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钳子爷爷”火啦!10月26日,本报刊发了《93岁“钳子爷爷”在北陵公园义务捡垃圾5年》新闻,引发社会各界的关注,广大网友纷纷点赞。与此同时,全国各大媒体相继转载本报报道,“钳子爷爷”一时间成了“网红”。这篇报道也引起了阿里巴巴相关负责人的关注,他们打算为老人颁奖。经研究,阿里巴巴正能量决定奖励“钳子爷爷”5000元。可是,“钳子爷爷”叫什么名字?住在哪里?银行卡号是多少?这些都是未知数。为此,先要寻找到老人,没料到,这个过程却历经各种波折……
从教师新村到印刷厂
一路打听无果
93岁的“钳子爷爷”在沈阳北陵公园义务捡拾垃圾5年。采访中,老人不肯透露其姓名。他说,这不重要。经过研判,“钳子爷爷”应该居住在北陵公园西门附近,记者决定先去采访地寻找线索。由于事前“钳子爷爷”曾透露,下雪后暂时不去公园了,于是,记者直接前往北陵公园西门附近的教师新村。
然而,打开导航后发现,这附近有好几个小区标注着“教师新村”。记者从立交桥下来后,右转驶入黑山路附近,遇到了一位环卫工人,便打听起来,不过对方也并不知情。同时,记者向两位修车师傅打听了教师新村的具体地址。年轻的师傅告诉记者,往前第2个红绿灯右转。不过等记者到了才发现,并没有什么教师新村。
停车后,记者向路人打听起来:“你后面的那个灰楼就是!”可是,又有环卫工人称,周围并没有什么教师新村。再次向路人打听,对方表示,这附近有个印刷厂(“钳子爷爷”自称曾在某印刷厂工作过),记者随即前往。但印刷厂已经解体,所处之地变成了酒店。酒店员工称是新来的,无法帮忙。无奈之下,记者走访了附近超市,店主看过照片后称,并不认识“钳子爷爷”。
偶遇“钳子爷爷”老邻居
对方提供重要线索
寻找过程中,记者再次遇到了之前的环卫工人。他们坚称,记者要找的地点不可能是这附近。此时,微信提示音响了。之前,记者向陵西街道某社区*咨询过相关情况,然而得到的反馈中依然没什么有价值的线索。没办法,记者开车调头往回走,向另一个社区需求帮助。其间,发现一个与寻找目标很像的“某某小区”,经与保安沟通,车辆得以被放行。保安表示,过了院内的转盘就是社区。记者停好车发现,院内的老人或在跳舞或晒太阳。经打听,他们也不认识“钳子爷爷”。
进入办公楼内,记者听到一个房间传来“乒乒乓乓”的声音,推开房间门后看到,里面有几位中年人在打球。一位正在打球的男子走过来,看到记者手机里“钳子爷爷”的照片后,马上说:“这人我认识,是我家的老邻居!”男子告诉记者,“钳子爷爷”耳朵背,听不见敲门声。他还热情地告诉了记者“钳子爷爷”的楼牌号和居室号,并建议去物业询问联系方式。
物业提供电话
成功与老人家人取得联系
当记者来到物业办公室后,工作人员中多了一位老人。经询问得知,老人是物业经理。通过照片,他也认出了“钳子爷爷”,并称老人的轮椅车还放在车库内。
此时,两位工作人员查到了“钳子爷爷”的联系方式。记者拨通了对方的电话,在反复核实了记者身份后,对方称“钳子爷爷”是自己的岳父。打电话时,对方正在上课,11时下课。11时刚过,记者的电话响了。记者下楼后,一辆轿车中走出两人,其中一位中年女子自称是“钳子爷爷”的女儿于女士。
为人朴实低调
不愿透露个人真实姓名
在于女士的带领下,记者来到了“钳子爷爷”家。由于没有穿在公园时的衣着,也没戴眼镜,记者一时间竟认不出眼前的这位老人。当他穿上西服戴上帽子开口说话后,记者心里悬着的石头终于落地:“钳子爷爷”找到了!
老人很倔强,始终不愿透露真实姓名。由于腿脚不灵便,他在家还穿着厚厚的护膝,空调也开得很高的温度。得知记者的来意后,“钳子爷爷”显得有些不好意思,他说:“我只是干了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
耳濡目染
越来越多的人主动捡拾垃圾
谈话间记者得知,他有四个女儿,于女士是小女儿,今年57岁。她和父亲住在同一小区的前后楼,便于日常照料。
于女士告诉记者,父亲退休前是一家印刷厂的高级技师,是单位的“顶梁柱”。退休后,父亲表示要发挥余热,参加过一些公益活动。后来,他开始到北陵公园捡垃圾。“其实,我也悄悄参与其中。”于女士透露,每天5时,她会开私家车送老人到北陵公园正门,目送老人进入公园后,她才放心离开。令于女士欣慰的是,在父亲的表率下,眼下北陵公园内随手扔垃圾的人越来越少,帮忙捡拾垃圾的人逐渐增多。
采访中记者得知,“钳子爷爷”从80岁开始自学萨克斯,历经10年的学习与练习,如今吹得很好。每天回到家吹一首萨克斯曲,已成为家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沈阳晚报、沈报全媒体记者 唐葵阳
通讯员 李宪明 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来源: 沈阳晚报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