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速车王》| 驰骋赛场,妥协生活

《极速车王》| 驰骋赛场,妥协生活

首页休闲益智极速狂飙车王更新时间:2024-04-29

2019转眼就成了“去年”,2020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跑来。

在体验到生活的极速奔跑的时候,也期望你及时“刹车”来感受到生活的激情。


速度与激情是生活的写照和期待。

在全速前进的生活中,我们总是越跑越快,不断地向前冲,在追求速度的时候,告诉自己这是对生活的激情,却忘记踩下刹车停下看看身边的一切。

生活究竟是怎么样的?快速前进好不好?奔跑时,你又到底是谁?

说到速度与激情,我们总会想到一些赛车系列的电影。



这些赛车电影,一般都会由慢到快讲述主角成长的故事,亦或是剧情越发紧张刺激。

在赛车故事中,我们不止说速度重要,还说及时刹车更有意义。

刹车是为了更好的前行,还是为了向前方的困境妥协?

最近就有这么一部赛车电影讲述一个不一样的传奇故事——一个关于刹车与拖妥协的故事。

-极速车王-

-Ford v. Ferrari-


影片口碑大爆,好评如潮。

烂番茄新鲜度92% 爆米花98%


IMDB 8.3分


豆瓣评分也高达8.5


无论如何,这不仅仅是一部爆米花电影,她更是一部艺术电影。

顶级配置

先来看看《极速车王》的导演和卡司的配置,无疑是顶级。

导演詹姆斯·曼高德执导的《致命ID》、《马戏之王》和《金刚狼3:殊死一战》等都大获成功,这也为《极速车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致命ID》剧照


《马戏之王》剧照



《金刚狼3:殊死一战》剧照

主演马特·达蒙,获得第70届奥斯卡最佳男主角提名和第82届奥斯卡最佳男配角提名。

并和好友本·阿弗莱克一起凭借《心灵捕手》获得第70届奥斯卡最佳原创剧本奖。


克里斯蒂·贝尔,诺兰经典三部曲《蝙蝠侠》男主角。


他是出了名对自己下狠手的演员,每次为了投入去演每一个角色,做到“胖瘦自如”。


马特·达蒙和克里斯蒂·贝尔的强势加盟让这部电影更加吸引人。

在《极速车王》中,导演詹姆斯·曼高德运用了以往电影中的一些手法和人物的设定。

比如双男主(马特达蒙和克里斯蒂安·贝尔)、人物内心分裂等等。

法拉利 vs 福特

一开始看到片名,还以为是2013年上映的高口碑赛车电影《极速风流》的翻版。


《极速风流》剧照

本以为《极速车王》会以同样的套路讲述故事。

影片Ford v. Ferrari就是指一个代表法拉利、一个代表福特来竞速比赛——

福特大战法拉利

然而事实却是,两大主角同属福特一个阵营,共同挑战法拉利。

与《极速风流》相同的是,本片也是一个以赛车赛事作为故事背景的改编传记电影。

《极速车王》改编自历史上真实人物发生的真实故事,影片中的故事并非完全虚构。

影片的名字Ford v. Ferrari 除去表面的福特大战法拉利还有别的含义。

Ford 福特Ferrari 法拉利是两大汽车品牌 。


在上世纪60年代,两家根本就是相隔千里的企业。福特是推进汽车生产进入现代化的美国霸主,法拉利则是热衷于各种汽车赛事的枭雄。

身处美洲大陆的福特崇尚“大局为重”,以批量生产的流水线创造出一个强大的汽车帝国。


远在欧洲的法拉利则重视汽车性能,追求外观,因而制造成本也远比福特高。

正是如此,法拉利面临着*的危机。


这时,在北美赚得盆满钵满的福特开始窥觑欧洲市场。

但是,作为汽车发源地的欧洲哪有那么容易进入。

为了进入欧洲市场,福特决定捧个奖杯。而当时欧洲最火的勒芒24小时耐力赛成为了最好的机会。


然而勒芒赛向来是法拉利、宾利、捷豹的主场。

1960年开始,法拉利成为赛场上的庄主,非欧洲品牌的汽车想拿个名次都难,更何况是远在北美的福特。

但是当时福特并没有适合勒芒赛的赛车,财大气粗的福特想出一个“完美”的办法

——收购法拉利。


福特向法拉利提出了1600万美元的收购价,但是合同里的“法拉利竞赛部门给福特竞赛部门提供引擎,并放弃参赛”并剥夺恩佐·法拉利对赛车部门的管理权。

一看这样,“暴脾气”恩佐·法拉利立刻拒绝了。


在合同上愤怒地写下了不可接受,还痛骂了没有到场的亨利·福特二世。

“福特只能在丑陋的工厂里制作丑陋的小车”

“亨利·福特二世就是个肥猪”

一听如此,亨利福特二世火冒三丈,这已经不是收购或赚钱的破事儿了,是尊严的问题。

他抛下狠话:“Go to Le Mans, and beat Ferrari's ass”,不惜一切代价都要在勒芒赛场上击倒法拉利!


于是这场关于两种不同的汽车文化,两种生产方式的竞争就此开始。

实用主义 vs 官僚主义

唯一获得勒芒赛冠军的美国车手卡罗尔·谢尔,在诊断出心脏瓣膜出现问题后,不得已退出赛车界,创办赛车公司。


他找来了传奇车手,肯·迈尔斯(克里斯蒂安·贝尔 饰),这个不得已卖掉自己修车行的的窘迫赛车手。


一个经验丰富的工程师、一个优秀的赛车手、一家阔绰的汽车公司,强强联手,看起来足以称霸赛车场。

但并非如此,福特公司内部繁琐的规章制度和企业官僚主义让这个组合发挥不出真正的实力。


随后的一场比赛,结果显然是福特惨败。

究其原因,谢尔比向福特二世指出,正是企业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的束缚导致自己想法无法准确传达给他。

而福特二世的秘书利奥·贝贝为了讨好福特二世,不断强加自己的意愿到比赛中。


这时福特大战法拉利阴影下的对决开始了——法拉利的实用主义对抗福特的官僚主义。

谢尔比和肯在费尽心思对抗法拉利的同时还要和福特的体制周旋。

体制认为谢尔比不配参与这样的比赛,即使他车技一流。

为了给迈尔斯争取比赛出场机会,谢尔比让福特二世坐副驾驶体验即将出战的赛车。

高速奔跑的赛车让福特二世当场痛哭。


福特哭着感叹到自己的父亲无法感受这样的速度时,资本家的虚伪表现得淋漓尽致。

为生活踩住刹车

1966年的勒芒,福特真的包揽了前三名。


原本肯·迈尔斯都赢定了,福特高层却做了一件很卑鄙的事:要求他放慢速度和另外两名赛车手同时到达终点线。

迈尔斯知道后,愤怒的刷新了单圈成绩,本以为这位放荡不羁的赛车手会一路狂飙夺得冠军。

但最后,肯换挡减速,等待福特车队一同冲线。

然而勒芒却宣布冠军是迈凯伦。

这件丑闻轰动了整个赛车界,一度成为赛车界最著名的事件之一。

肯向福特的官僚主义低头了,他刹车了,他也妥协了。


但是,肯的减速与妥协更加彰显出赛车精神,突出法拉利的实用价值。

法拉利老总恩佐面对这位“冠军”脱帽致敬,其实我们心中也早已肯定了迈尔斯和谢尔比的冠军身份。

不止是迈尔斯向福特妥协,谢尔比也向生活妥协。

因为身体原因,谢尔比刹住车;因为自己是车队领袖,不得不听从上级命令,谢尔比屈服于福特的官僚作风。


而那“英明神武”的大老板福特二世到了最后的关键时刻听从了小人的谗言。

他也妥协了,他愿意用一个功臣的胜利换来公司的利益。

妥协的背后我们能看出经历过二战的那一代美国人身上不服输的拼劲儿。

他们是让这个国家伟大起来的真正引擎。


妥协后的遗憾

不管是两位主角,还是福特老板,总会提到他们在二战时的经历。

对当事人来说十分遗憾,对于看故事的人来说却堪称幸运的是,这场比赛有一个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的结局。

在影片第一幕中,推动情节的主要力量并不来自两位主角,而是来自于福特公司内部。

李·艾柯卡提出了让福特收购法拉利的方案,结果这次收购反而成为法拉利跟其他有收购意向的企业讨价还价的筹码。


福特被狠狠耍了一把,这才促使老板亨利福特二世下定决心要在赛场上击败法拉利。

从福特老板宣战,到他后面与谢尔比的几场对手戏,都让人觉得这是一个雄才大略的靠谱领导者。

一般的电影,应该会把上述情节处理成主角需要克服的最后一个难关。

比较俗套的结局是主角坚持自我,赢下比赛,最后大老板被他的气魄折服,掌声经久不息。

比这种俗套更糟糕的是,主角屈从大老板的指令,明明是受到剥削、受到压迫,还要露出受虐狂式的笑容,歌颂大公司给他提供的集体主义的温暖。

影片的最后有着后者的影子。

当主角终于同意放慢速度、等待后两台福特车追上来一同按照公司要求齐头并进时,我开始质疑。


接下来的剧情却表示,上面这场比俗套更糟糕的所谓“大团圆”只是一个幌子。

妥协减速的背后是与属于自己的奖杯失之交臂。

而公司领导们正忙着弹冠相庆,无暇顾及他。


反而是他的对手远远地向他致意,他也回以心照不宣的微笑。

直到这一刻,福特和法拉利,谁把车当成赚钱的工具,谁才是真正爱车、懂车的人,这个答案也终于清晰。

有人可能会说,最后的结局让老板露出资本家的真面目,但我们还是会对迈尔斯的选择表示疑惑。

毕竟主动减速这个行为还是不太像一个赛车手该做的事情。

在我看来,从造车到比赛,迈尔斯已经完全爱上了他驾驶的赛车,他希望在最后时刻所有荣光归属于这款赛车,即使是与冠军奖杯失之交臂,也没流露出太多遗憾。


对他来说真正值得遗憾的是,这台车本可以更快,却没能在世人面前尽情展现真正的实力。

为了弥补遗憾,肯和谢尔比勒芒赛后又去对车进行极限测试,但这一次,肯没有那么幸运,意外发生了。


正如影片中的这句话:

There's a point at 7,000 RPM where everything fades. The machine becomes weightless. It just disappears.

当车子到达7000转时所有事物开始慢下来,机器变得轻盈,一切逐渐消失,

All that's left, a body moving through space and time. 7,000 RPM, that's where you meet it. You feel it coming. It creeps up near you , and it asks you a question.

只剩下肉身穿越了时间与空间,7000转就是这个交会点,你感觉到它逼近,你感觉到它攀升,接着问你一个问题。

The only question that really matters. Who are you?

最重要的唯一一个问题:你到底是谁?


在向生活减速低头的时候,我们不要忘记这个问题。

在妥协的时候,不要忘记自己妥协的初衷。

永远都不要忘记这个问题

你到底是谁?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