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动画“复活”乾隆年间的宫廷绘画《冰嬉图》——人物动作解析

3D动画“复活”乾隆年间的宫廷绘画《冰嬉图》——人物动作解析

首页休闲益智绘制射球更新时间:2024-08-03
一、清代冰鞋介绍

在早期,冰刀是用皮条绑在脚上的。后来,冰刀就夹在鞋上或用带子捆扎在鞋上。现代冰鞋的冰刀则是永久性地固定在冰鞋上的。

清乾隆年间起,溜冰器具有了很大改善。初期大多采用马的胫骨制成冰刀,后来逐渐出现木制的冰鞋和木制镶铁冰鞋。清代后期,我国的冰刀已升级为铁制的,同时,冰鞋也出现了单冰刀、双冰刀两种不同的类型。

双冰刀比较平稳,适合初学者练习。与现在的冰刀不同的是,清代的冰刀都比较短,鞋的后跟有一部分下面没有冰刀,这样可以在需要时用鞋跟触及冰面以便停止滑行,或改变滑行方向。随着器材制作工艺的进步,这项运动在民间得到了快速发展。在一些民间的节日庆祝活动中,像舞龙、舞狮、跑旱船等也都移到了冰上,在滑行中进行,别有一番风味。

清代冰鞋

冰鞋上部为木制,两侧各钉两根白皮绳,系鞋带,起固定作用。鞋底中间挖槽置钢质冰刀,冰刀与鞋底铆接牢固,无松动。上图冰鞋无论从其外形还是穿着方式上,与弗里斯兰冰鞋都十分相似,推测是洋务运动以后的舶来品。尤其是其使用方式是在木板上前后穿两个孔,绳带从中穿过,而中国式冰鞋往往是在木板上穿三个孔。

稍微不同的是凤头部分,这双冰鞋凤头更长一些,凤头的弯曲弧度更加平缓,凤头顶部带有螺旋纹,其下方内侧有一凸起。另外,其冰刀离冰面的距离稍低,冰刀的刀刃较厚。

中国式冰鞋1

中国式冰鞋2

稍微不同的是凤头部分,这双冰鞋凤头更长一些,凤头的弯曲弧度更加平缓,凤头顶部带有螺旋纹,其下方内侧有一凸起。另外,其冰刀离冰面的距离稍低,冰刀的刀刃较厚。

清晚期,慈禧太后很喜欢观看滑冰表演,曾效仿清盛时的方式举办过冰嬉盛典,推测这种形制的冰鞋是这期间从国外引进的,并进行了改造。其凤头顶部内侧凸起也许是悬挂响铃的,穿着它滑行时泠泠作响。凤头的弯曲弧度更加平缓,更加有利于表演身体的花样姿势,清代滑冰的"花样滑冰"更加强调身体姿势,这和西方早期的花样滑冰更加强调图形是不同的。 2019年1月7日开始在北京故宫午门展厅举办的"贺岁迎祥——紫禁城里过大年"展览中展出了两双清代的冰鞋(如上图,两双形制相同)。这种冰鞋和《冰嬉图》里的冰鞋使用方式是一样的,都是缚式冰鞋。

冰鞋前头有高高的凤头,凤头部分近乎直角弯曲向上。不同的是凤头内侧增加了另外一根钢条,使冰刀固定得更加牢靠,同时使凤头更加不易变形。这种形制的冰刀笔者未曾在国外的资料中见过,应是国产化的产物。这种冰鞋制作得比2008年展出的冰鞋要精致许多,特别是木板上部前后两端有两组向上的铁齿,每组有四个呈"口"字形排列的尖齿,因此推测是在乾隆时期冰刀的基础上改良而成的,时间也应是在清晚期。

"造办处所制冰鞋,纯系铁制,长八寸,前宽二寸,后宽一寸六分,鞋底式,前圆后方,形似铁鞋底。下连冰刀,冰高寸许,冰刀向前长出铁底,前端有立柱高二寸五分。铁底旁有孔三,前端二后端一,穿皮条作绊,穿时另以长皮条串绊系于鞋或靴之下,绊于腿颈之上。但其鞋底后端空五六分,冰刀平者利于快,冰刀稍弯者利于演花样,与西洋冰刀则同。后端空者利于停止,与洋冰刀用中部旁刃停止者不同。民间因铁鞋价昂,均以木底镶钢刀代之。彼时购冰鞋一双,价仅六吊文,造办处之铁鞋,予曾悬挂漪澜堂柱上,任人参观。"

爱新觉罗·宝廷的《偶斋诗草》曾记载过:"朔风卷地河水冻,新冰一片如砥平,何人冒寒作冰戏……年年结队嬉郊堝。"这说明当时不仅宫廷喜滑冰,城郊滑冰的人也很喜欢这项运动;另外在《北京竹枝词》中,有一首描写初学滑冰摔倒的诗:"往来冰上走如风,鞋底钢条制造工,跌倒人前成一笑,头南脚北手西东。"语虽嘲谑,但反映了当时人们学习滑冰的热情。

二、滑冰种类

清代皇家冰嬉大典的活动项目复杂、繁多,每个时期的项目也不尽相同。冰嬉大典产生初期,活动项目比较单一,只有比速度、抢球,但随着冰嬉大典的发展,活动项目的种类也不断增多。乾隆时期冰嬉大典发展到高峰,活动项目更加丰富、技艺高超,颇具代表性。

2.1抢等

抢等类似于现在的速度滑冰,"冰上滑擦者,所着之履皆有铁齿,流行冰上,如星驰电掣,争先夺标取胜"。抢等是速度竞技,不计时,先到达终点者为胜。参加抢等的兵士们所穿的冰鞋均由内务府统一制造,并且在比赛时提供。比赛结束后收回,统一保管,训练时用的冰鞋,则是由八旗自备。抢等设立起点和终点,几人一组共同出发。"去上御之冰床二、三里外,树大旗,众宾咸列。驾既御冰床,鸣一炮,树鼻处亦鸣一炮以应之。于是众兵驰而至,御前侍卫立冰上,抢等者驰近御座,则牵而止之。至有先后,分头等、二等,赏各有差。"抢等终点是皇上所乘的冰床前的线,由侍卫控制,皇上发令后,众将士们一起出发,按先后顺序获得奖赏,不同的等级有不同的赏赐,分为头等、二等。

《冰嬉图》中准备出发抢等的队伍

大外刃

跑冰式

背手跑冰式

乾隆皇帝曾在《冰嬉赋》中记录了抢等的过程,并且赞美了抢等的速度,"尔其屯万人于中坚兮属堪舆以壁垒,奔八神以周卫兮招丁甲而发指。亘长躯以节止兮草总总而切凝,*彩族以传符兮看纵纵之立侯。心无别营,目不他视。遂乃朱旗贴,捷步腾,堤衣扬,轻武轻。耸摧布镬厄逐趟趟。跑沮波流,蠢轶众惊。闪如曳电,疾若奔星。蹂蹈云街,扬挥王京……过骥草而骏足抢捍,上扶遥而鹏翼图南……奕六虫兮沛艾,御八风兮穆皎……"。参加抢等的将士们速度极快,在冰上如闪电、流星般飞驰,像在云间穿梭,好似大鹏一样扶摇而上,像风一般来去无踪。场面热闹非凡,抢等者比肩赶超、错综交织,蔚为壮观。

2.2抢球

抢球类似于现在的橄榄球,是一项集体性的冰上项目,由多人参加,分为两队。抢球不允许用脚踢,只能用手抢夺投掷,"树旗门,整编伍,士皆堤衣齿履,鹊立以侯。驾前分棚掷鞠,健步争先韦注手承。抢球时所穿的是一种特制的冰鞋,"皆有铁齿,行冰上不滑也。"这种冰鞋底嵌双条。抢球分为左右两队,每队所着不同颜色的衣服,"左衣红,右即衣黄。既成列,御前侍卫以一皮球猛踢之至中队,众兵争抢,得球者复掷,则复抢焉。有此己得球,而彼复夺之者;或坠冰上,复跃起数丈,又遥接之。"抢球双方各有一个球门(旗门),以射入对方旗门球多者为胜,基本上延续了赋鞠的比赛规则。抢球两队比赛结束后,再续两队,一轮大约四至六场、一天多的时间。

2.3转龙射球

转龙射球是把射箭技术融入到冰嬉活动中的一个项目,也是集体编队、多人进行的冰嬉活动。转龙射球,八旗均派人参加,八旗各出一队,共八队。《养吉斋丛录》中对转龙射球进行了详细的记录,"走队时,按八旗之色,以一人执小旗前导,二人执弓矢随后,凡执旗者一二百人,执弓者倍之,盘旋曲折行冰上。远望之,蜿蜒如龙。将近御座处,设族门,上悬一球,曰天球,下悬一球,曰地球。转龙之队疾趋至,一射天球,一射地球。中者赏。复折而出,由原路盘曲而归其队。其最后执旗者一幼童,若以为龙尾也。"

《冰嬉图》中"转龙射球"壮观场面1

《冰嬉图》中"转龙射球"壮观场面2

《冰嬉图》中正在射彩球的冰鞵

参加转龙射球的各支队伍按旗色顺序相接,在规定的弯曲的冰道上滑行,在滑行中,表演前后转、平衡等动作,其他弓矢兵则负责射中天球或地球。转龙射球将弓矢射箭与滑冰结合,大大提高了两者的难度,故而对射箭和滑冰的技术要求都极高,正可谓是"太液冻初坚,冰嬉对对连,弯弧兼肄武,仰射采球圆"。乾隆在其诗中也注解到"射球兵丁160名,幼童40名,俱服马褂背小旗,按八旗各色以次走冰较射、陈伎。"通过《冰嬉图》可以直观地看出转龙射球的水平之高、规模之大。

2.4摆山子

摆山子是一个集体滑冰项目,由百名善于滑冰的兵士参与。这些兵士被分为两队,分站两排,头戴朱缨,项佩貂尾,身着五色战裙,脚系威武铃。摆山子有固定的行进路线,冰鞋大臣令旗一挥,响炮一鸣,众将士各循花纹内两线之隙地,按固定轨道前行。在领队(即冰鞋大臣)的指挥下,众人动作整齐划一,一人左转,众人皆左转,一人向后翻身,众人皆向后翻跃,一同伸腿张臂。"五色战裙,上下掀腾,风驰电转,朱缨貂尾,左右摇荡;钢条所至,冰层刺刺作响,各个足下之威武铃,万声锵和。"摆山子体现了清代皇家冰嬉大典表演者技艺水平的高超,近百名将士在一人的指挥下,沿固定轨道,整齐统一地完成一系列高难度的动作,如:"燕子戏水"、"凤凰展翅"、"白虎摆尾"等,其技术要求之高和训练之难可想而知。

2.5花样滑冰

花样滑冰表演人数不固定,表现形式灵活多样,集娱乐和竞技于一体,观赏性强,深受帝后喜爱。乾隆时期,产生了许多擅长花样滑冰的表演者,他们吸收了武术、杂技技巧,创造出了属于自己的绝技,如:擅长"倒溜"的海英,他能倒滑清数丈;还有身怀绝艺号称"板凳腿"的尚星阶等。

花样滑冰动作分解图1

花样滑冰动作分解图2

花样滑冰截图示意1

花样滑冰截图示意2

《冰嬉图》中正在表演双飞舞的冰鞵

不仅是他们,八旗将士整体走冰的内容都非常丰富而精彩、技艺高超而绝妙,不仅有"燕子点水"、"洞宾背剑"、"青龙回头"、"大蝎子"、"金鸡独立"、"哪吁探海"、"鹦子翻身"、"仙猴献桃"、"童子拜观音"、"双飞舞跑"等这样高难度的动作。而且还有手持器械的冰上杂技的表演,如翻杠子、爬竿、飞叉、耍刀、使棒、弄幅等。《冰嬉图》中也将这些技艺高超、形象各异的花样滑冰生动形象地绘制了出来。花样滑冰无论是参加比赛的人还是观看比赛的人,都可以从中得到很多乐趣,因此广为流传。

2.6打滑挞

打滑挞,类似于现在的冰滑梯,冬季用冰冻成高坡,人们从高处向下滑去。"禁中冬月,打滑挞。先汲水浇成冰山,高三四丈,莹滑无比。使勇健者着带毛猪皮履,其滑更甚,从顶上一直挺立而下。以到地不仆者为胜。"打滑挞是我国最早的高坡降下滑冰,也就是冰滑梯。冬天在皇宫中,用水冻成高坡,人们从高处滑下,以此为乐。冰嬉者为了提高滑行速度,还会多垫一块皮垫,有些冰嬉者为了增加打滑挞的刺激性和趣味性,则站着从高处滑下。

清代皇家冰嬉大典在某些方面所达到的高度,令后世无法企及。清代统治者十分重视皇家冰嬉大典,为其制定了严密、完整的规章制度、管理体系。参加人员的选拔、表演物品的发放、表演后的奖赏,甚至是大典的活动项目都是精心设计、制定的。表演者由内务府从八旗中选拔,统一训练,发放所需物品。大典后的奖赏有明文规定,取得不同的等次奖赏不同。冰嬉大典在清代具有肄武的意味,所表演的项目也有不同的深意,有的项目可以训练将士身体素质;有的项目训练其配合、协调能力;有的项目训练兵士灵活性;有的训练射箭技艺,各不相同,可见皇家冰嬉大典在清代深受统治者重视。

吴桐轩在表演童子拜观音、朝天蹬等特别花样1

吴桐轩在表演童子拜观音、朝天蹬等特别花样2

1946年,北京《Life》杂志摄影师在路过北海公园时拍下一位66岁的溜冰大爷。据悉,照片里的人就是解放前北京溜冰王吴桐轩。慈禧太后喜爱溜冰,每当冬天慈禧就会叫一群太监拉着她在封冻的太液池上滑冰嬉戏。并组织了一队由30名年轻人组成的溜冰队供她欣赏。这其中就有吴桐轩,他自幼练过拳脚,能把武术功夫融合在滑冰里,花样滑冰特别出色,花样繁多,像"丹凤朝阳""苏秦背剑""夜叉探海""拜观音""单展翅""朝天蹬"等技巧都能娴熟的展现出来。因此受到慈禧的赏识,并把他提拔为领队。

张为邦、姚文瀚合绘的《冰嬉图》描绘了"转龙射天球"的盛大场景。皇帝亲临,冰场上,旗手和射手们间隔排列,盘旋滑行于冰上,队伍蜿蜒如龙形。在冰面上设有旌门,上悬一球,称天球。队伍滑至此处时,分别转身向天球射箭,中者有赏。不仅如此,队伍中还有表演倒立、舞刀、舞中幡、叠罗汉、托鹰鹞的,让我们见识了那时候的滑冰绝技。这些动作的挖掘与推敲,也成为在三维建模中制作人物造型时候的重要资料来源。

三、人物建模效果赏析

背旗

叠罗汉

飞叉

抢等

射箭

双刀

速滑

舞幡

冰嬉人物一览

四、 场景建模效果赏析

五、现场效果设计赏析

最后的动画成品可以观看我最新上传的视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的《冰嬉》数字展项,2019年9月8日至16日在郑州市举行。

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对此给予高度肯定,希望2020年冬奥会可以学习借鉴此次冰嬉图数字展项目。CCTV央视体育频道对报道了此次体育展,并专门介绍了其中的《冰嬉》数字展项。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