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故地,怀揣羁绊,到海天相接的地方等一班去往远方的单程火车。在神隐之地,寻找一朵名为成长的花。
- 寻真
作为电影导演,宫崎骏将认真严谨的工作态度完全融入到了这个故事中。为了模拟妈妈边吃肉、边叫千寻的语感,制作人员买了真肉让声优边吃边配音;为了仿照爸爸开汽车跑山路的音效,团队采用同款车在不平的道路上行驶而录下声音……
而最令人感动的是,女主人公千寻,这个平凡的十岁女孩,不漂亮、不起眼,怯懦、爱哭,完完全全、真真切切取材于真实世界,也存在于我们身边。这样的她,仿佛必定要经历成长过程中的一站,偏偏到了“精灵栖息的世界”。从只敢向前挪移脚步到勇于大步奔跑,从面对困难只会退缩逃避到敢于为所爱之人踏上未知的旅途,这些真实的情感都又宫崎骏用细腻的画笔编制的梦境串联起来。
永远都忘记不了,在那雨过天晴的日子,少女和小动物伙伴们在清澈的水里行走,脚下的铁轨向远方延伸,头顶是一大朵一大朵温柔的云。那场景似真似幻,情怀却是踏实。
- 神隐
优点不仅体现在故事情节、主人公及画面构造上,还表现在宫崎骏最擅长的——利用人物隐喻事实上。电影中,男主人公白龙曾告诉千寻:“一定不要忘记你的名字。名字一旦被夺走,就再也找不到回家的路了。”在大熔炉中,忘掉的仅仅是名字吗?在影片的“汤屋”里,汤婆婆因为贪图钱财而与孪生姊姊钱婆婆形成强烈反差;单纯的因受*支配变得贪得无厌。这些,都在潜移默化中告诉了我们:美好的初心、正确的三观、道德的底线是人生宝藏,不能让其因为丑恶残酷的外界而改变。
而另一个被尤其关注的问题——环境,也在本部电影中展现了出来。千寻在帮助肮脏的河神洗澡时,发现他的身上插着一根刺,而大家合理拔出刺后,污垢顿时分裂,自行车、旧电器、垃圾袋一类的人类生活废品也似一座山丘,呈现在眼前。在河神离开后,大家在地上发现了谢礼——碎金子。宫崎骏用这样的方式,即批评了人们扔垃圾污染河水的行为,有阐明了自己的殷切愿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有索取有给予。
回望整部电影,有苦有乐,有喜有悲。千寻的神隐之旅定格在最后一段话。
“我们还会相逢吗?”
“一定会的。你去吧,不要回头。”
既然选择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不用回头,因为信念亦装在心里——我们都相信,相遇的人会再相逢。
寻与隐也许不再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