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手攀岩》,是部记录片,刚开始看的时候确实觉得好像没有那么“有趣”,觉得“赘述”的内容太多,来看的不就是他怎么徒手登上美国的酋长峰吗,看完了才明白其实前面那么长的铺垫都是在为最后的登顶做准备。要知道徒手攀岩并不是容易的事,甚至可以说是恐怖的事情,在没有任何安全措施的保护下要从悬崖峭壁上登顶,这中间如果出现1%的失误,结果就是坠入悬崖,50%是登顶创造奇迹,50%是死亡。这不是一般人有勇气去尝试和挑战的事情。导演之所以在前面要做长长的铺垫是因为这对任何人来说都不是容易的事。主人公尽管已是非常有名的徒手攀岩大师了,但面对酋长峰这样“光滑垂直”的巨峰来说,他也有恐惧、也有害怕,所以在影片的前半部分用了很多的笔墨来介绍他的家庭、童年时期、女朋友、他的性格、梦想以及他为了最后的登顶所做的很多很多的努力,比如制定精细的攀登路线、写下厚厚的一本攀登笔记,在那个地点需要什么姿势、在那个地方需要左脚发力、在哪里手指要扣住那块石头……等等,除此之外还要做很多次登顶练习,一方面是考察山峰的地形,一方面是寻找登顶的最佳方法和技巧,就这样一遍一遍的练习、熟悉、记录……让他对酋长峰的每一块悬崖的了如指掌,真正做到知己知彼。
然而,仅仅做到这些还远远不够,比这些专业技术更挑战的是内心的恐惧和害怕,因为一旦手没有抓紧或者那个地方出现失误,结果都是没有选择的,要么完美要么死亡,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这对地球上任何一个人来说都是绝对的挑战,如何摆脱恐惧,如何能做到100%的专注和心无旁骛,是登顶能否成功的重要条件……主人公是强大的,不仅专业技术过硬,内心的强大更是无与伦比。
看完这部片子给我很多的启发:直觉、专注、恐惧、刻意练习、精细的计划……没有谁能够随随便便成功,为了这一次登顶成功,主人公整整准备了八年,而且他11岁就开始每周六天在攀岩馆里训练,天才来自刻意的训练,说的一点都没错,就像乔丹也是一遍一遍的投球训练,可以练到4000次。
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但是成功一定是有方法的,那就是向着自己的目标,不断地练习、练习、再练习,天才来自于刻意的练习。这是在任何领域里都适用的法则和规律,这些似乎也给了我很大的勇气和信心,就是面对任何事情,在没有做之前都不会跟自己说“我可能不行”,之所以觉得不行,那是因为你不熟悉不了解也没有深入的接触,可是这些都没有关系啊,只要愿意学,只要愿意花时间去练习,只要愿意付出别人不愿意付出的努力,刻意的训练,只要开始做,就一定要做到极致,要么不做,要做就做最好。
主人公还提到了直觉,每次登山之前他都会跟着自己的感觉来,感觉好了就行动,感觉不好就回来,哪怕是放弃。这让我想起上次去爬山时候的那个大姐也是这么说的,她说有好几次准备去徒步,尤其是要准备开车去徒步的时候,出发之前感觉不对,她就放弃了,结果事实证明她的选择是对的,她没去的那几次多多少少都没有那么顺利。之前我一直在找各种“证据”证明直觉的存在,大家说不需要去证明,你能感受得到,他就在哪里。以前很喜欢问为什么,事情发生了就想知道为什么,现在想来其实为什么已经不重要了,因为它已经在哪里了,你要做的是去接受它,面对它、疗愈它。重要的是去接受现实,而不是去证明什么。(图片来自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