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关注是最大的动力,敬请支持关注
1945年一7月26日,美国、英国和中国向日本发出了最后通牒—波茨坦公告,要求日本无条件投降。7月31日,反动的日本政府断然拒绝波茨坦公告,发誓将战争进行到底。
在这以前,美国已把原子弹秘密地由新墨西哥州的洛斯阿拉莫斯科学试验场运到了马尼亚纳群岛中的提尼安岛基地。提尼安岛基地是一个非常秘密的基地,四周围有好几层电网,层层架设机枪。没有特殊的通行证,即使你是位将军,也休想进到基地里面去。
美空军509飞行大队在提尼安岛基地,进行着投掷原子弹的秘密训练。领导大队的包尔·蒂贝兹上校奉命组织飞行员单机行动,不编组,投弹后迅速离开现场。训练方法非常神秘。1945年7月24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向新上任的战略空军司令卡尔·斯帕兹将军下达了投掷原子弹的命令:“…第509飞行大队须对下列目标之一……投掷第一颗特种炸弹。”
1945年8月5日,气象预报了午夜后天气将转晴。蒂贝兹上校到这时才知道,他明天要去投的是一种特殊炸弹。他所掌握的物理知识使他并不能完全理解原子弹的含义。1945年8月6日凌晨,三架气象观察机率先起飞。随后,-架载有”小男孩”(铀235原子弹的代号)的B一29“超级空中堡垒”轰炸机和两架护航机腾空而起。
B一29副驾驶员罗伯特·刘易斯上尉紧拉驾驶杆,飞机开始升高。不到几分钟,飞机升至9000英尺的高度。机长蒂贝兹通过机内通话装置告诉全体机组人员,飞机正飞向日本本州东南沿海的广岛,如果天气不好,就改飞小仓、长崎。飞机继续上升,到达3.2万英尺的投弹高度。蒂贝兹转身对领航员奥多·范科克下达指令:“目标一一广岛”。
蒂贝兹宣布:“马上就要开始投弹。每个人都要把自己的目镜放在前额。计数开始后就戴上,闪光后才能拿下。”这时,飞机抵达四国岛,越过四国岛就是日本本州的广岛了。雷达和敌我识别器这时都关闭了。
机组人员处于极度紧张的状态,防佛全身的血液都凝滞不流了。投弹手托马斯·弗里比少校紧紧地把左眼贴在瞄准具上。这时,B一29在3.1万英尺的广岛上空,以每小时285英里的速度向西飞行。天空的云层已经散开,广岛市中心清晰地进入瞄准具的十字线。
8月的广岛正是初秋,阳光和煦地照耀着泛出红晕的树叶,披上金色秋装的城市格外妩媚。像往常一样工作的城市居民做梦也想不到大祸已经临头。
8时15分,弹舱门自动打开。细长的炸弹尾部朝下掉出,接着便翻了个身,弹头朝下向广岛落去。飞机由于一下子减轻了9000磅,而猛然上升。蒂贝兹向右压驾驶杆并蹬右边的脚蹬,使飞机向右转了一个150度的大弯,然后加大油门往回飞去。
机组人员看见在他们底下的广岛出现了一个光点,这个光点很快就扩大成一个紫色的火球,一根火柱从火球中升起,并在它的顶端形成一朵巨大的蘑菇云…立刻,广岛的居民们忽然看到一道红色的闪电从城市上空掠过,紧接着是一声天崩地裂的爆炸声。刹那间,一个巨大的火球似从地球内部升起。一根火柱径直地冲上天空。火柱顶端出现一个巨大的蘑菇云。烟浪沸腾着,翻滚着,如汹涌的怒涛。广岛上空的大气不停地被怒涛般巨大的力量搅动着,一阵强劲的,火焰般炽热的旋风席卷整个市区,高大的建筑,参天的大树,像积木和小草一样倒塌或连根拔起。接着,大点大点的黑色雨点落向滚烫的地面,不断发出令人揪心的嘶嘶声。作为日本第八大城市的广岛已不复存在。
尽管B一29已经飞离广岛很远了,但是强烈的冲击波还是使飞机为之颤晃。蒂贝兹惊叫了一声,以为他们遭到了地面防空炮火的攻击。此时,大火正在广岛四处蔓延,倒塌的房屋全燃烧起来。大火一直烧到黄昏,火焰成了窒息的清烟,广岛已是一座无生命的人间地狱。
美国接着派飞机撒下1600万份《告日本人民书》,声称一颗原子弹的威力相当于2000架B一29飞机的轰炸。日本如不投降,后果是“地球上从未有过的毁灭”。
广岛的原子弹爆炸并没有使狂热的日本陆军将领头脑冷静下来,他们依然不肯投降,主张在日本本土背水一战。
1945年8月8日,查尔斯·斯威尼接到要他驾驶另一架B一29轰炸机去投掷第二颗代号叫“胖子”的命令。这颗原子弹与投在广岛的不同,是一颗球形的钚弹。8月9日凌晨3点49分,斯威尼驾驶B一29呼啸着从长长的跑道起飞,消失在寂静的夜空。这个飞行小分队包括三架特殊设计的B一29“超级空中堡垒”式飞机。三架B一29飞机中,两架没有带弹,只有斯威尼少将的飞机带着一颗原子弹,它的爆炸能量相当于2万到4万吨TNT当量。斯威尼的指挥飞机代号为“伟大的艺术家”。
早晨3点50分,夜空黑云密布,闪着一二颗忧郁的星光。小分队飞离基地一小时后,暴风云来临了。三架巨型飞机淹没在深不可测的黑暗之中。天空中露出一丝黎明。一直在保持无线电寂静和不断收译电报的科里上士直起腰来,朝外望去,高兴地说:“终于又回到白天了!”快乐的科里年仅20岁。斯威尼的“伟大的艺术家”到达日本九州东南方的上空。领航员格达弗尔要驾驶员不停地绕圈子,等待另两架B一29到齐为止。斯威尼少将指挥“伟大的艺术家”,爬升到轰炸的高度。9点,会合后的三架B一29到达日本本土上空。机组人员开始给自己绑上降落伞。B一29径直飞向第一个目标一一日本九州东北海岸的港口小仓。但是到了那里才发现小仓完全隐蔽在一片阴霾和云雾之中,不能目视投弹。飞机不得不再复飞一圈,还是不能瞄准。斯威尼感到无比懊丧。决定朝西南方飞向第二个目标——长崎。
厄运似乎总是跟着斯威尼,在接近长崎时,天气突然变坏了。斯威尼准备放弃执行这次任务返航。突然投弹手比汉惊叫起来:“找到了,找到了,我看到了市区。”投掸手从云层的空隙中看到了市中心体育场,这里距预定的投弹点远了两英里,但也只好在这里投弹了。斯威尼向小分队全体发出信号,机组人员全都戴上墨镜,紧张地投入最后的准备工作。一个黑色的东西从“伟大的艺术家”肚子里掉下去,落在风景绮丽的长崎上空…就在死神降临的一分钟之前,长崎市民还是一无所知的。
投弹后的B一29飞机赶快转到相反的方向迅速撤离,机上人员透过墨镜感受到强烈的白光淹没了座舱。冲击波接着到来,使飞机前后晃个不停,就像有炮火从四面八方射来。科里从机舱后回望,只见一个巨大的火球从地壳底下升起,上部不时喷出无数白色烟环。接着看见一个一万英尺高的巨大紫色火柱极快地向天空射去。仅仅45秒钟,直径一公里的巨大火柱一下升到四万五千英尺高度,“蘑菇”云上层沸腾着奶油状的白色气泡,变成了花的形状。巨大的花瓣朝下垂着,里面则是鲜艳的玫瑰红……
三天前的可怕一幕再次落在日本人头上,长崎的23万人口中,有近一半人死亡、失踪或受伤……长崎,从地图上消失了!第二天,日本裕仁天皇命令铃木首相接受无条件投降的通牒。但是死心踏地的日本陆军高级将领坚决反对投降,叫嚣将在日本本士与盟国战斗到底。
不久苏联对日宣战,苏联红军进入中国东北,日本关东军土崩瓦解。我八路军、新四军也在全国各地向侵华日军发起强大攻势。8月14日,日本政府终于承认失败,决定接受投降。1945年8月15日,日本正式宣告无条件投降。从这天起,散布在远东、南亚各国,太平洋诸岛的330万日本侵略军陆续向盟国缴械投降。
根据中、美、英、苏政府协定,麦克阿瑟被指派为盟军最高联合总司令,接受日本天皇、日本政府及日本帝国统帅部的正式官方代表们签署的投降文件。1945年9月2日,签字仪式在美太平洋舰队第三舰队司令“蛮牛”哈尔西的旗舰“密苏里”号上举行。兴奋异常的哈尔西为安排这次举世瞩目的仪式,颇费了一番心思。
会场设在甲板上,会场中央放置了一张水兵饭桌,铺一块绿色桌布。舰舷外侧临时搭起一个能容40一50人的平台,专供摄影师和记者活动。上午,“密苏里”号舰的所有炮口都高高地仰起,全舰官兵聚集会议室周围,有人爬到大炮的炮身上,俯瞰这激动人心的一幕。为了表示对日本法西斯的蔑视,官兵们都身着军便服。美国驱逐舰把盟国的将军们运到了“密苏里’’号上,除麦克阿瑟、尼米兹外,还有中国代表徐永昌,英国代表弗雷泽,苏联代表杰列维亚科,以及澳、加、法、荷、新西兰等国代表。
参加仪式的盟国将军们,也全部穿着便服,不系领带,不挂勋章,有的甚至只穿衬衣,不穿外衣,以示对日本侵略者的轻蔑。几分钟后,日本代表团乘坐一艘小汽艇靠上“密苏里”号。第一个走上舷梯的是日本外相重光葵,他蹬着假腿,一跛一拐,晃晃悠悠地走进会场。日本陆军总参谋长梅津美治郎及其他文武官员跟随在后。他们文官着黑色晨礼服,武官穿黄褐色陆军服,胸前缀满耀眼的勋章,与盟国将领随便的服饰形成鲜明的对照。
这伙人面色阴郁,垂头丧气地站在签字桌前不大的一块空地上,等待盟国方面的指示。此时,“密苏里”号的周围簇拥着几百艘盟军战舰。阴云覆盖的东京湾外,游弋着一艘又一艘的航空母舰。直到这最后一刻,美军还在防备日本的投降是不是骗局。
麦克阿瑟宣布签字仪式开始,并发表简短演说。他最后说:“在这个庄严的时刻,我们将告别充满血腥屠*的旧世界,迎接一个十分美好的新世界。”按照麦克阿瑟的指示,日本外相重光葵第一个走上来签字。他神情紧张地摘下帽子、手套,哆哆嗦嗦地把手杖放在一边,然后坐在桌前磨蹭了好半天,好像找不到签名的地方。
整个会场出现一阵尴尬、紧张的气氛。麦克阿瑟示意他的翻译上前指点重光葵,该在什么地方署名。9时零4分,重光葵在英、日两个文本的投降书上签了字。盟国方面,由麦克阿瑟首先代表盟军签字。尼米兹代表美国政府签字。接着是中国代表徐永昌、英国代表弗雷泽、苏联代表杰列维亚科…等依次签字。
当短短的14分钟受降仪式结束时,麦克阿瑟走到哈尔西海军上将跟前,拍着他的肩膀说:“让它们开始吧!”“是的,长官!”哈尔西满面笑容。一支由数百架恶妇式、海盗式、复仇者式、SB1C式…舰载机组成的庞大飞行编队,从“密苏里”号上空掠过,飞向富士山雪峰。
人类第一次原子战争
你的关注是最大的动力,敬请支持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