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走在路上的那个人是我
—兴华先生
拆除前的波罗油子(一粟摄于2000年)
波罗油子人家
2001年记者采访徐大娘时,她老人家已经在这里住了60多年,至于这个地方何时叫“波罗油子”,徐大娘和邻居们都不知道,老一辈就这么叫的。
当青岛已经不再是一个风光旖旎的渔村,向一个充满殖民色彩的城市雏形进展的时候,就有了富人区和穷人区的划分。介于两者之间居民区也应时而生。
辛亥革命的炮声把满清王朝的遗老遗少赶出了世代居住的北京,他们携家拖口大批地涌入青岛,梦想寻找一块可以继续享乐的人间天堂,他们有钱,银子不在话下。
1913年,青岛市区华籍人口达161140之多,已经接近当时的中等规模的城市人口数量,这时的青岛也开始以海滨旅游城市展现给世界。由于德国人在城市规划中规定了严格的华欧分区界线,使这些有钱无国的破落户无法进入南部沿海欧人区,贫民区他们又不屑一顾,热河路(德称德意志街)、江苏路(德称毕士马克街)、胶州路(德称胶州街)、上海路(德称上海街)四路口介于华欧分界线上,东北角的这块地皮就成了这批人的首选。
这块地皮形成于坡道上,往下即现在的苏州路是坡底,被雨水冲刷成大沟,连接沟底于沟沿的坡度较陡。市政当局为了减缓坡度,依沟傍岭修建了螺旋形的马路,怕雨水冲刷损坏道路,采用了豆腐驼子般大小的花岗岩铺路,青岛人称其为“马牙石”。马牙石上方下尖,深植于土中,耐车轮冲击、抗雨水冲刷,很适用青岛丘陵地区的道路铺设。
鸟瞰这个螺旋形马牙石道路,却像一个逐渐变细的海螺肉,青岛方言叫海螺为“波罗”,青岛人读音“肉”、“油”不分,所以又叫海螺肉读音为“油子”,青岛人就延续下来称此处为“波螺油子”。
波罗柚子初建时是可以跑汽车的。听这里的老人讲,20年代有一个国民党大员住在苏州路,上下班有小汽车接送。下班时汽车从波罗油子顶端曲折开下去,直达苏州路私宅;但上班时便不爬菠萝油子了,可能是司机因为坡陡危险,而从江苏路走了。后来,当局怕坡陡易出事故,便在波罗油子热河路这一头立起了几根石柱挡车,宽度仅容洋车出入。这几根石柱直到这里改造时方才拆除。
徐大娘家是日式建筑,里外两间,面积不算小,在波罗油子的居民中属于“宽敞的”,徐大娘说:“政府要建东西快速路,我们家要拆迁了,给了16万补偿。这点钱买不着房子,只能出去租房子住,反正这么把年纪了。”
现在波罗油子已经不复存在,徐大娘也不知道搬到了哪里住了,记者常常想起,为了建设青岛,徐大娘放弃了生于斯长于斯的波罗油子而去租房居住,这是多么好的大娘呀!
光辉 发表于 2001年
拆除前的波罗油子(一粟摄于2000年)
孙大娘家是日式建筑,里外两间,面积不算小,在波罗油子的居民中属于“宽敞的”,孙大娘说:“政府要建东西快速路,我们家要拆迁了,给了16万补偿。这点钱买不着房子,只能出去租房子住,反正这么把年纪了。”
现在波罗油子已经不复存在,孙大娘也不知道搬到了哪里住了,笔者常常想起,为了建设青岛,孙大娘放弃了生于斯长于斯的波罗油子而租房居住,多么好的大娘!
现在的波罗油子
孙大娘在这里住了60年
孙大爷还曾是青岛市劳模
孙大娘边看着自行车边卖冰棍(孙大娘提供,摄于上世纪80年代)
磨刀老汉
波罗油子曾经是青岛市最大的黄碟、盗版光碟的批发黑窝点
热河路口的波罗油子
胶东路口的波罗油子
消失了的波罗油子承载了无数老青岛难忘的回忆......
波螺油子算不算文物,我不知道,算不算文化遗产,我也不知道,只知道,老青岛人没有不知道波螺油子的,可以说情有独钟。
本组图文作者为杨勇老师,重新编辑发布于2019年7月。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