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于神话
大约公元前1000年,作为从海洋里获取食物和知识的古希腊人,海豚便已经成为他们生活里不可或缺的部分,这一部分,叫做神话。
神话里海豚是海王波塞冬的信使,替波塞冬传话给美人鱼安菲特里忒——前者是个海洋莽夫,雄性荷尔蒙爆发的壮汉,后者则是海洋里的仙子,温文尔雅,被海王的气质吓得不轻。
当然最终靠着海豚一来二去的沟通传递,安菲特里忒还是嫁给了海王,做了海后。
古希腊人还是很喜欢海豚的,在著名的克诺索斯壁画上,我们看到了一整面墙壁都是海豚的画面,这些海洋精灵给了古希腊人无尽灵感,也给了他们些许庇护。
有这样一则传说,古希腊有一位非凡的吟游诗人,名叫亚里翁。一次,亚里翁从西西里岛表演音乐结束,在返回哥林多城途中被船上水手逼迫跳入了海里,原因是水手们看上了他表演赚取的财富。
亚里翁非常伤心,请求在淹死之前再唱一曲。水手们同意了。
万万没想到,亚里翁的歌声吸引了大量的海洋动物前来聆听,包括一群海豚。
在被扔进水中以后,海豚将亚里翁驮走,救上了岸。
陷于才华
原本海豚和人类的关系一直属于井水不犯河水,一个住在陆地上,一个住在水里,并且都是食物链顶端,谁也不吃谁。
直到19世纪60年代,这种平衡关系被打破了。
当欧洲人开始征战全球的时候,海豚也顺道成了他们征服的目标——要么乖乖听话的表演,要么就去死。
1938年,世界上第一家海豚馆“海洋工作室”在美国弗罗里达州对公众开放,由此也开启了一段长达几十年的海豚热。
人们发现,海豚可以训练用来表演杂技,这可极大刺激了人们的好奇心,于是这群海洋里的精灵一旦被抓住后,便成了“囚徒”和“劳工”,他们的任务就是表演、表演,永无止尽的表演。
1963年,美国上映了一部电影《海豚飞宝(Flipper)》,让一只名为Mitzi的小海豚名噪一时,但是这只海豚在14岁的时候就死于过度劳累。
要知道,像Mtizi这样的瓶鼻海豚在自然状态下能活到45岁以上。
原本每天要在海洋里遨游上百公里的海豚,一旦被困在海洋馆里便哪都不能去,仅有的体育运动是在一群人的监视下做着各种翻滚动作。
海洋馆里的水为了消毒*菌往往添加氯气,而氯气对海豚有着致命影响。另外,狭小嘈杂的环境让海豚的声呐系统几乎失灵,这让它们烦躁不已。
试想一下,一群外星人将人类抓进飞船里,关在一个不足10平米的房间里,房间里闪烁着光怪陆离的光线,空气里弥漫着刺鼻难闻的气味,还有一群穿着诡异的外星人指挥者房间里的人类表演舞蹈……
在这种环境里,人类恐怕也活不了几天。
终于屠*
最终,人们对海豚的良知还是被唤醒了,激怒他们的是以冷血和伪善著称的日本人。
别看他们平时点头哈腰惺惺作态,似乎自己是全世界最文明友善的民族,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最骇人听闻的大屠*,一个发生在日本人对中国人,另一个发生在德国人对犹太人。
日本人屠*与自己同种的人类都毫不留情,更何况是毫无血缘关系的海豚。
2009年,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纪录片《海豚湾》横空出世,将日本人对海豚的暴行展露无疑。
这部影片的知名度不亚于《阿凡达》,对人类文明的影响可谓深远。
当愤怒的动物保护主义者质问当地的渔民,为何要肆意屠*海豚的时候,渔民给出的答案冷血的让人发指:
“我们在除害虫。”
在他们看来,海豚是一种有害的动物,和他们争夺鱼类资源,威胁他们的生计。
为了自我生存而冷漠麻木的屠*其它种族,这种想法与他们当年侵略中国时如出一辙,更何况,海豚并没有威胁到他们的生存环境——和海豚相比,肆无忌惮的向海洋排放核废料对未来长远的生存危害更大。
当然,短视的人只看得见眼前的利益。
海豚开瓶器
海豚开瓶器是精美的,但人类的用心并不友善。
创作者以海豚为题材,表达的一定是对生命美好的祝愿,以及对文化流传的歌咏,只不过这种最近一两百年全世界人对海豚的印象,是一个时代的集体错觉。
我们以为我们在亲近自然,亲近动物,实际上我们在造成不可估量的伤害。
原本这应该是一枚拿在手中无比愉悦的开瓶器,也许还能再开酒的一瞬间闻到海洋的味道,看见一只海豚从啤酒中跃出——
现在,我只能看见一片殷红。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