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长文将分期发布本平台。作者:王思勇,原发《课堂内外·创新作文》2007年2月高中B版
第4章:结构——起承转合,是最优框架
如果说,讲文章体式,是在用“分析”的思维在讲,那么,我这里有说的一个词——结构——就是用综合的思维在讲。这里的问题是,虽然文章可以有不同的体式,但是可不可以有相同的结构呢?请让我回答:有。
当代写作学巨擘马正平教授研究发现,文章的最优结构框架是就“起——承——转——合”。当然,这个最优框架只是一个“经典结构”,在这个“经典结构”还可以有其它一些变体。现在,请让我用最优框架说来解释不同的文章体式的结构。
(1)叙事类:起——故事的开头——可以是顺叙式,也可以是倒叙式;承——故事的经过——这是故事的最主要部分,包括发展和高潮部分;转——故事情节反转——这是故事出乎意料的部分;合——故事结尾——如果开头是倒叙式的,就与开头形成呼应。
譬如《孔雀东南飞》的结构:起——夫妻感情很好,婆婆却不满意;承——兰芝主动请求被谴回娘家;转——再嫁过程中却出乎意料的自*;合——人们把夫妻俩合葬,以象征夫妻再团圆。
但是,叙事类的框架也可以省略“合”,从而形成“起——承——转”的格式,这样就使故事更具出人意料的效果。譬如,如河南考生的《刘处长的发型》:起——刘处长退休了,头发又浓又黑,像个年轻人;承——老伴建议留个教授型的大背头,以表示告别官场;儿子儿媳见后,却又认为太落后,硬是让其剪了一个新潮型;接着,刘处长又被女儿劝说理了一个内涵型的小平头。转——文章最后,在生日宴会上,刘处长突然亮“和尚头”(这一次是自己作主的)。
(2)议论类:起——开门见山(呈现文章结论或表态),或引出话题——也叫提出问题部分;承——分析部分,一般要回答是什么、为什么、会怎样、怎么办等;转——辩证分析——即转换视角,重新审视,从而得出一个与前文看似相矛盾的结论;合——结尾,强调分析的结论——如果是开门见山式开头,就形成了首尾呼应。
譬如,北京考生的《不诚不信不为过》的结构:起——提出观点:在一些特殊的场合,可以不讲诚信;承——分析在战场、商场等方面,不诚不信有其重要意义;转——在通常情况下,还是应讲诚信;合——结尾,强调,在特殊的场合,不诚不信不为过。
(3)叙议类:
它可以是“起——承——转——合”结构,譬如,福建考生的《八•十八•二十八》,起——那年我八岁,还是一个不规则的多边形,新颖、多变,极富想象力。周长长,面积小,人生阅历浅。承——那年我十八岁,已经被渐渐改造成规则的图形,只是棱角还在,不新颖也不规范,不多变也不稳定。周长不长,面积也不小。转——这年我二十八岁,已经被打磨成了一个圆了,我稳定,我周长短,我面积大。我的人生阅历丰富了,我变得世故圆滑了……合——幼儿园的女儿,正重复“我”的八岁时的“不规则的多边形”,说:太阳和小草都是黄的。
它可以是“起——承——转——承”结构,譬如甘肃考生散文诗《蓝色蛹·金色蝴蝶》,起:蓝色——流动的忧郁;承:蛹——自缚的悲哀;转:金色——我爱上了世界;承:蝴蝶——破茧后的美丽。起与承都是悲哀的色调,转及转之后的承,都是喜悦的色调。这个结构里出现了两个“承”,但这两个“承”各自所承的对象是不同的,前者所承的是起(悲),后者所承是转(喜),这一点要明白。
总之,以上三类文章体式,可以是最优的“经典”结构“起——承——转——合”框架,也可以是其变体框架。我们有了最优框架的自觉,再加上创造性的变化,就有可能在写作过程中,把文章结构设计的更加合理、更加精致。
这里讲了结构框架,是不是结构就讲完了呢?我说:没有。对于结构,我还有话要说。
第5章:重复——文章生长的最大秘密
请让我说,结构一词,可以是名词,也可以是动词。如果是名词,我前面说的“起——承——转——合”就是文章的结构。如果是动词,结构就是建构、写作的意思;于是,结构文章就是写作文章,就是生长文章之树。
前面我说过,文章是按写作思维生长而成的,但是,换一个角度看,文章又是“重复”出来的。写文章,也像建筑高楼大厦——也不是过是用砖一块一块地重复而成的。马正平教授说,重复,就是文章生长的密码。当然,这里的重复,不是重复累赘的那个重复,这个重复,不是原原本本的重复前面的文字,而是重复一种相似的材料、节情、意思、情感等。
请让我说,写文章要有“重复”的意识。有了这种意识,我们写文章时,就会自觉的这么做:
(1)编故事时,你就会自觉的在情节上“重复”,就如三打白骨精,作者要让孙悟空打三次,而不是一次打死。河南考生的《刘处长的发型》中,别人建议改变发型,也不是一次,而是三次,第一次是老伴建议,第二次是儿子儿媳,第三次是女儿。有这种重复,我们就觉得故事有了波澜起伏的美。
(2)在写片断组合式文章时,你就会自觉得重复三个或三个以上的镜头。福建考生的《八•十八•二十八》,也可以说是重复了四个镜头——“我”八岁、十八岁、二十八岁及女儿八岁的镜头。湖北考生的《走向成功的思维基石》描写了三个镜头:创新为文、朴实做人、深入探究。文章就是从三个方面来形象演绎话题“入乎其内,出乎其外”的。
(3)在写日记体文章时,你就会自觉的重复三则或三则以上的日记。一篇文章用一则日记来表现与用三则日记来表现,给阅读者的感受是不会相同的。后者最少给人不单调、真实和时间的流动感等多种魅力。
(4)在用意象阐释一个话题时,尽可能的有多重意象。譬如,话题“弧线”,可以阐释为:鸟儿在疾风中迅速转向/少年去捡拾一枚分币/葡萄藤因幻想而延伸的触丝/海浪因退缩而耸起的背脊(顾城《弧线》)这里,对话题进行了四度阐释(四次重复)。又如,湖南考生的《万紫千红总是春》开头写到:“什么是‘春’?有人说是黄四娘家的红杏,有人说是那只“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的黄鹂,还有人说是牧童短笛中的那一个个的音符。”这里对话题“春”进行了三度阐释(三次重复)。
(5)在文章材料引用时,尽可能的重复事例或名言。要知道考试作文,几乎对于所有人,写够字数都是一个最主要的动机,而在引用事例或名言时,如果能尽可能地重复,不仅文章字数将会迅速增长,而且也对观点形成有力的支持。四川考生的《那阵风吹过》在分析忘记痛苦的意义时,列举到:“珍珠忘记了被河蚌困扰的痛苦,于是造就了盈泪的玉珠。宝剑忘却了烈火下锤打的痛楚,于是露出了锃亮的刀锋。胡杨忘却了沙漠中干渴的难当,于是创造了‘死了三年不倒,倒了三百年不腐’的神话。”在谈到历史上的“无数旷达之士莫不泰然处之”时,又列举了陶渊明和苏东坡的事例。可以说,此文是深得重复之精要的。
请让我说,在写作学上,重复也叫渲染。渲染是本是一个绘画术语,指用水墨或淡的色彩涂抹画面,以加强艺术效果。但是,写作上的重复或渲染,已经对这个绘画术语进行了发展,它强调的是用内容相同或相近的文章因素来强化表达效果。
在写作学上,有重复一词,那么有没有与其相对应的另一个词呢?我说,有——它就是对比,也叫反衬。
第6章:对比——就是把不同“色彩”的材料放在一起
如果说,重复是同色调强化,那么对比就是不同色调的材料组合在一起了。对比也叫反衬,反衬的好处是让组合的双方都得到鲜明的呈现。
譬如,鲁迅的《拿来主义》不是直接谈“拿来主义”,而是把其放在“闭关主义”,“送去主义”之后再提出来的。提出“拿来主义”之后,没有立即进行分析,而是又谈“送来”主义,在谈了“送来”的影响之后,才回到主题,分析如何“拿来”。这样,文章的主要论述对象,就在一种与之相异色彩的背景之下闪亮登场——“拿来主义”在其它多种主义的幽暗背景反衬之下呈现,就显得更加光彩夺目了。
请让我说,考试作文的对比,其实质就是材料的对比,即所列举事例的对比。譬如,山东考生的《双赢的智慧》在谈到陶渊明与菊的双赢,*一国两制的双赢之后,推出“养眼工程”的所谓“双赢”——既美化环境,又从中捞取好处。通过这两种不同色彩的材料的对比,双赢的含义得到了澄清,也使文章思路清晰、表态鲜明。
再如,广东考生的《让纪念闪耀理性光芒》,文中列举了德国、日本、中国等三个国家对二战的不同纪念方式。这三个国家对二战的纪念,都含有不同的色彩对比:德国——在疯狂之后理性反思、自我救赎;日本——在犯下罄竹难书的罪行之后,文过饰非、美化侵略、参拜神社;中国——激进分子打砸日货,中国领导立场理性。三个事例材料中,前两个材料理性与非理性对比,最后一个材料内部,激进分子的非理性与中国领导的理性又形成对比。通过对比,理性与非理性的含义各自得到了清晰的呈现。
对比与重复,其实都是写作的手段,这些手段要达到的目的是什么呢?请让我回答:充实。
第7章:充实——就是学会“一生三”,“三”即是多
如果说,古人以“羊大”为美。而我说,文章应以充实为美。充实虽然也相当于积土成山,积水成渊,但是,更关键的还在于,积土成山与积水成渊之后,要“风雨兴焉”、“蛟龙生焉”——这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在文章字数增多的同时,文章的意蕴、节奏感、信息密度等发生了改变。因此,充实,不仅是文字的叠加,还应是文气的充盈。
请让我说,文章的充实之法,关键在于有“三”的意识。三,也就是一生三或一分为三——三,即是多。于是“三”的意识,也就是“分”的意识,也是重复的意识。在写作过程中,有以下一些地方,要学会用“三”。
(1)当文章开头,对一个话题进行意象阐释时,学会用三个以上的比喻。譬如,吉林考生《感情是帆 认知是船》:“感情是什么/是河流的堤坝/是扁舟的楫桨/是旋转的轮舵/是高扬的帆樯。”这里,对话题“感情”作了四度阐释。这样做的最大好处,是使诗生成了五行。对于考场作文,这已经是功不可磨了。再加之,这几度阐释本身就是比喻句,于是她为诗“凭空”增添了丰富的意象。
(2)在对话题进行原因分析时,尽可能找到三个以上的原因。譬如,王小波《黄金时代》:
春天里,队长说我打瞎了他家母狗的左眼,使它老是偏过头来看人,好像在跳芭蕾舞。从此后他总给我小鞋穿。我想证明我自己的清白无辜,只有以下三个途径:
(1)队长家不存在一只母狗;
(2)该母狗天生没有左眼;
(3)我是无手之人,不能持枪射击。
结果是三条一条也不成立。队长家确有一棕色母狗,该母狗的左眼确是后天打瞎,而我不但能持枪射击,而且枪法极精。
要证明自己没有打瞎队长的狗,有三个条件,或者说三个理由或者说三个原因。如果只说一个条件,并不影响文章的逻辑,但其文字的生长显然没有三个条件的列举“发育”良好。前者是一生一,后者是一生三。并且,这种含“三”的列举,使文章有了许多值得玩赏的滋味。
(3)在对话题进行功能、影响、意义分析时,尽可能进行三个以上的推测。譬如:“回形针有多少种用途?夹纸;串起来当链条;作牙签;捆绑东西;叉食物;扎人;代替钥匙开锁;磨成鱼钩去钓鱼;钮扣掉了可以用回形针勾起来;磨磨可以代替针头;回形针与硫酸反应可以生成氢气;做成帘子;纹身;夹头发;回定花朵;蘸了墨水写字;扎孔……”这就是对回形针的功能分析。
又如话题“问”:“使无知变得有知;使疏远变得亲近;使隔膜变得融洽;使困惑无助的阴云,在顷刻间烟消云散……”这是对问的意义进行了一分为三的生长。
(4)在对问题提出解决办法时,尽可能提出三个以上的措施。譬如,湖南考生《掬水留香》:“其实,我们可以换种方式跑,带着快乐向前跑,带着感恩向前跑,带着一颗单纯的心向前跑,也许我们会跑到‘天堂’,看到天堂的颜色。”这里解决的是“如何跑”的问题,办法就是“带着快乐跑,带着感恩跑,带着单纯的人跑”三个办法。
(5)在引用材料时,尽可能用三个以上的事例或用三个以上的名言。譬如,黑龙江考生的《找准位置,绽放光彩》中的两段:
也许我们“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也许我们“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也许我们“仰天大笑出门去”。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活法,但一句“天生我材必有用”,其中有几多豪迈与洒脱。真正的英雄是在自我相信、自我肯定中升起的伤痕累累的星。
找准位置,那是张骞“凿空”的驼铃阵阵,那是苏武牧羊的忠洁刚烈,那是昭君出塞的黄沙漫漫,是卫青迎向大漠的旌旗猎猎,是岳飞拔剑戟地,仰天长啸,壮怀激烈,是郑和下西洋的浪花飞舞,雄心勃勃。
在这两段文字里,第一段引用了杜甫、苏轼、李白等三人的名句,来说明不同的人有不的活法。第二段用张骞、苏武、昭君、卫青、岳飞、郑和等多个英雄事例,来说明人应该选择怎样的位置。人的活法,人的位置——这些抽象名词,一经用“三”的手法进行举例和“引证”,文章就变得充实和有文采了。
有时,也可能把举例与引言合起来进行用。如云南考生的《那时花开》:
“那时”,李白不受朝廷重用,却并无灰心丧气之举,一咏便是“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豪迈!“那时”,陶潜看不惯官场腐败,百官勾结,百姓遭殃,却决无低沉自伤的话语,一唱就是“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气魄!“那时”,居里夫人身患血癌,却决无自暴自弃的举动,一开口就是“成功路上不是用泪水而是用鲜血铸成”的坚韧!
三个例子,三句名言,同时推出,具体地表现在痛苦面前伟人的坚强,给读者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充实,其实是议论类文章应达到的基础境界。而对于叙事类文章,它应达到的基础境界应是什么呢?我说,是波澜。
【待续】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