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整理了一套【保险干货】,想不踩保险坑的朋友,可以私信我【保险】领取。公众号回复【今日头条】,可领取一对一保险咨询方案。
保险销售的朋友圈为何看的让人如此焦虑?保险买了八,九万,居然只返还了六万!?保险公司为何长期招人?
在中国,目前有800多万的保险代理人,
这些代理人并不都是专业人士,水平其实是参差不齐的。
而如果想要买保险,代理人是很难绕过去的一个坎。
保险套路深,我们又不能回农村,要想找到合适自己的保险,就得练就一双火眼金睛。
今天劳拉就跟大家扒一扒保险销售常见的几个套路。
一、盲目推销
很多不专业的保险代理人在推销产品的时候,根本就没有询问过你的家庭、负债、收支等情况,只会问一下年龄,就直接推荐产品了。
而每个家庭不同的收入水平、支出和消费习惯、资产负债情况,甚至不同的家庭结构,都会影响到家庭的资产配置。
举个例子:
有两组家庭,都是年收入20万的三口之家,同样有车有房,生活在同一座城市里。
A家庭:为了购房首付和装修款,向亲戚朋友借了不少钱,而且还要赡养4个在农村务农的父母。
B家庭:买房的首付和装修都是自己的积蓄,而且父母有退休金,甚至还能偶尔提供接济。
只看表面,好像两组家庭的情况都差不多,但实际上,两组家庭的现金流、负债等财务状况有着天壤之别。
所以无论是投资还是买保险,都要根据自己的家庭实际情况来匹配相应的产品,不能盲目跟风,甚至一刀切。
二、焦虑营销
前一段时间,我们经常能在微博等平台看到这些图片:
焦虑营销,是保险业最常见的一种营销方式。
凡是出现什么灾难性的事故,抑或是名人去世,都可以成为保险业营销的素材。
焦虑营销又主要分为两个方向:
1. 寻找一些热点和共情事件,借题发挥:主要是一些公众关心的问题,比如“疫苗事件”,就让人们意识到疫苗的风险。
2. 利用人对求生欲的渴望,夸大或煽动人们情绪:抓住了天灾人祸降临时,人们无能为力的心情。
可这种焦虑营销是保险业提升业绩的良方吗?不夸张地说,正是这种简单粗暴的推广方式加剧了中国保险市场的“乱象”感,也让传递的保险理念活生生变了味。
三、道德绑架
“爱与责任”,是大部分人买保险的出发点。
但是在不少保险营销员的推销过程中,总喜欢把“爱与责任”挂在嘴边,反复强调“不买保险就没有责任感,没有担当”等等。
但保险保险只是一个金融工具,对抗风险,可以通过保险,也可以通过其他的办法。
保险不是爱的证明,买不买保险跟爱本身没有直接关联。
把爱和保险捆绑在一起,实际上是一种企图偷换概念的不入流手段。
保险只是一个金融工具,对抗风险,可以通过保险,也可以通过其他的办法。道德绑架就非常不入流了!
四、*熟
劳拉一直以为,保险这种金融产品本身设计极其复杂,理解起来非常有难度,对代理人的专业度也要求极高。
可就目前国内的市场看,卖保险几乎零门槛。
有金融老司机,有做过企业管理层和小老板的,也有工厂下岗女工和结婚后没上过一天班的家庭主妇。甚至还有一些人完全不符合招聘条件,但是可以用其他人的身份证入职,只要能卖出产品就行。
这些人经过保险公司所谓的封闭式培训,死记硬背一套话术后,
名片上都会印上“理财顾问”自称专家,就可以正式开始发展事业了,这样的专家你敢信吗?
劳拉总结了一下绝大多数保险代理人的职业生涯,主要分三个阶段:
自*:入职之后,大家还只是个试用业务员,迫于业绩压力,只有给家人买买买。给家人买完后,就能转正了,这个过程可以我们可以称为“自*”。
*熟:很多人由于业务能力有限,销售只能从身边的亲戚、朋友下手,希望通过自己的过往关系产生销售,这个过程也可以叫做“*熟”。
脱落:“自*”和“*熟”之后,很多人还是没有开拓新客户的能力,没有业绩就没有收入,还会面临公司的考核,所以就会“脱落”,彻底离开保险行业。
其实,这么多年来,保险不骗人,骗人的是不专业的保险代理人。
他们本身就不太懂保险,更不会帮我们主动做保险规划,只是一味地生搬硬套。
导致很多人买到了不适合自己的保险,让大家都误以为保险是骗人的,出了事根本不赔。
一个保险代理人最重要的是专业,是真诚,
要设身处地地为保险人着想,而不是千篇一律的套路和话术。
当然,以后监管也会变得越来越严格,会淘汰掉更多不专业的保险代理人。
最后,劳拉要告诫大家,买保险前,一定要仔细看看保险合同,自己多了解一些准没错。
作者简介:Laura,精算本硕。前知名互联网公司产品经理,现从事保险行业,从理性的角度分析保险,致力于把复杂的保险简单化,让你买保险不冒险。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