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渐热,夏天就要来了。昼长夜短的夏日里,人们总要想点儿办法打发那漫长又炎热的时间,这就有了夜市的繁荣。
老北京夜市(图片 | 搜狗图片)
在老北京,这一点也是一样,这不过这儿的夜市被称为荷花市场。其实北京这个地方的水很少,城内有“前三海”“后三海”。
北海、中海、南海这前三海,明清时期被称为西苑,是皇家的园林,普通百姓休敢问津;而前海、后海、西海则被统称为什刹海,因为荷花很好,同治年间慢慢被开发成了一处亦可供百姓游乐的场所。
随着民国的到来,不仅“前三海”的皇家专享被普天同乐所取代,在什刹海更是发展起一种其乐融融、老少皆宜的消夏夜市。
夜市瓜果摊(图片 | 搜狗图片)
清末的《天咫偶闻》中记载:
“都人游踪,多集于什刹海,以其去市最近,故裙屐争趋。长夏夕阳,火伞初敛。柳阴水曲,团扇风前。几席纵横,茶瓜狼藉。玻璃十顷,卷卷溶溶。菡菡一枝,飘香冉冉。”
柳荫、荷花、游人的欢笑声,这真是一幅老北京消夏的风情画。
之所以说它是“消夏市场”,是因为荷花市场有极大季节性。它大约在每年五月端午之后开市,到七月十五盂兰盆会过后,大伙儿放过了河灯,随着天气的转凉,荷花的凋谢,就该收市了。
时日虽不长,但每年的六七月间,荷花市场确实是北京一处极其热闹的所在。这里有著名的“燕京八景”之一——银锭观山,在后海的银锭桥可以看见远处的西山。西山虽然离北京并不远,但是很多老北京人(尤其是妇女)一辈子只在城内看见过西山。他们认为出城是一件隆重而带着点儿危险的事情。所以能从银锭桥看看西山而不冒风险,大家十分欢迎。
荷花(图片 | Pixabay)
说到夜市,便是吃喝玩乐。首先要说到的是一种只有夏天能吃到的东西,叫“河鲜冰碗”。
《天桥杂咏》里说:
“六月炎威暑气蒸,擎来一碗水晶冰。碧荷衬出清新果,顿觉清凉五内生。”
老北京人管河里产的鲜货叫“河鲜”,这里说的不是鱼虾,而是藕、莲蓬、菱角、鸡头米等等的东西。
莲藕(图片 | 搜狗图片)
莲藕(图片 | 搜狗图片)
什刹海有名的馆子会贤堂附近有十亩荷塘,种遍河鲜菱藕,据说塘水跟醇亲王府北府是同一来源,都是京西玉泉山天下的泉水。这种水,清朝的时候是给皇帝喝的贡水,因此这片荷塘里的河鲜质量非常的好,会贤堂也就用这种原材料来做冰碗。
会贤堂的冰碗是取冰做底,加上莲藕片、鲜莲子、鲜菱角、鲜鸡头米、甜瓜、蜜桃,顶端配上鲜核桃仁、鲜杏仁、鲜榛子,最后配上几粒蜜饯温桲,底下用嫩荷叶一托,鲜艳又好吃。不得不说,这种冰碗真是高端大气生档次,不知道比我们如今吃的夏季冷饮好上多少!
莲藕冰碗(图片 | 东方头条·掌上资讯)
红豆冰碗(图片 | 东方头条·tz淘菜宝)
会贤堂是后海边一流的馆子,做的河鲜冰碗不仅美味,卫生也能保证,但街头巷尾普通河鲜冰碗的卫生则非常成问题。小孩儿嘴里有实话:“冰棍儿败火,拉稀别找我。”
当然,来到后海,吃冰碗儿只是个开场白,更重要的是欣赏游艺:
游艺从人们睡醒了午觉的下午两三点钟开始,到晚间结束,入场的观众买一张“水牌子”,连门票带茶水,都算在里头。曲艺、杂耍,说书的、唱大鼓的、拉洋片的、变魔术的……可以过上一下午瘾。
到了吃晚饭的时间,我们又能把目光转向会贤堂了。
会贤堂南楼空场有一个以踢花键儿为主的卖艺场子,卖艺的人是当时北京有名的踢毽高手谭俊川,人称“毽儿谭”。
“毽儿谭”一会儿一个“张飞骗马”,一会儿一个“倒踢紫金冠”,引得会贤堂二楼吃酒的人们隔着窗户拿铜元夹着纸币朝下扔,喝彩的声音伴着放生的鸟儿一直飞向天上去。
熏排骨(图片 | 三联·小数点18)
人们撕着熏雁翅(一种熏排骨),嘬着黄酒,边欣赏场子里的游艺,边与友人谈笑风生,累了便看看远处的银锭桥,真真快活似神仙,这还苦什么夏啊!
作者:行旅的熊
编辑:戚彧卿
END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删)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