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宝宝智力挑战赛,只藏脑袋不藏脚,5个升级版游戏撩你笑

聪明宝宝智力挑战赛,只藏脑袋不藏脚,5个升级版游戏撩你笑

首页休闲益智脑力之智商挑战赛更新时间:2024-04-18
01孩子说,500次重复只为回眸一笑

谁先来?

躲猫猫!两岁的萌萌对刚进家门的慕容春说。慕容春朝孩子挥了了挥手说,萌萌,先让爸爸换好衣服、洗好手,然后再陪你玩躲猫猫,好不好啊。孩子开心的点了点头。等到慕容春一切准备就绪之后,萌萌就把爸爸推进了卧室。慕容春问孩子,谁先躲啊?萌萌说爸爸躲。

藏在门后的快乐

慕容春关上门后,并没有像平时那样躲到窗帘后面,而是躲在门后面。藏好之后,慕容春说,萌萌,爸爸藏好了。听到藏好了的指令,孩子推开门直奔窗口,拉开窗帘,结果发现没人。萌萌有些吃惊的“咦”了一声,并迅速的扫视房间的各个角落,还是没有发现爸爸。看到孩子在房间里转来转去,躲在门后的慕容春偷偷的笑了笑,并敲了敲门。听到响声,孩子才把目光锁定在门后。当孩子找到爸爸时,那种开心的成就感是无以伦比的。

角色互换的企图

就这样,父子俩不断的变换角色,玩得不亦乐乎。一会萌萌找,爸爸躲;一会爸爸找,萌萌躲。期间,慕容春试着换了两次躲藏的位置,都被孩子找到了。在这个躲猫猫的过程中,慕容春发现每当他换一个新地方躲藏后,孩子也会模仿爸爸的动作,并躲到爸爸曾经躲藏过的地方。在躲之前,萌萌还会在新的躲藏点左看看、右看看的观察一下,然后再认认真真的躲起来。

重复500次都不够

其实,躲猫猫是孩子每天必玩的一个游戏。至于这个游戏要重复多少次,慕容春已记不起来,但有点是肯定的,每次电少要玩半小时。如果以一天玩3次,一次两分钟计算,那么,一天至少要玩50次。也就是说,半小时内的重复次数是15~20次,10天就是500次。这样的重复频率其实并不算太高,因为,个体差异,每个孩子重复的次数和玩的周期都不一样。

025个智能迭代升级的躲躲猫版本

跨越时空,不分国界的游戏。众所周知,重复是孩子的天性。同样,古往今来,躲猫猫也是全世界孩子生来就会玩的游戏,不需要成人教,更不分区域和肤色。那么,孩子为什么喜欢重复的玩躲猫猫游戏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就必须从孩子刚出生时开始来分阶段来梳理。梳理之后你会发现,躲猫猫至少有5个迭代升级的版本。

031.0版躲猫猫——遮脸(0~6个月)

你是我最简单的快乐

这个年龄段的宝宝,除了吃、喝、睡、笑、挥挥手、动动腿之外,几乎没有其它的行动能力。其中,笑和哭是他最强有力的武器。在吃饭喝足睡醒之后,当他们看到爸爸或妈妈用手遮住脸,再松开手时,“咯咯咯”的笑声就会从这个神奇小生命的嘴里蹦出来。由此,我们会发现,快乐对于0~6个月的婴儿来说,是如此的简单。

我爱看妈妈的脸

遮脸,包含的动作只有三个,一是遮,二是放,三是笑;而游戏的道具也只有两个,一个是手,另一个是脸;在这一遮一放一笑之间,孩子的情绪就被充分的调动起来了。那么,婴幼儿为什么会被这个游戏给逗笑呢?一方面,刚出生不久的婴幼儿喜欢看妈妈的脸,妈妈的脸能给他们更多的安全感。另一方面,婴幼儿为了自我成长,从看脸开始模仿别人的表情。比如,你对他笑,他也会回馈你以微笑。

外貌协会的最佳成员

如果你仔细观察过0~6个月龄的孩子一段时间的话,你会发现这个月龄段的孩子特别喜欢笑。因为笑是他的一种生存本能,他知道自己很弱小,没有独立生存的能力。所以,他必须对周围的人抱以友好的态度,让你喜欢他,为他服务。另外,如果你对婴幼儿“变脸”的话,比如,笑、哭、怒、害羞等表情时,你会发现婴幼儿注视你的时间会不同,当你的表情是愉悦的,那么他注视你的时间就长;当你表情是悲伤的,那么他注视你的时间就短。当然,如果你一直保持同一个表情时,他就会逐渐减少注视或对你笑的时间。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婴幼儿也是“外貌协会”的,喜欢高颜值的人,同时也是喜新厌旧的动物。

042.0版躲猫猫——找东西(6~12个月)

就在眼皮底下,就是看不见

与遮脸阶段有所不同的是,翻箱倒柜成了他们的最爱。混乱,似乎是这个月龄段的主旋律。如果你把他抱在怀里,坐在桌边时,他会翻找桌布下面的爱东西,不管找出来就是什么东西,他都会马上扔掉,乐此不彼。另外,令人奇怪的是,他只会在同一个地方找。如果把同一个地方的东西挪一下位置,他就等同于看不见。这种所见即所在的现象,与遮脸是完全不一样的。

没有办法让自己闲下来

在遮脸游戏阶段,宝宝没有行动力。而到了找东西阶段,坐、爬、站立和行走的行动力增强了。也就是说,一旦意识到自己能动,宝宝们就不会让自己闲下来——找东西、扔东西。如果不让们找或扔,他们就会不高兴。也正因为他们的活动能力增强了,所以他们的活动范围也增大了。抽屉、箱子、衣柜成了他们的最爱玩的地方。他们就像是一个不知疲倦的机器,把抽屉里、箱子里、衣柜里的东西,一件件的抓出来扔掉,然后再把扔掉的东西糊乱的放回去。

好奇心撩动未来

找东西是主动的、扔东西是积极的。这种自我意识的崛起,表明了宝宝们探索*的高涨。如果他们找到一个球的话,他们会把这个球扔来扔去,既听东西掉落的声音,也看球运动的轨迹。在扔的过程中,他们乐于见到自己的破坏作用,撩起你对他的关注和互动,让你参与进来,这就是他们的目的。他们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将伴随他们很长一段时间,甚至是一生。找是一种探索过程,同理,藏也是一种探索过程。

053.0版躲猫猫——藏玩具(12~18个月)

没有、不要和再见

宝宝找东西和藏东西的*是交叉进行的,但找东西早于藏东西。与此同时,伴随着找和藏的动作,其语言表达能力也在突飞猛进。比如,当宝宝把一个玩具扔到沙发底下去之后,他会说“没”。当他要表达不同意见时,他会说“不”。从遮、找、藏的过程中,紧随其后的就是“没有、不要和再见”。

藏玩具也要有仪式感

宝宝们藏玩具时,有一定的秩序感和仪式感。他们不会到处乱藏,也不会到处乱找。他们有固定的地方、固定的模式、固定的节奏和固定的动作。他们不仅自己遵守这种固定的方式,也要求陪伴的人同他们一道遵守同样的游戏规则。比如,宝宝拉着你来到卧室后,他会主动把玩具藏到枕头下面,让你找。当他找出来之后,他会再次把玩具藏到枕头下面,再让你找。等到宝宝让你来藏,他来找时,如果你把玩具藏到床底下时,他会要求你把玩具藏到枕头下面。

按我的规矩办,不能乱。

与在固定的地方藏东西类似的现象,就是有些东西必须放在固定地方。比如,鞋子要放在门口,不能放在卧室。再比如,他的玩具必须放在玩客厅的沙发边上,而不能放在床上。一旦他感觉你放的位置不符合他的秩序感,他就会要求你进行调整,有时,宝宝会亲自把东西放在他认为该放的地方。因此,藏东西、放东西也是宝宝建立秩序感的重要一环,所谓的秩序感就是按规矩办,不能乱。

064.0版躲猫猫——捉迷藏(18~24个月以上)

解决分离焦虑的办法

与藏玩具同时进行的游戏是用衣服遮脸——捉迷藏。宝宝会让你用衣服把自己的脸遮起来,然后喊1-2-3,当宝宝看到你把衣服拿下来的表情时,他会很开心。在这个过程中,宝宝会和你进行角色互换,一会遮他的脸,一全遮你的脸。这个行为等同于藏。即,把自己和他人都当成玩具。其实,这是一种角色再现和分离的心理游戏,与孩子的分离焦虑有一定的内在关联。也就是说,孩子通过这种方式,化解自己内心的分离焦虑,因为他知道自己总是要长大的。

捉迷藏是躲猫猫的高级进阶升级版

因为,孩子到了两岁左右,对自己身体控制相对自由,行动能力和思维方式更加主观。而捉迷藏正好提供了一个让他们可以自我发挥的模式,换句话说,捉迷藏是说、看、跑、躲、找、互动等各种动作的综合,同时,捉迷藏也进一步促进了宝宝语言智能、空间智能、运动智能的全面发展。

孩子生来就会的游戏

虽然说宝宝们在玩捉迷藏时,的确像驼鸟一样,顾头不顾尾,大有“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的举动。这种“自欺欺人”的表现,的确让家长哭笑不得。但决不能说是愚蠢,相反,捉迷藏是宝宝智能发展和学习的绝佳方式。他们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表达着自我的生活经验。这是他们理解自己、理解世界、理解生活的一种途径。因为,这是孩子生来就会的游戏,也是一种无可取代的自然进化的选择。

07如何帮孩子打开幸福之门

又呆又傻又萌的陪伴和欣赏

面对孩子“又呆又傻又萌”的捉迷藏行为,做为家长应该感到幸福。因为,是宝宝自己发明了捉迷藏。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欣赏的态度、参与到孩子捉迷藏的游戏之中。这种互动和陪伴,会给孩子带来自信、独立和勇气,也将会是孩子未来一生取之不尽的智慧源泉。

生命在于运动

捉迷藏诠释了运动对宝宝的重要性——“生命在于运动”。同时,也让孩子运用已经具有的原则,给自己的成长施加秩序。不管他们懂不懂得事物“恒常性”原理,他们都会在捉迷藏的背后,追寻生活的因果关系和意义。因为这是宝宝成长过程中的智力挑战赛,所以,我们必须帮助孩子完成他们的探索,让他们成为具有独立思考、独立行动和独立生存的人。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