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倔强萝卜》这部电影,其实可以叫做《疯狂的萝卜之倔强的石头》,基本上就是把《疯狂的石头》、《疯狂的赛车》的DVD,以及一堆电影学院学生作业,再加两盘高清DV带扔进搅拌器里搅合一顿之后出来的产物。
对于一部分观众来说,这种片子的确是可以让他们笑的。连贾君鹏都能让大家笑,萝卜为什么不能让大家笑?从这个角度来说,这个片子也算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只是,对于一些比较严肃的观众来说,他们未必会理解影片最后的结尾方式──在还没看到结尾之前,观众或许还会觉得本片马马虎虎;等他们看完这个结尾之后,马上就会觉得自己之前看的都是幻觉。
作为一个十分生硬的结尾,完全是以一种敷衍了事的态度在应对审查和观众。它不仅仅是狗尾续貂,而且完全破坏了本片的整体结构和层次,把一部原本还有可能提升一下的电影,变成了一个心态和水准都彻底垮掉的片子。
作为一部在叙事结构和影像风格方面都在彻底模仿《疯狂的石头》的片子,其实模仿并不可怕。《疯狂的石头》在多线叙事、黑色幽默的风格上也并没有做到极致,后来者只要在风格化上继续发挥自己的特点,形式上的模仿并不值得诟病──类型片的特点之一就是可以被模仿,只要观众还喜欢这种风格,只要市场还能容纳这种风格,只要有导演还想去做这种风格,模仿成功片子的形式和风格也不失为一种市场策略。
但现在《倔强萝卜》的问题在于这种模仿有些心不甘情不愿,虽然形式上别别扭扭地做到了七八分像,但内在风格上还是在拧巴着、纠结着,在最关键的时候老是有一个小声音跳出来暗示观众:其实,我是一个讲文艺的电影。
娱乐片也要有情怀,这一点都不错。但情怀和文艺腔是不一样的。《倔强的萝卜》在文艺腔上表现最明显的一点就是将“底层生活”奇观化、景观化。和《疯狂的石头》相比,《倔强萝卜》对城市底层生活的表现,完全是一种想象中的奇观式景片,和故事主线以及人物塑造完全没有任何联系。破败的大杂院只是一种起到奇观展示作用的景片,那种大杂院之中的生活和老萝卜、小萝卜以及片中任何一个人物的生活都毫无关联,也和故事的发展没有任何关系。
这种对“底层生活”的想象式奇观展示,就是中国文艺片所共有的通病。对比《疯狂的石头》,《倔强的萝卜》其实是一个完全架空的故事,和当下的现实生活其实完全隔离。但本片又不安于做纯粹的技巧展示,非要在一个不可能的故事结构中去勾连当下生活,最后就造成了现在的公映版不得不安插上一个所谓的“和谐”结尾。
但这个不情不愿的结局估计也让编剧和导演很愤怒,于是他们干脆一不做二不休,把一个疑似黑色幽默的奇观电影,彻底变成了一个类似《气喘吁吁》的中年愤青电影。在这个生硬的结尾中,导演和编剧愤怒地把一个故事走向本来就比较暧昧的故事,彻底拉下了悬崖,在一片貌似温暖的礼花中,观众彻底被看傻了──他们不得不问自己,据说这是一个喜剧,那我前面看的那90分钟到底在讲什么故事?有这么自己抽自己嘴巴的吗?
在《疯狂的石头》中,故事中所有人物都被安排了一个顺乎观众意愿但又出乎他们意料的结局:科长最后揭露了阴谋,抓获了坏人,当上了英雄,还误打误撞拿到了真翡翠,虽然以为是假货,却把它作为一个爱情信物交给了爱人;充当大反派的开发商最后被自己请的*手*死;而笨贼在吃尽了苦头之后,还为了一个面包而被面包师追*。但在《倔强萝卜》中,故事的结局只能用拧巴和纠结来形容。作为一个喜剧,这种故事的结局完全是在糊弄和蔑视观众。这个古怪而拧巴的结局,让这个本来智商就不高的电影,临到结尾时又在情怀上急转直下,彻底变成了一个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