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玩沙游戏的环境创设与组织实施

幼儿园玩沙游戏的环境创设与组织实施

首页休闲益智空闲沙堡更新时间:2024-04-11

黄石市阳新县富池镇中心幼儿园 董作雄

玩沙游戏是幼儿利用沙这种不定型的材料进行建构的创造性游戏。玩沙游戏在幼儿园活动形式当中是一种新的尝试,新的探究。它将玩沙活动与科学课程有机整合,它不仅使幼儿获得广泛的科学知识,而且能促进幼儿的身体协调能力和发展幼儿的手腕精细动作,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并且在玩沙游戏中使幼儿的语言能力得到锻炼,社会性行为在玩沙游戏中得到良好的发展,提高了对美的感受能力和欣赏鉴别能力。

玩沙游戏的游戏时间、空间密度,以及游戏材料等是影响幼儿游戏的环境重要因素,应因地制宜地为幼儿创设相关的游戏条件。玩沙游戏对幼儿的发展有重要的价值,研究幼儿园玩沙游戏适宜的环境因素对促进幼儿园玩沙游戏的开展有重要意义。

在幼儿玩沙组织实施过程中,教师还要当好幼儿的参谋和助手,根据需要提供适度的帮助,教师在指导幼儿玩沙时,始终要清楚自己应处的位置,扮演好观察者和指导者的角色。

一、幼儿园玩沙区的环境创设。

1.幼儿园玩沙环境创设场地要多元化。

①.要重视玩沙区空间的合理设置。幼儿的身体还在初步发展阶段,此时合理设置游戏空间对身体成长有很大帮助。通常情况下玩沙区空间应以每个幼儿2--2.5平米为标准,也就是说应让每一个幼儿都可在这个范围内自由玩耍。

②多举措开辟玩沙区域。根据幼儿园范围,开辟沙盘室、沙画室、班级微型玩沙区等,以解决天气影响、幼儿年龄小、人多沙池区有限等实际困难。

③合理配置玩沙区的人员。创设玩沙区必须做好人员配置,当幼儿在玩沙区游戏过程中,需要对幼儿人数以及教师人数进行合理规划,这样既可保证幼儿的游戏空间和游戏体验,同时也可以为幼儿提供充分的安全保护。

2.沙水结合的重要性。

在创设多元玩沙场地和提供多样辅助材料的基础上,要注重沙水结合的重要性。虽然许多幼儿园都在沙池附近创设了水池,但由于人为因素,认为玩沙时加入水会弄脏衣服或取水时容易发生危险等原因,导致水池变成了摆设。幼儿的玩沙游戏离开了水,有趣性和建构性受到很大程度地削弱。那么如何克服遇到的问题呢?

首先,在玩沙游戏中加入水的因素,将极大地提高幼儿在进行建构性游戏时的水平和兴趣。比如,在构筑沙堡时没有水的帮助,幼儿几乎不可能建起一座像样的城堡。此外,也应该将这个理念介绍给家长。其次,在认同沙水结合的重要性时,应为幼儿提供专门的玩沙玩水装备,避免衣服弄脏弄湿等情况,幼儿也能更好地享受游戏本身的快乐。

2、 幼儿园玩沙区的组织与实施

(一)合理调控玩沙区的游戏时间。游戏时间直接影响着幼儿是否能够在玩沙区获得足够快乐,也决定了幼儿是否能在玩的过程中让想象力、动手能力都得到提升。因此对玩沙区游戏时间做过多严格管理,严重影响了幼儿的游戏体验。笔者觉得应将玩沙区游戏和其他方面的教学适当结合,这样既可保证玩沙区的游戏时间,同时也不会对其他教学产生影响。

(二)引导和鼓励幼儿创造性的进行玩沙活动

教师应重视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引导和鼓励幼儿在玩沙游戏中充分发挥创造性,提高游戏水平。教给幼儿合理的创造方法。常用方法有:

①局部改变创造法。对幼儿来说,改变某一物体的局部就是创造。如:在一次的游戏中,幼儿在布置他们的公园时,老师就问:“你们想想改变一点颜色或者改变其中一个建筑物的造型,你们的公园就会变成另一座公园,这时,幼儿都很开心的一起分工合作地进行创造他们新的公园。

②列项改变创造法。玩沙活动可以改变的项目有:变换颜色、变换体积、变换形状、变换材料、增减某一属性、重新组合原有属性、重新设计等。如:建造房子时,教师启发幼儿讨论“你用什么方法造出与别人不同的房子?”有的幼儿想出改变颜色,使用不同形状的材料;有的幼儿在房子的大小、宽窄、高矮上做文章;有的幼儿则想出门窗、屋顶的不同造型。于是造型各异的房子就这样造出来了。

问题往往是引发人们产生思想火花的导火索。只有提出问题,才能激发幼儿的思维和创造。适时启发,幼儿建造的过程中会出现不少问题,教师应仔细观察,了解幼儿的游戏水平和需要,给予适时的启发和点拨。

(三)教师的合理介入与指导要恰如其分。

在玩沙游戏的过程中,教师主要对幼儿兴趣、幼儿观察、幼儿开展创造性的建构以及培养幼儿的行为习惯等进行指导。

1、激发幼儿参与玩沙游戏的兴趣。

幼儿参加玩沙活动,往往是从对沙子感兴趣的。教师应该注意利用多种方法吸引幼儿的好奇心,激发幼儿对玩沙活动的浓厚兴趣和创作的*。

(1)用已有沙子塑造的作品吸引幼儿的兴趣。

教师可事先塑造出各种各样的结构造型展示给幼儿,让他们感受和欣赏这些作品,了解结构材料和结构技能的丰富多样性,体验造型艺术美。当孩子们面对作品羡慕之情溢于言表的时候,尝试之心便会油然而生。如:小班幼儿,先带孩子参观中、大班的玩沙活动欣赏哥哥姐姐们的作品,然后自己来做玩沙活动时,有的孩子就会说我要搭一座桥,有的孩子说我要做一个水桶等等。为此,参观欣赏他人的作品能有效地促进他们对游戏的兴趣。

(2)时刻关注和把握幼儿的兴趣点。

观察是实施有效指导的前提。教师应通过平时贯穿于一日活动中的观察,了解幼儿一定时期内的兴趣点,及时把握幼儿随机生成的兴趣需要,从幼儿的生活经验和兴趣点出发,进行有效的指导,有意识的调动全体幼儿的兴趣,让他们不断关注新鲜事物,从而拓宽知识经验,提高幼儿游戏的水平和对沙子的塑造水平。

(3)想方设法让幼儿持续保持建构兴趣。

幼儿对玩沙游戏的兴趣主要在于过程。他们参加游戏时一般没有明确的目标,只是根据自己或者同伴的突发奇想而进行玩沙,如果幼儿能够做出一些作品得到肯定时,他的兴趣便会得到加强和深入;若有些幼儿没有做出一些作品或者自己对作品不满意时,也没有得到鼓励和肯定时就会对游戏失去兴趣。因此教师试着以下列方法予以指导。

①命名法。教师可根据幼儿手中半成品的形象,及时为作品进行命名,同时指出作品与实物形象的差距,以帮助幼儿确立塑造性的方向,使幼儿将兴趣维持在建构的活动中。

②串联法。当幼儿手中的作品无法与现实物体加以联系时,教师可以启发幼儿多做几个同样的结构物互相连接起来组成一个连续的图案或作品。

③持续法。保留幼儿塑造的半成品,在下次游戏时提供给幼儿,使幼儿通过后续的活动继续完善作品。

2、引导幼儿对物体进行观察。

玩沙游戏通过造型反映物体的外形特点,这就要求幼儿对周围生活环境中的物体和建筑物有细致的了解和深刻印象,这也是开展游戏的基础。

①指导多渠道、多方位、多角度的观察

教师引导幼儿观察日常生活中的各种不同的物体和建筑物的形状、颜色、结构以及空间位置关系,丰富幼儿头脑中造型的表象,为他们在游戏活动中的想象和创造打下基础。观察活动可以带幼儿到大自然中去实地观察,也可以采用多方位、多角度的影像或图片资料进行观察。

②指导幼儿进行对比性观察。

对于同类事物,教师要引导幼儿进行对比观察,比较出事物的不同点。这种对比观察法,有助于幼儿掌握同类物体的共性,并区别出他们的个性特点,从而加深幼儿对各种物体的完整印象。如:幼儿在一次表演中,有的幼儿扮演小鸡,有的扮演小鸭,这时就要区分小鸭和小鸡的嘴部特征,在后来的玩沙活动中,教师也根据了幼儿表演的角色进行塑造小鸡和小鸭的造型,这时就要在嘴巴上告诉幼儿小鸡的嘴巴是尖尖的小鸭的嘴巴扁扁的。

三、玩沙后的客观评价

活动的评价应贯穿活动的全过程,教师应随时关注幼儿的状态,捕捉促进幼儿发展的亮点,适时对幼儿做出评价。游戏结束后,教师一般要也要组织全体幼儿对游戏作一个评价,评价的内容主要是围绕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进行总结,这也是教师对玩沙活动指导策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评价的过程中教师应注意:

1、树立幼儿是评价主体的教育意识。

游戏对幼儿的魅力就在于幼儿的自主性可以在其中得到发挥,而评价也应该让幼儿成为主体。教师应该引导幼儿就游戏过程中的情感体验、问题解决等进行讨论,鼓励幼儿之间的分享与交流。例如,教师发现,一名幼儿在建长城时,*沙子总是很分散,压不出形状,在旁边幼儿的建议下他在沙子里加了一些水,便很容易使沙子塑形,教师就是要用鼓励性的语言引导幼儿将这种经验亲自表达出来,引发幼儿之间的互动。

2、坚持有效性、针对性的反馈幼儿自主评价。

反馈应具有效性和针对性,而不能只是简单的“很好”“真棒”“大家为他鼓鼓掌”等等,表面上看教师把评价的主权交给了幼儿,教师只是用鼓励的语言来评价幼儿,但事实上,这种评价是毫无内容的,而且教师只关注到了每个幼儿最后的结果,而没有挖掘活动过程中的价值。所以,教师的反馈,一方面要给幼儿鼓励,肯定幼儿在活动中所获得的发展,另一方面,教师要从幼儿交流的内容来反馈,注重幼儿交流中对活动过程的表达,教师的反馈要能有效地引起师幼互动和幼儿之间的互动。

参考文献:

「1]杨枫主编,学前儿童游戏[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6 (2008重印)

[2]华爱华,幼儿游戏理论[M],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194

[3]刘丹,王成刚,论幼儿园“沙戏”活动[J]教育教学研究,2004,12;17-19

[4]张涛,李晶晶,田兴江.幼儿园沙区利用的问题与对策[J]吕梁教育学院学校,2014 (4) 27-28.

[5] 李青 幼儿园区域游戏的环境创设与游戏组织策略 [J]西部素质教育 2016,10,25-26

项目来源:黄石市教育科学十四五重点课题“幼儿园乐沙雅玩艺术活动研究”,(项目编号2019GH044)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