过其分,可是我也安之若素,有一种一意孤行的快意。

礼是什么?礼,不外就是各尽本分,安则为之。

礼(禮)的左侧偏旁是一个“示”,代表神祇。右上方ㄩ形的容器里放着一个“珏(玨)”,这是用以敬神、祭神的贡献之物。 “礼”字右下方的“豆”,原本为盛肉之具,也是标准的礼器,径一尺、容积四升,后来成为黄豆、绿豆之类名,是由于同音假借的缘故。

从字形的各个组成部分来比合推断,礼,就是敬神的仪式了。也由于敬神之虔诚肃穆,是一种文明的锻炼,以及行事的规范,于是,“礼”甚至还具备了道德上的含意。

6、瘦

“瘦”字,此乃中年以上、日常久坐、肚腩壅肥之人相当渴望的形貌。要说这个字,却得先从老人说起。“瘦”字里藏了一个老人家——“叟”。

有人根本觉得“叟”的本义不是老人,而是搜寻、探索——在屋下手持火炬,不就是找东西吗?因为“搜”,找索;“廋”,庋藏,都跟寻找和收藏这一组概念有关。“叟”加上“广”字为偏旁,一般用以表达隐藏的意思。但是在中文里面,常有“相反为训”的现象。“廋”既是隐藏,也是侦察、寻找,跟“搜”这个字是相通的。此字虽然罕用,但是孔老夫子那几句“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还是非常实用的观人之术。这话到了孟子那里,有了更具体的实践:“听其言也,观其眸子,人焉廋哉!”说是观察一个人,没有比观察他的眼神更清楚了;存心正直,眼神就明亮;存心邪恶,眼神就混浊。只要听人所说的话,再看看他的眼神,谁能遁形?

我们只好相信:也许原先造字之初,一个表示长发老人的字形,和一个手持炬火找东西的字形,由于太接近了而混同,到小篆里就固定下来,一形两义,形成了“讹字自冒以为假借”,人们只好在左边再加上一个“手”,成为“搜”,以示与表达老人之义的“叟”为区别。

几十年前,如果说人瘦了,必与疾病、饥饿有关;今天要是说谁瘦了,第一个联想则总是与苗条、有精神,甚至健康的概念连结较深。现代生活造就人体态普遍丰腴,肥胖甚至被定义为疾病,其实无关美丑,而是医学上证实肥胖容易导致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所以米歇尔·奥巴马才会把对抗儿童肥胖,当作美国的国安问题。

回到数千年前去看“瘦”这个字,居然带个“疒”字边,此偏旁读作“床”,意思也就是病床,病床上躺着个老人家,肌肉不丰,形容枯槁,大概也就是风烛残年了。可见在造字的那个时代,瘦是病态。倒是近些年,我自己的朋友也大多是中老年人,他们过生日的时候,我都会给两句话,听在古人耳中一定不很对劲——我的祝福是:“福(浮)如东海龟;寿(瘦)比南山猴。”无论接到祝福的人原本是丰腴还是苗条,似乎已经在两句话里感受自己理想的体态,都相当满意。

7、爱

——没有这个字,很多事不会开始;但是,它到底是从哪里来的呢?

口语随时代而变异,在生活的最表面,往往显而易见,可是大部分的人却习焉不察。比方说,我常常在电梯里听陌生人话家常,动辄会说:“这我超爱的!”或者是:“他就是不爱了啊,你能怎么办?”或者是:“我就问他啊:爱吗?爱就去啊!”或者是:“信不信:那就是真爱!”

我们这一代人在读书的阶段,也受过老师们的鼓励:要把内心的情感勇敢地表达出来,尤其是“爱”。可是回头想想:这个字,我没有听我老娘说过一次;我的父亲可能说过,但上下文应该是这样的:“别问我,爱干吗你就干吗。”

我甚至还清楚地记得,有一回看见电视剧里的小姑娘抱着狗儿直亲,一边说“好可爱啊!”的时候,父亲还叹了口气,说:“肉麻得很。”有人颇不以我父母那一代人之不擅表情为然,以为是过度的、集体的压抑所导致。

不惯于(特别是在公开的场合)口头传达情感,几乎成了一整代人的偏执,而这种“选择性的失语”,似乎也多多少少影响到我这一代。要不是受好莱坞影视作品动不动就来上一句“我爱你”的启迪,我很难想象还有什么原因能让人张嘴示爱。

今之口语用“爱”字,不论是基于血缘、情欲、友谊、怜悯……所付出的情感,都和这个字原本的意思有一些距离。

现有的甲骨文资料中没有“爱(愛)”这个字,不过,它顶上的一撇三点却有钟鼎文的来历。文字学者一向认为这个字形是个“旡”字,是一个跪坐或站立的人平视前方(或转头向后)且发出叹息的模样。

叹息是关键,回到字本身来看:当人们出于不忍仁之心、自然而然发出了叹息,表达同情、显现怜悯,这是爱的出发;可是,又为什么要叹息呢?无非出于悲悯,所以这个字,一开始离男女相互悦慕的情意还有一段距离。

倒是佛教传入中土之后,爱字应用得灵活而广泛起来。

“爱水”,是人身上因情欲而产生的津液。贪恋美食,即出馋涎;心忆所欢,便流眼泪。于是《楞严经》把大量的水、汹涌的水拿来比喻情欲,说人受其陷溺的苦楚:“爱河干枯,令汝解脱。”《楞严经》上还赤裸裸地说:“心著行淫,男女二根,自然流液。”这是限制级的洞见。

8、赞

从一九九五年起,“今年的汉字”成为日本年节典仪之一,乃是由汉字能力检定协会向日本全国征集一个代表性汉字,来表现当年度世态人情之大宗。

经由投票选出的汉字会在十二月十二日——“汉字日”——在京都清水寺公布,由该寺住持当众挥毫,写在一张大约一米半见方的特大和纸上,之后,再供奉于清水寺的千手观音菩萨尊前。

从开头的几年看来:“震”(一九九五年阪神大地震)、“食”(一九九六年学生午餐集体食物中毒)、“倒”(一九九七年金融风暴,大企业、银行相继*)、“毒”(一九九八年和歌山毒咖喱事件以及一连串的模仿犯)、“末”(二十世纪的最后一年,世纪末),这些单字所指涉的年中大事回顾,都不是什么好事,可是这个一反东方人开春求吉兆、讨喜气,甚至带着严肃冷讽意义的仪式却在汉字文化圈掀起了仿效的涟漪。

于是一年一字重新开启了传统训诂学的门径,一个字不再是固有的形音义,还包含了人们对前一年的殷殷回眸。

二〇一一年,华文世界选出来的年度字有“赞”。 那一年里,太多人加入了脸书,人们在这里方便、迅速并且量化地交友,鼓舞人气,忙碌互动、殷勤往来,毕其功于“按赞”。

“赞”——在英文版脸书里就是“like”,一指轻敲,万般意绪,很难说含藏着多少鼓励、多少温馨。不过,大部分的时候我们可以这样解释:按了“赞”,就算是了了一笔人情账,用一种“要言不烦”“无声胜有声”的表达,与人为善,顺便掩饰了不能细说真心话的懒惰。

……………………

| ᐕ)⁾⁾ 更多精彩内容与互动分享,请关注微信公众号“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和界面文化新浪微博。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