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姥姥”火了,在抖音,超过5600万人次看过她的科普短视频,甚至还有家长专门带着自家孩子“追更”她的趣味物理实验。在数据背后,是72岁物理教授吴於人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
退休前,吴於人在同济大学担任物理演示实验室主任、教研室主任。注意到很多学生虽然擅长做题,但却对物理本身却少有兴趣,吴於人开始有意识地在课程讲解、实验设计中增加“接地气”的内容,以激发学生对于物理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此后,她力促同济大学物理实验室面向中小学生开放,目的就是让更多孩子爱上物理。
离开校园后,2018年,吴於人和昔日的老同事、学生尝试通过短视频科普物理知识。抖音账号“不刷题”成为她新的科普讲台。一条一分多钟的视频,她常常需要拍摄一两个小时。风趣幽默的讲解之外,是吴於人对物理原理融会贯通的掌握和对受众设身处地的理解。有网友在评论中提到,如果自己小时候也有像吴姥姥这样的老师,或许就不会那么害怕物理学科。但吴於人说:“不晚不晚,认识科学的魅力从来都不嫌迟。”
缘起物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缘起物理、情系科学、心系孩子”是“不刷题”主页的简介,也是吴於人过去几十年经历的真实写照。
对她来说,爱上科学似乎是再自然不过的事。吴於人的父亲是新中国第一代航天人,平时的工作神秘又繁忙,只有周日能留出几个小时回家陪陪家人。不过,也正是在这每周短短的相处时间里,父亲为年幼的吴於人开启了面向物理和科学的大门。吴於人回忆说,童年时期,自己和弟弟经常在父亲的带领下观察、思考身边的一切。煮饺子时饺子为什么会浮起来?湿手绢贴在玻璃上为什么不会掉下来?洗袜子时,是一股脑地放在肥皂水里洗,还是一块块搓洗更干净?这些别人看来或许司空见惯的现象,却是她和弟弟提问的开始。
在这样的好奇心驱使下,长大后吴於人选择了物理专业,开始在实验中探究运动规律、物质构成。在吴於人看来,兴趣就是最好的老师。但在同济大学教《大学物理》时,吴於人发现,不少学生不仅谈不上喜欢这门学科,甚至还有些“害怕”。他们或许擅长做题,但对科学探索并没有什么热情。吴於人想要改变这种局面,首要的就是找出问题根源。结合教学实践和个人经历,吴於人认为,缺乏对客观世界的好奇也许是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所在。于是,她有意在实验器材的选择和布置上贴近生活,还和同事们一起建设了物理探索实验室,许多学生因此重拾科学探索的纯粹乐趣。
2007年,在同济大学的支持下,上海市科委、教委指导资助吴於人等人创办了上海市青少年科技人才培养基地同济大学物理实践工作站,由吴於人担任首任站长。
心系孩子,青少年科普也可以很硬核
对于物理学科的普及,吴於人曾表示“还是要从娃娃抓起”。不同于接受过系统学习的大学生,青少年时期的孩子们还没有形成思维定势,正是对一切充满好奇的时候。好的科普内容不仅能够滋养孩子们的生活,更有可能激发他们的“科学家梦想”,为他们未来的发展留下火种。
2018年,已经退休的吴於人和学生关大勇牵头,联合同济大学十位教授、博士成立了“不刷题俱乐部”。同年4月,俱乐部开始更新抖音账号“不刷题”,探索以短视频的形式进行科普。很快,凭借着 “脑洞大开”的道具、妙趣横生的演示、绘声绘色的讲解,吴於人走红抖音,成为122万粉丝熟悉的“科学姥姥”。
短视频中的吴於人,一头银发,笑起来会露出两只虎牙。在她手里,鸡蛋、晾衣架、硬币……再寻常不过的用品都有可能变身为实验器材,用来进行力学、电学相关的实验。前段时间,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不少小朋友因此好奇:火箭到底是怎么飞上天的?为了解答这一问题,吴於人专门拍摄了一期视频,通过吹气球,让大家了解到火箭飞天的速度来源于火箭燃烧的反作用力;再利用液体氮的下喷实验,让小朋友们可以直观感受突破第一宇宙速度需要耗费多少燃料。
熟悉“不刷题”账号的网友注意到,虽然吴於人的讲解总是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但在知识点的选择上,她却并不设限,不会因为内容主要面向孩子们就刻意选择简单的内容。在关于“一秒有多长”的一条短视频中,吴於人先是解释了为什么需要高精度的时间刻度,然后又介绍了国际上对“秒”的最新定义是:位于海平面上的铯Cs133原子基态的两个超精细能级间,在零磁场中跃迁振荡9192631770个周期持续的时间。
网友们,尤其是孩子们会不会看不懂这专业复杂的学术定义?吴於人并不担心,评论区热烈的反响也充分证明了硬核内容在短视频平台的受欢迎程度。视频最后,吴於人留下一个问题:为什么“北京时间”的授时中心建在陕西临潼而非北京?4500多名网友在评论区参与了互动,“接近中国的地理中心,发布时间时尽可能的缩小了传送误差”,“高精度仪器要考虑地面震动的影响,放临潼也许是基于稳定性的考虑?”……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思考维度,答案也未必完全准确,但显然大家都开始认真思考这个问题。也会有人直呼看不懂,正如吴於人教授的回复:“科普到,了解一下也是好的嘛。”
走红网络,成为120万粉丝追更的“科学姥姥”
现在吴於人平均每周要更新三条视频,确定主题、写脚本、选实验……她几乎都是亲力亲为,有时候还需要自制“教具”。遇到有些原理不知道如何通俗解释时,吴於人会拉上老同事们一起讨论。为了确保科普内容的准确,她特别请团队的年轻人帮自己做了一个提词器,上面除了记着自己要讲的内容,还用括号标注着什么时候做什么动作。
吴於人的短视频合集名为“科学姥姥”,源于现实中晚辈对她的称呼。过去她带过的学生很多已经成家有了孩子,小朋友们都习惯称呼吴於人“姥姥”。平时见面,吴於人喜欢拿出玩具带他们一起做实验,久而久之,“姥姥”前就有了“科学”这个前缀。而现在,这个称呼延续到了短视频平台上,数百万粉丝也开始喜欢上了这位“科学姥姥”。
截至目前,“不刷题”账号已经积累了122万粉丝,获得点赞368万。“科学姥姥”之外,越来越多的自然科普内容开始走红短视频平台。公开数据显示,过去一年,仅抖音平台上,自然科普类视频累计播放近330亿次,7亿人次为相关作品点赞。在网友们最关注的自然科普内容品类中,物理居于前五。曾经让无数人头疼、害怕的学科,正成为越来越多人愿意看、喜欢看的内容。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