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6日,美国得克萨斯州一小城教堂发生枪击案后,联邦调查局人员和当地警察在教堂外执勤。
新华社休斯敦1月7日电(记者高路)我坚信,2017年到美国就是来见证历史的。
年中来到南部城市休斯敦,虽说远离政治经济中心,却历经千年一遇洪水、当地史上最严重枪击案、数个历史同期气温极值、甚至棒球队历史性夺冠……
“孤星之州”得克萨斯带给我过山车般的感受,让我深切体味它的狂野、多元、热烈、质朴,还有真性情。
【“哈维”来了】
到任三个月,一场飓风把美国第四大城市休斯敦变成一片汪洋。那场叫做“哈维”的风暴过去四个月后,依然能见到路边有人举牌乞讨,牌上写着“我是有两个孩子的单身母亲,‘哈维’让我失去房屋,急需您的爱心”。
得知飓风要来时,在香港见识过台风的我并没把它当回事。飓风登陆前,当地记者朋友打来电话,让我去买防水长裤和皮划艇,我还嘲笑他反应过度。
淡定的不止我一个。相比在大型超市抢购饮用水的美国民众,休斯敦华人表现得相当平静。飓风登陆前一天,华人超市里仍然有瓶装水供应,而美资超市两三天前已货架空空。
对于是否该在风暴到来前就宣布撤离令,得克萨斯州州长阿博特和休斯敦市市长特纳产生严重分歧。特纳主张留守也不是全无道理。2005年为躲避飓风“丽塔”,休斯敦250万人大撤离,导致出现美国历史上最为严重的交通瘫痪,100多人在逃亡的路上丢了性命。
被那次灾难吓怕的休斯敦人这回决定待在家里,至少有吃有喝,有地方上厕所。州长阿博特无奈劝说:“如果你是个负责任的人,就该带着家人尽早离开。”
看着电视屏幕上卫星云图中紫色的暴风眼缓慢向陆地移动,心也在一点点缩紧。突然,屋内灯光一阵闪烁,随后漆黑一片。停电,这是能预见的最坏情况。
雨点敲击在玻璃窗上,声声作响。“天漏了”,是对这场雨的准确描述。三天三夜,风暴裹挟雨水倾盆而下。一个又一个警报通过电视、广播和手机传播;一处接一处小区积水严重,居民自愿或被强制撤离。
2017年8月29日,受飓风影响,休斯敦市区一小区内积水严重,人们被强制撤离。
雨一直下,行车越来越难。高速公路几乎都封闭了,只能在小路中穿行,看到积水或掉头找路、或试探通过。先生出门拍照,原本不到半小时的路程,整整耗费了3个钟头和半箱汽油。摄影雇员更是被困6个小时才平安到家。
2017年8月31日,受飓风影响,休斯敦市区一小区已成一片泽国。
随着撤离人数越来越多,一座座学校、教堂、体育馆被开辟成临时避难所。即便是最简陋的避难所,也有警察守卫、志愿者服务。
记者在4家避难所提出采访难民的请求,志愿者都面露难色:“他们很脆弱,还是不要在这个时候打扰。”“您的相机对他们来说会很敏感,请您收起来,谢谢您的理解。”
这让我想起在巴勒斯坦做记者时的情景。每当有巴勒斯坦人在巴以冲突中遇难,或在冲突现场,或在举办葬礼时,死难者亲友并不避讳记者的镜头,甚至希望外国记者能拍到死难者的面容或是伤口,让画面有足够冲击力。在那里,记者的镜头是反击暴行的武器,隐私和尊重早被放到了一边。
与美国政府发布信息的碎片化和救灾应对不足相比,志愿组织发挥的作用令人感动。避难所外排起两条长队,一队是申请避难的人员,另一队是捐款捐物的志愿人员。
飓风登陆第四天,雨势渐弱,我们在城内最大的避难所乔治·布朗会议中心门外采访。几名年轻人对着镜头挥手,指着手里大大的塑料袋说,他们准备了婴儿纸尿裤和衣物,来排队捐献。我看到衣服是崭新的,还挂着吊牌。
2017年8月29日,受飓风影响,无家可归的难民们在休斯敦市中心乔治·布朗会议中心临时开辟的避难所内栖身。
在市郊一家小型避难所内,一位老妇人端着刚做好的食物前来,向组织者细问志愿服务的要求。听说当地更需要夜班服务,她立刻说:“我住得不算远,可以来上夜班。”
“互助”是我在这次飓风报道中听到最多的词语。它不仅出现在报纸、电视、广播中,更出现在普通人的口中。
2005年,当“卡特里娜”飓风吞噬邻州路易斯安那州的新奥尔良市,休斯敦人敞开胸怀,帮助灾民。这一回,休斯敦人携手相互鼓励、抚慰疗伤,正如市长特纳的口号“休斯敦,要坚强!”
【枪击,枪击】
早就听说美国枪支问题严重,也被前任记者打过预防针,但刚到休斯敦的我还是被这里的枪支犯罪吓了一跳。
不夸张地说,美国每天都在发生枪击案,每天都有人死在枪口下。在拥枪大州得克萨斯,枪击事件时常登上新闻首页。本以为离开冲突频发的巴以地区能过上安定日子,可没想到一年里在美国死于枪击的人数甚至比巴以地区死于冲突的人数还多。
2017年11月7日,在得克萨斯州小城发生枪击血案的教堂对面,一家人降半旗致哀。
除了情*、仇*这类有目的犯罪,一些发生在我身边的枪击事件简直匪夷所思。不久前,一对男女在公路上开车,男子驾车,女子随意向车外开枪,还把视频上传社交网络,因此获刑5年。
同样是在公路上,两车剐蹭,车主路怒拔枪相向,一名路人却遭殃及丧生。
更有人在酒吧不知为何,前一秒还嬉戏畅饮,后一秒便枪声大作,连警察都摸不着头脑。
得克萨斯州有史以来伤亡最惨重的枪击案发生在距离休斯敦300多公里开外的小城。枪手在一个明媚的周日上午血洗教堂。26条生命就此丧生,最小的孩子还没有出世就死在冰冷的枪口下。枪手随后饮弹自尽。
2017年11月6日,在得克萨斯州发生教堂枪击案的小城里,人们相互拥抱安慰。
而这与美国史上最惨重的枪击案仅时隔35天。在赌城拉斯维加斯的枪击事件中,枪手从酒店向露天音乐会观众扫射,造成59人丧生,500多人受伤。
曾经问过当地朋友,既然发生过这么多枪击惨案,为什么还要拥枪?得到的答案五花八门,大略可以归纳为“这是权利,是传统,更是‘狂野西部’文化的一部分”。
大学政治系教授泰勒是得克萨斯州本地人。他告诉我,自己七八岁时就跟随父亲上山打猎,对枪支一点也不陌生,现在家里还藏有一把猎枪和一把手枪。
“如何能避免孩子玩枪发生意外?”我问。“家长学聪明一点,把手枪藏好。”他狡猾地挤挤眼睛。“我家手枪锁在床底下,儿子根本不知道。”
不是所有家长都像泰勒教授那么幸运。总是有儿童偷玩大人枪支发生意外的新闻报道,让人扼腕。
2017年11月12日, 得州小城教堂枪击案后一周,在事发教堂外,一名女童向死难者纪念十字架放置鲜花。
与华人展开拥枪讨论很难得出结论。前些年,华人对枪支的态度是“敬而远之”。可随着枪击案频发,华人意识到拥枪和自我保护的重要性,开始组织自己的枪友会,一半为娱乐,一半为防身。
不过即便在美国生活久了,也不是所有华人都能接受随身携带武器,以至于每次提到这个话题,华人圈内部也会争个不相上下。
支持也好,厌恶也罢,泰勒教授的分析算是中肯:“任何一次美国总统竞选,拥枪都不会成为话题,因为没有候选人愿意挑战这个传统。在可预见的未来,美国不会出台任何严格的控枪规定。与控枪相比,我们更该规范枪支的使用。”
“要对付拿着枪的坏人,好人手里必须也有枪。”我不知这个逻辑是否正确,只知道在美国生活就必须接受这个事实:美国拥有私人枪支数量占到世界私人枪支总数的一半还多。
作者高路,新华社驻休斯敦记者。图为2017年8月31日,新华社记者跟随休斯敦华人民船救援队,开船进入飓风洪水灾区,义务为华人群众取药。高路为图中唯一女性。(本文照片均由新华社记者刘立伟拍摄)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