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行于字里行间 阅读如何塑造青年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余冰玥 张诗童
你有没有被阅读改变的时刻?
24岁的驻村干部刘琴记得,阅读让曾经作为留守儿童的她在孤独的时候,内心有了底气,“觉得很安心”。
对31岁的脑科学科研工作者李悦洋而言,阅读让在她读博期间最焦虑困顿的时候,学会了与自我和解。“阅读让我知道不用囿于别人眼中的标签,可以在纷繁的世界中不断体验与突破,获得真正的自由。”
这些与阅读相关的故事来自一群年轻人在世界读书日当天的分享。这场名为“字里行间的旅程:阅读如何塑造我们”的分享会,在位于北京前门的中国青年报“温暖的BaoBao·青年书店”举行,由全国青联秘书处、中国青年报社、中国作家协会创联部、中国作家协会网络文学中心、北京市东城区委宣传部、中国青年作家报主办。
爱书的这群年轻人正奋斗在乡村振兴、科技创新、文化传承等领域,阅读都曾给予他们前行的力量。
用阅读链接传统与当下
“我要继续坚持多阅读,传承好汉调桄桄,将这一剧种的故事讲给更多人听。”00后女孩马梦瑶在分享后对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说。
马梦瑶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汉调桄桄的青年传承人。作为有着上千年历史的剧种,汉调桄桄一度面临濒临失传的困境。
刚接触这个剧种时,马梦瑶了解并不多。剧团的一位前辈常常和她聊经典剧本、讲解人物创作思路历程,鼓励她阅读、创作。“我一次次被汉调桄桄的独特魅力所折服,也深感责任与使命。”马梦瑶说。在马梦瑶看来,青年的非遗人要做到“推陈出新”,就得通过阅读厚实基础。
作为象牙雕刻代表性传承人,全国青联委员、北京城市学院青年教师李俊成告诉记者,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父亲一直教导他:书是最好的老师。
李俊成的父亲李春珂是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象牙雕刻代表性传承人。在我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牙雕和景泰蓝、玉雕、雕漆等八大工艺门类并称为“燕京八绝”。
“艺术创作不是靠艺术家闭门造车,而是要打开眼界,开拓思路,接触各种不同的领域,扩展知识面。同时,还要发散思维,从经典作品中学习思考,激发自己的创新潜力。”李俊成分享道,“阅读能让人具备更广阔的视野和更深入的文化认知,青年们可以接触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全国青联委员、短视频知识博主卢战卡在现场分享了传统文化经典篇章《大学》。“国学经典作品中涵盖着古人的智慧。大家要尽早读经典、悟经典,同时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去用经典。”卢战卡说。
“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北京市东城区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李焱在现场点评,读书不仅是读字,更是和写书人来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愿大家在书海里徜徉,与历史对话。”
阅读助推科技创新
如果说学习、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阅读经典名著典籍,是在字里行间完成一场从古至今的时空之旅,那么科研创新就是完成一场从现在到未来的旅程。阅读赋予不少青年科技工作者的正是突破困顿、寻求创新的勇气。
博士后李悦洋说,她至今对《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这本书印象深刻。主人公塔拉通过自己不断学习,挣脱了原生家庭的伤痕与束缚。尽管过程无比艰辛,但她最终选择像鸟一样,飞越属于她自己的山峰。
读这本书时,正值李悦洋攻读博士的那几年。从十几岁起,科研就成为李悦洋唯一的梦想。在科研生活中,她经历了无数次实验失败与重复,体验过每天凌晨在实验室孤军奋战,也遇见过对女性的偏见和质疑。
“那时候的我也像塔拉一样,曾挣扎地审视这个世界,满心忧虑地考虑过自己的梦想和未来。”通过更广的阅读,李悦洋逐渐发现,生命依旧可以翻越大山,冲破质疑与阻碍,去探索更多未知的世界。
“科研是很繁重的工作,阅读让我更明白科研的意义所在。”清华大学医学院副研究员、博士闫利明也有相似的感受。闫利明长期开展冠状病毒感染机制及相关抗病毒药物研究工作,曾获得第二届钟南山青年科技创新奖。发现抗病毒靶点,研发高效、广谱的抗病毒药物,降低病人的死亡风险,真正守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是他一直努力的方向。而阅读人物传记、向前辈学习,是他科研创新之路上的引路灯和助推器。
精神极度紧张时,闫利明就会读诗歌。他最喜欢的诗人是苏轼,“看着苏轼一路走一路写诗,觉得心情都舒畅了”。
闫利明对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说,对自己人生影响最大的书是《顾方舟:糖丸爷爷》,它讲述了著名医学科学家、病毒学家顾方舟研制出脊髓灰质炎抗病毒疫苗糖丸,护佑一代代中国人健康成长的故事。
“通过阅读,我了解守护他人、保护人民生命安全的意义,鼓励我把冠状病毒的研究从钟南山先生等老一辈科学家手里接过来,为获得高效、广谱的抗病毒药物继续努力。”闫利明说。
在李悦洋最常去的书店里有这样一句标语:通过阅读获得解放。“通过阅读,我们带着敢于探索的勇气,去发现自我,发现世界。”她说,“我想这些就是读书带给我们的解放。”
火热生活、热血表达
活动中,年轻人分享的读书经历仿佛一块块阅读拼图,讲述着散落在各地的中国故事。
从小到大,阅读伴随着刘琴的每个阶段。初中时,她喜欢三毛的《万水千山走遍》;高中时,她开始读曹雪芹的《红楼梦》,接触到茨威格的《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还读完了木心全集。
等到大学毕业通过选调生考试,成为湖南省张家界市田富村的村*助理后,刘琴开始读《*的七年知青岁月》。“这本书给我很多力量,我遇到困难时,就会拿出这本书来看。”
一个下雨天,刘琴坐在回村的公交车上,看见窗外一户人家的屋顶上,一片片瓦就像一本本摊开的书。刘琴想到了小时候家乡一项特有的活动——捡瓦。大人在雨季前爬上屋顶,铲掉瓦上的杂土和杂草,找出薄弱的碎瓦,换上新瓦以减少漏雨。
刘琴说,读书写作于自己而言,就像是在捡瓦。人生的每一段经历、读过的每一本书、走过的每一步路,都像是生命中的一片瓦。一片片瓦搭成躲雨的地方,而书是心灵的避难所。
阅读如捡瓦,作为选调生加入乡村振兴工作,则是成为一片瓦,为村里822名群众遮风挡雨。刘琴在群里负责民政工作,低保户、残疾人、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等都是她的服务对象。今年年初,村里一户困难群众的房顶被冰雪压垮了,刘琴立刻为这位村民申请救助,联系了瓦匠。望着修好的屋顶,刘琴觉得自己的工作就如同瓦匠,发现社会中的薄弱处和漏洞并换瓦。“我们本身也成为了那片瓦,保护着困难群众不被风雨打湿。”
在驻村工作过程中,刘琴还写下了反映青年思想活动的童话《雾都的麋鹿》和反映乡村振兴的小说《青瓦鱼》,发表在《中国青年作家报》上。“我希望通过文学和阅读影响人们,让更多人成为一大片瓦,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添砖加瓦。”
兰州大学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王皓铎曾在甘肃省陇南市庙垭小学支教,他把自己的经历写成了文章《念念不忘 必有回响》,发表在《中国青年报》上,该文被选为上海中考语文阅读题。
这段基层志愿服务经历,是王皓铎迄今为止讲述过的最难忘的一个中国故事。“我们全国各地的青年扎根、奋斗在各个领域的一线,对于发掘中国故事、讲好中国故事有许多独特的视角。这些故事非常鲜活,这正是青年讲好中国故事的优势。”
“人们自豪地叫作‘八百里秦川’的渭河平原,是我们这个伟大民族的摇篮,从这里开始,我们第一次变成统一的国家……”在分享现场,中国青年出版总社副总编辑李钊平朗诵了著名作家柳青70年前的长篇小说佚作《在旷野里》片段,感慨良多。
“《在旷野里》这部作品是火热生活、热血表达。作品描写了1952年新中国成立之初陕西关中地区的农村生活,展现了干部群众共同建设国家的热情和激情,也客观真实地描述了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挑战。是未完之完,余韵悠远。”李钊平说,柳青是真正走进生活的人民作家,他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理念,值得当代年轻人学习。
本报北京4月23日电
——————————
拥“报”成长 看到更广阔的世界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蒋肖斌 见习记者 李丹萍
“我的小名叫蘑菇,这是我最熟悉的名字。在我的眼里,每一朵小蘑菇都是独特的,蕴含着生命的奇迹和力量。”大屏幕前,来自云南省昆明市红旗小学的周灵加介绍着自己的绘画作品《菌子王国》,与此同时,来自云南省昆明市师大附小的陈星元正在创作一组书法作品《民族团结》。孩子们要向《春城晚报》投稿。
小学生姚昱希是浙江嘉兴人,她既是《南湖晚报》的忠实读者,也是小作者。“每当有优秀的作品,我就第一时间让爸爸妈妈帮我投稿。看到自己的作品被刊登出来,我感到既兴奋又自豪。”
同样热爱阅读报纸、向报社投稿的小作者还有山东菏泽“小记者” 蓝硕,他要向《牡丹晚报》投稿手工剪纸作品《巨龙腾飞》;南京“小作者” 张庭玮带来散文《长江,我心中的母亲河》,现场向《扬子晚报》投稿……
4月23日,第三届全民阅读大会在云南昆明举行,在当天下午举办的“阅读与媒体”论坛上,报业媒体代表、知名学者、师生代表等百余位嘉宾共聚一堂,聚焦读报学习、拥抱未来。
培养阅读惯性,引领青年成长
“七一勋章”获得者、云南省丽江市华坪县女子高级中学张桂梅校长曾说:“当你见过辽阔的天空之后,再选择想要停留的地方,这才是你真正自愿的选择。”读报学习,就是让人看到更广阔的世界的方法之一。论坛上,云南省话剧院演出话剧《桂梅老师》片段,展现了张桂梅与孩子们阅报学习的场景。
作家苏芩是80后,小时候少儿读物不多,只要看到带字的纸片,她都充满好奇。她的爷爷爱读报,家里总是有很多不同种类的报纸,那时她每周最期待的事就是去爷爷奶奶家看报。从热衷幽默故事到关注社会新闻,她的阅读偏好随着阅历不断变化,但读报的习惯却一直坚持到了现在。在苏芩看来,读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她的生活方式和职业轨迹,“这让我能够随时随地观察到生活中的变化,同时培养阅读的惯性,利用好碎片化时间。”苏芩说。
今年4月27日是《中国青年报》创刊73周年。中国青年报社副总编辑李雪红介绍,从创刊起,报社就格外重视通过文化报道引领年轻人,“著名作家柳青曾参与创办《中国青年报》,即便是他离开中青报,也曾应读者之邀,在《中国青年报》给广大读者回信”。
几天前,《中国青年报》收到了新疆一所大学学生发来的一段视频。学生们利用《中国青年报》的报道,创作了一部舞台剧,受到师生的热烈欢迎。
论坛上,拥“报”成长——全国青少年读报学习系列主题活动正式启动,共同倡议报业媒体为青少年读者提供优质产品和服务,学校、家庭和社会要促进学生养成阅读报纸的良好习惯。中国报业协会发布了“报业媒体助力全民阅读优秀案例”。
本次论坛还面向社会和全行业开展了“报业媒体助力全民阅读优秀案例”征集和“读报学习”活动征集、“读报说新闻”短视频征集、“读报伴我成长”故事征集、“我向报纸投稿件”主题征文、“好老师读报讲报”主题遴选等系列活动。
打开折叠的报纸,好老师读报讲报
《第二十一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显示,2023年,0~17周岁未成年人阅读基础良好,阅读率为86.2%,较2022年提高了2.0个百分点,每天阅读纸质图书35.69分钟,超过成年人的23.38分钟。
年少正是读书时,报纸亦成为独特的阅读媒介。在分论坛上,重庆市第一中学副校长周鹊虹等,获颁“好老师读报讲报”主题遴选活动荣誉证书。周鹊虹为学生们特别开设了一堂报纸阅读指导课。
重庆一中是一所建校93周年的中学,学校在学生经常通行的干道边设置了16个报刊栏,将《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重庆日报》等进行展示,每日及时更新;图书馆订阅了品类齐全的报纸,365天开放。
报纸阅读指导课分为感知报纸、阅读报纸、学习报纸3个环节。“在网络信息时代,报纸以其独有的魅力传承着文化,传递着信息。”周鹊虹说。课程从感知报纸开始,触摸报纸的纸张,闻着油墨的香气,孩子们在快节奏的生活中感受纸质阅读的魅力。
在周鹊虹看来,即便从“实用”角度,报纸也是非常好的读物,与学生的学科学习有着密切关系。比如,语文学科中的应用文体、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往往都是从报纸中提取的资料;又比如,报纸中的新闻评论,对于指导学生的议论文写作非常有价值。
读报的故事在论坛现场分享,更发生在无数普通的学校。无论对老师还是学生,读报已成为他们工作、学习与生活的一部分。
湖北省利川市柏杨坝镇第二小学教师李丹说:“在偏远山区,报纸成为打开视野的最好窗口。师生共同读报和讲报,有效帮助班上的学生拓宽了知识面。”陕西省志丹县旦八初级中学教师王琰坚持为学生朗读和讲解《陕西日报》中的新闻和文章,“通过读报、讲报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并引导学生思考新闻事件背后蕴含的价值意义,以及如何实现自我成长”。
沈荣群是安徽省合肥市临泉路第二小学的一名教师,小时候,父亲爱看报纸,后来,识字的她也喜欢上了翻阅报纸的感觉,乃至沉迷其中,“一有闲暇,便拿着报纸看。报纸是叠着的,阅读时需要一叠叠打开,每次打开,心情也跟着豁然开朗”。
工作后,学校订报,遇到好文章,沈荣群依然会像小时候那样,圈画出来,有时候还会剪下来贴在班里。“第一届学生毕业时,写的《毕业在即,目光远送》被引用在报纸上,我很欢喜。”沈荣群说,“现在,我也会和学生们订上几份报纸,像《中国青年报》《安徽青年报》《阳光少年报》等。每每遇到像我儿时一般痴迷报纸的学子,就情不自禁地开心起来。”
读书与看报相得益彰,阅读与媒体形影不离
中国报业协会理事长张建星表示,协会发挥行业指导作用,助力报业及其所办新媒体利用自身优势,通过开办阅读类专栏、专刊、专版,帮助读者发现好书、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创新直播、短视频、音频等全新阅读服务形式,为建设书香社会进行长期探索与不懈奋斗。
一个纸媒基因的媒体,能否策划组织出展现媒体新形态的活动,进而打造文化IP?昆明市融媒体中心《都市时报》给出了自己的答案。都市时报副总编辑王一帆介绍,报社策划推出的“书香昆明”活动,可以说是在纸媒的转型发展中,以项目为核心、创意先行、全方位传播推广云南文化的一种创新实践。
2022年,第十届“书香昆明”系列活动吸引了18所云南高校学子参与,举办了好书推荐、图书漂流、图书捐赠等活动。“让媒体人成为事件的‘在场人员’,并积极地介入全过程,持续播撒阅读的种子,推动‘书香昆明’成为组织、服务、推广全民阅读的重要平台。”王一帆说。
李雪红介绍,近年来,中国青年报社开门办报,积极发展文化新业态,在报社总部及北京的前门大街开设青年书店,举行读报活动、研学活动,让“互联网原住民”走进书店,触摸报纸,认识报纸,通过报纸启迪心智。
新华社《参考消息》报社专题编辑室文化周刊主编卢娟表示,《参考消息》坚持引导读者全面客观地认识当代中国、看待外部世界。
中央宣传部传媒监管局局长李宏葵指出,从历史、实践与发展三个维度上看,阅读与报业始终休戚与共、相得益彰。在新时期,要持续涵育社会阅读风尚,努力让阅读成为中华民族的隽永气质和鲜亮底色,则要不断向报业创新、阅读服务广度和深度要动力。
本报昆明4月23日电
——————————
“延乔班”学子:从读经典到阅“无字之书”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海涵 王磊
“1928年6月,陈乔年被押赴刑场之际,从容乐观地说了一句话,有同学知道是什么吗?”近日,安庆师范大学缅怀革命烈士活动中,该校首届“延乔班”的学习委员王紫悦来到陈延年、陈乔年烈士故居和读书处旧址,向同学们宣讲陈延年、陈乔年生平事迹,并现场提问。
“当有同学大声答道‘让我们的子孙后代享受前人披荆斩棘换来的幸福吧’这句话时,我仿佛被‘点燃’了。”王紫悦感慨。
2021年,电视剧《觉醒年代》的热播让陈延年、陈乔年成为众多青少年的“偶像”。二人分别是陈独秀的长子、次子,均出生于安徽安庆,在追求革命的道路中牺牲。近年来,“延乔班”成为安庆思政教育的特色品牌,在青少年心中播撒红色火种、加强信仰教育。
2023年9月,安庆师范大学成立“延乔英才拔尖班”,采取弹性学制,通过提高起点、强固基础、整合课程等方式量身定制专业课程,培养学生师德素养、发展创新、综合育人、思政教育等能力。
王紫悦介绍,2023级“延乔英才拔尖班”共有28人,采取小班教学,阅读各类书籍以及探讨原著是重要学习内容。不仅设有“延乔革命事迹与大别山红色文化专题”等交叉学科课程,还有老师还列出的丰富书单,比如《*选集》《资本论》《全球通史》等。
“平时,老师细致讲解书中问题,鼓励大家当堂提问、探讨、解决。当学生对一个问题产生多种见解时,老师会带领大家展开深层次交流,自由宽容的学习氛围让大家乐在其中。”王紫悦依然记得老师在最初建班时问学生的问题——“你为什么想进入‘延乔班’,你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王紫悦在阅读和实践中找到了答案。去年冬天,她着手写一部关于陈延年、陈乔年的话剧剧本,多日熬夜创作,两位烈士的事迹和史料在她脑海中走马灯式地放映,沉浸其中。
当王紫悦行文至剧本结尾,“革命者光明磊落,只有站着,绝不跪下!”等台词出现时,她激动得热泪盈眶,备感震撼。“如今我们在和平安宁的盛世,烈士的故事在我心中迸发出强大精神力量。他们为了我们,而我们,要成为和他们一样的人。”
安庆一中是一所赓续红色基因的学校,陈延年、陈乔年是安庆一中校友。该校自2021年开设信仰教育特色班级——“延乔班”,将该校校友先烈以及全国大量革命烈士的事迹,编入《安庆一中英烈小传》《首届延乔班成果汇编》等校本教材供学生阅读。课程结业时,学生们发挥自主性和创造性,分组进行诗词、歌曲创作,绘画、演讲和朗诵等内容展示。
令安庆一中“延乔班”学生顾嘉豪印象最深的是在学习《寻文化自信之源,担文化强国之责》这一课程时,授课老师展示当前流行的书、电影、歌曲等,引导大家深入思考文化自信的重要性。
顾嘉豪在大量阅读中,坚定了将革命精神传承并实践于生活的想法,决定尽己所能为他人带来温暖。放假时,顾嘉豪带领同学们来到安庆当地的儿童服务站陪伴留守儿童。他也会带同学们前往安庆火车站、图书馆等地进行志愿服务。“志愿服务过程中,我们不仅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温情,还提高了奉献意识。我们理应将红色薪火传递下去。”
在老师引导下,顾嘉豪也会广泛阅读中外书籍,如《麦田里的守望者》《老人与海》《流浪地球》等。“这些作品不仅给在日常生活添加了乐趣,也让我感受到了文字的力量,从中获取文化知识与精神滋养。”
皖江文化研究会会长、学者汪军介绍,每年都会有全国各地的青年学生自发来到安庆,了解陈延年、陈乔年的事迹,探访故居旧址。平时,在给当地“延乔班”学生上课时,他也会反复强调,学习红色文化,除了在课堂中大量阅读,更要勤于实践,阅读社会这本“无字之书”,体会陈延年、陈乔年二人求索真理、建立人生信仰的道路,让烈士的故事和精神走进青少年的内心。
——————————
千百种面貌中 青年以写作对时代作答
杨鑫宇
早在本世纪初,就有不少人大胆预言:随着电子设备越来越轻便、网络接入越来越普及,阅读与写作将会逐渐成为一种小众爱好,直至走向消亡。20多年过去了,如今的我们,生活在一个智能手机的时代。幸运的是,预言并未成真,阅读与写作依然是很多人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生活在20世纪的青年而言,与阅读相关联的意象,是手抄本、借书证、街口的新华书店。他们用钢笔写下书信、日记和现代诗,用写作结交朋友,小小一张书桌,便能让人探索广阔的世界。
后来,年轻人开始上网冲浪,花在书本上的时间似乎少了,但网络给信息互通带来了更多可能,足不出户就能拥有超过一座图书馆的信息量。博客和个人网站的流行,让写作变得更加简单。
再后来,移动互联网的大潮,让许多年轻人更习惯拿起手机。但这并未浇灭个体的表达热情,反而让当代青年可以选择更多表达载体,拥有更广阔的交流平台。一条微博、一篇笔记、一则帖文……都凝聚着创作者的心思与个性——写作不曾式微,只是换了一种形式,变得无处不在。
其实,千百年来,从龟甲到竹简,从纸张到屏幕,人类与文字互动的方式从未停止过进化和转变,但是,阅读和写作的本质与意义从来不曾改变。深潜到属于新时代青年的“信息海洋”之中,我们才能真正读懂他们的表达,看到他们如何通过阅读增进对现实与生活的理解。
新时代青年的写作,可能呈现为千百种不同面貌,有些是我们熟悉的,另一些则不然。其中,有人在通俗的网文中以梦为马,用朴实无华的文笔承载超然于物的创意,一砖一瓦搭建出令人叹服的宏伟世界;有人专注于观察生活,想到什么就写一条不超过140字的随笔杂感,却富有隽永的智慧、简短而不简单;有人看似玩世不恭,只喜欢编段子、写笑话,却在谈笑之间折射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也有人丝毫不受岁月变迁的影响,深耕传统文学领域,将延续文脉视为人生志业,进而使那些存世经典在赛博空间也能万世流芳。
如果一定要说当代青年的写作和过去有什么本质的不同,最大的差异,可能就是写作的“门槛”变低了。这意味着我们能够拥有更多不同的声音,而写作本身也是一种对思维与心灵的锻炼。
正是因为一代代青年之中,总是有人勇于表达、善于表达,历史长河中那些闪光的思想才能在流传中得以发展,迸发出新的火花。
新时代青年普遍敢想敢为,有着旺盛的生命力和无穷的新想法,更有理由通过文字作出自己的表达。这些文字究竟是留在笔下、印成铅字、还是转化为二进制数据,其实都不重要。对年轻人而言,写作的重点从来都不是形式,而是遵从本心,对时代给出自己的回答。
——————————
去阅读 去抵达世界任何地方
郭韶明
阅读与人的精神世界紧密相连。阅读也是最简单的,坐在家里就可以抵达世界任何地方的方式。
我们的日常是推荐一本好书,讲述一个阅读故事,深度访谈一位作家,策划一个专题……以此呈现我们的观察与思考。《中国青年报》阅读版创刊数十年,几任编辑,长期以来“以敏锐的姿态、独特的视角、深度的思考,关注青年人的阅读需求”。
从接手阅读版的第一天起,我们重点打造“中青书单”特色榜单、“作家说”专栏。像烹调一桌菜一样,星期五准时端出来。
“作家说”是访谈,对标《巴黎评论·作家访谈》,想要网罗这个时代中国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作家们自然而然地谈论各自的写作习惯、方法、困惑的时刻、文坛秘辛……他们对创作、对人生的态度,有助于年轻人建构更辽阔的精神世界。
梁晓声、陈彦、冯骥才、周大新、徐则臣、沈石溪、叶广芩……我们陆续与30多位作家对话。这非常考验记者,需要足够的阅读和积累,才能与作家聊得起来——不是家长里短,而是关于创作、关于人生的思考。
但这种深度访谈又是过瘾的。记者有天然的机会,与最好的头脑对话。每次编辑这样的稿子,都是一种享受。同时,我们请作家朗读自己的作品,拍摄“青年范儿·作家说”视频,这是一份历史的记录。
昨天,我的同事说,入选“中青书单”正在成为商家的卖点。我们都非常高兴,不为“自醉”,只为加压。
“中青书单”栏目4岁了,以月度、季度的方式评选,由读者投票和评委会投票产生,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我们也在摸索。比如,不定期打造主题书单,春节的“返乡书单”、3月的“女性书单”、清明节的“生命书单”等。总是忐忑,期待好的反馈,这样就会坚定做下去的信心。
阅读版在我们眼里很年轻,她朝气蓬勃,充满了活力与热情。直到最近因为工作原因读到《在旷野里》。旷野还是轨道?70多年,没有任何隔阂,柳青佚作《在旷野里》穿越时空隧道,来到我们面前。
“在大的洪流中,做一个什么样的人”,那个时代青年的困惑,和今天并无不同。从轨道出发,柳青去了旷野,14年,写出《创业史》。路遥《人生》卷首引用了他的名句:“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据说路遥每次写不出东西,都会到柳青墓前坐坐。
而柳青,是老一代中青报人。1951年参与创办《中国青年报》,身份是文艺副刊副主编,和我们今天的工作重合。《中国青年报》从创刊之日起,就渗透着阅读的基因。
柳青回复《创业史》读者的信,刊发在1962年3月17日的《中国青年报》。当年的读者,太刨根问底了。柳青的回答,也很坦诚:深入生活还是容易的,愉快的;而从生活里钻出来又进入特定人物的精神状态,就更苦难、更艰苦了。
他喜欢托尔斯泰,身边总带着《战争与和平》。听说有人家里有英文版的《安娜·卡列尼娜》,他走一天一夜去借,行程80公里。
梳理《中国青年报》阅读版的过往,是一个不断挖矿的过程。挖到最后,发现手头的日常变得厚重。一代一代的青春,通过阅读深度链接。
今天很多年轻人在追问意义:工作的意义是什么?日复一日地重复,意义是什么?琐碎的日常,到底有没有意义?如果明天不比今天更好,那活着还有什么意义?
作家米兰·昆德拉说,无条件地追求生命意义,是对辽阔日常生活的蔑视。读到这句话,就觉得没有比它更好的回答了。
阅读是一种体验,不只阅读一本书,去阅读生活,阅读人性,阅读你熟悉的日常,这个人为什么愤怒,那个人为什么快乐。在机场、在路边、在咖啡馆、地铁里,随时随地,去观察每一个人,好的作家都会阅读生活。在细碎的日常里,你也许就找到了意义所在。
《在旷野里》故事开场,朱明山内心认定“比金子更贵重的东西,是书”,目前“工作问题、学习问题、前途问题,纠缠不清”……生活的扇面在他面前刚刚打开。
故事“未完成”,我们的工作也“待续”。
——————————
当校媒人开启一场笔端沙龙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毕若旭 王军利
在收到《中国青年作家报》发的稿费后,当时就读于西南大学的刘琴开开心心地请室友“搓”了一顿小龙虾。一边吃,室友一边鼓励她多写作品。“本来觉得自己是个平平无奇的人,但写作、作品发表让我感受到了自己的价值。”刘琴说。
刘琴在学校做过学生记者,但此前撰写文学作品的经历还是空白。身为校园媒体记者,她关注了中国青年报社的“中青校媒”微信公众号,看到相关征稿启事后,便萌生了投稿的想法。
2008年,中国青年报社牵头发起高校校园媒*流合作平台“中青校媒”,目前覆盖全国1000余所高校,联系校园媒体超过6000家,致力于引导青年学生脚踏实地追求向上向善好活法。2021年3月,中青校媒在《中国青年作家报》为校园创作者开设了“校媒文学”和“校媒创作”版块,分别为热爱文学创作和艺术设计的大学生朋友提供创作平台。截至目前,已有数百名大学生创作者在这里发表了作品,“校媒文学”版块的作品还曾入选过北京市中学考试题。
陕西师范大学研一学生李昕怡本科阶段曾是中青校媒(河南)的一员,看到征稿启示,她便尝试投稿。2021年全国运动会前后,她与小伙伴共同设计的作品《全星全运》刊登在《中国青年作家报》“校媒创作”版上。“很骄傲,我也能上报纸了。”李昕怡说。
在暨南大学文学院读研一的王樑稳至今清晰地记得2021年他首次给《中国青年作家报》投稿的场景。作品经过多次打磨和修改,他才最终提交。第一次看到作品被印成铅字,他激动得立刻发了朋友圈。此后他先后发表了10多篇小说作品,这些经历后来成为他参加考研面试的重要加分项。
“有生之年!毕设上报啦!”“想和大家分享这份开心。”不少创作者在作品发表后,会在社交媒体上分享快乐。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设计学博士洪美连就是看到这些分享后,到网上找到了投稿渠道。作品《石非石·融》在《中国青年作家报》上发表,给了她更强的自信和创作动力。“很感谢这个为青年创作者提供展示机会的平台。只要手里有满意的作品,我就想持续投稿。”
刘琴同样看重的,还有能够沉下心来写作的过程。大学毕业前,她曾陷入焦虑和无助,“对未来自己能做什么感到担忧,也觉得很多东西不是努力就能把握的”。那时她发现,还有写文章这件事是自己可以把握的,时常写稿、定期投稿,成了她迷茫时期的心理寄托。让她感到欣慰的是,《中国青年作家报》不仅伴随她走过了那段迷茫期。不断积累作品后,她成了重庆市作家协会的一员。如今已在湖南工作的她又加入了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协会和湖南省作协,文学之路越走越宽。
来到《中国青年作家报》的年轻创作者,不断扩大阅读、写作和创作的朋友圈。李昕怡说:“把我对一些东西的理解发表出来,可以和同龄人进行思想碰撞。”刘琴也有同样的感受,她在这里认识了各地的大学生创作者,和一些人成了“很棒的朋友”。“有一位朋友看到我发在朋友圈的稿件截图,来问我如何投稿。后来她的作品也被发表了。”刘琴感慨,她和朋友们没有因为是新人而被拒之门外。也正因如此,越来越多的创作者因为理想的火花汇聚于此,让热爱文学和设计的火焰形成燎原之势。
“尽管现在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但并不意味着人们不需要文学。”王樑稳觉得,“人们在现代化的社会中高速流动,变化和故事时刻在发生,文学创作的土壤也从未失去人心的滋养。”
今年的世界读书日,刘琴作为青年作者代表来到北京,参加由中国青年报社等机构举办的“字里行间的旅程:阅读如何塑造我们”活动,分享个人的读写经历。她期待未来能够有更多这样的读书、创作活动,让阅读和创作在更多年轻人心里生根发芽。
——————————
青春书香飘进红色乡村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超
每天清晨,湖南小伙易新宇都要从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长泾镇出发,到该镇的蒲市村上班。通勤距离约3公里。路上,他会打开阅读软件,听一会儿书。
易新宇出生于1995年,2021年自东南大学毕业后来到无锡,成为一名选调生。
2021年3月,蒲市村被确定为中组部全国首批红色美丽村庄建设试点村。2023年3月,无锡市委组织部在蒲市村建设青干乡村振兴讲习所,选派年轻干部“组团”进驻。也就是那时候,易新宇与另外4名选调生一起,来到蒲市村进行为期两年的锻炼、学习。
下班后,他们经常聚在一起,聊聊天。聊天的内容从近来各自“种草”的书籍,到乡村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易新宇有阅读的习惯。为了适应乡村工作,他专门读了《小巷人家》。这本书让易新宇感受到乡村社会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易新宇感到自己不能简单地以一套标准模板去应对所有问题,需要针对每一个村庄,甚至每一户家庭的实际情况,制订不同的方案,优先解决群众的心头急事。易新宇将自己的阅读心得讲给了其余4人。
1995年出生的山西姑娘阮雅丽毕业于浙江大学。平日里,她喜欢看小说。听完易新宇的分享,她联想到近来读过的小说《长安的荔枝》。书中的一句话让她印象深刻。“花花轿子众人抬。一个人吃独食,是吃不长久的。”面对复杂的基层工作,阮雅丽认为,他们不仅仅是要完成从“外来人”到“自己人”的身份转变,更要学会团结协作。
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的选调生潘泽昊最喜欢的书是《乡土中国》。她认为,我国的乡村社会有独特的文化内涵。在她的提议下,几个年轻人的目光聚焦在蒲市村的历史上。
1996年出生的长沙姑娘赵明珠毕业于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她详细查阅相关历史资料后发现,蒲市村的名字相传是为了纪念舜帝的老师蒲衣子。他淡泊名利,隐居山林,生活简朴,常年穿着蒲草做成的衣服,所以人称蒲衣子。
蒲市村还有一段红色历史。1940年6月,谭震林带领新四军到该村驻扎了14个月。
几个年轻人决定利用村子的传统文化和红色文化做文章。在当地村干部的帮助下,他们推出“蒲市·集”富民项目,借助电商直播等手段推销蒲市大米等特色农产品。琢璞基金会为这些年轻人提供了创业的启动资金。
在线上直播中,赵明珠操着一口长沙味的普通话,向天南海北的网友讲述着这个江阴小乡村的历史与特色农产品。根据新四军的历史,她还开发了“新小军”和“蒲小妹”两个特色IP形象。
看着可爱的卡通形象,她感觉,“这个生活安静恬淡的宝藏乡村出圈了!”目前,他们成功开发了文化衫、帆布包、笔记本等文创产品,为村民创收开拓新道路,一年来累计创收近百万元。
来到村里后,对于阅读,感受最深的是1996年出生的江西小伙儿黎任。在学校时,对于学习哲学专业的他来说,读书常常有一种仪式感。春日午后、焚香品茗。他经常读完一本书后将阅读笔记发到朋友圈里。
来到村里工作后,黎任觉得,找到了“读书的本真内涵”。他会更关注政府政策、产业经济、基层治理、乡村振兴的新书动态,让自己的思想能跟得上时代步伐。
现在,他经常带着问题去找书、读书,大到大部头著作,小到手册、新闻、推送。他会利用各种时间阅读,并将学习成果运用到实践当中。
“今天,让我们来聊聊阅读《大国之基:中国乡村振兴诸问题》一书的心得。”世界读书日前夕,5个年轻人又聚在一起。结合自身感受,几个年轻人你一言、我一语地交流着。午后,书声散落在辽阔的乡野,透着一股独特的青春气息。
无锡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无锡市每年为年轻干部发放理论书籍,组织年轻干部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此外,无锡市还依托青干讲习所,每周举办“琢璞成玉 讲习赋能”活动,截至目前,已有超2500人次参与。
来源:中国青年报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