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同道|辽博齐白石大展深度解读,开启年度热点齐白石160周年

艺术同道|辽博齐白石大展深度解读,开启年度热点齐白石160周年

首页休闲益智蝌蚪大作战墨虾探蝌更新时间:2024-05-05

齐白石诞辰160周年纪念,围绕齐白石为主题的展览,依然会是整年度热点。

在过去的几个月里,包括辽宁省博物馆、中国大运河博物馆、湘潭市博物馆、成都市美术馆、中华世纪坛等多家艺术机构已经陆续推出展览。

今天我们来关注的,是辽宁省博物馆的“丹青万象——齐白石和他的师友弟子们”,算得上是近期能全面介绍齐白石艺术人生的展览,无论在规模还是展出作品精彩程度上,尤其值得推荐。官方公布展览展出至3月23日。

展览现场 图片来自辽宁省博物馆官微

作为中国古代书画收藏的重镇,辽博对于齐白石艺术的收藏,在国内机构中也当属前列。更是在齐白石诞辰160周年之际,策划了辽博史上最大规模的齐白石特展,展出齐白石及师友弟子的书画、篆刻文物459件,其中辽博馆藏文物358件,部分馆藏书画作品为首次展出。

展览以三大部分9大单元 尾章的结构,全面呈现齐白石的传奇一生。

展览现场 图片来自辽宁省博物馆官微

故事,从一个雕花木箱讲起

世人都知,齐白石从一个雕花木匠逆袭成为一代艺术巨匠。

故事就要从小木匠开始讲起。

整场展览的第一件展品,就是一件木雕花木箱。

齐白石 《木雕花工具箱》 约1882-1902年 长35.4厘米 宽22厘米 高28.5厘米。 湘潭市齐白石纪念馆藏

齐白石当木匠学徒,是从盖房、车马等大器作木匠开始学起的。但大器作是个苦力活儿,要扛木头,但齐白石身体瘦弱,于是改学“雕花木匠”。雕花木艺比大器作更精细,齐白石学得也很有兴致。后来,齐白石的雕花手艺在当地特别受欢迎,那时他的名字齐纯芝,他被称为“芝木匠”。

此次展览的第一件展品,是木雕花工具箱,是齐白石年轻时木工雕花实物,收藏于湘潭市齐白石纪念馆。齐白石北上定居北京的时候,将这件工具箱带到了北京。

箱子以黑为箱底色,红为雕刻底色,黄色作为雕刻纹饰,顶部的提手雕刻成龙形,正面有四层抽屉,两侧雕有云龙纹围绕的吉祥人物,每侧的四角刻雄狮。从箱子的形制结构可推测,此箱适宜盛放如雕刻刀和画具等。

齐白石 《白石草衣像》 无纪年 纸本设色 纵128厘米 横33.3横厘米 辽宁省博物馆藏

《白石草衣像》是现存齐白石唯一自画像,画的是齐白石身穿蓑衣,脚着草鞋,怀抱着古琴,背负书囊,似乎在讲述他自己农人出身,又有旧式读书人的身份。

这幅画并没有标注所作年份,只有白石老人在八十七岁时题跋,讲这是自己年轻时的自画像。

从木匠走向画家,开始于一套《芥子园画传》,年轻的齐白石在一个主顾家里见到了一套《芥子园画传》,并借来临摹,用了半年多的时间全部临摹完,这是他学习绘画的开始。

齐白石最早的绘画以清末流行的孱弱风格仕女为主,西施浣纱、黛玉葬花,这些都是当时人喜欢的题材,他也因此被称为“齐美人”。

齐白石 《黎夫人像》 无纪年 纸本设色 纵128厘米 横68.5厘米 辽宁省博物馆藏

《黎夫人像》是齐白石早年间具有代表性的全身肖像画,也是当时民间肖像画的一种样式。

画中人物的衣饰和背景都是很传统的画法,地毯还呈平面图案化,但面部有一些黑白素描的感觉。面容真实,衣服饰件豪华,给人一种端庄、华贵之感。从构图和表现手法来看,此作受到清代祖容肖像画的影响,并融入西方素描、色彩等写实技法,人物脸部已有明暗关系的染法,反映了清末人物画创作的一种趋势。

齐白石画完这幅画之后并未题字,而是在他86岁时,儿子拿着这幅肖像来问他这画的是谁,他在题跋中写,这位黎夫人是他第一位老师胡沁园先生的妹妹。

齐白石 《梅花天竹白头鸟图》 光绪十九年(1893) 31岁 纸本设色 纵91厘米 横39.6厘米 辽宁省博物馆藏

一幅《梅花天竹白头鸟图》是齐白石31岁时所作,受老师胡沁园之命所绘,明显呈现出传统花鸟画的风格特点。

画面以湿笔淡墨勾勒梅枝主干,重墨点染穿插其间。梅花枝头两只白头鹎一站立,一倒挂,白头鹎寓意成双成对白头偕老。

齐白石《行书甑屋》 纸本水墨 纵33.3厘米 横101厘米 辽宁省博物馆藏

“甑屋”是齐白石曾用斋馆号之一。

甑,是中国古代的蒸食用具,齐白石寓意自己卖字画所得可换柴米养家糊口,故为画室起名为“甑屋”。

在这件书法作品里,齐白石回忆起小时候写字时,祖母经常感慨说,你那么好学可是生错了人家,俗话说三日风四日雨,哪里见得把文章宣纸煮在锅里当饭吃的?15年之后,齐白石能够用卖画的钱买柴米,祖母笑着说:哪里知道今日锅里煮的就是我孙儿的画呢?

齐白石在书中痛惜,如今我已经61岁了,在北京以卖画过活。可是如今祖母已经不能与自己同餐了。北京画院也收藏有一幅“甑屋”书法,都是以简练的话语饱含着思念祖母的深情。

在清末农耕的社会环境下,贫农出身的齐白石没有按照命运的安排跟地里的庄稼打交道,倒是靠着后天的努力与机遇,成为二十世纪中国最伟大的艺术家之一,用手中的笔墨纸砚创造了自己不平凡的一生。

拜师学艺,尊师重道

那么他是如何走上职业画家之路的呢?这就不得不提他拜师学艺和尊师重道的故事。

齐白石一生有多位老师,其中被齐白石视为“平生第一知己”的,是胡沁园。

胡沁园可以说是将齐白石领进绘画之门、开启职业画家之路的恩师。

齐白石 《沁园夫子五十岁小像》 丙申年(1896) 34岁 纸本设色 纵63.5厘米 横37.5厘米 辽宁省博物馆藏

展览展出了《沁园夫子五十岁小像》和师母像,风格都是淡雅清秀的风格,师父的手捏一支兰花在胸前,师母的手里则拿了一支灵芝,这是当时文人士夫肖像画常采用的程式化画法。胡沁园的肖像总体以线条勾勒渲染的传统方法,面部渲染淡赭,脸部还留有明显的勾勒草稿的痕迹,衣服是铁线勾勒后,沿线描加染蓝色。

胡沁园是湘潭本地的乡绅,看到齐白石的几张画之后,就主动收齐白石为徒,亲自教授他画工笔花鸟草虫,还请胡家的私塾老师陈少蕃指导齐白石诗文。

两位老师还一同为齐纯芝重新取名为齐璜,字萍生,号白石。这也是我们熟知的今天齐白石名字的由来。

以下是胡沁园的一幅花鸟题材纨扇页。

胡沁园 《月季鹌鹑图纨扇页(齐白石题)》 甲寅年(1914) 纸本水墨 纵25.8厘米 横26厘米 辽宁省博物馆藏

齐白石 《三公百寿图》 纸本设色 纵90.6厘米 横177厘米 辽宁省博物馆藏

《三公百寿图》是齐白石为胡沁园五十岁生日时所作,胡沁园因为在家行三,所以也被称“胡三公”。画面绘三只公鸡,一棵柏树和一丛灵芝,以谐音的方式表达“三公百寿”。

齐白石 《芙蓉水禽图》 戊申年(1908) 46岁 纸本水墨 纵80.5厘米 横149.7厘米 辽宁省博物馆藏

齐白石 《沁园忆旧图》 庚寅年(1950) 90岁 纸本水墨 纵136.6厘米 横35.3厘米 辽宁省博物馆藏

《沁园忆旧图》是齐白石为老师的孙子胡文效所作。画面描绘的是美好庭院的景象,远处两座山作为背景,几间黑瓦白墙的房子,掩映在绿柳之间,房前是一片水面。从房屋窗户隐约可见一老者,可看做是白石对早年追随胡沁园学习阶段的怀念与追忆。

在他90岁的题跋中写道:沁园师已经仙去三十七年了,今年老师的孙子我的侄子阿龙远道而来,我作此画永两家之好。经过齐白石介绍,胡文效与白石第三子齐良琨同到东北博物馆(1959年改称辽宁省博物馆)工作。辽宁省博物馆收藏的齐白石作品,多与他二人关系密切。

王闿运像及叶德辉题诗 纸本水墨 册页 纵29厘米 横40厘米 湖南博物院藏

题跋:衰年仍是六朝人,胡服相誇不当真。眼见中兴又亡国,萧萧白发弄残春。此昔年怀湘绮年丈诗,即以题其遗像。叶德辉甲子(1924)春。

齐白石的第二位老师是王闿运,也叫王湘绮,是当时湖南的文坛领袖,经学家、文学家,他在清末民初的政坛和文坛都声名显赫,当时有很多人想拜王闿运为师。

但当王闿运主动收齐白石为徒弟的时候,齐白石觉得很不好意思。王闿运说,我想收一个木匠为徒弟,他还不拜师。但后来还是拜王闿运为师,王闿运在经学、文学方面造诣非常深厚,他给齐白石带来文学修养、篆刻等方面的很大影响。

齐白石 《钓水樵山耕云读雪酌酒看花吟风弄月(白文)》 1898年 36岁 寿山石 纵2.8厘米 横2.8厘米 高3.2厘米 辽博藏

齐白石 《乐石室(白文)》 1914年 52岁 青田石 纵2.2厘米 横2.2厘米 高4厘米 北京画院藏

后来齐白石在画坛中,王闿运弟子的身份也给他带来很多优势。

王闿运的门人夏寿田、郭人漳邀请齐白石远游,促成了白石早年的“五出五归”;杨潜庵与齐白石同居法源寺,杨度更为齐白石打理财务。齐白石初入京城,能够快速结识京中的文艺好友,湘绮弟子的身份十分重要。

王闿运 《湘绮先生书寄萍堂》 1911年 纸本墨笔 纵48厘米 横196厘米 北京画院藏

王闿运给齐白石书写的堂号《寄萍堂》。齐白石虽然晚年生活在北京,但他一直觉得自己的根在湘潭,思念故土,他也提及自己像浮萍一样。当年,在齐白石宣武门内劈柴胡同家中,就挂着王闿运为其题写的“寄萍堂”横额。

一生都在追求安稳生活

齐白石的一生都在追求安稳的生活。

他人生的前四十年是在老家湘潭度过的,这四十年的生活经历始终萦绕在他晚年的创作中,尤其是平民百姓家日常生活中的场景,常常出现在他的笔下。

尤其是80、90岁的创作中,很多都在回忆故土,回忆童年往事和美好,可以说齐白石早年的生活经历,深度影响着他晚年的创作。

齐白石 《渔家乐图》 无纪年 纸本水墨 纵99.8厘米 横33.5厘米 辽宁省博物馆藏

齐白石 《墨猪图》 无纪年 纸本水墨 纵99.4厘米 横34厘米 辽宁省博物馆藏

《墨猪图》画一只猪圈外的小黑猪,题中写到,回想起自己小时候牧猪的故事,如今已经过去八十年了,情景就像昨天一样。

他晚年总是将这些记忆里的片段融入画中,而观众在读了题跋之后才能了解他在画中倾注的情感。

齐白石 《南瓜甘芳图》 1950年 纸本设色 立轴 纵181.3厘米 横64.3厘米 辽宁省博物馆藏

《南瓜甘芳图》也呈现出强烈的乡土气息,南瓜圆硕,墨叶肥厚,藤蔓坚实。他题记:这种瓜在南方称为南瓜,在丰收的年份可以作为下饭菜,在收成少的年代可以作为粮食。春天到了,一定不要忘记种南瓜,大家一定要谨慎。他想表达的是,春天的时候不知道今年是丰年还是饥年,大家一定要记得种南瓜。

由此可以看出白石老人深刻的生活经历和对安稳生活的感怀。

齐白石 《慈乌丝瓜图》 1955年 95岁 纸本设色 纵169厘米 横53.1厘米 辽宁省博物馆藏

齐白石 《大好园林图》 无纪年 纸本水墨 纵97.8厘米 横32.3厘米 辽宁省博物馆藏

五出五归

展览第二部分,讲述的是齐白石远游与交友。

关于齐白石的艺术人生,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是“五出五归”,是从他40岁到48岁这8年之间,先后五次走出湘潭。

1902年,齐白石四十岁。应好友夏午诒之邀到陕西,这是齐白石第一次离开老家湘潭,也是他著名的“五出五归”的第一次。

齐白石 《华山图》 1903年 41岁 绢本设色 纵26.5厘米 横24.2厘米 辽宁省博物馆藏

第二年他又跟夏午诒进京,路过华阴县,登上了万岁楼,看到了华山,晚便画了这幅《华山图》。

胡沁园看到这幅画之后赞口不绝,让他画到团扇上。画面将高耸云端、烟雾缭绕的华山描绘出来了,这是齐白石绘画风格转变初期的作品,且这一时期,齐白石的山水画作品存世特别少,所以这幅绘画特别珍贵。

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齐白石后来又去过北京、上海、广西、越南、香港等地,五次游历带给他见识、思想和朋友圈的巨大变化,见到了祖国的大好河山、真山真水,也给齐白石的艺术创作带来了巨大转变,著名的《借山图册》即是他远游归来之后创作的山水册页,画面已然呈现出对现实山水的描绘。

齐白石 《石门二十四景图》 1910年 48岁 纸本设色 每页纵34厘米 横45.5厘米 辽宁省博物馆藏

齐白石《石门二十四景图》册页

《石门二十四景图》是齐白石受好朋友胡廉石之托所作山水组画。

根据石门附近的景色拟定二十四个题目,齐白石花费三个多月几易其稿完成。画面极具生活气息,但当时没有注年款,后来在1915年,齐白石补了题画诗,整套作品才彻底完成。这套图册的部分画面中还保留着画稿的印迹,是齐白石艺术转变的重要组画。

齐白石 《白石作画刻印启事》 辽宁省博物馆藏

朱耷 《花石游鱼图》 纸本水墨 纵105.5厘米 横33.5厘米 八大山人纪念馆藏

齐白石 《芙蓉双鸟图》 1917年 55岁 纸本水墨 纵130厘米 横60.3厘米

对八大的学习,是齐白石艺术中的另一大特点。八大山人纪念馆和北京画院还联合举办过八大山人与齐白石绘画的对比展,将二人诸多花鸟、鱼虫作品相对应展出,能看到齐白石在绘画中对八大山人的学习。

八大山人是明末清初的遗民画家,坎坷的命运影响着他的人生和创作,其绘画作品中多寄托着对明朝的眷恋。其山水画以冷逸风格著称,画面简约大气,构图奇特,花鸟画注重鱼、虫、禽等物象的人格化表现,以象征手法表达隐晦寓意,在绘画上影响了诸多画家。

齐白石 《花卉鱼虾水禽图》 1912年 50岁 纸本设色 每条纵174.5厘米 横47.3厘米 辽宁省博物馆藏

左一:菖蒲蟾蜍图

题识:小园花色尽堪夸,今岁端阳节在家。却笑老夫无处躲,人皆寻我画虾蟆。李复堂小册画本。壬子五日,自喜在家,并书复堂题句。云根姻先生之属以为何如,齐璜记以寄之。

又题:此画尙未寄去,其人已长去矣。是年秋八月,吾师沁园先生来寄萍堂,见而称之,以为融化八怪,命璜依样为之。璜窃恐有心为好,不如随意之传神,即以此记之奉赠,(即)更四幅焚之以答云根也。前行四字上有画字。弟子璜。

左二:芙蓉游虾图

题识:余尝客海上搜罗石印古迹,独八大山人画无多见。有小册画一虾,今经四年尙未忘也,似否未自敢称。然芙蓉神色即令朱雪个背临之,未必伊敢自夸耳。世有知者当不窃笑。白石山人画记。

左三:荷花游鱼图

题识:借山之下有井,余频洗笔砚,因名曰墨井。井上有竹千竿,夏热生凉。寄萍堂在井之侧,因常有清冷之气,足可暂居,旧约不来云根仲甫,因作画以寄之。为画四幅,少异时流。云根最知余画敢为为之。濒生璜。

右一:芦苇游鸭图

题识:古人作画,不似之似,天趣自然,固曰神品。邹小山谓,未有形不似而能神似者。此语板刻,其画可知。《桐阴论画》所论真不妄也。萍翁。

这幅四条屏是齐白石为好友兼长辈的李云根而绘。

画中选取了李鱓与八大山人的画作为稿本,精心布局,笔法细致,又以金农书体题识,是齐白石壬子年的重要绘事。

绘图之前,白石得到了云根的鼓励与指导,图绘好后,他又得到老师的表扬与称赞,他们都促使白石向八大山人及扬州八怪的文人画风格靠近、转变,但画面及绘制过程都反映出此时齐白石的绘画仍处于临习的阶段。

齐白石 《人物图屏》 1918年 56岁 纸本 设色 纵73.5厘米 横40厘米 4幅 辽宁省博物馆藏

齐白石 《人物图屏-醉翁图》 1918年 56岁 纸本 设色 纵73.5厘米 横40厘米 辽宁省博物馆藏

齐白石 《人物图屏-洗耳图》 1918年 56岁 纸本 设色 纵73.5厘米 横40厘米 辽宁省博物馆藏

齐白石 《人物图屏-望福图》 1918年 56岁 纸本 设色 纵73.5厘米 横40厘米 辽宁省博物馆藏

齐白石 《人物图屏-渔翁图》 1918年 56岁 纸本 设色 纵73.5厘米 横40厘米 辽宁省博物馆藏

“五出五归”之后,回到湘潭,本想过安稳日子的齐白石却没有如愿,越来越乱的世道,甚至是土匪横行。1918年,56岁的齐白石在当时的湘潭已经小有名气,土匪传言要绑架他,为了避祸,带着家人到紫荆山下的亲戚家。在亲戚家时绘制了四幅《人物图屏》相赠。

能够看出画面人物是为“遣愁”所作,选择题材是“醉翁”、“望福”、“挑耳”与“渔翁”,透露出齐白石对现实的烦恼和对安稳日子的向往。此时齐白石的人物画已经呈现出大写意的用笔风格,描绘人物寥寥数笔一蹴而就,说明他人物画风格此时已经确立了。

这一年,他作画最少,他意识到:“家乡虽好,不是安居之所”。

离开湘潭,北上北平,齐白石作出了人生的重要决定,这件事情发生在1919年。

北上北平 知己有恩

展览第二部分的第二单元开始,讲述的则是齐白石北上之后,以卖画为生,遇到的挚友,包括陈师曾、徐悲鸿等。

初到北京,齐白石暂住法源寺,以卖画为生的他在最初来到北京时,并不顺遂。

已经年近六旬的齐白石,他的画风从八大而来,是充满冷逸的文人画法,与北京喜欢的富贵气息也不一致。当时的北京画坛,流行的是吴昌硕一派,尤其是充满金石韵味、富贵大气的大写意花鸟颇受欢迎。

吴昌硕 《牡丹图》 纸本设色 纵136.7厘米 横68厘米 辽宁省博物馆藏

但齐白石似乎有着天生遇贵人的体质,他遇到了陈师曾,陈师曾喜欢齐白石的篆刻艺术。他是吴昌硕的学生,也向齐白石推荐吴昌硕的画风。

于是,一个年近六十岁的老者,开启了长达十年的“衰年变法”,他将自己原有的艺术风格与吴昌硕一派大写意花鸟画,以及民间艺术融会贯通,形成了特有的“红花墨叶”派,酣畅淋漓,雅俗共赏。

齐白石 《牡丹图》 1945年 85岁 纸本设色 纵103厘米 横34.5厘米 辽宁省博物馆藏

后来,陈师曾在日本举办画展,带了齐白石的画作,没想到日本对于齐白石的画风特别喜欢,带去的作品全部售出。这让齐白石的名气在日本开始产生影响力,并影响了他北京画坛的关注度,开启了他极受欢迎的绘画市场之路。

所谓红花墨叶,白石老人经常使用浓烈的红色画盛开的花卉,红花艳丽无比,并以墨色画生长繁茂的绿叶,肥厚预滴,红花墨叶相衬,画面对比强烈。

不仅仅画花卉是这种方法,白石老人画雁来红、寿桃、柿子等丰收景象,也多用这种画法,这是白石老人的经典题材,加上鸳鸯、虫鸟等寓意吉祥美好的动物题材,晚年齐白石的绘画功力更加娴熟、游刃有余。他的绘画题材丰富多样,寓意美好,越来越受到民间的喜爱。

齐白石 《多寿图》 1948年 88岁 纸本设色 纵117.7厘米 横48.7厘米 辽宁省博物馆藏

今天我们看到的无数“红花墨叶”精彩画作,很多是齐白石85岁以上所创作,到了齐白石更晚年,尤其是去世年一两年的时间,他的画面则呈现出随心所欲的面貌,随着年龄的增长,精力和笔力大不如前,但画面开始随心所欲、浑然天成,出现了一种古拙感,一幅《杏花图》就能看出其中的变化。

齐白石 《杏花图》 1956年 96岁 纸本设色 纵104.8厘米 横34.6厘米 辽宁省博物馆藏

其实齐白石的绘画并没有被固定在某种题材,无论花鸟、山水、人物,还是身边的任何题材,他都画,他将百姓日常生活细节入画,体现了画家对于生活的浓厚的情感。

齐白石 《鸢尾花图》 无纪年 纸本设色 纵136.5厘米 横33.5厘米 辽宁省博物馆藏

众所周知,齐白石的绘画影响力最为深远的是他画的虾。他不同时期对虾的画法也不同,不仅是虾,他画鱼、蟹、青蛙、蝌蚪、水草等水中的题材也都栩栩如生。

展览中展出了数件齐白石画虾蟹的绘画,齐白石画螃蟹也栩栩如生,用三笔画完蟹盖,并描绘出螃蟹横行的腿的动态,以及蟹腿上绒毛的质感。

齐白石 《墨虾图》 无纪年 纸本 水墨 纵102.5厘米 横34.5厘米 辽宁省博物馆藏

齐白石 《四鳜图》 1945年 85岁 纸本 水墨 纵103.3厘米 横33厘米 辽宁省博物馆藏

齐白石 《守门不易图》 1946年 86岁 纸本设色 纵103.2厘米 横34.4厘米 辽宁省博物馆藏

《守门不易图》则画的是一只小狗,此图左上篆书“守门不易”四字,以简笔水墨绘门前看门花狗一只。齐白石的作品题材广泛,常以生活场景作为表现内容。

以绘画记录画家对人生的感悟,可见浓厚的人间烟火气。画面简单生动,用笔精练,不拘形似,以“守门不易”直观体现主题。齐白石的艺术创作,以雅俗共赏著称,此类生活题材也是其博得盛名的因素之一。

齐白石 《松柏苍鹰图》 1944年 84岁 纸本设色 纵330.6厘米 横71.5厘米 辽宁省博物馆藏

齐白石 《苍鹰图》 1953年 93岁 纸本设色 纵307厘米 横61.3厘米 鲁迅美术学院图书馆藏

雄鹰题材在齐白石的画作中较为难得,在齐白石心中真正的英雄才可以配得上雄鹰的题材,他所作此题材较少。

展览展出了两幅同题材同构图的苍鹰图。画面绘松树柏树相互缠绕高耸,苍鹰立于松柏之上,目光炯炯,有着一目千里之势,气魄宏伟。左下篆书“稳立长荣”四字,“鹰”与“英”谐音,“雄鹰”象征着“英雄”,松柏经冬不凋,寓意长久。

徐悲鸿 《墨马图》 1942年 纸本 水墨 纵61厘米 横45厘米 辽宁省博物馆藏

齐白石与徐悲鸿的真挚友谊,多年来都传为佳话。

他们也在北京相识,对于徐悲鸿,齐白石感叹:“生我者父母,知我者徐君。”

齐白石 《晴谷苍柏图》 1925年 63岁 纸本 设色 纵171.4厘米 横38.2厘米 辽宁省博物馆藏

齐白石 《岑楼课子图》 1950年 90岁 纸本 设色 纵135.5厘米 横34.4厘米 辽宁省博物馆藏

齐白石的山水画真山实水的真切感受,简洁大胆,轻松欢快,但是在北平的传统画界认可齐白石山水风格的人却是寥寥无几。而徐悲鸿却敏锐的发现齐白石山水画的艺术价值,以及赞扬其“胆敢独造”的艺术创新精神。

徐悲鸿 《白石翁九旬寿联》 1950年 纸本 纵227.5厘米 横43.5厘米 北京画院藏

徐悲鸿曾为齐白石九十岁生日写过一幅寿联:“康强逢吉真人,瑞老返童还无尽年”,寿联以绿枝红桃作为背景,这在徐悲鸿的创作里更是少之又少,可见齐白石在徐悲鸿心中的分量。

以寿桃为背景,一是祝福先生福寿,二则是因为齐白石先生也喜欢桃子,尤其是北京的水蜜桃。

关于齐白石喜欢吃桃子,徐悲鸿在心里永远记得,每到桃子成熟的季节,徐悲鸿都让人去接齐白石去摘桃子,两人一起摘桃子、品尝桃子,并给齐白石带一筐桃子。下车的时候,齐白石不下车,说“桃子先进屋”,回去他坐在躺椅上,把一筐桃子放在脚边,两三分钟就睡着了。

徐悲鸿为了邀请齐白石到大学里任教,三次亲自到跨车胡同齐白石家中拜访、邀请,多次谢绝的齐白石深深地被徐悲鸿的坚持和执着打动,终于答应到学校里任职教课。其实齐白石之前不接受徐悲鸿的邀请,并非因为恃才傲物,而是齐白石自觉是农民出身,书底子太差,去洋学堂教书是自己应付不来的。面对齐白石的这种顾虑,徐悲鸿更是义不容辞的当起了白石老人的“助教”,在一次画题为“白皮松”的考试中,齐白石评定考生的成绩优劣,徐悲鸿完全赞同。而在课堂外,徐悲鸿更是亲自接送白石老人上下课。

后来徐悲鸿离开北平。虽然从此之后两人相隔千里,却丝毫没有影响交往,无论徐悲鸿走到哪里,他与白石老人一直互通书信。徐悲鸿多次在书信中嘱托白石老人将最新绘制的佳作留给自己,并按照润例将稿酬寄去,这也是成为徐悲鸿纪念馆藏齐白石作品的主要来源,如今再来看,徐悲鸿纪念馆收藏的齐白石画作,的确皆为齐白石的精品。

他们二人还合作作品,徐悲鸿与齐白石共同合作过《蜀葵对虾》等作品。

1953年9月,徐悲鸿不幸逝世,但在很长的时间内,周围的人谁也不敢把这个噩耗告诉齐白石,怕他老人家接受不了。老人问:“怎么不见徐悲鸿来?”大家只好推托说开会去了,出差去了,又出国去了。过去每年桃子熟了他俩都要相聚品尝,后来就只有廖静文一人送来一篮桃子……时间长了,老人也约略感到出了事,也就不再多问,只是一天天话越来越少了。吴作人回忆说:“有一次,我去他家探望,他一反平日沉默寡言的习惯,忽然对我说:“我一生最知己的朋友,就是徐悲鸿先生……”

齐白石 《牵牛花图》 1920年。58岁 纸本设色 纵125厘米 横35厘米 梅兰芳纪念馆藏

题识:浣华仁弟尝种牵牛花数百本,余画此赠之,其趣味校所种者何如?庚申七月十二日,时借象坊桥观音寺居焉,尘情不生,挥汗并记,白石。

展览中展出了多件作品,讲述了齐白石当年在北京与多位知己的相互交游。齐白石画《牵牛花》,与好友梅兰芳关系密切。

一幅《牵牛花》红蓝色牵牛花,藤蔓缠绕。白石老人因何而画牵牛花?这里面也有一段关于友情的故事:梅兰芳喜欢牵牛花,在自家院子里种了上百种牵牛花。而好友齐白石有一次在梅兰芳的家里见到了一种花朵硕大的牵牛花,有碗口那么大,于是,牵牛花即成为齐白石笔下经常画的对象。

齐白石、凌植支等人合作 《花鸟虫鸟图》 1920年 纵135厘米 横46.5厘米 梅兰芳纪念馆藏

题识:植支枇杷,茫父蔷薇樱桃,梦白画眉,师曾竹石,白石补蜂,瘿公题识。时庚申九月廿四日,畹华生日也。

《花鸟虫鸟图》此图绘于1920年10月22日(农历九月二十四日),是梅兰芳生日。题款注明了当时到梅府致贺的座上宾。是凌植支、姚茫父、王梦白、陈师曾、齐白石为梅兰芳祝寿的合作画。据研究,齐白石所补墨蜂,妙手化尴尬为神奇,既充分利用了狭小空间,又不显突兀,且与王梦白所绘画眉鸟眼神相接,使得画面逻辑严谨。

齐白石与另外一位好友,画家胡佩衡年龄相差28岁。

齐白石来到北京时,胡佩衡已经在北京画坛颇有名气,他早期对于齐白石给予了很多支持。齐白石后来一直感激胡佩衡的帮助,一直以兄弟相称,对胡佩衡十分敬重,两人结为忘年交。齐白石还收胡佩衡的儿子胡橐子为弟子。

胡佩衡 山水图 1950年 纵139厘米 横69.5厘米 辽宁省博物馆

齐白石 《老白(白文)》 1939年 79岁 杂石 纵2.3厘米 横2.3厘米 高5.8厘米 北京画院藏

齐白石 《雕虫小技家声(白文)》 无纪年 寿山石 纵3.3厘米 横3.3厘米 高1.5厘米 辽宁省博物馆藏

齐白石 《老手齐白石(白文)》 无纪年 青田石 纵2.7厘米 横2.7厘米 高3厘米 北京画院藏

子承父业 弟子传派

展览的第三部分,讲述的是齐白石与儿子、弟子们的师承脉络,同时也呈现了齐白石与辽博之间的渊源。

齐子如,名良琨,是齐白石第三个儿子,也是子承父业的孩子。齐白石北上的时候,带着齐子如来到北京,并送到陈半丁门下学习画画。子如的画在齐白石子女中画的最好,尤其得到了齐白石草虫绘画的精髓。

齐白石父子合作 《葫芦草虫图》 无纪年 纸本设色 纵99厘米 横34.4厘米 辽宁省博物馆藏

款识: 葫芦式旧局新奇,牵架垂藤瓜卧土。一尺鲛绡三万钱,挂君堂上生风雨。白石题。三子如,画葫芦。乃翁白石,补蚱蜢,乃翁题。四子长,画蝶。五子迟,画蟋蟀。

齐子如在1950年进入辽宁省博物馆(当时的东北博物馆),为博物馆的藏品征集事业作出重要贡献,这也是齐白石和辽博的渊源所在。

虽然齐白石一生没有到过辽博,但由于齐子如和恩师胡沁园的孙子胡文效都在辽博工作的原因,辽博收藏了大量齐白石的重要作品。齐白石在1954年在辽博举办了首个博物馆画展。

齐白石 齐子如合作 《花卉草虫图册》 1954年 纸本设色 每页纵32.6厘米 横33.5厘米 辽宁省博物馆藏

以下两件《桃实图》与《芋蛙图》,是白石老人在93岁与95岁时为子如所作,以绘画祝福儿子身体健康。可惜子如先生于1955年英年早逝。

齐白石 《桃实图》 1955年 95岁 纸本设色 纵102.5厘米 横33.8厘米 辽宁省博物馆藏

齐白石 《芋蛙图》 1953年 93岁 纸本水墨 纵105厘米 横34.5厘米 辽宁省博物馆藏

齐白石 《壬戌记事》 1950年 九十岁 纵23厘米 横16厘米 高1.5厘米 北京画院藏

《任戌纪事》包括齐白石的日记、诗作、地址等,并记述了大量齐白石与齐子如生活中的细节。

齐子如夫妇经济上依靠齐白石卖画的收入,并在《与姚石倩书》中提到,为子如安排工作一事,可见齐白石对齐子如的偏爱与重视。

齐白石 《子如赏鉴金石文字记朱文印》 纵2.2厘米 横2.2厘米 高6.1厘米 青田石 北京画院藏

1954年,东北博物馆举办“齐白石画展”,齐白石自题展览横幅,还写了一封长信,谈到这次展览呈现了近几年来的创作几十幅,与东北的朋友相见,非常荣幸。我自己年纪大了,没办法能到现场与大家共飨,写一封书信以表向往。

齐白石画展题字横幅 1954年 94岁 纸本墨笔 纵22.3厘米 横121.8厘米 辽宁省博物馆藏

齐白石 《折枝花卉图》 1954年 94岁 纸本水墨 纵46.3厘米 横364.8厘米 辽宁省博物馆藏

齐白石 《杂画图册》 1953年 93岁 纸本设色 纵33.2厘米 横33.5厘米 辽宁省博物馆藏

齐白石 《水牛图》 1954年 94岁 纸本水墨 纵102.8厘米 横34.4厘米 辽宁省博物馆藏

齐白石因艺术受到诸多敬重。尤其是上世纪30、40年代,齐白石在北京画坛的地位和名声达到顶峰。

齐白石在北京收了很多弟子,包括李苦禅、李可染、瑞光和尚、娄师白等。

在教授弟子方面,齐白石一直坚持一个标准:“学我者生,似我者亡”。所以他的学生们艺术风格都大不相同,皆在艺术中开辟出各自的方向。

瑞光 《借山问道图》 1924年 纸本设色 纵225厘米 横57厘米 北京画院藏

款识:借山问道图 白石翁夫子大人命作山水画,谨拟此图奉赠。时甲子十月,受业瑞光。

齐白石初入京时,借住在寺庙里,与瑞光和尚结识。他欣赏齐白石的作品,虔诚拜师,当时的齐白石未在北京画坛得到广泛认可,瑞光已有一定声望和地位,为齐白石在北京画坛立足,起了一定的作用。

此作描绘房屋掩映于山林之中,屋内有二人,表现的是齐白石和瑞光,代表了师徒二人的浓厚情谊。

李苦禅 《葡萄公鸡图》

娄师白 《花鸟图》 无纪年 纸本设色 纵131厘米 横48.1厘米 辽宁省博物馆藏

太平看到眼中来

齐白石出身于贫困农家,大半生历经动荡,老人对来之不易的晚年生活尤为珍惜,他追求平常人家的安稳生活,所以喜欢画日常之物,他希望祖国和平昌盛,百姓才能安稳生活。

所以他晚年有很多作品是向往祖国和平的作品,这也是展览终章所呈现的主题。

齐白石 《篆书百花齐放》 1953年 94岁 纸本 纵40厘米 横209厘米 辽宁省博物馆藏

齐白石在篆书上在早年临习《祀三公山碑》与《天发神谶碑》,他的很多作品也都题写篆书。这件1953年的篆书,可见他的篆书功底。

齐白石 《行书总路线语录》 1953年 94岁 纸本 纵180.5厘米 横47.5厘米 辽宁省博物馆藏

这四件书法作品是齐白石应东北博物馆之邀而写。齐白石一生书法经历了几次改变,93岁之后,他又对隋《曹子建碑》感兴趣。从这件书法作品来看,他在楷书中又融入了隶书的笔法。

齐白石 《五童纸鸢图》 1940年 80岁 纸本 设色 立轴 纵102.4厘米 横37.3厘米 辽宁省博物馆藏

齐白石 《灯鼠图》 1950年 90岁 纸本 设色 立轴 纵99.6厘米 横34.5 厘米 辽宁省博物馆藏

齐白石 《和平万年图》 1952年 92岁 纸本 设色 纵69厘米 横33.5厘米 中国美术馆藏

齐白石 《和平鸽图》 1953年 93岁 纸本 设色 立轴 纵118厘米 横35.6厘米 辽宁省博物馆藏

这件作品是白石老人1953年为东北博物馆所绘。

1952年,齐白石率领多位画家创作巨幅和平鸽献给于赫尔辛基举办的世界和平大会,并荣获1955年度的世界和平理事会颁发的和平金,从此白石老人的和平鸽也成为和平的象征。

这幅画顶部以浓墨画一只展翅飞翔的鸽子,以红色点出鸽的嘴和爪子,画面下部分则画红荷绿叶,谐音“和平”。

齐白石 《篆书愿天下人长寿》 1950年 90岁 纵159.2厘米 横63.4厘米 纸本 辽宁省博物馆

整个展览最后一件作品以一幅齐白石篆书《愿天下人长寿》,这是齐白石对天下人的真挚祝福!

▼ 关于展览

丹青万象

齐白石和他的师友弟子们

展览地点

辽宁省博物馆

三层20-22号展厅

展览展期

展出至2024年3月23日

开放时间

周二至周日开放 周一闭馆

09:00-17:00 16:30停止入场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