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修,号六一居士,为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曾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并称为“千古文章四大家”
除此之外,欧阳修对宋代的史学,奉献也极大,其曾参与合修“二十四史”之一的《新唐书》,对于宋代文学的影响,欧阳修开创了新河,在文风、诗风和词风的创作上,有很大的革新。
欧阳修著作等身,成绩斐然,其中有两首名篇,可谓是家喻户晓,其一为《醉翁亭记》,其二为本文所说的——《卖油翁》,这两名篇都收录于《欧阳文忠公文集》
《醉翁亭记》的主旨,是讲述寄情山水和与民同乐,而《卖油翁》写的是一个寓言故事,语言精练,讲述了“熟能生巧”的深刻寓意和哲思。
《卖油翁》这篇文章,从其诞生之日开始,就已经颇负盛名,如今这首篇文章,传唱千余年,被收入到了中学七年级的语文教材当中。
故事讲述的是陈尧咨与卖油翁之间的辩论,陈尧咨是北宋时期的状元,文武双全,尤其擅长射箭,自认为天下第一,箭术无人能敌。有一次,陈尧咨在自家田圃中练习射箭,一位卖油翁路过,看了很久,发现陈尧咨“发矢十中八九”,于是不以为然,在一旁“但微颔之”,略表藐视。
陈尧咨见卖油翁仿佛不逊自己的箭术,于是问道:“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意思是问卖油翁:“你也懂箭术吗?难道我这样的箭术,还不高超吗?”
卖油翁回答道:“无他,但手熟尔。”,大致意思是:也就如此,只是熟能生巧罢了。
陈尧咨听完,愤愤不平,道:“尔安敢轻吾射”,卖油翁回答道:“以吾酌油知之”
于是,卖油翁将以葫芦放在地上,用钱币盖在葫芦口上,取油从高处倒落,油从钱币口落入葫芦内,且钱币不会沾染丝毫的油。
表演完以上高超技艺后,卖油翁回答道:“吾亦无他,唯手熟尔”。
以上,便是中学课本中,记载的“卖油翁”大致故事,原文如下: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吾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吾亦无他,唯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通过卖油翁的故事,欧阳修讲述了“熟能生巧”的寓意,令人深思。然而,欧阳修原文结尾,还有一句话被教材删除了,那便是:
此与庄生所谓解牛斫轮者何异?
“解牛斫轮者”,其实是更老古的两则寓言故事,分别是“庖丁解牛”和“轮扁斫轮”,这两则故事家喻户晓,它们都出自古籍《庄子》
为何教材要删除这最后一句话呢?坊间有两种解释:
其一、认为这两则故事,也是讲究熟能生巧,都是指代生活中的经验实践所得,最终导致技艺高超,而这些技巧是无法用文字记载下来,也是无法传授的,需要自己去实践中总结。有人认为,这种观点偏向于“读书无用论”
那么,这种观点有道理吗?笔者认为,并不是这种原因删除卖油翁的最后一句,而且原文最后一句也没有体现“读书无用论”的观点,毕竟不是谁天生都会“庖丁解牛”和“轮扁斫轮”,无论是庖丁还是轮扁,他们的解牛和斫轮基础知识是可以记载在文字当中,传授世人的。而实践经验是在基础上进行的,任何技艺,基础扎实了,才能升华成熟能生巧。
其二,之所以删除《卖油翁》的最后一句,原因其实并不难,《卖油翁》的故事,是收录在初中教材,而“庖丁解牛”和“轮扁斫轮”,则两则故事,是出现在高中教材中,庖丁解牛和轮扁斫轮的故事,篇幅不短,较难以解释清楚,一篇课文要同时掌握“卖油翁”、“庖丁解牛”和“轮扁斫轮”,则会增加小朋友们的学习难度和负担。
《卖油翁》讲的是“熟能生巧”,是一步一个脚印,讲基础打扎实是前提,而不是一步登天,反而教材删除了最后一句,不仅符合原文主旨,更是撰者良苦用心。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