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住手!游戏不是这样玩的,7个自闭娃互动策略大公开!

快住手!游戏不是这样玩的,7个自闭娃互动策略大公开!

首页休闲益智挠他痒痒更新时间:2024-07-30

长假宅在家里,家长如何和孩子玩到一起,改善亲子关系?

上一篇文章孩子不想跟你玩?估计是你做错了这些事,我们总结了家长在与孩子互动时,经常出现的五大问题:

1.家长目的性太强,要求太多。

2.活动趣味性不足,孩子缺乏动机。

3.家长控制欲太强。

4.没有将聚焦点放在人身上。

5.过多使用语言,而非口语沟通太少。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将问题逐一击破。

❶暂且放下目标,先开启游戏

如果家长在互动中时刻想着,孩子能不能学到东西,自己能不能抓住机会教学等问题,那么游戏的趣味性、家长的投入度就会降低,并且,如果教学目标没有达成,家长也很可能会焦虑。

为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家长与孩子互动之前,首先要摆正心态,将游戏体验放在第一位,暂时放下教学目标,注重保持游戏的乐趣,调动孩子的内在动机,才能流畅地和孩子互动。

当孩子积累了一定的积极经验后,互动动机就会更强,这时家长再考虑加入目标也不迟。

❷三个小妙招,让自己变好玩

如何提升互动的趣味性?

①从孩子喜欢的活动入手,投其所好。

首先,家长可以跟随孩子的兴趣,设计互动活动,如果你的孩子喜欢感官类游戏,就和他一起玩飞高高、荡秋千等;如果你的孩子喜欢追逐,就和孩子玩老鹰抓小鸡等追逐类游戏。

其次,家长也可以将孩子喜欢的元素加入到活动中,例如在规则类的游戏中加入感官类玩法,玩红灯停,绿灯行游戏时,当孩子在红灯亮起时停下脚步,家长就给孩子飞个高高,如果孩子闯了红灯,就给孩子挠个痒痒。

②让肢体动作、表情夸张起来。

以假扮餐厅游戏为例,家长可以先尝一口,然后做出不同的夸张反应。比如,假装吃到辣椒时,可以说“啊,好辣呀,怎么有辣椒”,同时做出夸张的表情和动作,还可以假装酸/臭/咸等等。

夸张的肢体动作和表情能够增加乐趣,有效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孩子觉得家长的反应有趣,主动的眼神关注和沟通动机都会提升。

③加入出乎意料的玩法。

例如,在玩红灯停、绿灯行游戏中,家长可以突然将绿灯转变为红灯,然后一边用夸张的语气说“哎呀,怎么突然变成红灯啦”,一边假装没有刹住车,东倒西歪。这可以制造不可预期的乐趣,有效地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让孩子主动关注父母的表情、动作以及红绿灯的变化。

另外,吸引到孩子的注意力后,家长也可以“主动犯错”,例如,在红灯亮起时,故意继续往前走,引导孩子阻止家长。

如何让表情和动作变得夸张,如何加入孩子喜欢的,出乎意料玩法,这都需要家长与孩子大量互动,不断累积经验,这样才能让自己变得更好玩,从而变成孩子的强化物。

❸这样做,让你成为游戏的焦点

在跟孩子互动时,尽量把孩子的注意力吸引到人的身上,这样才能从核心上解决孩子对人情感薄弱、缺乏沟通动机的问题。

①互动中,尽量不借助玩具。

家长与孩子互动时,优先选择感官类或简单规则类等不需要借助玩具的游戏,这样家长才更容易成为孩子注意力的焦点。

跟孩子玩感官类游戏时,家长要小心不要成为满足孩子感官刺激的工具,例如孩子喜欢飞高高,每次他想要飞高高都跑来找家长。

这时家长要分析孩子到底是对我们感兴趣,还是只是为了满足感官刺激。如果是为了满足感官刺激,那这种互动只是一种工具式的互动,家长是孩子满足感官刺激的工具。这时候,父母要将孩子的注意力拉到自己身上。

以飞高高为例,父母在将孩子抛起,再接住的时候,可以假装自己承受不住孩子的重量,一边夸张地说“你怎么这么重呀,要把我压成肉饼了”,一边东倒西歪,假装要摔倒。几轮之后,孩子下落时就会期待,这次能不能压倒你,好奇你会做出什么反应。

家长也可以在玩飞高高时,尝试让孩子落在不同地方。例如第一次,家长可以说“哎呀你怎么飞到我的头上啦”,然后用头蹭一蹭孩子的肚皮;第二次就可以让孩子飞到自己的肩膀上,然后用肩膀顶一顶孩子。这样做孩子就会开始期待,下一次会飞到哪里,更多的注意力开始转移到对人的关注上。

以此类推,家长们多开动脑筋,在不同游戏加入类似互动,吸引孩子注意。

②借助玩具时,尽量建立玩具/活动与人的联结

首先,借助玩具时,优先选择那些孩子喜欢但自己操作不了的玩具,这样他才需要找人沟通,才容易关注到我们。如上发条的陀螺、气球、拧紧的泡泡等等。还要注意玩具的操作性不要太强,否则孩子的注意力都放到操作玩具上去了。

其次,借助玩具时要尽量建立玩具跟人的联结,因为借助或不借助玩具,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让孩子对人有更多的兴趣。

如玩吹泡泡游戏时,家长可以在泡泡破裂时,给予夸张配音;也可以让泡泡落在自己身上的不同部位,然后假装被泡泡炸到了,再配上夸张的动作和表情,吸引孩子的关注。

也可以把孩子喜欢的玩法和玩具结合起来,比如玩气球游戏时,可以将孩子喜欢的挠痒痒加进去,气球没气时,就给孩子夸张挠痒。

❹从孩子角度看问题

当孩子接触新游戏或者新玩具时,刚开始可能会害怕、抵触、退缩等,这时家长不要强迫孩子,家长可以先给孩子做示范,等孩子慢慢熟悉后,再尝试让孩子融入游戏。

❺一起做孩子的小助手

家长加入孩子游戏时,要循序渐进,先做孩子的小助手,取得他们的信任,再尝试掌握游戏的控制权,加入教学目标。避免强制控制孩子的玩具,打乱孩子的玩法。

例如孩子玩积木时,家长可以先在旁边帮忙递积木,孩子搭不好时,家长可以帮忙扶一下,取得信任后,家长再尝试将积木控制在自己的手里,慢慢对孩子提要求等等。

❻及时捕捉并回应孩子的沟通信号

互动时,家长一定要留心孩子的沟通信号并及时回应,它可能是声音、语言、动作,也可能只是眼神或情绪等。这能让孩子知道,他们的每一个沟通信号都是有效的。

很多孩子沟通能力有限,家长在捕捉到孩子发出的沟通信号后,会进一步向孩子要眼神、要语言,没有及时回应孩子的诉求,这很可能会打消孩子沟通的积极性。

恰当的回应方式应该是,家长在旁边帮孩子说出他们的沟通意图,同时回应孩子的需求,以强化孩子的沟通*和信心。

建立沟通信心和动机后,家长可以尝试延长回应间隔时间,等待孩子更多主动性语言和眼神。

❼适当的语言,结合非语言

①家长的语言一定要与孩子能力匹配。

孩子只会说单字,那家长在游戏中尽量也使用单字以及简单词语,如果家长全程使用句子,孩子很难抓住其中重点,无法模仿学习。

随着孩子语言能力的提升,家长再逐渐引入简单短语、简单句、完整长句的教学。

在游戏中,如果孩子的语言能力有限,家长可以直接带孩子玩几次,让孩子在体验中理解游戏的玩法,积累成功的游戏经验后,再给孩子讲解游戏规则。如果先给孩子讲游戏规则,孩子不仅可能无法理解,注意力也会中断,导致游戏失败。

②沟通中一定要适当加入非语言元素。

例如孩子说“我想要陀螺”,家长可以一边回复说“好的好的”,一边不断点头。

孩子很容易就会注意到“点头”这个非语言信息,而我们的语言能够解释该动作的含义,促使孩子理解,进而学会捕捉沟通中的非语言元素。为学习高级的解读他人的意图、察言观色等能力做好铺垫。

最后我要再次强调,家长在进行居家情感游戏时,一定要牢记:

人际互动,人是最核心关键的因素,玩具/活动是人际互动中的媒介,影响很多孩子社交能力发展的一大问题是,他们对物的兴趣远大于对人的兴趣,家长一定要在互动中突出人的因素,建立更多人与玩具/活动的联结。

-完 -

如果您有更多好的方法与建议,欢迎在下方留言哦!一起学习、进步。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