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三口改造56㎡小屋:自制特殊木材,能住300年

一家三口改造56㎡小屋:自制特殊木材,能住300年

首页休闲益智空闲木材厂更新时间:2024-05-01

Anthony Esteves是一名年轻雕塑家,2015年,25岁的他在一次旅行中,遇到了一栋特别的百年木屋:五十年前一场火灾把宅内烧得面目全非,外立面却完好无损,木板甚至像被涂抹了一层“黑漆”,美得特别。他因此认识了这种特殊的材料:烧杉板。

烧杉板的生命力可以长达300年之久,还能防潮耐寒、过滤空气,让房子冬暖夏凉,环保且可持续。回到美国后,Anthony和妻子Julie买下一幢废弃的百年木屋,以烧杉板为材料,改成了一家三口的林间居所。

怎样在极端气候下盖一栋防寒保温的房子?怎样让“隐居”成为一种不脱离现实、又能贴近自己的生活?怎样让一家人住得舒适、自在?近日,我们连线了夫妻俩,一起聊了聊建造的始末。

Anthony和妻子Julie的小木屋在美国缅因州云杉头(Spruce Head)的一个村子里,周围都是高耸的松树,距离被称为“拥有袖珍海滩”的桦木角州立公园,只有十分钟脚程。

采访时,夫妻俩刚带着两个孩子从海边冰钓回来,因为冬天,打冰洞费了不少时间,视频里,一家三口的脸还是红扑扑的。


Anthony、Julie夫妇

2015年,Anthony认识了同在罗德岛设计学院读书的Julie。“我们是在清晨一家咖啡馆遇到的,他站在我前面排队,我们都看到了彼此,可以说是一见钟情。”

当时,Julie住在缅因州的一个小木屋里。两人一拍即合,相处一段时间后,很快便决定组建家庭,寻找往后的居所。

到了冬天,冰钓是一家三口的常规家庭活动

缅因州的气候不好,除了夏天就是冬天,又远离城市,离群索居的,考虑到未来小孩的成长,找房前,Julie曾问Anthony,是否要去别处生活。

“不知道为什么,我其实很喜欢这种自然的、安静的、无人叨扰的环境。”Anthony解释道,虽然在这样的环境里生活,难度很大,得靠努力,但经过了和Julie的相处,他慢慢意识到,是否能住得和城市一样舒适,重要的是陪伴,是“在一个空间里,能意识到和自然、和彼此的联结”。


缅因州云杉头地处美国最东北部,长冬无夏

半年后,两人买下了这幢隐于松林后的房子。原建筑是一栋小木屋,原用于仓储,没有一扇窗,保留了主体结构。小径弯道的弧度刚刚好,还有石墙,只是废弃许久,屋前屋后都是青苔,想要在不破坏周边环境的前提下再次利用,只能原地重建。

早在交往初期,两人就达成过共识,要为未来的家,造一间“可持续”居所:只需几样建材与简易做工,就可延长房子的使用寿命。基于此,Anthony想起了一种存活了300年之久的材料:烧杉板。


为了不破坏原建筑周边的植被
两人找来土建公司,将房子“挪移”到了一旁的空地上


Anthony耗时四年,用“烧杉板”完成新建

Anthony第一次知道“烧杉板”,是在一次旅行中,遇见一幢于50年前被大火烧过的建筑时。

2015年下半年,经过导师的推荐,Anthony前往异国学校交换,出于寻找灵感,以及对在地文化的好奇,他先后拜访了不少建筑空间,也看到了很多保留完整木结构的山间老宅,直到他看到一间外观呈深黑色的“煤烟屋”。


2016年,一条就曾报道了建筑师王硕

用烧杉板打造“森之舞台”的故事

屋子在54年前遭遇过一场大火,外墙的木板已经烧焦了,却依然坚固,而且没有采取过修复措施。Anthony很好奇,四处打听了解到,这是一种被称为“烧杉板”的材料,而打造它的工艺至今已有1300年历史了。

加工时,由烧制者先将三块竖杉板组合、围成像烟囱一样的通道,火焰沿着内壁,烧至顶部,致使烧焦的表层之下的木质变硬,形成“第二道保护层”,让木板具备防水、防潮、耐高温的特性。

“它的纹路,实际上和树皮纹路有一定共通性。我们用它建造房屋,在由远及近的过程中,建筑会和周围的树林,有一种不断变化而又不断深入的回应,也不用刷漆,很环保的。”


Anthony正在烧制杉板

Anthony的父亲是土木工程师,曾与普利兹克建筑奖获得者、建筑师弗兰克·盖里(Frank Gehry)共事,合作设计了被称为“世界上最酷的学校建筑”的史塔克科技中心。

父亲去世后的十多年里,Anthony从雕塑学毕业。迷茫于“不知要做什么”,他曾考虑过其他工作,内容大多与绘画、艺术创作有关,直到遇到“烧杉板”,他开始构思建筑物的设计,“一座房屋可以把木材、灰泥和金属这类建材组建在一起,同时拥有功能与美,我觉得自己也可以尝试下。”


史塔克科技中心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复合式建筑

为了不浪费原建筑留下的主体结构,也希望攒下的木材应用尽用,好让造价再低一些,Anthony想着,要在这水泥混搭木构的新家里,将采光、通风、保暖的问题,解决得更彻底些。


烧杉板的细节

新家不大,56m²,只有一层半,一楼是厨房和客厅,卧室安置在了阁楼,房体和房顶侧墙的由用完成的烧衫板组成。

简单来说,一根一根的木桩和一块一块的单层木板围合起来,就成了木房子的四面墙壁。但在这里,墙体是双层的,在内侧裸露了屋架的立面之外,还有一层立面,两层之间有三十公分左右的空隙,填充上能使房子更坚固的石膏。

裸露的屋架也是一种装饰
可以呈现出结构本身的美感

另一重好处是,加固后,在所有功能区“打通”的情况下,空气可以在这一层半的空间里形成对流循环,“这样一来,当屋外的温度达到零下时,即便用于室内取暖的设备只有一个利用对流原理运作的木柴炉,室内还是暖和的,楼上与楼下几乎没有温差。”


阁楼的地板部分用了有缝隙的格栅
确保空气穿过地板底部,在没有一扇门的室内形成闭环

采光部分,一楼做了一扇大的玻璃窗,正对着窗外的松林,在阴天,日落前也不用开灯。其余区域的窗户少,开得也小,但一个超大的天窗开在坡屋顶上,真正的天光洒落。

建了四年,新家终于落成,Anthony用“soot house”(煤烟屋)命名,组成了如今一家三口的林间居所。

也许是遗传了父亲的动手能力,Anthony很喜欢把东西组合在一起的感觉,在4岁的时候,就曾送给母亲一个用几块浮木、小石子和金属做的摆件。

到如今这间屋子,Anthony将它比作“雕塑”,作为居所,可以满足一家三口的基本生活需求,同时也是一件作品,可以在传统美学、高性能建筑技术和材料之间取得平衡。


完成的“煤烟屋”

基于此,两人就地取材,做了大量环保且美的细节布置:

混凝土楼梯的扶手,是Anthony用一棵倒下的白杨树的树枝制作的。果园用于摘苹果的旧梯子,成了贯通一层半空间的装饰。

雪松木制成的置物架,既可以展示夫妻俩从各地集市淘来的土罐瓷器,同时达到分割出餐厅和厨房两个功能区的效果。

软装的布置不在贵重,厨房的炉灶、橱柜,以及餐桌,均是来自两人从缅因州林肯维尔的二手市场淘来的。浴室也有裸露的水管水龙头和混凝土水槽。

收纳的部分,Anthony利用地板上的空余空间,为木材、香料和干货创造了储藏区。每到换季时,Julie也会往里“藏”些过季的衣服和床上用品。

在卧室,两人用绳子穿过铜管,将用于收纳衣物的“壁橱”悬挂于天花板上。一把古董扫帚挂在床的正上方,床头柜也是用回收的煤渣制的砖块搭起的。


建好“煤烟屋”之后,Julie和Anthony定居当地,成立了设计工作室,主打植物染料与有机布料,因为她想用不一样的方式做衣服。

她说读设计时,其实不太懂,为什么一件衣服会产生大量的温室气体排放,直到和Anthony自建房、了解到很多建材在使用不当时,其实会对人体造成危害,“比如在制布过程中,染色、漂白就会造成水污染和自然难以自行降解的人造衣物纤维。”

被记录的乡居日常

Julie是缅因州人,从小就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了,她说,生活是跟着自然走的,夏天去户外游泳、散步、摘果;春秋与冬的天黑的很快,一家人就生火煮食,“挤”在阁楼看电影、聊天打闹。没有了轰轰烈烈、五彩缤纷,生活是平淡且自在的。

因此在知道Anthony的计划后,Julie义无反顾地落回家乡,“你设计的衣服,它的颜色、形状甚至材质,是与你的记忆、气味或颜色相关的,而你们的孩子,也可以在一个自然环境里成长,这简直太美好了。”

去年,Anthony用建“煤烟屋”时留下的废料,将附近一间老木屋改建成了桑拿房。

关于下一步要做什么,他说,也许会修缮下一旁的花圃,或是尝试用烧杉板设计些产品,他还没想好,也不急于规划,因为在这儿,行动永远都会发生,“每一天都有惊喜,故事还会继续。”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