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驱后驱四驱的拉力赛车区别是:
后驱车:重操控,轻舒适提到后驱车,相信很多人都会想到宝马汽车,其闻名天下的操控优势,便是得益于后轮驱动的设计。从结构方面来看,后驱车拥有一个长长的传动轴,将动力传递到后轮上,从而实现“推着”车子跑。同时,也正是因为多了一部分传动部件,后驱车的售价往往比同级别的前驱车要贵一些,这也是它价格较高的原因。
为何后驱设计多用在高端车型上呢?因为它有着不小的优势。采用后驱设计后,前轮可以“专职”控制车辆转向,后轮在提速、爬坡时也更容易输出动力,优化整车的动力表现。此外,也正是因为传动轴以及后轮驱动的设计,整车更容易做到前后比重为“50:50”,从而提升整车的操控性。
当然,后驱车的弊端也是比较明显的。抛开价格的因素不说,因为拥有传动轴的设计,后驱车的后排地板经常会有不小的突起,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后排乘坐的舒适性。更为重要的是,因为后轮驱动的特点,后驱车在雪地或湿滑路面上启动时容易发生摆尾现象,对于冬季用车也会造成一定不便。难怪有人说:雪地里跑两圈后,再也不羡慕了。
前驱车:物美价廉,应用广泛
实事求是地说,后驱车确实有着不俗的优势,尤其是对于很多追求动力性能的中高端车型而言,自然是不错的选择。但是,对于大多数家用车型而言,最常采用的还是前驱模式,发动机动力经变速器后由前轮输出,从而“拉着”车子跑,同样拥有着不错的表现。毋庸置疑,没有了传动轴之后,前驱车的后排地板就能够设计成“全平”的了,后排即使乘坐三名乘客,也不会显得拥挤。此外,动力由前轮输出,也可以避免经过传动轴的动力损耗,更加省油的同时,造价相对也比较低,更加经济实用。
当然,前驱车的缺点也是比较明显的。因为前轮承担转向作用的同时,又承担起了动力输出的作用,因而会降低一定的操控性,尤其是在车辆转弯的过程中,前轮容易出现转向过度的情况。总结来说,前驱车可以满足日常用车需求,但是想要非常强的驾驶感受,还是有些困难。四驱车:脱困利器,油耗较高
除了前驱车和后驱车之外,市面上常见的另外一种驱动模式是四驱车。顾名思义,四驱车是通过前、后轮共同驱动的车型,基本上可以分为分时四驱和全时四驱两类,其中分时四驱可以在“两驱”与“四驱”模式间切换,而全时四驱车型的四个轮子将时刻保持着四轮驱动的状态。
得益于拥有了四驱系统,车辆可以有选择性地将动力分配给前轮和后轮,尤其是在车辆打滑的情况下,更是能够避免动力浪费,增强脱困能力,比如说JEEP牧马人、丰田普拉多便是其中的佼佼者。此外,四驱系统也能够增强车辆的提速能力,使车辆行驶得更加平稳,因而也在众多中大型商务轿车上得到应用,比如说奥迪A8、奔驰S级。
可见,作为驱动模式的“高级形态”,后驱车确实有着很强的优势,但它的缺点也非常明显。因为四驱车型的自重较大,再加上动力通过传动轴分配到前后车轮上会有一定的动力损耗,因此四驱车型的的油耗普遍较高。再加上其售价相对较高,因此不会成为大多数车主的购车首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