啥时候乞丐也成高端职业了

啥时候乞丐也成高端职业了

首页休闲益智乞丐不要饭更新时间:2024-04-28

在丐界,曾经流传着一首使命宣言。

「别看要饭的低了头,乞丐不在下九流。将门底子佛门后,圣人门口把你求。」

把这份职业喊出荣耀感的,中国乞丐在全球也算独树一帜。

这种荣耀,首先来自于对「下九流」的看不起。

商周时期,社会上只有士农工商四大类人群,后来越分越细,士农工商升级为九流,九流升级为上中下三道九流,再之后每种九流还有不同的版本。

一般来说,上九流包括:帝王、圣贤、隐士、童仙、文人、武士、农、工、商。

中九流包括:举子、医生、相命、丹青、书生、琴棋、僧、道、尼。

下九流,包括:师爷、衙役、升秤、媒婆、走卒、时妖(巫婆和人贩子)、盗、窃、娼。

乞丐圈看不起下九流,主要是乞丐中出过流量巨星。比如朱元璋,韩信,孔老夫子,还有让徒弟们去化缘(等同于要饭)的释迦摩尼。

所谓将门弟子佛门后(也有叫佛门弟子将门后),跟现在找成龙代言是兄弟来砍我差不多。

1

业余选手要饭,职业选手要钱

小时候看书看电视剧,经常有哪个地方闹了灾,全家老小一起出门当乞丐的情节。当时就会疑惑,自己家有房有地有活干都活不了,出去乞讨就能活下去了?

事实上,在旧社会,尤其是清末民国时期,乞丐还真比在家务农要活得自在。

这种因受灾而逃荒要饭的,属于业余选手,特征是:心里是不想要饭的,当乞丐是为了活命,熬过灾年还有希望回家种地。

所以,业余乞丐给什么都要,剩饭剩菜剩馒头,破布棉花破衣服。哪怕是半碗稀粥,他们也感恩戴德。

而职业选手就不同了,乞讨是他们的事业,是追求诗和远方的工具。既然是事业,那必要的事业心还是要有的,基本的职业标准也是要有的。

所以,职业乞丐不要饭,只要钱。而且他们不敲民宅的门,只吃门面铺子,上班打卡的职业术语叫「上街」。

2

优雅的说唱rapper,粗犷的行为艺术家

乞丐能成为一种职业,主要原因还是社会生产力的落后,以及法治建设的缺失。

即便如此,在任何年代,把别人口袋里的钱弄到自己口袋里都不是件容易的事。

作为一种职业,乞丐这门行当也需要符合职场发展规律,遵循职场生存规则,讲究专业技术。同样是乞丐,有的能养出三高,有的三天就饿死了,差距还是有的。

其中,最优雅的莫过于数来宝表演艺术家,即旧时代街头说唱rapper。

他们随身携带便携式打击乐器,有成熟的代表作,也有即兴的freestyle,只要金主和群众捧场,一个人撑起一座跨年晚会也未尝不可。

唱数来宝,一上来都是唱吉祥话,祝愿掌柜的大发财,给钱积极还多唱两句多福多寿。不给钱再唱祝愿掌柜的死全家,生个儿子是蛤蟆,老婆偷人顶呱呱。

比数来宝更高收益的是人体行为艺术家,通常形式是用砖头拍胸口,场面惨烈,感觉马上就要拍吐血了,跳过吉祥阶段直接吐晦气,对店铺掌柜进行精神摧残。掌柜的一看别死在我门口啊你赶紧走吧,赶紧把钱给了。

这种不但能吃铺子,休息的时候还能挣点过路群众的好心钱,属于时刻在岗有被动收益,自然比唱数来宝挣钱效率高。

后来这个行当内卷也比较严重,唱数来宝毕竟有门槛,拍砖的多了就显得不够诚意,于是逐渐发展成人体自残。没胳膊没腿的,铁链子穿身的,直接带动了拐卖、地下刑场、毒药等行业快速崛起,形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

3

掌握博弈论的乞丐组织:锅伙

职业乞丐之所以能成规模并形成重大社会影响,和他们的组织分不开。

在武侠小说里,乞丐都归属于丐帮。鉴于小说中对丐帮领导层的描写基本都是义薄云天的好汉,导致民间对乞丐组织的印象都非常好,继而导致对职业乞丐的印象也不错。

武功高强,侠肝义胆,淳朴善良,吃苦耐劳……诸如此类的人性评价,武林各大帮派都不如丐帮纯粹。

但实际上,乞丐组织从诞生开始就是人吃人的社会毒瘤,而且也不叫丐帮。

旧时代的职业乞丐,都隶属于当地的「锅伙」,即「搭伙吃同一口锅」的乞丐组织。

性质嘛,很纯粹的黑社会。

锅伙管理着当地乞丐行业的规矩,制定行业规范,进行从业考核,查处违法经营,对所有在编制的乞丐进行培训和教育。

一个人要想当乞丐,必须经过锅伙的批准,否则属于非法乞讨。不懂规矩的新人入行想当个体户,新手体验期不会超过四五天。被锅伙发现,一次警告,二次断腿,三次人间蒸发。办事严谨,效率惊人,在旧社会属于兢兢业业的楷模。

锅伙能统治一个地区的乞丐,管理逻辑属于黑社会,但经营逻辑却是现代博弈论青春版。

不敲民宅只吃商铺是锅伙博弈论的基本前提,因为百姓家未必有钱,投入成本,回报具有强不确定性。同时,普罗大众走路时的施舍也会因此减少,不划算。

职业乞丐上街找铺子要钱,只要一毛,给了就走,多了不要,这是明面上的规矩,开店的掌柜伙计也都知道。

如果不给,也不打扰,当天晚上开会的时候通报一下组织,这事跟负责要钱的乞丐就没关系了,有专门的岗位负责后续工作。

于是第二天,不给钱的铺子大门上全被糊上了大粪,恶臭扑鼻,这一天的生意是别想做了。

第三天、第四天直至以后,天天如此,哪怕你守在店门口,也照糊不误。

报警,没有用,警局与锅伙是战略合作伙伴,警局要靠锅伙管理底层社会,锅伙也要靠警局庇护安全。

警局会敲一笔钱,再牵线锅伙的高管到铺子上吃一顿,领了红包,客客气气交个朋友,这事就算了了。

之后,乞丐再上门要一毛钱,吃过博弈论亏的掌柜早就恭恭敬敬送上前,说:「各位兄弟,早就备好了。」

知识不一定改变当乞丐的命运,但能改变大粪的价值。

4

乞丐中的霸主不是苏乞儿

历史上最牛的乞丐,并不是朱元璋这种要过饭后来发达的,因为发达的时候他已经不要饭改行了。从性质上说,朱元璋只属于业余乞丐,都不在圈子里。

最牛的乞丐,当属新中国枪毙的反革命:陈三。

陈三本名不查,是因为家中排行老三还是入行排位老三也不可知,但就是这样一个平平无奇的名字,在旧中国实现了几千年来乞丐界的终极梦想,真正做到了行业霸主,无丐可比。

比朱元璋更可贵的是,即便陈三达到了职业生涯的巅峰,他依然不忘干一行爱一行的初心,到枪毙也不改行,坚守在乞丐岗位上,从一而终。

姓名:陈三。

外号:三哥。

升级版外号:三爷。

职业:乞丐。

职业履历:初级乞丐,熟练工乞丐,核心乞丐,锅伙首领。

职业版图:以天津南市为总部,辐射天津、北京等华北地区。

集团规模:总部直管约2000名编制乞丐,集团辐射近万名在职员工。

社会价值巅峰:差点成为国会议员。

财富收入:不计。

兴趣爱好:搞钱为主,其他广泛。

陈三的乞丐生涯是个传奇,他把要饭这个事业做到了惊世骇俗的严谨。他不但对自己严格要求,是个杰出的自律大师;对他管理下的组织也精益求精,严苛到当时的军阀都望尘莫及。

黑白两道无不敢不给陈三爷面子,靠的是陈三一毛钱一毛钱要来的。

陈三要饭,极有观赏性。

他不唱数来宝,也不演胸口拍大石,他只拿一个铁片做的哨子,站在铺子门口吹一声,表示我陈三来了,要一毛钱。

懂事的,店里伙计规规矩矩来送上一毛钱,客客气气深情告别,目送陈三爷去下一家。

要是第一声吹完钱没送出来,陈三会吹第二声,表示一毛钱促销已经结束了,现在要两毛钱了。

以此类推,吹三声就是三毛钱。

三毛钱也没给,陈三就从口袋里掏根绳子,直接在店门口上吊。

社会我三哥,人狠话不多。

敢于创新,亲力亲为,不糊大粪,只吊自己,是陈三自我管理的行为准则。

南市数十条街,陈三每天只吃一条街,每家铺子一个月只要一次钱,每次只要一毛钱。

他甚至给自己订好工作计划,制定KPI目标,严格执行可持续发展的乞讨。

在他强迫症式地管理下,天津锅伙的职业乞丐,每天脑子里都想着如何做一名好乞丐,有规矩的乞丐,有职业道德的乞丐。

不许偷,不许抢,不准趁店里伙计没注意顺手牵羊。

要钱的时候如果是小店且店里明摆着人不在,要在门口规矩站着等。

不许调戏妇女,更不许耍流氓。

不许趁乱打劫。

不许造谣生事。

不许多要钱,不许欺软怕硬。

收了钱不许脏人地界,不许扰人生意,不许惊扰顾客。

类似这种有数十条之多,陈三管理的乞丐要会背诵,随问随答,还要深度理解,互相交流心得,升华心灵。

据说,当时天津街头晒太阳的乞丐,扎堆聊的都是如何做人。

陈三以一己之力,拉高了天津乞丐的收入水平,也让他自己成了乞丐界的巴菲特。

陈三的巅峰时期,有房产,有存款,上下班打卡,下班后有自己的胶皮私车,平时和地方政要洗澡,和买办看戏,带兄弟下馆子,自己逛窑子。

要饭要到这个份上,是陈三的传奇,却是天津商界的噩梦。只是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从此你月月都来要一毛钱。

直到新中国镇压反革命,陈三的辉煌才算走到了尽头。他被查证身负命案,加上名气太大,关联甚广,就地枪毙。

全文完,如果觉得不错,随手点个赞吧。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