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游戏,原来都是老祖宗们玩剩下的?

这些游戏,原来都是老祖宗们玩剩下的?

首页休闲益智魔幻陀螺:斗兽魂更新时间:2024-05-02

很多习惯了有电子游戏作为娱乐手段的现代人,总会有一个误区,那就是古人平时的生活会很无聊,没有能“玩”的东西,但事实上,我们老祖宗在“玩”这事儿上的聪明才智,是一以贯之的,毕竟“玩”这事儿,是不论年代,不论男女都热衷的事儿,而且老祖宗们“玩”起来还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室内桌游,户外运动,徒手的器械的,可以说是千奇百怪,无所不包,多种多样,那你好奇我们的老祖宗到底都在“玩儿”什么吗?

由于广泛定义上来看,像是“琴棋书画”所包含的内容其实都都属于老祖宗“玩”的范畴内,如果全都要整理那未免过于庞杂,所以我们今天就把目光集中放在“玩具”和“游戏”上,所以就让我们一起坐上时光机,去看看老祖宗们,都是玩什么来消磨时间的。

商周时期

陶制象形器

时光机的第一站,我们来到了远古的商周时期,这个时期充斥着神话传说,文字史料只有考古发现的包含甲骨文、远古壁画在内的一些只鳞片甲,其余多是后世史书上的描绘,一些东西只能靠出土文物佐证,但这一时期的陶制象形器物,却是很多玩具的雏形,我们中国是陶瓷器大国,这个工艺追根都能追到商代后期,而随着技艺的提升,除开许多罐状的实用器物,工匠们开始烧造很多具备娱乐性质的物件,对于这一时期的考古发现中有大量瓷鸟、陶俑、陶兽、陶马车等物件出土,其中有很多样式小巧的物件,被广泛认为是那时候为孩童制作的玩具,也是后期很多制式玩具的雏形,上世纪70年代,我国考古学者在淄博极其周边地区的许多北齐时代的墓葬中,发现了大量陶制兽型器,足以证明魏晋南北朝时期,这类玩具已经相当普遍了。

而这种铸造器物在后世一直都有发扬,不仅陶制的,后期还有金属灌注成型的,除开拟兽器皿,后期还有人形器物,像是四喜娃娃,就是这种技术的延伸。

同时还发展出了丧葬陪葬的习俗,陶俑的出现逐渐替代了活人祭祀,类似兵马俑的出现,就让秦始皇成为了古今第一号手办玩家,后世比较出名还有“唐三彩”等,这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一种象征。

六博棋

“琴棋书画”作为古时候读书人必备的技能,其实都是娱乐方式的演化,其中的“棋”自不必说,就是如今阿尔法狗傲视群雄的围棋,但是作为“棋”这一说,同一时期还有另外一种游戏与之一时瑜亮,那就是“六博棋”,如果说围棋是上层社会人士间的娱乐,那六博棋就是底层人士的游戏,“博弈”一说,“博”是六博棋,“弈”就是围棋,《王者荣耀》弈星为啥是用围棋作为攻击方式,不就是讲究在这个“弈”上嘛。

说回六博棋,这个游戏从名字上你应该也能发现,最初是一种赌博的游戏,玩法上有点像如今的飞行棋,共有棋、局、箸三种构成,“局”是游戏的棋盘,四方形并有12条曲道,四角有圆点,中间位置被称为“水”,有两枚额外公共的棋子放置于“水”中,这两枚棋子被称为“鱼”;箸就类似骰子,由竹子制成,双方投掷决定棋子行进的步数,按照箸面数不同,细分为“箸、茕、琼”而棋多以象牙、玉石、兽骨或金属制成,形状是六面长方体,双方各有6枚,色分黑红或黑白两组,一枭五散,而因为各有6枚棋子互相争胜,这游戏才被称为六博。

同时根据箸的数量来分,六博还分为大博和小博,6箸为大博,2茕为小博,大博许多专家认为就是另一种被称为格五的游戏,但是一来棋盘分部略有不同,二来整体玩法不能确定,所以这种说法并未有定论。后世还有从六博演化而出的游戏,用5箸5棋,玩法类似飞行棋,被称为樗蒲。

玩法上,《古博经》上记载有:“其掷采以琼为之。二人互掷采行棋。棋行到处即竖之,名为骁(枭)棋,即入水食鱼,亦名牵鱼。每一牵鱼获二筹,翻一鱼获三筹。若已牵两鱼而不胜者,名曰被翻双鱼,彼家获六筹,为大胜也。”

说的是双方通过投掷箸而决定棋子走向,每当有棋子走到特定位置,就能竖起来,此时这枚棋子就叫做枭,能够去棋盘的“水”中牵鱼,每牵到一只“鱼”就能得两个筹码,如果能够牵两鱼回巢,就算获胜,但是如果你牵的鱼并未被你带回自家巢穴,反而被对手中途打断带走,就被称为翻双鱼,对家会赢得6筹而获得胜利。

但是总体来说,六博棋的玩法目前都是从诸如湖北云梦睡虎地的秦墓、湖南马王堆墓等地的考古发现实物以及史料中的只言片语中推断,像是六博还有吃子的玩法,但这些都不能真正完整且真实的还原出六博的玩法,直到东汉时期,这游戏便渐渐失传了。但由于在西汉时期全国各地的墓葬中都出土过类似的棋盘文物,所以可以肯定至少在西汉时期,六博棋还是流行全国的游戏。

同时由于六博棋赌博的性质,史书上关于他的记载也大部分不是那么光彩,像是汉景帝刘启在还是皇太子的时候,就因为在与当时觐见的吴王太子玩六博的过程中,因为玩不过人家恼羞成怒,借口吴王不恭敬直接抄起棋盘把对方给打死了,这个故事告诫我们,一定要远离赌博,因为赌徒们的情绪一般都不是太稳定。

陀螺

虽然老祖宗没有玩过什么战斗陀螺,但是陀螺本身这东西,确实最早出现玩具之一,早在新石器时代的河姆渡文化遗址和常州圩墩遗址中就出土过木制的陀螺,山西县西阴村仰韶文化遗址中也出土了陶制的陀螺,这种玩法古时候被称为打猴,或是千千,送苏汉臣的《婴戏图》中就画有两个儿童打陀螺的场景,不过陀螺这个称呼最早出现在明朝刘侗、于弈正合著的《东京景物略》中。

春秋战国

投壶

聊罢从上古时代发展至今的陶制技艺,我们的时光机开到了春秋战国时期,这一时期诸子百家并起,各种思想碰撞下让社会精神层面有了长足进步,同时彼时的社会生产力相比之前有了长足发展,人们在维持生存的生产发展之外,更有余力来追求娱乐生活,所以这一时期诞生的“玩意儿”相当多。

首当其冲的,就是“投壶”,这是一个从那时候的“君子六艺”中的“射”中演化而出的游戏,起初有一定的礼仪效用,《礼记·投壶》:“投壶之礼,主人奉矢,司射奉中,使人执壶”,说的就是这个游戏,而投壶在一开始的规矩还是很多的,毕竟是记载在《礼记》中的游戏,讲究的是主人要在酒宴间会邀请宾客玩投壶,宾客首先要拒绝,住客之间如此客气三次后,游戏才能开始。而此后宾客之间,包括侍从的在游戏中一举一动都有着明确的约束。

这游戏规则其实不难,就是主宾之间轮流用箭向一个长颈宽腹的“壶”中投掷,每人四支,第一支投中得10分,称为“有初”,随后的两支箭投中的话每支得5分,而最后第四支箭投中了的话得20分,这支被称为“有终”。如若第一支没中,后面三支全中,这种情况就叫做“散箭”,是能加1分的情况,而如果全部没中,则被称为“倚杆”,自然没有分数,而如果你是箭羽一头入壶的话,则被叫做“倒中”,同样没有分数。轮流投完之后,主持人开始算总分,然后宣告胜负,之后胜者给败者送酒,败者跪拜饮酒认罚。

投壶本是贵族间的游戏,而随着所谓的“礼崩乐坏”,这项娱乐活动就开始逐渐进入平常社会,秦汉以后废除射礼,这就更加成为了一般的娱乐项目,后世也开始进行改良,加强了娱乐性,比如汉代就有把木矢改为竹矢,并且壶中不再有红豆之类的填充物,这样箭矢的弹性就会增强,而只要能够抓到弹出的箭矢,就能反复投掷,《西京杂记》中就记载有个叫郭舍人的擅长投壶,经常为汉武帝表演,凭借独门绝技“一矢百余反”,经常获赐金帛。

投壶作为从礼演化而来的游戏,此后在多个朝代很多的文本中都有记载,其中被称为明朝第一奇书的《金瓶梅》中主角西门庆就擅长投壶,但是他投的地方就比较猎奇了,想知道具体,去看第27回,我也就能帮你们到这了。

直到民国时期,附庸风雅之辈搞得尊孔复礼,像是孙传芳就在在南京组织婚丧理事会,还要玩投壶,拉拢一些知名学者参加,鲁迅先生当年在《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中,就对章太炎参加投壶表达过不满,认为投壶作为尊孔复礼的象征与他们倡导的“新文化”运动理念相悖。

同时不仅是国内,投壶也一度流传到了亚洲的其他国家像是越南和朝鲜等国家,其中那时候万事学中国的日本自然不会放过学习这玩意儿的机会,抄过去后还加以改良,之后还演化出了以扇代箭的投扇。

鲁班锁

当然这一时期由于考古史料和史*载的内容有限,许多流传至今的内容都是穿凿附会的民间传说,但是进今天我们聊得是啥?是“玩儿”啊,那些许的不严谨,当然也是可以接受的嘛,但我们还是会以史料为主,传说为辅,但还是把重心放在“玩儿”的内容上。

之所以这么说,主要还是在这个时期,出现了一位传说中木匠行业的祖师爷,鲁国的公输班,也就是现在人们口中的鲁班。而有几件流传至今的“玩意儿”传说是出自这位大工之手。

首当其冲的就是鲁班锁,木工记忆在我国发展的历史非常悠久,榫卯结构更是驰名海内外,而鲁班锁就是一种巧妙的木匠玩具,造型有很多,但基本上都是利用凹凸卡槽的木质结构拼凑而成,是传统的益智玩具。

鲁班锁的别名很多,像是憋闷子,六子联方,难人木等等,还有一个比较特殊,叫孔明锁,这就牵扯到了这玩意儿的另一个起源说,说是三国时期诸葛亮发明的,但实际上,有这个物件明确文字记录的,是1965年《百科全书》的扉页。

所以说这东西究竟是什么时候发明的,已经不可考,但总之是老祖宗流传下来的玩意儿。

风筝

另一件的传说中由鲁大师制作的玩物,就是风筝,别名“鹞”或者“鸢”,起初是木制,称之为“木鸢”,《渚宫旧事》记载鲁班“尝为木鸢,乘之以窥宋城”,但就像其他传说一样,风筝的起源同样有一个强有力的竞争者,墨家墨翟,并且墨翟的优势在于《韩非子·外储说》中有文字记载:“费事三年,以木制木鸢,飞升天空”,但《墨子》中则说公输班制作的“木鹊”比墨翟制作的“木鸢”要更加精巧,“公输子削木以为鹊,成而飞之,三日不下。”

所以谁是专利拥有者目前还是一笔糊涂账,那就先且由他,风筝发明之后的用处很多,像是军事测量,传递信息等,甚至还有靠风筝做“滑翔翼”的记录,但更多的还是娱乐用,并且随着造纸技术的成熟,风筝也从一开始木制,逐渐发展成为了以竹篦为骨架,外面用纸做外壳的形制,唐朝时期,还多以木哨子拴在风筝之下,风吹声响,如筝鸣,因此才有了“风筝”这个名字。

当然如今,风筝的造型已经千奇百怪,如果有兴趣,可以关注一下山东潍坊的风筝节,在那里,没有见不到,只有你想不到。

九连环

还有一件益智玩具情况和鲁班锁差不多,创造时期也是有战国时代和三国时代两种说法,那就是九连环,结构是每个圆环上连有直杆,多元圆环互相贯通结成串,需要将圆环解开算作胜利。战国时期惠施所著的《连环可解》可作为战国发起说的史料证据,但是南宋鲍彪认为他说的是《战国策》中提到的玉连环,指的是“两环相贯”,并不是后世说的九连环。后面这游戏一直流传,《红楼梦》中也有深闺小姐玩九连环的描写。

斗兽

而随着社会经济能力逐渐提升,同时人类血液中对于争斗的热衷,我们与外国一样,打春秋战国开始,我们就有了非常悠久的斗兽风俗,斗鸡、斗牛、赛马等等。

像是斗鸡最早是从百越地区的傣系民族的习俗,是利用性情凶猛的公鸡不能允许有同性的习性必然会争斗的习性,来决出胜负的游戏。《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季、郈之鸡斗,季氏介其鸡,郈氏为之金距”,就是说季平子将芥末撒在它的鸡翅膀上(或云以胶漆其羽毛,使之类似铠甲),郈昭伯在他的鸡距扎上金属刀子。

而咱们斗牛和西班牙的那种人牛相斗不同,也是两公牛抵角相争,唐时画家戴嵩就有《斗牛图》流传于世,但南宋曾敏行的《独醒杂志》中 记载了一个故事又十分有趣,说是马知节有一天把他珍藏的《斗牛图》拿出来在大厅中展览,结果家里一个佃农瞅见了却笑了起来,马知节就觉得这老农挺有意思,咋的还懂画啊?一问那老农就笑着给马老爷回话说,我可不懂画,但我可懂斗牛啊,这两个牛争斗的时候,尾巴都是夹在后腿之间的,壮小伙都拉不出来,老爷这画上牛尾巴都翘上天,肯定就是没看过斗牛嘛。这故事一是证明了《斗牛图》画有瑕疵,缺乏现场感受,二是在南宋期间,斗牛依然是民间热衷的娱乐方式,直到现在,这浙江、贵州等地还有斗牛的习俗。

最后要说的就是赛马了,打小我们学的《田忌赛马》中就能知道,不遵守游戏规则就能取胜啊不对,是赛马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是贵族之间的娱乐方式,由于马在当时属于战略物资,并且价格昂贵,赛马也就是贵族之间正胜赌博的方式,但游牧民族中经常有骑马竞技得到项目,这与民族的生活习性相关,像是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就有赛马的习俗,而直到清朝时期,上海、天津、北京、汉口、青岛等地,陆续组建了12个赛马会,其中上海跑马厅和天津跑马会是当时比较大的赛马组织,新中国成立后,因为这项目赌博性质浓厚被禁止了,后来有了一些非博彩性质的比赛,目前全运会和民运会上都有速度赛马项目,以及常设的中国速度赛马公开赛。

摔跤

当然除了斗兽,人和人之间的搏击也是历史悠久的娱乐方式,中国古代的民风是非常尚武的,而摔跤作为中国最古老的武术,每个时代有不同的称呼,像是角抵、角力、相扑、争跤、掼跤、摔角等等,相传起源于蚩尤,南朝梁人任昉在《述异记》中说是蚩尤和他的72个兄弟都擅长角抵,但是这个就属于传说性质了。纯战国时代吕不韦撰写的《礼记月令》中提到过周天子将摔角作为军事徒手的近身格斗训练,《吕氏春秋》、《淮南子》里也有相关记载。

民间也唱吧摔跤作为闲暇时的娱乐方式,《水浒传》中浪子燕青、没面目焦挺都是摔跤好手,同时有趣的是,如今算是日本国术的相扑,起源其实也是中国摔跤,唐时摔跤就被乘坐相扑,传入日本后,以体型庞大化为发展方向,逐渐形成了力士相扑。另外说句题外话,日本另一个国术柔道,在他们的古籍中记载,是学习自明朝的“捕人数”,其实也是中国摔跤的一支。

蹴鞠

尽管提起永远在挨揍得到中国男足大家伙都不胜唏嘘,但是有一说一,这种游戏起源确实是中国的蹴鞠,也被称为踏鞠,文字记载最早见于《战国策》,起源地是战国时期的齐国,位置大概在如今的山东淄博,《战国策·齐策》记载:“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击筑、弹琴、斗鸡、走犬、六博、蹋鞠者……”证明当时齐国国富民强,民众可以进行大量的娱乐活动,其中就包括踏鞠。

随后蹴鞠一路发展,汉唐时期还拥有两队对抗的玩法,双方各有12人参加,像是汉成帝就比较热忠于蹴鞠,这时候的“鞠”多是实心的布球,到唐代,开始有在八篇尖皮缝制的外壳内放入动物尿泡,以此形成“充气球”,两边用双竹竿支起球门,玩法上更像是现代足球,还有一种在中间竖网的玩法,更像是排球,也很像在东南亚地球比较流行的“藤球”。

而到了宋代,竞技性的玩法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表演性的玩法,讲究以除手之外的部位碰球,讲究的是球不落地,谓之“白打”,有单人表演,还有团体表演,其中还组成了蹴鞠艺人团体,名叫“齐云社”,这时期全国蹴鞠风气正胜,上到王公贵族下到贫民百姓,都热衷此道,《水浒传》中的描写的高俅,正是以此获得赏识从而平步青云。

但到了明清时期,因为当权者觉得蹴鞠让人荒废应尽职务,便直接下令禁止了这项运动,自此蹴鞠在国内就逐渐没落了。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