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式适合公路机动,遇到苏联的冻土,画面太美。顺带着米国的M4谢馒头因为重心高,车轴短在烂路上容易翻车。还是苏联的t34相对好用。另外坦克履带坏了,轮子坏了也是要装填手和驾驶员去换的。坦克兵的训练就是日常拆车装车。
其实那些缺点都是和德国坦克比出来的。t34瞄具用的2.5倍25度视场,和德国坦克差不多。坦克除了反装甲以外还有个重要职责是支援步兵,122火炮也是考虑到这个。88炮支援步兵还不如122炮。炮塔吊篮,苏联在t28上就用过,只不过认为不太安全就改成了吊椅。
西北欧战场的地形地貌,与开阔的东线或北非战场有很大不同。这里缺乏爆发大规模坦克战所必需的大面积开阔地。即使投入的坦克数量再多,坦克战也都是在支离破碎的地形上,以零散的方式展开的。美国陆军的弹道研究室(Ballistics ResearchLab)曾研究第3装甲师与第4装甲师的作战记录,试图寻找西线坦克战的制胜因素。评估组收集了1944年8月—12月,两个装甲师进行的98场可以确认战果的坦克战。
研究显示,西线坦克战多为小规模交战,每次平均为美军9辆坦克或坦克歼击车,对抗德军4辆坦克或自行火炮。美军坦克或坦克歼击车击毁德军坦克或自行火炮的平均距离是817米,德军坦克或自行火炮击毁美军坦克或坦克歼击车的距离是865米,双方相差无几;在西线坦克战中,决定胜负的主要因素是“先敌发现,先敌开火,先敌击中”。这意味着处于隐蔽或伏击状态的防御方具有先天优势,可以选择开火的时机与距离。
研究数据表示,防御方有84%的概率能先敌开火;防御方先开火后,进攻方的损失往往是防御方的4.3倍;进攻方先开火,防御方的损失是进攻方的3.6倍。先敌开火并不只意味着1发炮弹先击中敌军坦克这么简单,其附近的友军坦克也会随之开火。西线坦克战往往烈度极高,但转瞬即逝,失势的阵营往往会迅速撤退,以避免遭到全歼。
在研究的样本中,有29场M4与“黑豹”的对抗,M4平均只占有1.2︰1的数量优势。同样是在防御状态下,“黑豹”的作战效能是M4的1.1倍,M4的作战效能却是“黑豹”的8.4倍;在全部研究样本中,在各种状态下,M4的作战效能是“黑豹”的3.6倍。所谓“5辆M4或T-34的损失才能换取击毁1辆‘黑豹’”的说法,也就不攻自破了。
其实单把一个武器挑出来玩斗兽棋其实意义不大,真正有意义的是其所在的作战体系和战术指导思想。其实is-2火炮精度不错的,而且122mm炮不光光可以反装甲目标,而且还可以有效的摧毁火力点等目标。其实德国坦克才是走了歪路,中期的豹式虎式的侧重点就有点歪了,而后期的虎王什么的才是越来越远。高倍径的火炮 强装药的确可以提高反坦克火力,但是其爆破榴弹威力却要下降。另一方面,高倍径的火炮生产难度大,影响了产能。
问题是虎式57吨,虎王68吨,而苏联的t34只有32吨,is2只有46吨,二战最强量产坦克is3才48吨和豹子差不多重,苏联用更少的资源通过出色的设计达到了更优秀的效果,我觉得光这个,怎么吹t34都不为过。
现在的虎式吹其实是欧美那边流行的,因为它们碰到德军最强的装甲部队也就是虎式和虎王了,而现在主流影视文化是欧美把控着。说白了还是因为英美的装甲部队设计太渣了,在苏联就没有说怕动物园的,相反一大堆动物园*手。T34这个,我感觉你可以说他用更少的资源和优秀的设计结合在一起。苏联坦克的设计先进这个是毋庸置疑的,但是二战苏军坦克赶工痕迹很明显;而且为了某些指标又牺牲了其他的一些性能。战后苏联有时间捯饬了之后立刻整出一些综合来说都不错的坦克。
效果好不好还得结合实际时间和地点来看吧,反正在东欧苏军坦克肯定可以发挥自己最好的性能。
对于苏军来说,坦克只是一个消耗品,确实赶工严重,甚至影响到了坦克本身的性能,但是不赶工没办法呀都打到首都了,能用就行。不过苏联整体的设计思路都是对的,到后来的集大成者就是is3了。二战坦克设计还得看苏德,欧美设计的那些是什么玩意。美国坦克技术早就成熟了,然而直到1945年才最终制造出可堪一战的坦克,比如潘兴,M4A3E8。
这说明美国人对于坦克战的理解要弱于苏联很多,但是美国工业底子要比苏联深很多,在这方面给了美国很大的优势。在设计坦克的时候美国只要把现成的基础攒到一起就行了。
但是我觉得坦克这个东西是够用就行,1940-1950时期,坦克能否发挥得当更多取决于地形,指挥官水平和运气。主要是美帝成平日久,一直还是老旧的思想来设计装备,到战场被打爆了才急急忙忙的改,这个肯定比不上苏联用血换来的经验。不过亏的工业实力雄厚,底子太厚了,能够迅速的做出调整修改,陆军海军一样,海军也是把蒙大拿的龙骨都铺好了衣阿华级后期的几艘都开始建了,说不要就不要,有钱没办法。
t34在40年就能做到手上对75炮等效防护130,这个防护水平一直到战争末期也没得黑。同时底盘设计提供了足够的冗余来改造,后期85甚至100炮都装得下。这个设计怎么吹都不过分。
老虎交换比高最重要的一点是作战环境,重装甲营集中突破迂回提供了良好的作战环境(相对于其他部队而言),至于地上那一群mg42机枪手和弹药手的死活,谁管啊?这种就是坦克世界思维,你用坦克进攻,我必须用坦克硬抗。
为什么苏德双方的主力坦克都是T-34系列和3号4号系列,因为步兵进攻需要坦克掩护,反之,坦克进攻也需要步兵支援。你哪怕一个连装备的都是虎式,向前突破所向披靡,结果回头一看,周围没有支援的德军被T-34这种小破坦克各种屠*,自己已经被包围,这种时候还不是被su152一轮齐射就报销的命。
虎式坦克是以坦克营45台?为一个作战单位,在制空权有保证的情况下发挥的效力非常大(出色的反坦克炮88,优秀的瞄准系统,相对而言舒适的作操作环境(比如方向盘),所带来的作战效能提升很大),相对德三糟糕的经济所导致的糟糕产能,我觉得这是一种不错的办法,在东线一个虎式坦克营可以顶住苏军一个坦克军?而且普通德军士兵身边出现虎式对士气的提升也是非常巨大。
但是虎式数量太少,库尔斯克那会,南线不过三四个重装营的老虎。等44年IS上战场,质量优势不再,就GG了。虽然虎式在战场上发挥了很大作用(尤其是攻击库尔斯克这种坦克加反坦克炮完备的),但是其成本、数量都不足以让它像IS一样完成突击任务。
从43年开始制空权就慢慢丢了,调回国或者西线防御轰炸,所以我觉得你说的那个掌握制空权不存在吧,但德三空军在东线还是有点存在感的。
IS系列,起码IS2我觉得也不太行,空间狭小,人机太差,机动性还不如虎1,要命的是炮弹太大,分段装,射速慢,还有一个比较致命的问题,毛子的工艺,装甲能整出气泡。
而且毛子的光学设备太差,东线为大平原机动作战,远距离打得不太准,所以一般IS2榴弹装的多,遇到公事直接来一发KO,IS3我不太清楚。
看科尔松战役,团战时IS1都能和黑豹虎式的结合打成平手。气泡问题后期解决不少了,德国人后期装甲质量也有下降。D25T的AP,打装甲质量下降后的虎王,会造成严重的背板崩落效应。制空权我是看的库尔斯克战役记录,那会德国制空还存在。IS3也是D25T,而且空间更狭小(这个看的是酋长钻坦克,不知道你认不认识酋长这个人),更多是装甲加强了,长88不好打。IS-4(二战)、7、8(冷战初期)才是真强。
防御战的问题在于敌人会绕着加强防御的阵地走,为发挥作用,重型坦克主要作为预备队使用;而重型坦克的战略机动性(成建制几百公里距离行军的能力)很差,很容易出现赶不及的情况,导致被人断后包饺子…然后这些家伙一般只能弃车跑路,这也是德军相当一部分重型坦克损失的原因。相比而言,四号坦克至少赶路的本事还是不错的,眼前的四号怎么也比百公里外的虎式强,所以四号坦克生产一直没停。
虎式其实是生逢时的产物,所以出名,也的确给盟军,尤其是美英造成了巨大的麻烦,即使是苏军,一个100mm厚的装甲,极速有50,有一杆能打穿苏联当时所有装甲的短88,也是极为头疼的,毛子在把ml-20搬上底盘之前,还真不好处理这个鞋盒子,(特别是is其实是反工事坦克,而不是职业重坦,炮塔转速和装填都急人)我之前看别人发的T-34-85内部真压抑,驾驶位的椅子很简陋很像90年代我国学校采用的那种铁座椅,内部空间是真的拥挤,感觉进去后在坦克里面是蹲着而不是坐着,而且我记得T-34还全系没有线电,全靠摇旗子和喊话沟通。
我觉得T-34强还强在泛用性上,冷战初期和之后一段时间也一直有国家在用T-34和T-34的各个魔改版本。其实也不止T-33这款,很多二战盟军和德三坦克都得到沿用。这比虎式高到不知道哪里去了。
5.74的战损比就是战斗力高的最好证明。设想你是一线盟军坦克兵,当你看到两辆虎式的时候第一时间能想到什么?是虎式后勤保障困难?造价高昂?还是我们美国的谢尔曼产量比他虎式高出一位数?第一时间脑子里想的应该是:我今天多半要死这里了。
虎式被吹爆,多半都是一线作战人员吹爆的,因为当你开着谢尔曼遇到虎式的时候,虎式的种种缺点都不妨碍它一炮打穿你的正脸,而谢馒头的种种优点都没法有效的给你续命。
英国的坦克设计思路,是辅助步兵进行堑壕突破的。当时英国的坦克分类也是步兵坦克和巡航坦克。坦克作为突击力量确实会有折损,而且坦克的对手是坦克这点不也是虎式坦克以后现代坦克设计的主要思路么?但我依然觉得,虎式被吹的原因是之一因为少。本来德国就很珍惜自己的重坦,后期更是打一辆少一辆,补给能力远不如美苏。
T-34不是,第一代T-34上面装的是L-11型76mm火炮,仅有30.5倍径,这种相对大口径短身管(相比于同时代37mm敲门砖算大口径)的火炮,你说这门炮到底是偏向于反装甲打坦克战呢,还是偏向于打榴弹支援步兵拆碉堡呢?
多人炮塔,大口径火炮,大的路轮,倾斜装甲,扭杆悬挂,还有更新的设计思路和更多样的战术角色变化等等。
非要严格地说,虎式坦克在这些新技术上,缺少了其中两样:新的设计思路和倾斜装甲。而IS-2则是基本上汲取了二战期间坦克技术革新的全部精华,后来在其基础上进一步改进的IS-3就是其技术相对成熟的表现。
所以我不知道我说虎式跟IS-2基本上快有代差了有什么大的不妥。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