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恐龙的发现引发了两位科学家之间最激烈和荒谬的冲突。虽然两人最终被他们之间的矛盾敌意毁了,但他们的工作发现了100多种恐龙,如剑龙、雷龙和三角龙,并帮助我们建立了对恐龙的当前认识。
骨头大战围绕着爱德华·德林克·科普和奥斯尼尔·查尔斯·马什之间的竞争展开,他们在19世纪末在美国西部寻找和命名恐龙化石。他们为了让自己的名字载入史册,竭尽全力地使用肮脏的战术来削弱对方,包括贿赂、间谍、盗窃和毁坏骨头。
然而,他们的关系并不总是敌对的。这对科学家早在1860年代在德国学习古生物学时第一次见面,在那里他们似乎是很好的朋友。他们甚至以对方的名字命名了一些新描述的物种。在科普以马什的名字命名一个两栖动物化石Ptyonius marshii后,马什回报了同样的款待,以科潘南目龙马什型命名了一种已灭绝的海洋爬行动物。
然而,当他们俩都返回美国时,情况变得紧张起来。1868年,科普带马什参观了新泽西州哈登菲尔德的一个化石采矿场。背着科普的马什背后,他向矿场业主行贿,要求将任何新的化石发现送到他在耶鲁大学皮博迪自然历史博物馆的办公室,这个博物馆是马什富有的大叔乔治·皮博迪(想知道他是怎么得到那份工作的)创立的。
这两人友谊的最后一根稻草是1868年,科普发表了一篇关于新发现的已灭绝的海洋爬行动物Elasmosaurus platyurus的研究。令人尴尬的是,他完全误解了动物的解剖学,实际上将头骨放在了它的尾巴末端。
马什指出了这个错误后,科普试图购买所有已知的含有错误的美国哲学学会杂志的复本。然而,一切都为时已晚。马什后来写道:“当我告诉科普教授时,他受到了这一打击,他受伤的自负心从那时起就没有恢复,他自那以后就成了我激烈的敌人。”
随着横贯大陆的铁路的出现,美国西部被打开,为马什和科普的工作提供了理想的工作场所。这对科学家在此期间分别发掘和描述了一些重要的古生物学发现,并急于在科学期刊上发表这些发现,希望赢得对方。
马什常常对科普的论文进行打击,声称它们没有揭示任何新内容,或者并不特别。为了在发表论文的竞争中占上风,科普甚至领了《美国自然家》。
紧张气氛在1877年达到了顶峰,铁路工人发现了恐龙化石,位于怀俄明州医药弓镇附近的科莫峪。很快,这个地方明显地发现了保存完好的许多恐龙化石。
马什得知这一发现后,立即派一队挖掘人员进行调查。到1877年12月,马什已经描述和命名了一些在这个遗址发现的恐龙,包括剑龙、异特龙和阿帕托龙等。
然而,科普也得知了这个消息,于是他派自己的人员前往那个地区,并建立了自己的采矿场。这两个营地离得很近,让对立的队伍彼此靠得很近。
有报道称两队人之间曾发生过拳打脚踢,互相扔石头。还有人被指控为对方的营地进行间谍活动。科普甚至指控马什破坏了化石的剩余线索,以防止对手团队找回任何信息,而马什则指责他越界行为。
如果有人能声称他们赢得了骨头大战,答案可能是马什。科普陷入了困境,挥霍了许多在新墨西哥银矿上的钱,最终银矿*了。与此同时,马什被任命为美国地质调查局的首席脊椎动物古生物学家。
然而,最终,他们俩都在贫困和孤独中度过了人生,留下了一个多少有些可疑的遗产。他们为了金钱和名誉而进行的自负追求,最终揭示了很多关于恐龙和现存爬行动物的重要insights,但他们的幼稚行径并没有为古生物学这一新兴领域带来好的公共关系。
这个故事也提醒我们,科学,尽管承诺客观和理性,但归根结底是由具有自己自负、不安全感和偏见的不完善的人进行的。成为伟大的科学家并不总是意味着你是一个伟大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