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路
来源:物质生活参考(ID:wzshck)
01.
读书时代,我的导师有一句令人闻风丧胆的灵魂拷问:“最近读了什么书?”
对于好吃懒做不思进取如我者而言,这堪称是学生时代的最大噩梦,以及最高难度送命题。
面对这句亲切而不失威严的问候,你当然不能拿流行小说和野史八卦来充数,但也不可病急乱投医,抛出过于高大上的书目。像《纯粹理性批判》《存在与时间》之类,你可能只翻了两页就安详睡去,但他肯定看过全本,而且大概率看过不止一个语种。万一他兴致一来,要和你讨论下某个细节问题,很容易就会露出马脚。
简而言之,你需要选一本逼格适中的书,并且证明自己真的读过。
鉴于这道送命题的压力如此之大,我们每次和导师见面前,都要突击一两本书,以便手中有粮,心里不慌。而在各种突击方法中,最简单易行的,当属“豆瓣读书法”。
打开豆瓣页面,不光有内容简介、作者简介,更重要的是有各路读者长评短评,既有全书总括式的评论,也有名言金句汇总,更不缺对具体细节的挖掘分析,甚至会提及翻译校对印刷中的错误。快速浏览完几篇热评,基本上就能get到全书主旨和可以拿来展开的细节,效果拔群,胜似读完整本书。
除了“豆瓣读书法”,学生时代另一个实用的假装读书技能,是“查找关键词”。
“豆瓣读书法”用来应付导师,而查找关键词则是写论文利器。如今书籍和论文几乎都有电子版,想查某篇论著中阐述的某个概念或理论,只要ctrl f,即可精准定位。然后便可以名正言顺地引用或转述,并写进参考书目,假装自己真的读过了全本。
总之,假装读书可耻但有用。研究如何假装读书,极大提高了我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当时我一度以为,假装读书只是学生党的必修技能。直到踏入社会,我才认识到,我生也有涯,假装读书也无涯。
在今日之职场和社交场,假装读书不但是一种刚需,而且俨然形成了若干产业链。
产业链之一,是“速成读书”。
“豆瓣读书法”都已经不够速成。网上随便搜一搜,遍地都是诸如《十分钟读完<三体>》《五分钟读完<商业的本质>》的速成阅读大法,让你只需花上几分钟,就能假装读完了一本大部头。
其中最震撼我的,大概是《五分钟读完<红楼梦>》。把“批阅十载、增删五次”,“字字看来皆是血”的《红楼梦》浓缩成五分钟的阅读材料,大概就像把一桌子山珍海味换成一块压缩饼干,还未必有压缩饼干管饱。
这种速读品大多粗制滥造。但其中也有一些产品成功摆脱了粗糙的初级阶段。它们经过了更复杂的加工程序,用上了更时髦的话术,换上了更精致的包装,并且拥有了一个听起来更高级的名字:知识付费。
产业链之二,是观光打卡。
两年前的夏天,我和闺蜜慕名去了趟北方海滨的某网红图书馆。平心而论,面朝大海的图书馆的确美不胜收。唯一的违和感在于,咔嚓咔嚓的快门声一直不绝于耳。偶尔抬头看,靠海的落地窗前,永远是一溜各种角度拍照的身影。
你甚至可以想象那些照片出现在朋友圈里时的样子:九宫格里,必然有书籍封面或扉页的特写,最好配上一杯咖啡做背景。
这大概算是一门皆大欢喜的生意。对于网红书店和图书馆而言,客流当然意味着更多的消费和赢利空间;而对于热衷打卡的游客来说,拍几张假装读书的文艺美照,已然值回咖啡钱。
产业链之三,是如今大热的文创。
先自我忏悔一下:去年一整年,我买的各种文创书签,比看完的书还多。
之所以忍不住买了这么多,一方面要怪今天的文创产品审美进步突飞猛进。另一方面,可能也是出于一种间接补偿心理:书如今是看得越来越少了,买几个书签就像是一种成本低廉的面子工程,自欺欺人地假装自己还是个读书人。
不一定每个在书店买文创产品的人都是出于这种心理,但可以确定的是,文创的确在某种程度上救了实体书店。
随便进一家网红书店,至少有三成以上的货架摆的是文创产品、文具和各种精致的小玩意。有报道称,杭州某家知名书店2018年七成收入来自咖啡区、文创产品和陶艺制作等体验活动[1]。靠卖文创和咖啡赚钱,已经是一种公开且成功的商业模式。
从这个角度来看,今日书店之复兴,可能还真要感谢假装读书的人。
02.
学业压力消失之后,人为什么还要假装读书?
这首先是个面子问题。从人性的角度来看,无论是在社交网络上还是在现实生活里,公开承认自己对某件事无知,都是一件很需要勇气的事。
对此我们也不必过度自责,因为假装读书的现象在全世界都普遍存在。英国《卫报》曾经不嫌事大地罗列了“最常被假装读过”的书籍榜单,《一九八四》名列榜首,其后是《战争与和平》《远大前程》《麦田里的守望者》《魔戒》《*死一只知更鸟》《罪与罚》和《傲慢与偏见》[2]。
人类的虚荣心也不仅限于读书这个领域。2013年奥斯卡奖提名公布后,鸡毛秀主持人Jimmy Kimmel上街随机采访,随口胡诌了一个电影片名,说是获得了奥斯卡提名的影片。结果被采访的路人没有一个敢于说“我没看过”,个个戏精上身,把这部不存在的电影夸得天花乱坠。
总而言之,不管是当众承认“我没看过这部电影”,还是坦荡地说出“我没看过这本书”,背后考验的都是你如何在面子与诚实之间做抉择。面子常常是最后的胜利者。
其中当然也有例外。一方面,当提及那些名声太差或逼格太低的书时,我们自然会唯恐避之不及,积极划清界限,大声宣布“我没读过”——即便读过,那也是必须消灭的黑历史。
另一方面,当你有足够的底气时,也尽可以在任何经典名著面前无所畏惧地表示“我没读过”。拿到《时代》《人物》年度图书的凯文·威尔逊就坦白表示,他读英文系期间,75%的功夫都用在了假装读书上,而《尤利西斯》他至今都无法卒读[2]。
除了面子,在当下,假装读书最现实的动机,是焦虑。
小时候,每逢考试成绩不理想,我总会痛定思痛,跑去买一摞参考书和试题集。虽然扛回家后多半一页都不会做,但至少可以产生一种“马上就要发愤图强”的幻觉,获得一点自我安慰。
全民焦虑的时代,知识付费如此流行,大抵也是出于同样的心理。
害怕知识落伍,担心跟不上潮流,焦虑被淘汰。没有立竿见影的解决方案,只能花钱买安心,营造出一种“我有在努力”的幻觉,以此缓解焦虑。
除了自身施予的焦虑,还有周围环境带来的焦虑。十多年前,公司老板们人手一本《乔布斯传》,而后创业潮兴起,没读过《从0到1》《创业维艰》的人,简直不配混迹创业圈。有评论者颇为尖锐地指出,上述两本书对中国创业者的指导意义在很大程度上要打个问号,最大的用处,恐怕还是“拍封面并分享到社交媒体”[3]。
当假装读书进化成一种职场必须的自我包装术时,有了明确的市场需求,它自然也就成为了一门生意。它能产生多少智慧令人生疑,但可以肯定的是,它带动了足够体量的消费。
03.
公平来说,假装读书也不算什么坏事。毕竟在人类的各种谎言中,假装读书几乎属于最无害的那一类。
其最严重的后果,不过是当面被戳穿,“受害者”也只是撒谎者本人,纯属自作自受,牺牲了自己,娱乐了他人。
在更多的时候,假装读书是一种心照不宣的默契,是愿打愿挨的买卖。因为它实际上欺骗不了任何人,只能欺骗自己。
从积极的角度看,假装读书也有若干可取之处。
比如我们可以自我安慰,就算是假装读书,好歹也要做一些表面功夫,总归强于完全不读。
即便去逛书店只喝杯咖啡、买个书签,一本书都没买,起码也算是以实际行动支持了书店营收,为文化事业出了一份力。
至于买了书而不读,更无须愧疚。所谓买过就是读过,同样是积灰,放到家中的书架上,总强过堆在仓库的角落中。
综上所述,当我们假装读书时,尽可以理直气壮地告诉自己:假装读书,既能丰富业余生活,也能创造经济效益,四舍五入而论,一样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只是读书可以假装,读一本自己喜欢的书时那种由衷的快乐与满足,却永远无法靠假装来获得。
参考资料:
[1] 施峥:《文创产品活动让书店成为“文化综合空间”》,《每日商报》2019年4月13日
[2] K. Wilson, "I Pretend to Have Read Books All the Times", Literature Hub, 31-Oct-2019
[3] M. Brown, "The Guilty Secret: the books we only say we've read", The Guardian, 4-Mar-2009
[4] 赵赛坡:《为什么创业者要假装读过这些畅销书?》,《新京报》2015年5月30日
*本文图片来自视频截图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