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听到这样一种说法:在欧美,《孙子兵法》是各类精英人士们的必读书目。据说在第一次海湾战争时期,美国海军陆战队的官兵都是带着《孙子兵法》上战场的。还有更牛逼一点的说法是,就连美国最高军事学府西点军校也把《孙子兵法》列为了教学参考书目。由此可见中国古代军事指导思想的优越性以及影响力。
然而西方世界也是几千年你死我活地打过来的,不可能光会流血牺牲却不总结经验教训。尤其是古罗马时期,作为古代欧洲唯一能和汉朝相提并论的超级军事强国,其军事扩张的鼎盛时期也是横跨亚、欧、非三洲,堪称当世无敌的存在。因此罗马兵法基本上也可以说是古代欧洲最高军事指导思想的体现。
东罗马帝国时期,一位叫作雷纳图斯的罗马人汇集了历代前人心血,最终编撰成了一本名为《罗马兵法》(又名《兵法简述》)的军事指导手册。这本书在西方武林中的地位基本上相当于九阴真经一般的存在,谁一旦领悟个中奥妙,谁就可以称霸欧洲。
比如英格兰的狮心王查理、法兰克的查理曼大帝、奥地利陆军元帅利纳都是靠着这本《罗马兵法》称雄一时。借用金庸先生的话来说就是:罗马兵法,欧洲至尊,《孙子》不出,谁与争锋?
通常来说,兵法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精神形态的体现。比如《孙子兵法》看起来是一本兵法,但实际上它可能是一本管理学书目,更可能是一本哲学著作,即便是你想把它当成一本菜谱来用也未尝不可。
中国人喜欢讲道,万物皆有道,打仗这事也不例外。所以学习兵法不用在意细节,只要能领悟其中的道理,那么自然举世无敌。以武功风格来类比,《孙子兵法》有点像风清扬的独孤九剑、张三丰的太极剑,讲究的是重意不重招,无招胜有招。
和中国人不同,甚至和同在西方世界的希腊人不同,罗马人从共和国建国伊始就是个脑回路十分清奇的"异类"。中国古典哲学和希腊古典哲学都是各自的文化内核。到了罗马人这,哲学是个什么东西?能当饭吃吗?
罗马人构建和谐社会的唯一手段就是法律,保障人身财产安全靠法律,调解国内阶级矛盾靠法律。与盟国签订和平条约靠法律,打仗这事又怎么能不靠法律?
罗马兵法详细记录了古罗马人如何挑选士兵、如何备战,再到如何摆阵型、如何攻坚,不能说是一把屎一把尿地零基础教学,至少也可以说是把饭端到了各位将军嘴边,生怕后人们学不会。因此《罗马兵法》与其说是一本兵法,不如说是一部条例明确、逻辑清晰的战争法典。
以武功风格来类比有点像看似平平无奇却注重武学基础的太祖长拳,只要一招一式按部就班地记清楚了,终有一日你会成为名震一时的武林高手。
罗马兵法记载罗马军队通常以军团的形式构成,早期的罗马军团每个军团包含6千名士兵,随着罗马的扩张各大城邦陆续加入到罗马的军事同盟之中。后期的罗马军团中除了这6千本部兵马之外还包含了数量不等的但不超过罗马兵力的同盟国士兵,军团总兵力约在6千到1万2之间,军团内的步骑比例约为5:1。
罗马军团通常会从横向和纵向两个战略纵深进行阵列布置,横向来说部队划分为左翼、中央军、右翼三路集团军,中央军多为步兵方阵,左右两翼则为步骑结合,骑兵通常配置在最外侧,骑兵中又包括重骑兵和轻骑兵。
和常规的印象不同,重骑兵的首要任务并不是冲*敌阵,而是掩护两翼的步兵,防止阵型溃散,属于是保证己方先立于不败之地。而看似冲击力稍弱的轻骑兵则须看准时机包抄敌军两翼,利用其灵活机动性从侧面或者后方冲乱敌军阵型。
为什么要这么布阵?因为无论是中国的古代战场还是欧洲的古代战场,主力兵种始终都是步兵,在交战双方硬实力基本均等的情况下,以步兵方阵为主体的中央军通常会陷入胶着状态,短时间很难分出胜负,谁也不可能指望着单靠正面硬拼就能全歼敌方部队。
即便是中央军的某处阵列被敌方撕开了一个口子,后方的预备部队、左右两翼部队也会迅速补充上来,因此决定双方输赢的胜负手实际上不在中央军而是在两翼。两翼的骑兵此时就相当于蓄势待发的奇兵部队,一旦突破敌方侧翼绕至敌后,也就顺利形成了合围之势。敌军阵脚大乱,那么自然胜利可期。
而在左右两翼之中,无论是古代中国还是欧洲,将领们往往都喜欢将主力精锐部队布置在右翼,作为其主攻方向。这是因为对于右撇子占多数的士兵来说,右翼比较便于武器的挥砍。罗马军团的主帅们通常亲自坐镇右翼,指挥冲锋。
当然了,上述阵型也不是死套路,指挥官们还要根据战场的实际情况,交战实际,进行人员调配,队列变化。
说完了横向队列,让我们来看一下罗马军队的纵向布局。罗马方阵通常分为6排,前两排是装备精良、经验丰富的重装步兵,负责抵御敌人的正面冲锋,属于是罗马军团的中流砥柱。他们既不能后退,以免阵型混乱,也不能追击,以防敌人佯败。他们需要做到的,就是坚守原地。
第三排主要是携带了弓箭以及标枪的轻装步兵,在双方正式肉搏之前,负责对敌方实施远程火力打击。第四排也差不多是同样的性质,但主要是新兵射手。这些轻装步兵同样也会配备盾牌和刀剑,必要时可以顶上前两排阵亡士兵的位置。此外,一旦敌人溃退,这些轻装步兵还负责和骑兵部队一同去追击敌人。
第五排,根据军团的实际情况不同,可能有也可能没有,主要包括驽箭手以及使用棒投器的投石手。相比于弓箭手和标枪手,这两个兵种更依赖于器械,而非士兵本身,因此对于新手来说更为友好。所以这一排的主要成员是新兵。
第六排,古罗马叫作后备兵,虽然听起来像是领导子弟们用来镀金混日子的,但实际上却是战斗力丝毫不逊色于前两排的主力部队。在战斗伊始,他们除了使用盾牌防御一下远程空袭之外,主要任务就是坐在原地休息。为啥要休息?因为主力部队只是一场战斗的基本盘,而预备部队往往是决定一场战役的关键胜负手。
后备兵的主要职责有三个:
·其一是,一旦敌方骑兵部队进行绕后包抄,他们需要坚守阵地,以防阵型被冲散。
·其二是,一旦我方主力部队不敌溃散,这时候就需要他们作为全村最后的希望,重振士气,重整阵型。
·其三是,一旦双方打得筋疲力竭,陷入僵持局面,这支后备部队就可以作为一支生力军,*入敌阵,接管战场。而这也就是《孙子兵法》中所说的"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这里的"奇"字有两层含义,其一是指战术变化,其二就是指预备部队。
和《罗马兵法》不一样,除了"以正合,以奇胜"这句之外,《孙子兵法》的军势篇中只给出了一句心法口诀,供后世兵家参悟,也就是"择人而任势"。至于怎么择人怎么任势?孙子的意思是得关注!再见!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