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存在,宏观而言,没有特别的意义;但这并不妨碍每个人在各自具体的生活中去探求意义。这种信念构成了何为良好生活的支撑。然而归根结底,“生活意义”究竟该如何定义并长久地践行下去?
在今年3月我们选出的这17本书中,不少书籍都在这一议题上殊途同归。在刘宸君的《我所告诉你关于那座山的一切》中,19岁的他旅行、写信,在追寻爱与信念中与死亡迎面相遇,最终确认“爱”不是任何一种理念或头脑的建构。萧易在《石上众生》中复原巴蜀石窟供养人和他们的造像故事,尽管如今神佛造像早已落满石屑,可一代代供养人的身影,却依然映在一座座石窟造像上。意义危机不只与个体相关。布莱希特捕捉到时代的脉搏,在《诗歌的坏时代》中直击生命的无常,领悟到一切外在表象之下某些更根本的东西摇摇欲坠。我们还会看到,马克·费舍早在二十年前做出的判断依旧被不断印证,这一代年轻人陷入了一种既抑郁又快乐的“反身性无能”。苏珊·沃尔夫则在《生活中的意义》中呈现多位哲学家与此相关的激辩,以求给所谓“意义”拓展出更多非客观的标准。或许唯有如此,我们才不至于落入一种精英主义的偏见。
在未来,我们会继续每个月向读者推荐一系列最新出品的好书名单。这份书单由王府井书店、新京报书评周刊联合推出。在选书时依旧坚持了书评周刊“公共立场,专业品格,独立思想,现实情怀”的一贯标准。更多书单的详细内容会在新京报书评周刊与王府井书店的微信平台上陆续更新,同时我们也开始在多个城市的书店对书榜进行了线下的展出(展出信息见书榜后),欢迎读者朋友们关注、前往。
《我所告诉你关于那座山的一切》
作者:刘宸君
版本:后浪文学·九州出版社
2024年3月
推荐理由:
刘宸君是个过早离开的人。他生于1998年,死于2017年,“喜爱文学、登山与旅行”。2017年,刘宸君与旅伴从印度出发,到尼泊尔进行登山旅行,途遇大雪,受困岩洞并去世。在受困中,在与死亡真实地迎面相遇时,他在给朋友写一封信,这些内容不是刻意去创作的“文学”,但直见人心,而文学的目的(之一)不就是如此吗?在信的结尾他告诉友人:“如果最后我跟岳终将一死,请不要过度地悲伤,你所做的便是去爱人,就去爱吧,答应我好吗?”
在那样一个时刻,那样的境遇中,一个19岁的年轻人说出的“爱”不是任何一种理念,不是任何头脑的聪明建构,而是在死亡逼迫下直抵存在核心时的真实感悟。这部《我所告诉你关于那座山的一切》就是这样一个灵魂的文字表达,碎片式的、不加矫饰的表达。书中包含了他的旅行札记、书信、诗歌、笔记等,这些内容因其纯粹而足以让我们借此接近、进而认识这个人,他像我们每一个人一样复杂,一样简单。从他的文字里可以知道,他喜爱文学,就像喜爱旅行,像喜爱生命。
《石上众生:巴蜀石窟与古代供养人》
作者: 萧易
版本: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4年3月
推荐理由:
锛凿在石上刻下的,不仅有神佛庄严的宝相,还有一个个注定被岁月湮没的姓名。他们是一群普通人,是红尘中的芸芸众生,他们有天潢贵胄,有达官显贵,也有官绅士兵,普通百姓,他们不像神佛一样有着与日月同寿的不坏之躯,他们只是终有一死的血肉之躯,但正是他们,捐资助力,年复一年,代复一代,在巴蜀的峰峦崖壁上,开凿出一座座石窟,雕刻出一尊尊神佛,用自己有限的生命,去创造不朽的信仰。
萧易的《石上众生》,讲述的正是这些巴蜀石窟供养人和他们造像的故事。从隋代初唐最初的营造,到盛唐时代的蔚然成风,安史之乱的震荡波折反倒为石窟营造注入了新鲜的风气,晚唐的余晖中,开凿石窟的双手依然未曾停止。哪怕灭佛的诏令,也只是将虔敬的心灵驱赶到隐秘的避难所,神佛造像上落下的石屑尘土,依然年复一年纷纷扬落在一代代供养者的身上。工程可能因战乱戛然而止,战火会将寺院佛像化为劫灰,但直到石窟艺术在明清之际日暮西山的黄昏一刻,一代代供养人的身影,依然会映在一座座石窟的造像上。
诚然,那些名字最终会埋没荒草,或许只有几个大人物的名字会横过岁月的牢笼,被人捕获,但那些普通小民的名字,只会像他们的生命一样,在岁月中磨灭凋零。他们的喜乐悲苦似乎在汹涌宽广的历史洪流中只是几颗水珠,但正是万千普通人的信仰汇成了江海,就像冲刷出的河道一样,将信仰的象征,庄严而慈悲的神佛刻进了山峦的躯体。而另一个别具意味之处,是六十多年前那些毁掉千年前先民信仰与血汗造就的石窟造像的人,同样扛着锛凿斧锤,而他们的名字,也同样和当年开凿这些石窟的供养人一样,注定会被岁月湮没——除非像这本书中的供养人一样,作为历史被记录下来。
《京华收藏世家》
作者: 郑重
版本: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24年2月
推荐理由:
这是一本讲述收藏家的历史之书。不知何时起,但凡提及收藏或收藏家,我们都会联系到“卖弄”“欺骗”“赝品”“附庸风雅”等,假如要为收藏家作传,仿佛多少都有一些圈子内外的八卦。本书自然不在此列。作者郑重在这本书中写了十余位出生在或生活在北京的近现代收藏家,包括张伯驹、傅增湘、陈梦家和王世襄等。就像他在写陈梦家时说到的,“世上没有以收藏为生的收藏家”,因为这个道理,收藏实际上不能养家糊口。把它做成一门生意是自然而然的,也是无可厚非的,只不过那就不叫收藏家了,因为他们“收而不藏”,“收”是为了等待出让的机会。
一个人唯有靠比较厚实的积蓄和不可阻挡的兴趣,才可能成为收藏之家。比如陈梦家,他是做历史和古文字方面的学者,对明代家具却极其痴迷,对收藏的明式家具倍加珍惜,习惯用红色的带子圈围着椅、案。这方面的故事是细数不过来的,如张伯驹为了买进《游春图》,卖掉了一座院子,耗资之大,超乎我们的想象,还有周绍良,他为了做唐代研究,收藏了在当时颇为冷门的墓志拓本,并且一一作抄录,即便是在“文革”期间也没停止过。值得一提的是,郑重在上个世纪80、90年代和本世纪初见过部分传主,听他们讲收藏经历,若是传主已经离世,他便前往其故居或生前常去的住所。
于读者而言,另一层收获是由藏品引出的诗词、器物知识,更重要的是在他的文字和照片中感受到每次收藏、每件藏品背后的20世纪中国社会与历史的变迁。书中所列的收藏家均已离世,他们这一生将收藏作为最大的业余爱好,为其痴过,也为其吃过苦。他们做着收藏这件事,他们也研究藏品,把藏品捐献给博物馆,在这件事上寄托了许多家国情怀。
《形理两全:宋画中的鸟类》
作者:陈水华
版本:浙江古籍民出版社
2024年2月
推荐理由:
了解宋代花鸟画,有很多种打开方式。但跟随鸟类学博士的目光重新打量这些画作,肯定会有不一样的感受。本书作者陈水华是一位鸟类研究专家,也是一位科普作家,他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聚焦宋代花鸟画的创作:不仅对宋代代表性花鸟画的创作脉络和历史背景进行阐释,更对画中所绘的鸟类进行了精细统计、品类鉴定和尺寸测量。
我们知道宋代花鸟画很写实,但到底写实到何种程度,一般观者很难判断。在《形理两全》选择的174幅宋代花鸟画中,达到可辨识具体物种的画作比例达到了88%,包含了67种鸟类——这是一个惊人的数字。我们由此能更直观地了解宋代花鸟画的艺术水平与科学精准度。本书也将画中的鸟和环境与季节统一起来,如果把这174幅作品看作是宋代花鸟画的一个抽样,那我们就可以进一步还原两宋时期鸟类的生态环境。在这里,艺术与科学,花鸟与自然形成了新的融合,也为我们重新理解宋代花鸟画打开了一扇有趣的窗口。
《寻芸记: 辟蠹芳草博物志》
作者:陈涌海
版本:商务印书馆
2024年1月
推荐理由:
芸香的记录最早见于三国时,这种种植于庭院之中的香草,可以用来给书籍辟蠹,也就是“焚芸辟蠧”。但究竟何为芸香?芸草的真身到底是什么样的植物?千百年来,有关“芸”的记述不断见诸文人笔下,却难觅“芸踪”“芸迹”“芸形”。为此,陈涌海在书籍和山野中搜寻芸草的芳踪,试图解开作为香草之“芸”的秘密。
泽兰、慈草、白芷草木、零陵香、丹阳草、胡卢巴、郁草、苗香、基草、六座大山荆芥、薄荷罗勒……从兴安杜鹃到草木樨,从香豆素到苜蓿,从离乡草到茅山香草,再到蕙草、䔄草等种种仙草。兼具科研人、音乐人、博物作者等诸多身份的陈涌海融植物学、花卉学、考据学、田野调查为一体,从书堆、草园中爬梳繁乱,在蛛丝马迹间探究芳踪。书中随处可见埋藏于作者内心的隐逸与逍遥之意,显然,这种多向度的栖居式写作,既能带给我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好奇,也可为今日博物学之写作,另辟一途。
《我们在非洲》
作者:非洲的青山
版本:鹦鹉螺|中信出版社
2023年12月
推荐理由:
这里是非洲,这里有草原,雨林,火山,湿地,海岛。从东非出发,途经刚果盆地的热带雨林,又沿着东非大裂谷一路前往非洲南部,这是一场有关于非洲的穿越之旅。在非洲草原工作的15年里,作者非洲的青山积累了一本厚厚的动物观察笔记,其中既有狮子、猎豹、胡狼这些草原霸主,也有大象、白犀牛、羚羊、长颈鹿这些食草之徒。
什么是作为一只动物的状态?动物的寂静生活里,又隐藏着什么生活感悟?它们是怎样演化而来的?它们是怎么生存的?它们在生态系统中起什么作用?书中,作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悉心讲述这些动物的习性和故事,以及在跟踪观察它们的过程中,那些或惊险、或有趣的小插曲,用充满温度和张力的记录,为我们呈现了一座充满自然之美、生命之美的“纸上博物馆”。
《流动的森林:一部清代市场经济史》
作者: 张萌
译者:史可鉴
版本: 光启书局|上海人民出版社
2024年2月
推荐理由:
在传统社会,绝大多数建造工程都需要用到木材。这些使用领域包括宫殿、寺庙、居民住宅,以及桥梁等交通设施和防御堡垒等军事设施。可以说,没有木材,也就没有我们今天能在现代城市见到的物质遗产。这就产生了庞大的用材需求。青年学者张萌的《流动的森林:一部清代市场经济史》向读者描述的,是中国清代时期的木材市场,她的研究试图揭示围绕木材的生产制度、产权制度和金融市场。这并不是简单地以“老生常谈”的方式回答传统中国的国家(state)与市场、制度与文化的二元结构如何互动。
以木材的生产周期这个特征为例。虽然用材需求无处不在,可随着砍伐的加快和扩大,被砍伐的森林必然会逼近枯竭的边缘——先秦文献《伐崇令》对此就有警惕。培育树苗、种植树木也就成为必然的选择。与庄稼或手工业不同,木材的生产周期是漫长的,一棵树长成可伐可用的木材得用上二三十年,在那个时候,它可能是一个人的半生,如此漫长的等待,似乎并不能激发人们的动力。何况还有火灾、旱灾等不可抗拒的风险。不过也就是在这里张萌发现了传统市场经济的活跃之处,人们通过把山地所有权、租佃权划分为可以交易的股权,把未来的、需要漫长等待的收益转化为现金流,应对了风险。当然,这只是木材市场的一个方面。她的描述对象既有种植者,也有牙行经纪人、运木工、官员和行会。朝廷如何限制地方官员从木材中获益,行会如何对内行使行规、对外与地方官府谈判,也都是这部木材经济史的一部分。读者从中可读到木材市场的金融史、行业史,也可读到传统中国的市场发展史,在那里,市场绝不是人们时常以为的“无生机”。
《卿本著者:明清女性的性别身份、能动主体和文学书写》
作者: [加]方秀洁
译者:周睿/陈昉昊
版本: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24年2月
推荐理由:
在中国古代,虽然女性一直被正规教育拒之门外,但却时有才女出现,班昭、李清照等都是其中佼佼者。在不同时期,女性的非正式教育与书写暗自滋长。她们可能是士人精英阶层的少数女性,也有结交了风雅恩客的青楼女子,或是文人的妾妇。20世纪八十年代,晚明(17世纪)至清末(1911年)的智识阶层中的闺秀文集逐渐重见天日,并进入学术视野。在这些作品中,传统女性顺从、失语的性别角色被打破。但作为一种“次要”文学,这些作品通常没有得到很好的流传和保存,文本匮乏一度成为研究的主要难点。华裔汉学家方秀洁耗费十年,于中日各大图书馆的中国古籍善本特藏中,发掘出大量明清女性作者的存世之作,让这些沉睡的文本浮出地表。
但获得这些珍贵资料后,文学研究应该以何种方式去评价、阅读和阐释这些文本成了新的挑战。无论东西方,对女诗人的“再发现”都是困难的,因为没有一套现成的阐释方法和意义系统可以借鉴。方秀洁在这本书里正是试图寻求“讲述她们的方法”。她首先回到女诗人的生活环境和等级秩序,追问她们为何耽溺于诗且笔耕不辍?她发现很多女性以诗言志,以立言实现不朽,有清晰的自我赋权意识和主体自觉。在一个普遍认为桎梏至深,压抑表达的年代,女性作者却利用不受关注的边缘位置,默默开拓出一片广阔丰富的精神世界和自由空间。其中既有自命“贤妇”的道德化表达,也有大胆、强调感官的情欲书写。女性通过写作和阅读缔结了文学和社会的共同体,超越了社会阶层和时空的限制。
《影子母亲:保姆、换工与育儿中的微观政治》
作者:[美]卡梅隆·林·麦克唐纳
译者:杨可
版本:薄荷实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4年1月
推荐理由:
对于不少重回职场的妈妈而言,一位理想的“影子母亲”凝聚了多重身份期待。母亲希望保姆能成为自己的延伸,如同自己一样爱护孩子;但当真正的母亲回到家中时,她们也能随时“消失”。这就使得孩子母亲与保姆之间的关系变得极为暧昧,这里既是不同版本母职观念的碰撞之所,也是再生产劳动在女性内部的二次分配。然而实际生活中,这种“合作育儿”的构想往往会在文化结构影响下的家庭微观政治中裂缝丛生。
美国人类学家麦克唐纳通过对30位职场妈妈和50位育儿保姆的深度访谈,以大量细节集中呈现了家中育儿日常的矛盾与冲撞。麦克唐纳发现,即便是进入职场的雇主母亲也无法摆脱“好妈妈”的密集母职期待,于是保姆通常会被视为执行母亲意愿的媒介,母亲通过操纵木偶式的管理策略,以实现“不在家”时仍能将自己的育儿理念传达给孩子。在这种任务分配模式下,保姆不得不时常在“母亲”和“非母亲”之间切换,通过多种方式实践一种更为严苛的“超脱型依恋”式的情感劳动。而在更多时候,保姆与雇主母亲对“好妈妈”的含义也有不同理解,这背后折射的是深层的阶层差异,两类女性彼此竞争的母职实践持续加深着这对关系中的张力。
保姆工作的处境还受到“家庭”场域的掩盖。访谈中的保姆经常发现自己处于“雇工”与“家庭一员”的尴尬位置。作为“家庭一员”,她们被要求上下班灵活,把雇主家庭的需求放在首位,甚至承担超出合同之外的工作。这些都加剧了她们在劳动力市场的劣势。与此同时,大多数家庭不会把保姆的工资当作家庭开支,而是母亲自己的开支。
麦克唐纳最终发现,影子母职的实质是它既不为孩子服务,也不为家庭服务,而是服务于一整套密集母职的信条和自给自足的核心家庭想象。如果这一观念系统得不到正视,外出的母亲依然会陷入内疚、保姆的经验仍旧得不到采纳、回到家中的父亲还是无法真正参与家庭。
《诗歌的坏时代:布莱希特诗选》
作者: [德]贝托尔特·布莱希特
译者:黄雪媛
版本: 上海贝贝特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4年1月
推荐理由:
“但是你们,若能抵达/一个互助的时代/请在回忆我们之时/带着宽容的心态。”布莱希特在《致后代》一诗的结尾说,语气中带着一些惭愧,以及更多的悲悯。惭愧是因为在昏暗的时代,他们“本想为友善开辟土壤,自己却无法做到”,悲悯是因为:“的确,我生活在昏暗的时代!”
那是一个怎样的时代?布莱希特在诗中无数次描摹它。“我就是那个邻居。是我举报了他。”(《邻居》)“坏家伙被更坏的家伙打败。”(《拿破仑》)“当德国武装到牙齿/大祸便要临头/鼓手即将发动他的战争。”(《战争之初》)“战争中,许多东西都会变大/变大的是/资产者的资产/无产者的贫穷/元首的演讲/和被统治者的沉默。”(《战争中,许多东西都会变大》)“每年九月,学校开学前/郊区的女人们站在文具店里/为孩子买课本和练习簿。/……但她们不知道/为孩子们定制的知识/有多么糟糕。”(《每年九月》)“上面的人/聚集在一个房间。/街上的人/放弃了所有希望。”(《上面的人》)这些朴素、直接的句子匕首般瞄准了时代脉搏,在当时以及后来的世界各地引起共鸣。也正是类似的诗句,及其足够的“直接性”,让布莱希特的诗独树一帜。
然而,在阅读布莱希特时我们不应忽视那些具有更广阔视野的作品,那些沉潜于更深意识层次或说存在状态的诗。《诗歌的坏时代》基本上以写作时间编排,从布莱希特15岁到其去世的1956年,电影片段般排演出布莱希特的一生。1955年,在某个生命瞬间,布莱希特也许直觉到生命的无常,领悟到一切外在表象之下的某些更根本的东西,于是他写下《事物变化》,诗句不具有明显的时代性/历史性,但广阔动人:“我有时苍老,有时年轻/早上苍老,傍晚年轻/有时我是一个孩子,想着伤心事/有时我是一个老人,失去了记忆。”
《奇怪的转校生》
作者:方刚
版本:青豆书坊|重庆出版社
2024年2月
推荐理由:
这是性教育专家方刚为青少年创作的儿童文学作品。故事围绕着校园霸凌和性别刻板印象展开。新来的转校生钟意李十分奇怪:其他男生踢足球,他却和女生跳皮筋;其他男生参加武术小组,他却参加刺绣小组;看到男同学摸女同学时,他大声说这是“性*扰”。女孩李亚妮从小就喜欢武术,却被妈妈送去学舞蹈。学校的武术小组都是男生,她无奈地报了丝毫不感兴趣的刺绣小组。她努力地做一个“乖女孩”,内心却感到十分压抑。男同学几次三番摸她的后背,她也不敢反抗。特立独行的钟意李在遭遇校园霸凌后,还能不能坚持做自己?乖巧温顺的李亚妮在持续不断的*扰下,是否会继续沉默下去呢?
《姆明和电视机》
作者:[芬兰]托芙·扬松
译者:十画
版本:99读书人|人民文学出版社
2024年1月
推荐理由:
这是托芙·扬松和她的弟弟拉斯·扬松一同创作的姆明漫画,书中共包含4则首次引进的漫画故事。这些漫画在20世纪中叶于报纸上连载,而它们惊人地与当下我们的现实生活体验相呼应。在《姆明遇见吸血鬼》中,人们对未知的危险的防范、迷惑与恐惧,同我们在疫情期间的体验极其相似,而这种全社会共享的恐惧所带来的人与人的隔阂,也并不令我们陌生。托芙·扬松是一位讽刺幽默的高手,但在此之前,她是一位艺术家,更是一位以犀利和温和的目光观察生活的洞察者。在这本漫画中,除了温暖好客、平和避世的姆明一家,作者也描摹了诗人、嬉皮士、慈善家等新角色,探讨了新科技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政治与所谓现代文明的荒谬之处,还有何为健康的家庭关系等话题。
《基坑》
作者:[苏联]安德烈·普拉东诺夫
译者: 徐振亚
版本:KEY·可以文化|浙江文艺出版社
2024年1月
推荐理由:
普拉东诺夫作为20世纪苏联的重要作家,其作品直到上世纪六十年代末才得以陆续出版,而在国内他的译介也非常稀少。今年,普拉东诺夫的小说再次出版无疑是一次对苏联文学宝藏的重新发现。作为兼备苏联传统现实主义和文学艺术性的作家,普拉东诺夫的小说无论从主题还是文字上都非常具有魅力,他运用极具特色的文字表现风格,让笔下每一段人物的行为都在细腻的描绘中具有了特定的时代张力,令读者对当时的苏联社会环境和不同性格人物的处境与行为产生深沉的思考。在他的代表作《基坑》中,一群工人在不断为建造所有人居住的大厦挖掘一个深坑,不同身份、不同地位的人围绕着这个不停扩建的地基产生了不同的思考,这些深刻的主题和小说独具魅力的故事性及语言风格结合在一起,形成了苏联文学上独特的“普拉东诺夫奇迹”,也是因此,普拉东诺夫被部分评论家视为与卡夫卡、福克纳、普鲁斯特、贝克特齐名的二十世纪最为杰出的几位作家之一。
《从细菌到巴赫再回来》
作者: [美]丹尼尔·丹尼特
译者:冯文婧/郭瑞东
版本: 湛庐文化|中国纺织出版社
2024年2月
推荐理由:
人类的心智是如何产生的?围绕这个困扰无数哲学家和科学家的话题,丹尼尔·丹尼特在《从细菌到巴赫再回来》这本书中以计算机科学和生物学为思想基础,以其独具特色的风格给出了自己的思考方式:第一步,跳出人类中心主义的视角,从自然演化的角度,试图解释生命是如何从细菌一步步演化出像巴赫这样强大的人类心智的;第二步,返回人类的视角,分析我们的心智是如何可能提出并解答这个难题的。
作为一本跨越哲学与科学之间的前沿探索之作,初次阅读时你可能无法在丹尼特打破学科界限的知识储备与天马行空般的大胆猜想之间完美地掌握平衡,但这种不适应感很快会被丹尼特一次次挑战常识的论断和启发式的设问取代。
丹尼特说,我们很容易因为感知到心灵与身体的截然不同,于是先入为主地把意识或心智看作一种神秘现象。然而,拥有一种能力并且发挥出这种能力,并不需要以理解这种能力为前提,就像在计算器出现之前,我们都以为懂算术是进行数字计算的必要条件。恰恰相反,无须理解亦能胜任,是这个星球上绝大多数生物的生存法则,人类心智的产生过程与其他物种的演化一样,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无论你是否认同这种对心智的自然主义解读,丹尼特对既定常识的挑战、对思维惯性的纠偏与迷思的破除,都值得感兴趣的读者读一读这本书。
《资本主义现实主义:私人情绪与时代症候》
作者: [英]马克·费舍
译者:王立秋
版本·守望者|南京大学出版社
2024年3月
推荐理由:
21世纪初,在英国大学教书的马克·费舍成了当时最能凝聚能量的网红博主,他近乎实时地记录下了千禧年后日益陷入危机的英国社会。在他逝世后,英国《卫报》将他的博客描述为“一代人的必读物”。这本《资本主义现实主义》汇集了马克·费舍的一系列重要博客文章,包含了这位欧洲当代左翼先锋人物对社会情绪、流行文化和时代问题的诊断式观察。
费舍在书中指出,资本主义已经成了一种弥漫于各处的气氛,它不但是西方唯一可行的政治经济系统,而且就连想象其替代选择也变得不可能,就如詹明信和齐泽克所言,“想象世界末日比想象资本主义末日更容易”。费舍把这种时代病症称为“资本主义现实主义”,其首当其冲的表现形式就反映在资本主义现实主义占主导地位的教育领域。马克·费舍以自身教学中的案例作为剖析对象,敏锐地指出英国的年轻学生表现出一种他称之为的“反身性无能”:知道自己处境糟糕,却又无能为力。年轻人陷入了一种既抑郁又快乐的状态,这种看似无法矛盾的情绪表现在“做追求快乐之外的一切事情上的无能”。
可以说,马克·费舍这些时而冷静、时而躁郁的点评直击了当时英国年轻人的精神状态,更有趣的是,二十年后,马克·费舍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犀利批判仍然能引起当下很多读者的共鸣。
《打破社交媒体棱镜:探寻网络政治极化的根源》
作者:[美]克里斯·贝尔
译者:李坤
版本:潮汐Tides|浙江人民出版社
2024年3月
推荐理由:
各类社交媒体已经如空气一般渗透到我们今天的生活里,我们借助它们通信、表达、打发通勤时间,我们对世界的认知无可避免地遭到它的形塑。社会科学家和人文学者担忧它带来的观点极化、认知碎片化的问题,将其形容为“囊泡”“茧房”。美国杜克大学的政治学者克里斯·贝尔提出了一个新的社交媒体隐喻——“棱镜”,这个全新的隐喻充分体现了社交媒体复杂的多面性,同时它也暗示着,一方面,社交媒体从不同的角度扭曲我们看待真实世界的方式,另一方面,我们也能通过清醒地识别这种扭曲,更好地驾驭社交媒体。
自从被政治学者卡斯·桑斯坦在《信息乌托邦》中提出后,形容人们日渐封闭在自己熟悉的观点中的“信息茧房”的概念被越来越多地使用。大家惯常地认为,走出茧房的方式就是多去和观点不同的人接触。但贝尔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在很多情况下,接触不同的观点不仅不利于走出原有的封闭,出于对抗情绪,人们还有可能越发极端地坚持过往的观点,这可能与深层的人性有关。在这样的背景下,社交媒体增强了极端观点的力量,让温和派趋于隐形,走出社交媒体棱镜为我们制造的幻象是一件不那么轻易的事情。但贝尔认为,我们还是可以做出一些努力,例如,如果你试图走出自己封闭的观点同温层,不必立即开始与持有很强对立观点的人开始对话——这可能会激化你原本的想法。相反,我们应该花一些时间深入地了解对方,代入对方的观念和语言体系去思考双方的分歧。
贝尔用非常清晰通俗的语言讨论了很多我们在生活中经常遭遇的情景:为什么在网络上想与人友好争论,却总是被迫按照立场“站队”?如果互联网已经满是隔阂与暴力,作为一个温和派,我需要“退网”吗?这些讨论都辅以了扎实的经验研究支撑。当然,正如推荐序所言,本书无可避免地在回应“怎么办?”这一问题上显得乏力。驾驭社交媒体棱镜,需要的远不仅仅是个体用户做出努力。
《生活中的意义》
作者:[美]苏珊·沃尔夫
译者:陆鹏杰
版本:大学问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4年2月
推荐理由:
很多人会将尼采的“上帝死了”作为现代社会“意义”失落的宣言。的确,如果从比较宏观的意义来说,人类的存在没有特别的意义——它只不过是一种生物演化的结果,但这依旧不妨碍我们在自己具体的生活中去探求意义。这种信念不仅是存在主义哲学的基石,同样也是我们每一个人过好自己生活的支撑。年轻人现在很流行说“躺平”“佛系”,这些词汇看起来很反“意义”,但它们的背后其实蕴含着一种未被满足的期待:大家非常渴求能在日常生活里找到意义感,只不过屡屡碰壁。
美国当代著名伦理学家沃尔夫的这本小书用分析哲学式的精练语言直面了当代人的意义困惑。在沃尔夫看来,我们应该根据一种“适宜的充实感”来理解生活中的意义,即我们的主观吸引力与某种具有客观吸引力的事物相遇,同时,我们还能为与该事物发生联系“做点什么”。这几个要素是缺一不可的。
可以想见,作为一个人们普遍关心的话题,任何一个在意义问题上发言的人都会遭遇很多的质疑。沃尔夫的批评者甚至包括了乔纳森·海特、约翰·科特等著名学者。常见的一些反驳指出,意义感其实是一件非常私人的事情,其实只和主观要件相关。比如,海特就借用“心流”的概念指出,如果有的人就是能在整天盯着金鱼看的过程里收获满足,那这件事对他就是很有意义的。如果我们坚持意义还要拥有一些客观标准——“某些事情比另一些事情更有意义”,那么就可能陷入一种精英主义的偏见。此外,如果我们满怀激情从事的事业最后并未获得一个满意的结果,甚至一败涂地,这种“客观的失败”是否会有损这件事带给我们的“意义感”呢?
相信这些问题其实离我们每一个人都并不遥远。沃尔夫在书中对这些批评进行了详细的回应,也依旧非常坚持意义的主观和客观维度缺一不可。她举了曾经计划刺*希特勒的施陶芬伯格的例子,尽管他最终失败,并且导致几百人的死亡,但这起密谋引起了世界公众的关注,向世人证明德国人并非全都是懦夫。因此,我们可以在一个更大的时间尺度上去看待一件事客观上的成败。但重要的是,我们需要保留一个客观的衡量维度,只依据主观满足来衡量意义,终究会让我们不满意。如何理解客观意义是当前元伦理学研究的一个热门话题,并非一本小书所能穷尽,但通过展示多位哲学家的激辩,我们能获得对“生活意义”这一重要话题的诸多启发。
新书月榜,正在去往更多书店
在春天纷至沓来的季节,新书月榜带着年初推荐的15本书,去往城市与书店。2024,期待更多伙伴和我们一起,通过新书月榜栏目,让好书与读者相遇!
Station 03
成都•寻麓书馆|一小片书里宽阔的奇迹
寻麓书馆里有一处见方的标志性书墙,新书月榜的荐书就在这个区域展出。采几枝将开未开的花枝插在瓶里,花下的书竟有了一种泰然疏朗之气。是的,生活中可以真正作为凭借的并不多,但阅读有时无异于一场小小的奇迹,让我们从一小片书里获得沉淀与宽阔。
Station 07
大庆•百湖城书艺馆|文字是光,晴朗了阅读的人
东北的春天,是雪融后道路的泥泞和毫无来由的大风天构成的。这样的日子,总会有更多人避在书店里。拿起一本书,窗外的一切都变成了一种风景。就让雪和风任性一会儿吧,反正文字是光,心是晴朗的。
Station 12
武汉•境自在书店|当热情恒常如新
今年是境自在书店创立的第10年了,在书店小小的空间里,随处都可以发现店主的用心。在这里,有对书的执着,对书店以内容存活下去的信心,也有以真心与读者从未间断的链接。在读者那里,店主程磊也有一个专门的别称——石头,这样的称呼似乎最贴切不过,像石头一样,拥有一颗不移之心,对书的热情恒常如新。
Station 13
秦皇岛•龙媒书店|只倾听事物天然的声音
作为一座海边的城市,海浪声已经成为秦皇岛再自然不过的背景音。沉浸于自然之声,信步走进龙媒书店,在这家坚持以人文社科类书籍为主的店里,书会倾听你内心深处最自然的声音,也只有一个人心里最真实的声音会被书听到,回以字字心有戚戚。
Station 17
沈阳•呐喊书店|书和书正在窃窃私语
在呐喊书店,新书月榜的荐书和读者的荐书被摆放在一起,它们一本挨着一本,毫无间隙,像是一簇一簇聚在一起聊天的人,窃窃私语,聊天或许漫无目的,但总归关于那些曾被翻开、哪怕只是一瞬被理解的快乐。
Station 22
北京•大有书馆|某些事情就在我们身边发生
在合作展陈“新书月榜”的书店中,大有书馆是一个特别的存在,每一次我们和书店交流哪些荐书更受读者欢迎时,大有书馆给出的答案常有与其他书店不同之处。有一种欣喜,因为无论多么小众,好的书总会找到属于自己的读者,因为一种共同感,就在我们身边,就在最平凡的日常里,有不平凡的瞬间持续发生。
书评周刊•新书月榜,期待遇见更多的书店!有意合作的书店或空间,欢迎发邮件至zhangyao2023@bjnews.com.cn。“阅读需要主张”,我们相信——好的阅读过后,会有新的世界出现。
本文为独家原创内容。作者:新京报书评周刊编辑部;编辑:宫子、申璐、张瑶;海报设计:师春雷;校对:卢茜、赵琳。未经新京报书面授权不得转载。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