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生活趣俗

汉中生活趣俗

首页休闲益智解绳高手更新时间:2024-05-11

山区人的“孝子”

——火塘

  秦、巴山区(尤其巴山深处),家家户户都有个长年不熄的火塘。这火塘,就挖在堂屋门里的一侧(或左或右),长方形,塘的周围用砖砌成,塘的大小不一,多将一根枯树一端放在塘内烧,急用大火时再添些小块柴。火塘正上方,由屋梁上垂吊下来的铁钩,挂着铁壶、鼎锅,以备烧水煮饭用。火塘周围,放置着矮竹桌、小木凳;来客和主人进门,都是围火塘落坐。象吃饭、喝茶、抽烟、摆龙门阵,以及议事、对歌等一切活动,都是围着火塘进行的。

  火塘用途广,效益高。除了煮饭、烧水、熏腊肉、烘干粮食(火塘上边是竹楼,是烘粮食的地方)外,长年还能给人以温暖(特别是冬天)。巴山人称火塘为“孝子”。

  山区里,气候变化无常,气温差异很大。群众说:“巴山的天,‘摇婆子’的脸;一会晴,一会暗。”人们下地干活,上山采茶、打猎,随时都会遇到大雨,把浑身淋得透湿。但只要及时赶回家,围着火塘取暖、烘烤衣衫,再冲碗姜汤一喝,霎时浑身暖洋洋,寒冷与病魔被驱赶得干干净净。

  山区人好客,你若遇到暴雨或风雪,走进谁家门里,都会受到贵宾一样的热情接待。但烤火取暖有个规矩,就是你坐下后,要往火里添几块木柴,以助火旺。取意为给主人“添财”,助主人家兴旺、红火。有一首民歌说:

大巴山,有三宝, 

家家火塘常年烧; 

青布帕子缠脑壳, 

过冬棕片裹双脚。 

巴山人的服饰

  巴山人的服饰,色泽素雅,古朴大方,沿袭至今。男子的衣服,多以青、蓝色为主。其款式,喜欢身宽袖敞,裤管大而短(一般裤长至膝),下打绑腿,脚穿麻耳草鞋,冬天裹棕片。妇女则以青、绿、花色为主。并喜欢在衣裤上绣花边,镶嵌五色花草图案。现在,人们劳动时穿草鞋,在走亲访友、赶场、逛会和 进城时,都穿上了尼龙袜子、运动鞋、皮鞋了。但这里的群众,有个赞美麻耳草鞋的顺口溜:

麻耳草鞋两朵花, 

穿上犹如把翅插; 

又利水,又把滑, 

爬坡过河最利洒, 

啥鞋都难比上它! 

巴山人没有戴帽子的习惯,但男女老幼,都有缠头帕的风俗。在南郑县的碑坝、元坝片区以及西乡、镇巴、宁强县和四川交界地区,特别讲究。头帕的色调是:男子为青、黄、蓝、黑色;妇女为枣儿红、翠竹绿、淡青色。年轻妇女,还喜欢在头帕上戴一些银、珠之类的首饰。已婚妇女与未婚姑娘的区别,也体现在头帕上。凡头帕上系大红小花,或用红毛线、红绒线扎辫子者,是未婚姑娘。已婚妇女,戴花或扎辫子,则用其它较素的颜色。

  头帕的缠法和式样也很讲究。如《双龙绞柱》、《单凤朝阳》、《天女拜佛》、《寿星献桃》等。名目繁多,式样美观,缠法考究,技艺精巧;它是巴山人民生活与艺术相结合的产物。在一些节日盛会上,大有头帕比美的气氛和风味;人们不看衣服,只看头帕的色泽、式样;头帕越引人注目者越光彩。

  据说,头帕除色调和缠法的讲究外,它的长、宽度也有规矩。无论男女,头帕的长度要足丈,取其“满十”。宽一尺二寸,取意为“全年走运”,“月月见喜”。

巴山行趣事

  汉中的巴山地区,山大林深,溪多流长;景色秀丽,气象万千。能进这些地区一游,不但会被那奇异而美好的景色陶醉,还能领略不少行路的“学问”和趣事。当地(南郑县碑坝山区)群众中流传着“出门看四山,行路拿竹竿,爬山扎裤管,进林高声喊,问路嘴巴甜”的俗话。

 看四山

 巴山地区,气候变化异常,当地人却会预测——看四山。如“某某山‘戴帽’,庄稼汉睡觉”。即某山顶有云笼罩,将有大雨,不宜出门,该在家休息之意。又如“某某岭‘跑马’,出门带‘撑花’”。即某岭上有云飘动,犹如“跑马”,一会有零星小雨,出门带把雨伞就行了等等。初进山者,行前最好问问主人,看有雨无雨和是否带雨具;主人向四山看后,会准确无误地告诉你。否则,不是被突然而降的大雨阻在半路上、困在崖壳里,就是被雨冲成了落汤鸡。

  高声喊

  走进巴山地区,你会发现一种现象,山里人行路时,手里总是要拿一根木棍或竹竿,边走边敲打路旁的植物或石头,不断发出响声。同时,走一段路,还要吼个号子或唱几句山歌,或“噢——号号!”高喊两声,群众称为“惊山”。这是为啥?据说,通过吼叫声可以惊吓山林里的野物,以免它突然和人相遇。像凶猛的狗熊、野猪、虎、豹等野兽,都是怕人的,它闻声会自动避开。若和人突然相遇,躲避不及时,才会主动出击——伤人。其次,像蛇类也会闻声避而远去。同路行人多时,通过谈话、说笑声,也会起到打草惊蛇的作用。

 扎裤管

 巴山人喜欢穿裤管短而宽大的裤子,是为了爬山、涉水方便和在地里干活、行路时,免得杂草和禾苗的扯挂(不需挽裤管)。但是,人们在夏季上山时,却要缠好裹腿,扎紧裤管。如果是赤足亮腿而行,便要在腿杆上涂抹些“烟油”。因为陕南人都知道,秧苗田里有一种头尖、体胖,吸人、畜血液的蠕行动物——水蚂蟥,使人厌恶。在巴山里的一些高山上,也有这种较前者细长的动物,人们称为“旱蚂蟥”。它生长在草丛里,伏在草叶背上,人在行进中它会爬上人的脚、腿,一头扎进人的皮肉里吸血。当你感到痛痒时,它已半戴身子钻进了腿杆。这时,若想把它拔出来很难,越扯它越往里钻。群众的办法是,使劲用手拍打,他才会自动退出来。所以,人们在夏季行走山路时(特别是人迹稀至的山路),首先要扎紧裤管,包好脚或穿好袜子,以防旱蚂蟥和其他毒虫侵袭。

 嘴巴甜

 巴山人讲规矩,讲礼节,“开口面带笑,搭话先称呼”。同时,也对不懂礼节和规矩的人反感。甚者,会“使坏”捉弄、取笑。所以,进巴山先要学会称呼人(群众叫嘴甜),才好办事。称呼人,要看年岁及其外貌。如年岁大并有须者,称大爷。年岁和自己相仿者,称老乡、老哥。是老妇,则称老婶子、大嫂。若比自己年岁小的人,便称小兄弟、大妹子等。称呼不当,会被人耻笑没礼节。若不称呼,见人就“嗨(喂)!到某地走那条路?”这样问话,不但得不到回答,而且还会“冲”你几句:“嗨那个,那篮子没绊还叫个‘筐筐’,树砍了还有个‘桩桩’。”说完就走了,你喊破嗓子也不会理你了。有的使坏,随便给你一指说:“翻过梁,转个弯就到了。”结果,不是让你跑冤枉路,就是让你在山上转一圈又回到原路上,整得你腰酸腿困,哭笑不得。

巴山猴趣事

  千里巴山,万顷林海,气候温和,果树茂盛。故而,巴山猴家族兴旺,猴丁繁多。

  巴山猴个小灵巧,聪敏善戏;经常嬉戏于高树枝权或跳跃于悬崖峭壁,招人观赏,惹人欢喜。但它们也像玩皮“孩子”,会给人乐趣,也给人带来烦恼。

  猴戏人

 巴山人爱猴,从不伤害猴子。所以,久有“巴山猴不怕人”之说。尤其是对妇女,猴子更无畏惧之心。例如,在门前晒粮时,家里只有一位妇女,若来一群猴子偷食,就无法把它们赶走。你在左边撵,它跑右边,你在右边撵,它跑左边,“唧唧喳喳”,故意和人兜圈子.

  巴山人有个忌讳,妇女单独出门时都不穿花俏的衣服,若穿上鲜艳花俏的衣服行路,往往会引来猴群的捣乱,它们围着你呲牙裂嘴,叽喳怪叫,跑前跳后,撒泥土,抛石子,甚者扯衣服,抓发辫,戏逗取乐。路上若碰不到男人解围,它们会跟你几十里,闹得你哭笑不得。

 人戏猴

  猴子最善于模仿。比如,苞谷快成熟时,你千万不能先扳几个拿回去尝新,你扳时如果被猴群看到,你走后它们会照样扳,结果一个也留不下。所以,人们在打核桃时,故意在树下放些木棍,人先拿一根木棍上树磕打一阵就下来藏起来,在一旁窥视的猴群,便纷纷来抢木棍上树磕打。将核桃打尽时,主人便出来哄走猴群,收拾满地的核桃。又如,你捡地里的石头向坡上抛,群猴也跟着学,一会就会把地里的石头捡得千干净净。

  人们欲捉小猴,便把自己小孩用绳子捆在树上逗笑,然后又解下来抱走。母猴也拿起人们故意留下的绳子,把猴崽捆绑在树上逗耍。这时人们突然拥来,老猴顾不得解绳(猴子会捆不会解)就跑了,人们便轻而易举地捉住了小猴子。

  猴埋儿

  小猴死了,老猴也会刨坑掩埋,垒起高高的土堆。埋后,众猴并不立即离去,都围坐一圈,像默哀似地静望土堆。风若把土堆上(猴子们插在土堆上)的蒿草一吹动,众猴以为小猴活了,就急忙扒开土堆,掏出小猴,乱摇乱叫,等不见动弹时又埋下去。要经过几次的掏与埋之后,老猴才肯离去。

  猴报复

  猴子的报复情绪非常强,你若打死或捉了小猴去,猴子会跟踪到你家里去讨要和报复。夜晚,猴王带着群猴在你家门前哭叫吵闹。甚者会揭掉房上瓦,抓扳烂窗子,捣毁鸡窝和菜园。每晚如此,闹得你不安生。直到你搬家离去方休。(这种现象很少见,因巴山群众非常喜爱猴子)。

汉水行趣事

  汉中盆地,秦、巴二山,有濂河、冷水河、褒河、溢水河、渭水河等均汇入滔滔汉江。两岸土地肥沃,水足鱼跃,稻麦两熟。这里风俗,人们除农事而外,皆以在江(塘、湖、库)河打渔为乐事,以活鲜鱼待客为诚意。江河边上的群众,多是江水泡大的;善于水性,都有驾舟、打渔的本领。你若来到江边游玩,随处都可看到那柳荫下悠悠的垂钓者,沿江跑滩的撒网者,江面上驾着鱼鹰船(俗称“老鸹船”)的姑娘、小伙子们,站在船上手执长竿,不断吆呼、拍打水面赶鹰下水抓鱼的情景。若是夏日,在沙滩、河弯里,那三五成群,光着屁股的孩子们戏水、摸鱼、抓蟹的热闹场面会使你开心。每当夕阳西下之时,还会听到人们归去时那满怀收获喜悦的清脆而嘹亮的渔歌。汉水风情,美不胜收。

但是,汉水沿岸的行程,曲折而艰险、湾道、险滩、洞穴、跌差极多,时而乱石堆横卧江心,时而淤沙如山梁挡道。河水涨落四季不一,河床(水)深浅时常变化莫测(因流沙流动大),乘船、涉水不填,随时都会出问题。当然,汉水沿岸的群众凭着长期的生活经验,充分掌握了汉水的习性和知识,同时也形成了许多禁忌和规矩(风俗),足以适应其环境和变化。但对外地来汉中旅游的人来说,了解当地的风俗大有裨益之事。例如四忌: 

一忌盲目下水。有民谚日:“活水不用怕,平静有麻达,回流漩涡莫钻,青苔石滩莫踏。”这是说,你在游泳、洗澡时,先要观察水情(特别是靠山崖而流的江河),如是流动(有波澜)的(称活水)为好。面上很平静的水(称死水),其地形往往为锅底状,边上可见底,中间为深滩或暗流,若溜下去很难上岸。有回流、漩涡的水更危险。“青苔石滩莫踏”,是指涉水过河时,不能在尽是长着青苔的“光光石”滩上过。这种石滩,不但光滑踏不稳,容易摔倒,而且下游(近处)必有深水潭。若不知底细过河,轻则被滑倒跌伤,重则被冲人深水潭遭不幸。

  二忌乘船上下抢先。过河乘船,上下船时要相互让行。你若抢先而拥挤,就会被人唾斥为没教养、没礼貌。同时,在船没靠稳而晃荡不定时抢先,极易发生意外很不安全。除此,下船时(特别是小木船)最忌一轰而起,涌向一边,这会使船失去平衡而倾斜,翻船事故常出于此。

三忌语言“不祥”。这里,人们在江上行船时忌讳说“不祥”的词、字。例如:称姓陈的,不能叫“老陈”,要叫“老蔫”。姓路的要叫“老行”等。因“陈与沉”、“路与漏”谐音,说陈、路等字就会联想到沉船、漏船的不幸事故,谁也不愿发生,故而避开。还有,像“翻、破、烂”等字都忌讳。否则,不但船家会斥责你没规矩,而且同船过渡者也会对你白眼而视。 

四忌在妇女面前动手动脚。汉中女性,都有开朗、大方的特点。尤其年轻妇女,对人热情,爱说笑。但都有个共同的规矩——“君子动口不动手”。就是说,男女之间都可以说笑话、打趣、说俏皮话,无论你说得如何“酸、辣”,都会一笑了事,不会失恼。但你若和姑娘们说笑中动手动脚,人们会认为你不尊重妇女,有意伤害她人尊严,心术不正,不但会遭姑娘们合伙“捶”你,或将你抛人江中让你喝个饱,而且旁观的老人会责斥、唾骂你,年轻人还会“抱打不平”,让你丢人现眼,哭笑不得。

  汉水怪人

  汉中盆地,群众有个口头语:“闲暇瞌睡多,下河去摸鳖(团鱼)。”这是说,人们一消闲,就习惯到江、河、塘、库去打渔、抓螃蟹、摸鳖。当然,这是一种习俗,因到江河里去捉鳖,并非易事。摸鳖,对一般人来说,这只是一种消遣——捉到可享口福,捉不到也不算损失。但有一种人,身怀绝技(据说有祖传秘方),可称得上捉鳖“专家”。他们只要到江、河边、沙滩上走一走,就能说出那个地方有鳖,甚者,连几只、大小、雌雄也能说得二清二楚。你若不信,他会当面给你抓来展示。他若说某处没有,你就是掏沙三尺或搬开所有石块,结果连鳖影子也不会见。

据说,在建国前,南郑(今汉中市)城西门外的上水渡,住着一位怪人,他能当众在沙滩上念咒语、遣鳖。他念完咒语,鳖就从沙底里、石扳下爬出来了,要大要小随其所愿。当然,这些传说可能是经过了艺术加工而夸大了的传闻,但并非神话。 

据知,现在沿江各地,都还有这种怪人。谁若家中需待客或因病后须用团鱼滋补,只要你给他打个招呼,说啥时候用,他到江边走一趟,保管给你按时送到。好像是他家里养的,十拿九稳。过去,这种人多是为了生活,现在,则为副业。他们对捕捉(鳖)方法,皆不外传。但有个传统信念,人人皆知,至今仍代代相传;即每日只捉一二只,绝不多捉。据说,他们认为:“人不贪心天天有,不愁衣食不愁酒。”若贪心多捉会断财路,以后再就捉不到了。

 汉水神钓

 垂钓、撒网,是汉水沿岸人民普遍的爱好和特长。农闲时,人们习惯作为副业(或娱乐活动),执竿垂钓或腰挂渔篓沿江撒网。即是农忙季节,有时为了改善生活或待客,也要忙里偷闲,抽空去江边撒几网、扯几竿子。好象不如此,就显得生活空虚和没有乐趣。这里,不乏行家、高手、鱼状元。有些人,是“不备网,不备钗,一根钓竿闯天下”。他们有祖传秘方的,有自己钻研的,皆掌握着一套钓鱼绝技:“只要下钓,保无虚发”。故而被人称为神钓。

据了解,神钓者(谣传会使法术),不是有什么法术或奇异功能。而是他们积累了长期的垂钓经验,掌握了丰富的知识,对各种鱼类的水、草习性,食欲嗜好以及啥时候要深钓,啥时候要浅钓(下钓深浅)等都有研究。如鱼的习性总结为:“白条浪里翻(流水),鲤鱼卧深滩(深水),鲢鱼钻泥沙,鲫鱼草丛穿(有鱼草的地方)”等。鱼的食俗为:“团鱼爱食血腥(如蚯蚓等),鳝鱼爱把油吞(油拌饵食),鲤鱼喜的面食,草鱼见食就吞”等等。他们根据各类鱼的习性、好爱,配制不同的饵食和钓钩。再根据不同的地点和鱼类,使用不同的饵食和钓钩。所以,有时几个人在某处垂钓,坐等一天无鱼上钩。经神钓一看,下钓即有收获。神奇的是,他们敢当着旁观者说:“这一竿子要钓什么鱼”,结果一点不错。于是,便增加了人们的神奇感,一些神钓故事也随之四处流传。

汉中人的“吉祥”数

——使用“八”的风俗

“八”这个数字,备受汉中人的喜爱。人们认为,“八”是个吉祥、兴旺、富贵、团圆的数字。因之,群众中久有“要得发,不离八”和“八字成双配对,万事吉祥富贵”之说。此说虽有唯心之嫌,但它包含着人民渴望富裕、平安,改变贫困生活和过上安居乐业、无忧无虑日子的*和心愿。所以,人们生活中有许多有关“八”数的有趣事例,至今仍在流传。

 婚嫁中的“八”数

 汉中人的婚嫁喜事,从订婚、送喜期到迎娶时所送礼品,讲究成双配对,以“八”数为标准。如送猪、羊、鸡肉及酒、米、面等,称为“八大”,糖、果、糕点之类称“八小”礼品;或大或小,务须配足八样。婚期,皆喜欢定在初八、十八、二十八日举行。宴席,讲究“八品”(即蒸、烧之类的八个正菜,干盘、凉拌、汤菜除外),“八盘”席(即八样炒、炸之类的菜)。陪嫁中更讲究成双配对,如茶杯、碗、盘等皆为八数。就是被褥,双方各作四床合成“八”数。叩拜爹娘,也以“八拜”为最尊敬之礼。即是见面礼、谢媒礼、谢厨礼等,红包中的钱也以“八 数”为准。如八元、十八元、二十八元……八十元等,不能包 整数。

  建房中的“八”数

谚语:修房造屋、不离八数。这也是汉中人修房造屋的传统风俗。人们修造房屋的高、低、宽、长的尺度,都要有一个“八”的尾数。如房子开间,要九尺八、一丈零八、一丈一尺八等。从屋顶到檐口(前后相同),用一根四尺椽子和一根八尺橼子相接,叫“四八尺”。用两根八尺橼子相接的叫“重八”。还有“六八尺”、“九八尺”等。室内进深有“二八”、 三八”(即一丈六、二丈四)等。房屋高度,从屋顶到地面有一丈五尺八二一丈六尺八、一丈七尺八等。即是门楣、窗棂的大小、宽长度,也有“八”的尾数。以望为主人带来家事和顺和兴旺发达。 

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认识的改变,嫁娶喜事中的礼品、宴席等已不太强调“八”数了,但对送红包等仍很讲究。婚期也有放在国庆、五一、五四等节日举行的。房屋建筑,平房仍按传统规矩,新式楼房都按新的结构建造了。

秦、巴山区人的住房

  旧时(1949年以前),秦、巴山区由于交通不便,经济落后,人民生活贫困;群众住房也很简陋。但勤劳、智慧的秦、巴山区人民,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利用山区丰富的土、石、竹、木资源,修建成各式各样的住房。如土木结构的草房、瓦房、竹木房、石板房,式样各异,独具特色。

  山区住房的修建,人们习惯就地势而建,多为背靠大山“一”字形排房;(二、三间不等)正中一间无窗户,从中开双扇门,叫“堂屋”,设祖宗神龛,进门侧有火塘(也称为客厅)。两边的为睡房、厨房、牲畜房等,这是一些较富裕之家的住房。贫穷之家,房屋更少(一、两间),两代同室,三代同室者甚多。分家立户者,睡房、堂屋合一,厨房、猪圈相连。有民谣日:“前檐锅头后檐床,猪儿拴在床腿上”和“椽子一撑就是梁,茅草一盖就是房,竹笆(箔子)一围就是墙,稻草一铺就是床”。形像地描述了旧社会山区人民的艰苦生活。

但这里有个很不好的习俗,无论贫、富之家,无论草房、瓦房,都是窗子小而少,室内光线昏暗,灶头没有烟囱(或火塘上煮饭),排烟通风不良,又以柴草为燃料,烟熏火燎,致使房内乌黑,灰尘厚积,很不卫生,这也是山区群众多眼病之原因。

土木房

 土木房,即土墙、木材屋架的房。这种房,人们一直沿袭着传统的建造方法;用木头做成框架,在“人”字形屋梁上钉板椽、盖青瓦(丘陵、平川的土木房一样),瓦呈弧形,沿椽空放置成沟,称为阴瓦,在沟与沟接茬上反扣之瓦叫阳瓦,盖瓦相接不坐泥,简单省事,捡修方便。草房(木梁、土墙),是在梁上铺以竹竿、竹笆、箔子,上盖茅草或麦草,房顶坡度比瓦房陡。故有“草房平,住不成(易积水);瓦房陡,住不久(瓦易溜)”之说。室内分隔,多以木板或竹笆为墙。

 竹木房

 竹木房的结构,较为简单,墙壁全用没有任何加工的圆木横排连接砌垒而成,壁上留“口”字形窗户。房顶亦为“人”字形,木梁上用大竹子搭成排,再用细竹横铺密结。屋面,用“蓼叶扇子”遮盖(用蓼叶平铺,竹条结扎而成)。屋楼,是在横架的木头上平整地密铺一层毛竹,再厚厚地铺一层稀泥,干后便是烘干粮食(下边是火塘)的地方。

  这种房,有冬暖夏凉的好处,多建于林边、山腰及低凹的地方,是深山里多见的住房。

  石头房

  石头房,是全用石料建筑的住房。其构造方法,房基地的选择和建造土木房不一样。这种房子多贴靠石崖,三面围墙。墙壁全用直径为一尺左右的圆石头垒砌,屋顶全用大小不等,长方不一的石板盖成。其建筑方法独特,工艺讲究。初见这种房子的人,实有危险之感。但实际坚固,既不怕山水冲刷,又不怕暴雨袭击。修建简便,安全实用。民间有两句顺口溜道:“石头砌房房不倒,河坝喂猪猪不跑”。

  这种房,在镇巴、西乡、南郑、留坝等县的秦、巴山区较多。

  建国后,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住房条件逐步得到了改善。20世纪50~60年代,以茅草庵子换土木结构的房舍为主,草房翻修为青瓦房;80年代以来,由于城乡经济日益活跃,人民生活逐步提高,民间逐步兴起了住房图宽敞,土墙换砖墙,青瓦换机瓦,平房换楼房;灶屋多把烟囱装,住房讲究大门窗;猪圈、鸡舍、厨所布置趋于合理、卫生。不少地方还出现了砖、石、混凝土结构的款式新颖的小楼房。

汉水流域的住房

  自古以来,汉水流域(即汉江两岸的平川地区)群众的住房,皆为土木、砖木结构。从20世纪80年代初,农村才出现混凝土建筑,遂之逐年增加。特别是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许多农村旧貌换新颜,一排排新式楼房,拔地而起,一座座城镇的高楼大厦,擎天林立,给汉水两岸的广阔土地上增添了时代的光彩。

  过去,这里群众的住房,皆为传统的“人”字形屋顶、框架式房架、砖或土坯墙的平房(草房亦同状)。经济富裕者,多为砖墙、青瓦房;讲究四合院、三合院,门楼高,天井方的组合房舍。有身份的人家,房脊上要装饰兽头,檐口钉瓦挡以及格子门、雕花窗等。一般人家则是:“圆木梁,土坯墙,柴门单开青瓦房”。贫寒穷人,多住“烂瓦房,破草房,前檐锅灶后檐床”的简陋住房。

  四合院:座北向南五间(多为明三暗二)为上房(亦称正房),正中一间南面开门,北墙无窗为堂屋,既是设祖宗神龛的地方,又是接待客人的所在。两侧各二间向堂屋开门,房子前后墙开窗为卧室,上有板楼,下有地板,楼上装粮食及储存物资之用。东西座向两边各三间,称为偏房、斜房、东西配房;分别作为客房、厨房等。南面,正中盖大门楼(带过庭)。两侧各二间,作为堆放农具、佣人卧室等。整个房舍四面合围,呈“口”字形。小院子呈正方,称“天井”。柴草房及牲畜圈,一般是盖在大门外或后园内。

  三合院:即上、右、左三面建房与四合院建筑同,呈倒“凹”字形。下(南)方正中建一座大门楼,两边砌砖墙连接,亦成方形独院。

  “一页瓦”,即三、五间房一排而建,有一明二暗或三明两暗。分堂屋、卧室、厨房、柴禾房等。三面围墙,南建大门楼,使其整体建筑亦呈方形。当然,不砌围墙的单家独户也有,几家人合成一个建筑整体者(一个院子)亦有之。

  但无论是何种组合的住房,人们最讲究的是要南北座向的住房。有民谚:“座北向南的房(南面开门),冬暖夏天凉”。其特点是向阳,冬天太阳一升起来,阳光就能照进屋子,坐在门口干活也能取暖。同时,经常在门口晾晒衣物、粮食时,既无遮挡阳光,且收、晒方便,易于管理。夏日,烈阳西斜(也是一天内最热的时候),门前遮荫早,在门前及房内(北边热,南边凉)都有凉风。这也是人民在长期生活中,总结的科学经验。至今仍为人们所用。

朝山与朝海

  朝山与朝海,是汉中地区群众的传统风俗。这里的“朝”字,在过去含有朝拜之意,现在则是旅游的代名词。

  农历二月,春暖花开,百草发芽,林木挂绿,农事不忙之时,人们朝山和朝海,实是春游。

  农历六月,夏粮人仓,秋苗上岸(即插、即种),经过三夏紧张劳动的农民更喜欢出门游玩,以解除疲劳,舒畅心境。

  汉中,岭峻峰秀,地貌奇特;山高而有神韵,水长而有灵气。如汉台区的天台山、南郑县的小南海、略阳县的灵崖寺、城固县的哑姑洞、洋县的丰都山、西乡县的竿子山等等。这些地方不但有得天独厚的迷人景色,而且还有许多美妙的传说。人们可以一边欣赏风光,一边讲述故事,悠然自得,好不乐哉!六月的汉中山区,景色宜人,气候凉爽,是避暑旅游的理想之地。所以,每年的朝山、朝海,男女老幼,人来人往,从正月初一一直持续到月底。像小南海、天台山等处,朝山者延续两月多。

  过去,人们朝山、朝海是身背烧香物,肩挎干粮袋。一是朝山拜佛、朝海拜观音,祈求风调雨顺,家人平安;二是游览胜地,观景解闷。自古朝山者妇女较多,是因为几千年封建礼教的束缚,长年累月深居家门的妇女只有借朝山、朝海之机才能欣赏到大自然的美丽和门外世界的繁华。所以许多才子佳人的动人故事多半产生在这个时候。

  现在朝山、朝海的风俗仍很盛行。如天台山、小南海、哑姑山等处,每年六月间来“朝”者,每日均以千计。但朝者的成份却大大改变了,青年人占居了多数。与此同时,快餐食品、饮料,代替了敬神供品和简单的干粮。年轻人很少敬神求佛,而是游山玩水,观花赏景。烧香拜佛的老太太虽时有所见,却已是寥寥无几了。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