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故事】
作者:郭文斌(宁夏作协主席)
脚下是宽厚的大地,头顶是满天繁星,远处是隆隆炮声,心里是满当当的吉祥和如意。坐在沟沿上歇息,你会觉得年是液体的,水一样汩汩地在心里冒泡儿。
插图:郭红松
寻找安详小课堂年会上,主持人突然袭击,让我在红宣纸上给大家写对联,就写拙著《农历》中六月父亲给乡亲们写的那些,“三阳开泰从地起,五福临门自天来”,“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一类。
写完,大家开始用这些对联组装节目,特别有年味儿,看着年轻人在模拟过大年,我的思维就回到童年。
安详
老家的讲究是,贴好对联,就去坟上请祖先。
一家或一族的后人们向着自家的祖坟走去,远远看去,一串串葡萄似的挂满山坡。阳光温暖,炮声悠扬,在宽阔绵软的黄土地和黄土地一样宽阔绵软的时间里,单是那种不疾不徐地散淡地行走,就是一种享受。一般说来,坟院都在自家的耕地里。宽阔、大方、从容,让你觉得那坟院就是一幅小小的山水画,而辽阔的山地则是它的巨幅装裱。说是坟院,其实没有院墙,区别于耕地的,是其中的经年荒草,还有四周的老树,冠一样盖着坟院,让那坟院有了一种家的味道。坟院到了,一家人跪在经年的厚厚的陈草垫上,拿出香表和祭礼,焚香,烧纸,磕头,孩子们在一边放炮,那是一种怎样的自在和安然。且不管祖先是否真的随了他们到家里来过年,请祖先的人已获得一份心灵的收成。
写对联
在老家,每年全村的对联都是父亲写的,后来父亲把衣钵传给我。有一年自己因病没有回家,村里人就只好买对联贴了。第二年再回去,乡亲们又买了红纸让我写。我说,买的多好看啊,也省事。他们说,还是写的好,真。一个“真”字,让我思绪万千。现在,也只有在乡下,老乡们才认这个“真”。其实我知道,我那些蹩脚的字,并没有买的好看。那么这个“真”到底指的是什么呢?
请灶神
再说请灶神。随父亲上街办年货,发现父亲买别的东西叫买,买门神和灶神却是“请”。问为什么。父亲说,神仙当然要请。我说,明明是一张纸,怎么是神仙?父亲说,它是一张纸,但又不是一张纸。我就不懂了。父亲说,灶神是家里的守护神,也是监察神,一家人的功过都在他的监控之中,等到腊月二十三这天,他会上天报告一家人一年的功过得失,腊月三十再回来行使赏罚。父亲还说,这请灶神是有讲究的,灶神下面通常画着一狗一鸡,那鸡要向屋里叫,那狗要向屋外咬。仔细看去,确实有些狗是往外咬的,有些是往里咬的,就看你家厨房在东边还是西边。还有那秦琼和敬德,一定要脸对脸。我问,为什么一定要脸对脸?父亲说,脸对脸是和相,脸背脸是分相。贴灶神也有讲究,一定要贴得端端正正,灶神的脸还要黄表盖着,不能露在外面,不然将来进门的新媳妇不是歪嘴就是驼背。这样,再次走进坐了灶神的厨房时,一股让人敬畏的神秘气息就扑面而来。
三十一早
腊月三十天一亮,父亲让我们*第一件事是拓冥纸,先把大张的白纸裁成书本宽的绺儿,用祖上留下来的刻着“冥府银行”的木板印章印钱。小的时候觉得非常不耐烦,及至成人,觉得一手执印,一手按纸,然后一方一方在白纸上印下纸钱的过程真是美好。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开始有了机印的冥钱,上面的面值是一万元,有的还是华盛顿的头像,显然是来自与国际接轨的思路。但父亲还是坚持用手印,有时来不及了,哥就拿出祖父传下来的龙元(一种上品银元),夹在白纸里用木桩打印纸锭,父亲虽然脸上不悦,但终没有反对。纸锭虽然讨巧,却总要比从大街上买的那些花花绿绿好得多。
做炮
一进腊月,父亲就带着我们做炮了。父亲先用木屑、羊粪、硝石、硫黄一类的东西做火药,然后用废纸卷大大小小的炮仗,剩下的火药装在袋子里,侍候铁炮。铁炮有大有小,小的像钢笔一样细,大的像玉米棒子那么粗,屁股那有个眼儿,用来穿引信。过年了,只见小子们差不多每人手里都有一个沉沉的铁炮。村前的空地里,一排排铁炮整装待发。小子们先把火药装在炮筒里,用土塞紧,然后点燃引信,人再跑开,捂着耳朵等待那一声来自大地深处的闷响。父亲还给我们用钢管做“长枪”,用车辐条做“碰炮”。“长枪”大家知道,和当年红军用的那种差不多,只不过腰身小一些。说“碰炮”——把一个车辐条弯成弓形,在弓尾绾上橡皮筋,橡皮筋的另一头拴着半截钢条。这种“碰炮”不用火药,用的是火柴头,把几个火柴头放在辐条帽碗里,用钢条碾碎,然后把系在皮筋上的钢条塞在辐条帽碗里,拉长的皮筋起到了用拉力把钢条撬在辐条帽碗里的作用。这样,你的手里就是一张袖珍的长弓。然后高高举起,把钢条向砖上一碰,就是一声脆响。现在想来,那时的父亲真是可爱,在那么贫穷的日子里,在五两白面过年的日子里,他居然有心思给我们做这一切,他的开心来自哪里?
翻滚的红纸
一进腊月,父亲就早早让我们裁窗花:用纸搓针,把上年的花样钉在一沓新买的红黄绿三色纸上,衬了木板,然后照着花样裁窗花。刀子从纸上噌噌噌的划过,一绺绺纸屑就从刀下浪花一样翻出来,那种感觉,真是美好,更别说看着一张张窗花脱手而出的那种喜悦了。父亲还教我们画门神,画云子(一种往房檐上挂的花饰,我不知道父亲为何把它叫“云子”),包括给戏子打脸。
祖母的恪守
男人们“过”年的时候,女人们大多在厨房里煮骨头,收拾第二轮年夜饭。给孩子们散糖果、发压岁钱一般都在第二道年夜饭上来时进行,论时辰应该是亥尾,十点半左右。因此,这段十点半之前的时光,男人们就像茶仙品茗一样,陶醉而又贪婪。
吃完长面呢?应该是品尝那段静好的时间了。在老家,为了把这段静好延长,由我带头,把贴对联的时间一再提前,后来干脆一大早就开始贴了。依次类推,上坟的时间也提前了,有时如果效率高赶得快,那段无所事事的静好就从黄昏开始。按照习俗,一般情况下,只要大门上的秦琼敬德贴好,黄表上身(把黄表折成三角,贴在神像上方,意为神仙已经就位),别人就不到家里来了,即便是特别紧要的事,也要隔着门,这种约定俗成的禁入要一直延续到第二天早上行过“开门大礼”,就是说,这是一段纯粹属于自家人的时光。
再想祖母生前的一些恪守,比如饭前供养,不*生、不浪费、施舍、忍辱、随缘、无所求,等等,敬意不禁油然而生。父亲说,这人来到世上,有三重大恩难报,一是生恩,二是养恩,三是教恩。因此,他的师父去世后,师母就由父亲养老送终,因为师父无后。当年我们是那么的不理解,特别是在那吃了上顿没下顿的日子里,他却拿最好的衣食供奉师母,就连母亲也难以理解。现在想来,父亲真是堪称伟大。
静好
第二道年夜饭的主菜是猪骨头,我们家因为祖母信佛,父亲又是孝子,尊重祖母的信仰,也就变着花样做几道素菜。妻子征求儿子意见,把这个环节干脆省掉了。但压岁钱是要发的,虽然要比老家散的多得多,可儿子却丝毫没有几个侄子从我手里接过压岁钱的那种开心,手伸过来了,眼睛还在电视上。
老家也有电视了,多少对那段静好有些影响,但深厚的年的家底还是把电视打败了,大家还是愿意更多地沉浸在那种什么内容也没有又什么内容都有的静好中。说到电视,思绪就不停地往前滑。平心而论,有电是好事,但在没有电之前的年却更有味。想想看,一个黑漆漆的院子里亮着一盏灯笼,烛光摇曳,那种感觉,灯泡怎么能够相比。再想想看,一个伸手不见五指的村子里,一盏灯笼在鱼一样滑动,那种感觉,手电怎么能够相比。假如遇到雪年,雪打花灯的那种感觉,更是能把人心美化。
祈福
刚才说过,尽管有了电视,有了春晚,但老家的孩子却没有完全被吸引。吃过第二道年夜饭,他们就穿了棉衣,打了手电,拿了香表和各色炮仗,到庙里抢头香了。几个同敬一庙之神的村子叫一社,那个轮流主事的人叫社长。说来奇怪,那一方水土看上去极像一个大大的锅,那个庙就在锅底的沟台上,但是这并没有限制锅外面的信众翻过锅沿来敬神。特别是那个灯笼时代,一出村口,只见锅里的、四面锅沿上的灯火齐往庙里涌,晃晃荡荡的,你的心里就会涌起莫名的感动。如果遇到下雪,沟里路滑,大家就坐在雪上往沟底里溜,似乎那天的雪也是洁净的,谁也不会在乎新衣服被弄脏。
然后,一方人站在庙院里,静静地等待那个阴阳交割的时刻到来。通常在春节联欢晚会主持人宣布新年的钟声敲响的时刻,庙里的信俗两众就一齐点燃手里的香表。这里不像大寺庙那么庄严,大人的最后一个头还没有磕完,一些胆大的小子们已经从香炉里拔了残香去庙院里放炮了。这神仙们也不计较,仿佛爷爷宠着淘气的孙子似的,乐呵呵地看着眼前造次的小家伙们。不多时,香炉里的残香都到了小子们的手里,变成一个个魔杖。只见魔杖指处,火蛇游动,顷刻之间,整个庙院变成一片炮声的海。现在,窗外也是一片炮声的海,但怎么听都让人觉得是假的。想想,是这高楼大厦把这炮声给破碎了,不像在老家,炮声虽然闲散,却是呼应的,“聚会”的。还有一个不像的原因,就是这小区不是院子,再好的炮声也让人觉得是野的。
小子们放炮时,有点文化的成年人则凑在庙墙下欣赏各村人敬奉的春联。什么“古寺无灯明月照,山刹不锁白云封”,什么“志在春秋功在汉,心同日月义同天”,什么“保一社风调雨顺,佑八方四季平安”等等。长长的一面庙墙被春联贴满,假如你是白天到庙里去,一定会远远地就看见一个穿着大红袍的老头蹲在那里。庙院里插满了题着“有求必应”“威灵显应”一类的献旗,庙堂里“感谢神恩”一类的丝质挂匾堆积如山。每年社上的还愿大礼上,社长就叫人把那些丝绸献匾缝成一个帐篷,供戏班子搭台用。
天地间的对话
从庙上往回走的那段时光也非常爽。脚下是宽厚的大地,头顶是满天繁星,远处是隆隆炮声,心里是满当当的吉祥和如意。上了沟台,坐在沟沿上歇息,你会觉得年是液体的,水一样汩汩地在心里冒泡儿。要是天天过年就好了,一个说。人家神仙天天过年呢,另一个说。目光再次回到庙上,觉得年又是茫茫黑夜中的一团灯火。
从庙上回来,一家人往往要同坐到鸡叫时分,由孙辈中的老大带领去开门,然后留一个人看香(续香火),其他人去睡觉,但也只是困一会儿,因为拂晓时分,长男还要去挑新年泉里的第一担清水,等太阳出山时全家人赶了牲口去迎喜神。再想想看,一村的人,一村的牲口,都汇到一个被阴阳先生认定的喜神方向,初阳融融,人声嚷嚷,牛羊撒欢,每个人都觉得喜神像阳光一样落在自己身上,落到自家牲口的身上,那该是一种怎样的喜庆。一村人到了一块净土的正中间,只见社长香华一举,锣鼓消歇,众人刷地跪在地上。社长主香公祭。祭台上有香蜡,有美酒,有五谷六味,也有一村人的心情。社长祷告完毕,众人在后面齐呼,感谢神恩!然后五体投地。牲口们也通灵似的在一边默立注目(更为蹊跷的是,有一年,在大人们叩头时,有一对小羊羔也跟着跪了下来)。
那一刻,让人觉得天地间有一种无言的对话在进行,一方是大有的赏赐,一方是众生的迎请。一个“迎”字,真是再恰当不过。立着俯,跪着仰,正是这种由慈悲和铭感构成的顺差,让岁月不老,大地常青。现在想来,那才是原始意义上的祝福。礼毕,大家都不会忘记铲一篮喜神方向的土带回家去,撒在当院、灶前、炕角、牛圈、羊圈、鸡栏、麦田菜地、桃前李下。
母亲的酸菜
大年初一的早上,通常是吃火锅。那火锅和现在城里人用的火锅不同,是祖上留下来每年只用一次的砂锅。说是砂锅,又和现在饭店里的那种砂锅不同,中间有囱灶,四周有菜海,囱灶中装木炭火,下面有灰灶。木炭把年菜熬得在锅里叫,就菜的是馒头切成的片儿,那种放在嘴里能化掉的白面馒头片,热菜放在上面一酥,你就知道了什么叫化境。菜的主要成员是酸菜、粉条、白萝卜丝,主角是酸菜,一种母亲在秋天就腌制的大缸酸菜。现在一想起它,我就流口水,那种甘苦同在的酸,只有母亲能做出来。
暖阳
初一下午的那段时间也不错。记忆中永远是懒洋洋的阳光,就像那阳光昨晚也在坐夜,没有睡好的样子,现在虽然普照大地,但还在睁着眼睛睡觉。我和哥走在那种睡觉的阳光里,去找那些长辈和填了“三代”的人家拜年。一般来说是按辈分先后走动,但最后一家往往是我们爱去的地方。因为我们会在那家坐下来,喝着小辈们炖的罐罐茶,吃着小辈媳妇端上来的甜醅子,有一搭没一搭地说着在心里存了一年的闲话,直到晚饭时分。不知内情的人会想这家肯定是村里的大户人家,其实情况恰恰相反,他是我的一个堂哥,论光阴是村里最穷的,但他却活得开心,永远笑面弥勒似的,咧着个大嘴,让人觉得没有缘由的亲,没有缘由的快乐,没有一点隔膜感。自己虽然穷,却不抠门儿,假如有些什么好东西,往往留在这天让大家分享。大家都愿意上他家的那个土炕,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大半村的人,炕上肯定坐不下,小子们就只能围了炉子坐在地上。通常情况下,炕上的大人在说闲,地上的小子们在打牌。有时我们干脆不回家吃饭,接着打牌,堂嫂就给我们做大锅饭。吃完大锅饭,接着打,堂嫂就把馒头笼子提了来,放在牌桌下,谁饿了只要一伸手就可以解决问题。父亲说,奶奶活着时,这时节,一村人差不多都围着奶奶过。奶奶去世后,这坛场就转到堂哥家去了。
节目演完了,大家举着“向阳门第春常在,积善之家庆有余”合影,才把我从童年的记忆里拉回来,心想,这年年岁岁对年的回味,不就是余庆吗。
《光明日报》( 2022年01月28日14版)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