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好几个朋友问我怎样给孩子选乐高、如何陪孩子玩乐高、要不要给孩子报名兴趣班的问题,正好最近辅导憨憨乐高机器人,心里很有一些感触,跟你们叨叨。
依葫芦画瓢你们知道乐高为什么有这么大的魅力吗?那是因为乐高提供了成千上万种的拼搭方案,而且图纸描写的步骤都非常的仔细,孩子只要按照图纸指示就可以撘出一个很酷的造型了。
就像我以前给憨憨买的乐高EV3,刚拿到手后,我就立马指导憨憨搭了一条机器蛇,大功告成后还很嘚瑟地在朋友圈分享了一把,引来点赞一片。
很多人在我朋友圈跟帖,说娃是“学霸”、“天才”,可是我心里却很清楚地知道憨憨水平有几斤几两,你别看小家伙撘出的这条机器蛇很酷,那是因为我给他找了现成的拼搭方案,连编程的源代码我都给他备齐了,儿子只需要按照图纸去拼搭、去写程序,花上几个小时机器蛇就能搞定!
(EV3的配套APP就有拼搭方案)
如果让他从零开始拼搭,搭出这么一条酷酷的机器蛇出来,至少现阶段是完全不可能的,而且别说娃做不到,连我自己估计也搞不定。
家长都是喜欢炫一下的,我也不例外啊,看到孩子用乐高撘出一个惊奇的作品,自然忍不住要晒一下朋友圈。所以啊,你们如果看到朋友圈那种特别酷炫的乐高作品,也不用太啧啧称奇,其实很多作品都是参考拼搭指南依葫芦画瓢的!
拼搭过程中的思考参照拼搭指南来搭积木是很好,家长省事,孩子也享受。但这里面却容易带来一个问题,就是孩子只会机械地去遵从指南中的步骤来做,缺乏思考。为什么要这么搭?为什么要选这块积木?有没有别的方案?能考虑这个层面的孩子就不是很多了!
有一次复活节,我脑洞大开,想教憨憨做一个自动画复活节彩蛋的机器。为此我还找了好多资料,研究了好久后给孩子们提供了一张有详细步骤的图纸。
我以为有了图纸孩子们就可以自由拼搭了,可是过了几十分钟后我去看他们,结果发现憨憨竟然和他队友在一起嬉笑打闹,压根就没有在搭积木。当时我就很火,“你们的作品都完成了吗?”
结果几个小孩异口同声地跟我抱怨,说这机器没法工作,起因是彩蛋支架部分出了问题,彩蛋一转起来就容易滑落 … 原来他们完全是按照图纸搭的,可是这图纸方案却不适用于我们手头的蛋壳。
我一听是又好气又好笑,你们就一定要按照图纸来吗?图纸方案有问题的话,你们就不能稍微改一下设计吗?后来在我指导下,孩子们开始想替代方案,最终修改了彩蛋支架,这下我们的彩蛋拧得就比原来紧多了!
上面这幅图就是我们最后完成的复活节彩蛋画画机。和原来的图纸有些许不同,图纸上用的是三脚架,实际使用起来就很容易脱落,后来孩子们想到用车轮来加固,修改了图纸的设计,使用效果可比原来好多了!
所以,孩子按照图纸搭乐高OK,但是搭图纸的过程一定需要孩子的思考,为什么要这么设计?有没有别的方案?只有学会去思考,才能锻炼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才能激发孩子更多的创意!
如何引导孩子去思考孩子的思考是需要引导的,我们在陪孩子拼搭那些乐高作品的时候,你就会发现,很多时候,某个组件看似平淡无奇,但是却很有讲究,尤其是乐高机械组积木更是如此。
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在乐高机械组的积木里,齿轮是最常用的一个零件,如果你想用电机带动车轮转动就得靠齿轮连起来。但是呢,在选择齿轮的时候,你会发现这个齿轮的组合简直是千变万化。如果我们手头有一个大齿轮,一个小齿轮,然后用它们连接电机和车轮,就会产生下面两种方案:
一种是小齿轮带动大齿轮,也就是说小齿轮连电机,大齿轮连车轮,
另外一种是大齿轮带动小齿轮,也就是说大齿轮连电机,小齿轮连车轮,
虽然是两种设计特别类似,但是带来的效果却完全不一样:
我在指导憨憨搭汽车的时候就会让他留意这些细节,然后让娃分别搭一下这两种齿轮组合的汽车,接着再测试一下,看看哪种汽车跑得更快,这样他就能理解齿轮的原理了,也能知道什么场合该用什么样的齿轮。
你看这个过程最核心的要素是两点:
关于引发孩子思考、激发他们创意方面,我收藏的几套经典乐高书籍是值得看的:
一套是日本乐高大师五十川芳仁的《乐高动力组创意搭建指南》,这里面对机械组的细节描述得非常细,光是一个汽车,就有数十种拼搭方法,但是每种拼搭方法都有自己独有的特色。
还有一套是DK的《LEGO Ideas》系列,这里面采用的大多数是乐高砖块积木,主要围绕乐高的各种稀奇古怪的idea、脑洞大开的创意展开。
最后再唠叨一句,玩乐高的核心不在于按照图纸拼搭出各种酷炫作品,这样的拼搭几乎每个孩子都可以搭,只要有一份搭建指南就OK。它的精髓其实在于孩子在搭积木过程中的培养出来的观察、思考、创意和实践的好习惯,这才是区分孩子会不会玩乐高的关键!
来源:憨爸在美国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